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傳統公司以「成長」為導向的商業思維不同,一人公司並不追求無止盡的擴張。
傳統所謂的成長,往往意味著擴大:增加人力、辦公空間擴張、拓展更多業務範圍。但是這樣的成長,伴隨而來的是管理上的複雜度。人數一多,協調以及溝通的難度也就變繁瑣。
成長無外乎是擴大經營,包含人力、工作環境、經營項目的種類等等。為什麼不追求「成長」呢?從書中我自己的理解是,不斷地追求成長,比方說,為了要擴大公司,一定是需要更多的職員來提升生產力,但是多了人,也就意味著對一份管理,人越多、管理就越加困難,並且更加的複雜。
另一個常見迷思是「追求更多客戶」。看似能追求更高效益,但書中提到,這樣的做法會犧牲掉對現有客戶的關注。新客戶進來的同時,老客戶會逐漸流失。為了填補流失,又不得不投入更多心力去追求新客戶,最後進入一個惡性循環。
作者強調的關鍵就是:不要盲目追求數量上的成長,而是專注在當下,提升產品品質,並且用心服務現有的客戶。對一人公司來說,並不是追求「更多」而是追求「更好」。
這不禁讓我反思,一人公司的概念其實也能套用在生活中。
我們追求的越多,就越難掌控。為了成長,不斷塞滿新的嘗試,結果換來的是時間不足、精神耗損;在還沒熟悉舊技能前,又急著展開新挑戰,最後反而無法精通任何一門,就像一家沒有定位的雜貨店,不知自己到底賣什麼。
當然,在摸索期多方嘗試也有價值,它能開拓眼界。但若只是盲目擴張,沒有反思,就會失去方向。所以我開始提醒自己:如果把自己當作一家公司,在營運前要先釐清方向,並且定期「開會」檢討這一季的營運狀況。
一人公司的核心不是追求無止境的成長,而是確保自己正朝著真正想走的目標前進。

「一人公司」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