為什麼明知道該走,卻還不敢辭職?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不是不想走,而是怕不確定

很多人工作滿一年後,腦袋常出現這些想法:

  • 「每天都在複製貼上,學不到新東西。」
  • 「這份薪水不高,但至少很穩定。」
  • 「我知道該離職,可是下一份會不會更糟?」

結果就這樣拖了半年、一年,依舊沒有動作。

你以為是「理智的選擇」,其實只是——大腦在迴避不確定性。

👉 其實你卡住的,不是選擇,而是「害怕不確定性」


人生的第一個「職涯十字路口」

Z 世代的我們,最常陷入一種焦慮:

「我已經做了一年,卻還是常懷疑,這份工作是不是我想要的?」

有些人會告訴你「撐過三年再說」,有些人則會說「不快樂就走啊」。

但真相是:我們真正卡住的,往往不是環境,而是心裡的那份 「不確定」

我想起 Marc Schoen 在《你的生存本能正在作祟》裡提到的一句話:

「人類最強大的本能,不是追求快樂,而是避免不確定性。」

這句話完全戳中盲點。很多人不是因為公司真的很好才留下,而是因為「外面太未知」。於是我們寧願留在熟悉的痛苦裡,也不願意踏進未知的可能性。


為什麼「不確定性」讓你焦慮?

回想一下:

  • 明明覺得這份工作學不到什麼,但想到離職卻心慌。
  • 明明上班常常倦怠,但一打開 104,看到一堆陌生的職缺就焦躁。
  • 明明渴望改變,卻又害怕「下一份更糟」。

這就是「生存本能」在作祟。大腦會自動告訴你:「留在熟悉的地方比較安全」,即使那個地方根本不適合你。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寧願留在一份「不快樂但穩定」的工作裡,也不敢冒險去追求「可能更好但未知」的選擇。

所以,你不是沒有勇氣,而是被大腦的生存模式綁架了

而Marc Schoen 認為,若要成長,就必須練習「和不確定性做朋友」。


3 個練習面對不確定性

既然我們的焦慮來自「未知」,那就從小地方開始,逐步強化自己「與不確定共處」的肌肉。以下三個方法,可以直接拿來練習:

1. 呼吸法:安撫焦慮的大腦

焦慮來的時候,大腦會進入「戰或逃」模式。這時候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透過呼吸把自己拉回來。

🌀 4-7-8 呼吸法

  • 吸氣 4 秒
  • 憋氣 7 秒
  • 呼氣 8 秒 連續做 3–4 次,就能讓心跳慢下來,焦躁的情緒會緩和。

這個方法很適合在通勤時、面對離職念頭的夜晚,或和主管面談前使用。


2. 行為小實驗:挑戰熟悉的舒適圈

Marc Schoen 建議我們透過「小實驗」來適應不確定。比如:

  • 平常只點固定口味的午餐,今天試試新菜色。
  • 習慣搭捷運回家,改走另一條公車路線。
  • 開會時平常只聽,這次嘗試提一個小問題。

看似微不足道,但這些「打破慣性」的動作,會讓大腦逐漸習慣「未知也沒那麼可怕」。當真正面對職涯抉擇時,你就更有勇氣踏出舒適圈。


3. 設定安全網:讓選擇更有底氣

很多人不敢離職,是因為「沒有退路感」。所以在決定之前,先建立屬於自己的安全網:

財務安全網:存下至少 3–6 個月的生活費,給自己轉換跑道的緩衝。

技能安全網:在工作之外,培養可轉移技能(例如數據分析、簡報力、社群經營)。

人脈安全網:持續和前同事、學長姐、社群連結,保持資訊流動。

有了安全網,未知就不再那麼可怕。因為你知道:即使換了環境,也有足夠的底氣應對。


💡4 個問題判斷是否離開

1.學習曲線
👉 這半年你有沒有新挑戰?還是在做重複瑣事?

