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經驗分享│紀錄 (不定期更新)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季節變化的時候,總是會想起一些以前的事,最近常常想起以前的諮商師,想起諮商室裡發生的對話,想趁還記得的時候,記下這些小小的感觸。


這些是threads上的貼文,所以會是一小段一小段的,一併整理在這邊。




分享諮商經歷 #1 (前後總共接觸過三位諮商師)

💌第一位:溫和專業,是個有名但是已半退休的諮商師,因為我上班的時間無法配合,沒有見面太多次。

💌第二位:比較理性,會給個案建議,過程中我其實蠻有壓力的,但那時不知道自己的感覺,也不會表達,所以後來就常常請假,感謝這位諮商師找出癥結點,幫我轉介給第三位諮商師。

💌第三位:溫和、富有同理心的一位諮商師,記得第一次會談,我就在她面前大哭出來。跟諮商師合不合的來,真的是很看諮商師的風格、個人特質、以及當下你需要什麼。

✔小結:建議多方嘗試,總會遇到適合的諮商師的。



以前問過諮商師:「我覺得社交技巧好難學,要怎麼學?」

諮商師:「其實技巧不難學,難在最核心的問題,就是你是誰」

內心OS:好玄,我真的不懂。

------------------------------------

現在:蠻有道理的,自從能夠主張自己的意志以後,發現自己好像已經不能算是社恐人士了,甚至偶爾在必要時,會自動跟旁邊的人開始對話、並且可以自在的有來有往。 

而能夠形成自我,真的有幾個很重要的原則:尊重自己的感覺、伸展自己的意志 (如自己做決定、表達自我等),這些是我在《自我的誕生》這本書裡首先理解到、接著不停實踐在生活中而習得的。



心理諮商跟chatgpt有什麼差別?

個人覺得,兩者最明顯的差別就:「是能否在適合的時機使用特定策略。」

舉例來說,chatgpt比較多是支持性的言語,而支持性的關懷在一開始的諮商中佔比蠻高的,但是隨著諮商師和個案的關係逐漸加深、諮商師也更了解個案之後,有些情況是需要諮商師說一些比較「挑戰性」的話,因為一直給予個案鼓勵和關愛,其實並不能夠真正幫某些個案站起來。

我們如果一直習慣有諮商師關愛、給予支持,就很難模擬實際上,人際關係當中會有的衝突,而一直沒辦法學到應對衝突的能力。



記得在某本武志紅心理師寫的書中提到

如果來訪者在現實中具有比較多元、立體的人際關係 (朋友、同事、伴侶、家人等),那麼他諮商起來的效果會比較好,因為一個人的「自我」需要在關係中被照亮,然後成形。

而我自己走過諮商的經驗是,當我的人際關係越多元、且有深有淺 (更立體) 時,起初會感到有些讓人不舒服的張力,但是隨後會有一個明顯的進展,某一天回顧時,會發現:沒想到我已經能處理這麼多種關係,而且不會瘋狂內耗了。

當然,也不用為了加快療癒的進度,而逼迫自己去構建不同的人際關係,還是要尊重自己的步調,尊重你的感覺。 此外,可能一開始會需要審視自己週邊的關係,有些可能是對你有害的,需要評估一下



諮商經驗分享#2

剛開始諮商時,我其實不太了解自己的感覺

我: (分享了一段故事、經歷)

諮商師:天啊!過程中你有什麼感覺呢?

我: 我覺得我應該 $%@$##&$**$^#

諮商師:恩恩,那麼你的感覺是什麼呢?

我: (腦袋一片空白,可能目前為止的人生從來都只有「應該」,沒想過自己的感覺是什麼)

諮商師:你會覺得驚訝嗎?還是生氣呢? (諮商師開始幫助我覺察+標記我的感覺)

----------------------------------------

💌情緒覺察能力真的很重要,可能被從小的教育環境訓練成高功能的工具人,我竟然到出社會時,都不知道自己的情緒是什麼。

✨順帶一提,推薦《童年情感忽視》這本書。




諮商經驗分享#3

有一次我因為得新冠跟諮商師臨時請假,後來去諮商時,跟諮商師說不好意思,畢竟臨時請假會影響到她。

諮商師:你在擔心什麼呢?