2.價值認同
👉 你的努力有被看見嗎?你覺得自己被肯定、被需要嗎?

3.未來連結 ​ 👉 這份工作跟你想要的 3–5 年藍圖有連結嗎?對未來有價值嗎?

4.支出平衡 ​ 👉付出和收穫之間,還算平衡嗎?收穫不一定是錢,也包含經驗、人脈、挑戰性。

如果4題大部分答案都是「沒有」,那其實答案已經很清楚了:

你只是「被不確定性嚇住」,而不是「真的該留下」。


🔑 思維反轉:穩定 ≠ 安全

大腦告訴你:「留在這裡比較安全。」

但真相是:

  • 在一份沒有成長的工作裡待太久,才是最危險的事。
  • 你的市場競爭力會逐漸下降,等到真的想走,反而更難被市場接受。

不確定不是敵人,而是你成長的必經之路。


不只「走或留」二選一,而是「你想成為誰」

很多人把職涯當成單選題:要嘛留下,要嘛離開。

但更精準的問題應該是:

👉「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當你把焦點放在「自己想成長的樣子」,而不是「這家公司如何」,選擇就會變得清晰。


🛠給正在掙扎的你

第一份工作滿一年,的確是一個分水嶺。你會焦慮、猶豫,甚至覺得自己被卡住。

但記住:這不是世界末日,而是你和自己對話的開始。

就像 Marc Schoen 說的——我們的本能會推開不確定,但成長往往藏在未知裡。

  1. 本週試著做一次 4-7-8 呼吸法,安撫焦慮的心。
  2. 安排一個 小實驗:刻意打破一個生活習慣,去適應未知。
  3. 花一個晚上檢視財務,開始存下你的 安全網基金。
  4. 寫下三個「我想培養的核心能力」,對照現在的工作環境是否能滿足。
  5. 把這篇文章存下來,當你再度陷入猶豫時,提醒自己:恐懼不是理由。