我:呃...畢竟那個時間,就會空在那裏...

諮商師:你擔心我不知道如何運用自己的時間嗎?

我:(被這句話觸動到,陷入沉思)

-------------------------------------------------------------------

其實當下根本不知道自己被觸動到什麼,後來才明白,原來當時的我不知道怎麼安排自己的時間,當時我的人生就是「吃飯、工作、睡覺」,其他時間都在放空、或被某宗教團體的活動塞滿 (沒有貶抑,純敘述,尊重所有的宗教信仰💕)。

當時的我,已經出社會多年,卻對於「經營自己的生活」毫無概念,從來沒有想過要「自己選擇生活方式」,只是被動的被環境推著走。



諮商經驗分享 #4

在諮商室裡學習表達情緒的過程中

我:他就#*$&(*&(%*&(*$&%,然後我覺得...

諮商師:覺得什麼?

我:就是他很...也不是,就是有點...

諮商師:有點什麼?說出來

-------------------------------------------------------------

我大概卡在這個吞吞吐吐講不出感覺的時期,有好幾周的時間,常常需要諮商師提一些情緒用詞,我才能再慢慢摸索這到底是不是我的感覺

後來諮商師不給提詞了,要我說出來😂😂 就結果而言,我非常感謝她💕



諮商經驗分享 #5

學會表達情緒後,從起初主要情緒是難過、委屈,到後來漸漸開始有憤怒的感受出現

那時,我才知道自己有一肚子憋壞了的氣,順帶還發現自己很會罵人 (?

不過我都不會直接對著諮商師發脾氣 (畢竟憤怒的強度有點高),而是對著旁邊閒置的沙發罵出來

後來才知道這叫做空椅法。

--------------------------------------------------------------

那陣子在諮商室總是氣噗噗的,諮商師一臉驚訝又有點困惑,可能覺得憤怒的我很陌生😂😂



諮商經驗分享 #6

在一本書中看到一位心理師的自白:

「在我擔任心理師的所有資格裡,最重要的一個是: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

-----------------------------------

除了之前提過諮商師和 ChatGPT 的差別在於能不能在適合時機開始挑戰個案,讓個案學習面對衝突之外

另一個就是這段話描述的,因為諮商室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與你一樣,有感覺、有煩惱、有脆弱,同樣身而為人,所以才能理解你、幫助你,這或許是心理師最重要的資格之一。



諮商經驗分享 #7

到諮商中後期,我開始比較有「自我意識」,或者說有主見以後,其實對諮商師開始有諸多不滿。

比方說,覺得為什麼她無法同理我的處境,為什麼不認同我的作法。

然後逐漸的,我了解到自己在尋求無條件的支持,一方面知道對方的有限性,卻又依然期待對方可以次次理解我。

------------------------------------------

後來,我讀了武志紅心理師的書,才知道在嬰兒-兒童時期,孩子需要無條件積極關注,這種關注是讓孩子能形成「自我」的關鍵。

如果兒童時期沒有獲得足夠的關注,長大以後就必須透過諮商、或伴侶的幫助來慢慢療癒自己。

諮商中後期,其實「自我」已經逐漸成形了,所以會對諮商師未能滿足「我」的需求感到生氣,也就是說,這是療癒的徵象之一。



諮商經驗分享 #8

之前提到諮商中期開始懂得表達憤怒了,所以會在諮商室宣洩自己的憤怒

一開始會罵個三句話,然後突然停住 (因為以前的習慣不允許自己生氣抱怨)

諮商師:把它講完

(就這樣每次抱怨都會停住→諮商師請我說完→我慢慢說完,持續了好幾周的時間)

-----------------------------------------------

後來,我已經很習慣連續罵一大串。

結果某一次,諮商師說了一句和以前不一樣的話:恩...你真的很生氣,這樣別人有可能覺得你很不好相處...

幸好那時,我的自我已經逐漸成形了,不然以前自我不穩定的時候,一聽到別人說:你這樣別人會不喜歡妳喔,我一定馬上停止抱怨 XD


回來討論一下,有憤怒的時候,到底要如何消化和處理呢?

我覺得寫情緒日記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或是把情緒收斂成三分之一,分別講給三個朋友聽,也有很不錯的抒發效果,提供大家參考





在諮商的後期,我曾有過一段「停滯期」。

工作沒有突破、人生方向一片迷茫,心情也變得有些低落。每次結束諮商,看著收據上的金額,心裡充滿深深的無力感。

其實,諮商師已經陪我走過一段很重要的路,但有些課題,我發現終究得靠自己去面對和克服。所以我開始嘗試——閱讀心理相關的書籍、運用一些實用的量表,慢慢地,我好像找到新的力量,也重新帶動自己前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勇敢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38會員
163內容數
我是Dite 戴特,這裡有各種好書推薦、心理知識、旅遊所見和生活軼事分享。有事請聯繫💌:divingintoemotion@gmail.com
2025/09/28
快到年底了,這個青壯年免費諮商三次的資源也快到期了,推薦有興趣的人可以善加利用喔!最近因為有朋友說想諮商看看,就開始幫她找資源。
2025/09/28
快到年底了,這個青壯年免費諮商三次的資源也快到期了,推薦有興趣的人可以善加利用喔!最近因為有朋友說想諮商看看,就開始幫她找資源。
2025/09/19
之前寫了好幾篇心理學影片、書籍的小筆記,發現對於有興趣的人來說似乎不方便延伸閱讀,這裡做個目錄:
2025/09/19
之前寫了好幾篇心理學影片、書籍的小筆記,發現對於有興趣的人來說似乎不方便延伸閱讀,這裡做個目錄:
2025/09/12
許多人害怕變得強大,因為潛意識中存在著失去關係、承擔責任和遭受攻擊的恐懼。本文將深入探討這種「強大恐懼症」的成因,並分析其與共生心理和匱乏心理的關聯,幫助讀者瞭解並克服自身的成長障礙。
Thumbnail
2025/09/12
許多人害怕變得強大,因為潛意識中存在著失去關係、承擔責任和遭受攻擊的恐懼。本文將深入探討這種「強大恐懼症」的成因,並分析其與共生心理和匱乏心理的關聯,幫助讀者瞭解並克服自身的成長障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近開始轉涼了,各位鳥奴們是否會開始擔心小鳥會著涼呢?不用擔心,今天這篇直接帶你看需要的商品,而且今天除了照片之外,我們也直接帶連結✨讓你的雙11購物不盲目,讓你想買直接加入購物車,除了長知識也可以直接下單避寒神器🫱🏼文章結尾也會告訴大家在花錢的同時也能省錢、賺錢的小撇步,請記得留到最後!!
Thumbnail
最近開始轉涼了,各位鳥奴們是否會開始擔心小鳥會著涼呢?不用擔心,今天這篇直接帶你看需要的商品,而且今天除了照片之外,我們也直接帶連結✨讓你的雙11購物不盲目,讓你想買直接加入購物車,除了長知識也可以直接下單避寒神器🫱🏼文章結尾也會告訴大家在花錢的同時也能省錢、賺錢的小撇步,請記得留到最後!!
Thumbnail
這兩年,斷捨離慢慢來到核心——日記、手札、照片、筆記與繪畫。我打算重看一次以表尊重,並試圖用現在的眼光,看看當時的風光 過程像是重回現場,但抱著一點暖心去陪伴過去的她。我發現,那些像凍結/置入括弧的各種形式的表達,實在是我內在的上師。 人不一定會因為年紀漸長而視野變寬,但鳥瞰可以改變格局。「
Thumbnail