如果你也正卡在「要走還是要留」的掙扎,不妨留言分享你的想法,或收藏這篇文章,在未來徬徨時提醒自己:別讓恐懼決定你的選擇。

因為真正的成長,不在於留或走,而在於你是否敢和未知同行。

當你意識到「害怕不確定」只是本能, 那就能選擇用理性去推動自己邁向下一步。

因為真正讓你進步的,從來不是穩定的舒適圈,

而是那些看似不確定、卻能逼你升級的挑戰。


👉 下一篇,我會帶你進一步設計 「職涯藍圖」

不只是要不要離職,而是 離開後,你要怎麼規劃自己的下一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鳳享樂 Fongenjoy|成長 × 療癒 × 生活議題
2會員
31內容數
這不是完美的專業講堂,而是一個溫柔、真實的生活角落。 在這裡,我分享: 🌿 職涯與人生的選擇 💡 女性與自我成長 💰 理財與正向思維 🥗 健康飲食與療癒日常 邀請你一起加入我們——在迷惘裡找到步調,在平凡中享受日常。 鳳享樂,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他們說,應該要有專職收入比較穩定。他們說,中年人,職涯不要太冒險,要小心。我以為我可以不在乎這些話,身體比我更誠實。
Thumbnail
他們說,應該要有專職收入比較穩定。他們說,中年人,職涯不要太冒險,要小心。我以為我可以不在乎這些話,身體比我更誠實。
Thumbnail
決定轉職前,我猶豫了很長一段時間。 那時的我如同被兩端拉扯著:我到底要堅持做這5年來的工作,還是,向未知的方向邁出去,你懂我的意思吧?但後來的我,做了這樣的一件事⋯⋯ - 最近在instagram發了離職相關貼文後,不少讀者後來跟我聊到他們的職涯問題,「有離職的想法,但沒有方向。」
Thumbnail
決定轉職前,我猶豫了很長一段時間。 那時的我如同被兩端拉扯著:我到底要堅持做這5年來的工作,還是,向未知的方向邁出去,你懂我的意思吧?但後來的我,做了這樣的一件事⋯⋯ - 最近在instagram發了離職相關貼文後,不少讀者後來跟我聊到他們的職涯問題,「有離職的想法,但沒有方向。」
Thumbnail
選擇離職,進入自由工作的世界,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決心,但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自由和可能性。自由工作者的生活看似浪漫,實則需要更強的自律和計劃能力。從單一收入到多元收入,從固定模式到自由靈活,這一切都需要你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去迎接挑戰和機會。
Thumbnail
選擇離職,進入自由工作的世界,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決心,但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自由和可能性。自由工作者的生活看似浪漫,實則需要更強的自律和計劃能力。從單一收入到多元收入,從固定模式到自由靈活,這一切都需要你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去迎接挑戰和機會。
Thumbnail
當面臨職涯抉擇時,我們常常會感到猶豫和困惑。這篇文章將會探討在轉換工作時的取捨和機會成本,同時提醒讀者要知道自己的目的,並享受在每一段職涯裡的成長。
Thumbnail
當面臨職涯抉擇時,我們常常會感到猶豫和困惑。這篇文章將會探討在轉換工作時的取捨和機會成本,同時提醒讀者要知道自己的目的,並享受在每一段職涯裡的成長。
Thumbnail
妳確定要離職? 是啊! 接下來已經有規劃了嗎? 沒有!就是生活一直重複性的循環,感到累了。想停歇,讓自己放空一段時間。 嗯......。妳一直都是很有想法的人,而且常能觀察入微,直指重點。想必,內心已有明確的方向。 孩子大了,老公退休了。接下來應該是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享受生命。 我看妳
Thumbnail
妳確定要離職? 是啊! 接下來已經有規劃了嗎? 沒有!就是生活一直重複性的循環,感到累了。想停歇,讓自己放空一段時間。 嗯......。妳一直都是很有想法的人,而且常能觀察入微,直指重點。想必,內心已有明確的方向。 孩子大了,老公退休了。接下來應該是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享受生命。 我看妳
Thumbnail
上個禮拜五正式離職了。 這幾天沈澱整理之後,發現我那時候意識到這份工作不適合而開始有離職的念頭的時候,卻選擇一直忍下去有很大的原因是我很害怕自己做錯決定、很害怕是不是有什麼我應該要面對但如果太快離職我會不會就逃走了?
Thumbnail
上個禮拜五正式離職了。 這幾天沈澱整理之後,發現我那時候意識到這份工作不適合而開始有離職的念頭的時候,卻選擇一直忍下去有很大的原因是我很害怕自己做錯決定、很害怕是不是有什麼我應該要面對但如果太快離職我會不會就逃走了?
Thumbnail
很早開始就被是不是要離職這件事情困擾很久,大概有快5年的時間自己一直想要離職,是的,我完全無法否認,偏偏無法下定決心,還提過離職申請最後反悔抽回,問題一拖再拖像就像是宿便留在身體裡。
Thumbnail
很早開始就被是不是要離職這件事情困擾很久,大概有快5年的時間自己一直想要離職,是的,我完全無法否認,偏偏無法下定決心,還提過離職申請最後反悔抽回,問題一拖再拖像就像是宿便留在身體裡。
Thumbnail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工作除了是為了養活自己,剩下的理由居然有些空白...,然後日復一日,開始想逃離這樣的自己與環境。...............工作時常讓人迷惘,難免會遇到倦怠和低落,但要想清楚自己要走下去的理由。每段路程都需要一個目標或理由,這樣才能更清楚方向。
Thumbnail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工作除了是為了養活自己,剩下的理由居然有些空白...,然後日復一日,開始想逃離這樣的自己與環境。...............工作時常讓人迷惘,難免會遇到倦怠和低落,但要想清楚自己要走下去的理由。每段路程都需要一個目標或理由,這樣才能更清楚方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