這兩年,斷捨離慢慢來到核心——日記、手札、照片、筆記與繪畫。我打算重看一次以表尊重,並試圖用現在的眼光,看看當時的風光 過程像是重回現場,但抱著一點暖心去陪伴過去的她。我發現,那些像凍結/置入括弧的各種形式的表達,實在是我內在的上師。 人不一定會因為年紀漸長而視野變寬,但鳥瞰可以改變格局。「
Thumbnail
這幾天一直在想一篇長文,在想的是;要好好寫一篇;還是就像平常的打卡瑣事;講完就算了?後來想一想,我想寫一篇對的起自己的長文!我一直去想這幾天睡的不安穩的原因是什麼,後來想了想,大概是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件事吧!人很奇怪,開心的事記不得;不開心的事隨便算一算都能記得 很多人不知道我是企業公關出身,
Thumbnail
這幾天一直在想一篇長文,在想的是;要好好寫一篇;還是就像平常的打卡瑣事;講完就算了?後來想一想,我想寫一篇對的起自己的長文!我一直去想這幾天睡的不安穩的原因是什麼,後來想了想,大概是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件事吧!人很奇怪,開心的事記不得;不開心的事隨便算一算都能記得 很多人不知道我是企業公關出身,
Thumbnail
這是一篇跟近江交往時期寫下的隨筆,一直都很習慣留下文字紀錄,也很喜歡在事過境遷多年後回頭看看。有時候會發現自己隨著歲月改變了,或是發現「原來我從這麼久以前就這樣認為啊?」,對我來說都是很有趣的體悟。多多少少也有點鞭策自己的意圖,希望不要成為自己以前討厭的那種大人。
Thumbnail
這是一篇跟近江交往時期寫下的隨筆,一直都很習慣留下文字紀錄,也很喜歡在事過境遷多年後回頭看看。有時候會發現自己隨著歲月改變了,或是發現「原來我從這麼久以前就這樣認為啊?」,對我來說都是很有趣的體悟。多多少少也有點鞭策自己的意圖,希望不要成為自己以前討厭的那種大人。
Thumbnail
經歷一些困擾,並尋求情緒支持的過程中的心路歷程。這些過程包括尋求諮詢的經歷,以及對社交媒體的不同態度。抒發自己的情緒,對未來的期待和成長。
Thumbnail
經歷一些困擾,並尋求情緒支持的過程中的心路歷程。這些過程包括尋求諮詢的經歷,以及對社交媒體的不同態度。抒發自己的情緒,對未來的期待和成長。
Thumbnail
其實這類問題,就是直接問你的心理師/中醫/營養師,直接拿出來討論,這是你付費後該有的權益 如果你已經努力配合,那麼身為專業的要給你一個解釋、一個安心,或重新設定
Thumbnail
其實這類問題,就是直接問你的心理師/中醫/營養師,直接拿出來討論,這是你付費後該有的權益 如果你已經努力配合,那麼身為專業的要給你一個解釋、一個安心,或重新設定
Thumbnail
第一次走進諮商室,帶著傷痕累累的自己。溫暖的空間、流程介紹和對談內容。認識自己、探索觀點和深入對話。第五次對談,嘗試沙遊室進行對話。諮商師專業細心,讓我能聽到內心聲音,開始覺醒和領悟。多面向的自己,值得探索和了解。系列文待續。
Thumbnail
第一次走進諮商室,帶著傷痕累累的自己。溫暖的空間、流程介紹和對談內容。認識自己、探索觀點和深入對話。第五次對談,嘗試沙遊室進行對話。諮商師專業細心,讓我能聽到內心聲音,開始覺醒和領悟。多面向的自己,值得探索和了解。系列文待續。
Thumbnail
過年期間落實「好好休息的精神」停更,開工後想跟大家聊聊:心理師,諮商結束後我們可以當朋友嗎? 心理師,當個朋友吧! 工作夠久,一定會在某些時刻遇到來諮商的
Thumbnail
過年期間落實「好好休息的精神」停更,開工後想跟大家聊聊:心理師,諮商結束後我們可以當朋友嗎? 心理師,當個朋友吧! 工作夠久,一定會在某些時刻遇到來諮商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