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堂我們介紹了 LC、GC、HPLC 與 MS 的差別與應用場景。
剛踏入檢驗領域時,你可能會聽到各種分析方法:GC、HPLC、LC-MS/MS、UV…
這些名詞看起來像密碼,其實都在回答同一個問題:「這個樣品裡,到底有什麼?」
今天我們就從最核心的概念——質譜(Mass Spectrometry, MS)開始說起。
一起來拆解質譜(MS)的邏輯:它到底是怎麼從「樣品」變成「圖譜」?
🔬 質譜是什麼?為什麼它那麼重要?
質譜是一種根據分子質量(mass)與電荷(charge)來分析物質的技術。
簡單講,它能告訴你兩件事:
1️⃣ 這是什麼分子?(定性)
2️⃣ 裡面有多少?(定量)
它的分析流程像三段式偵探任務:
- 離子化(Ionization):把分子打成帶電粒子
- 分離(Separation):依照質荷比(m/z)分開不同分子
- 偵測(Detection):記錄訊號強度,得出各分子的特徵圖譜
結果會得到一張像「分子的指紋圖」一樣的譜圖,
從中就能知道樣品的真實身份。
⚗️ LC-MS/MS 的組成與優勢
LC-MS/MS 是 液相層析串聯質譜(Liquid Chromatography -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可以想像成:
「LC」先把樣品裡的雜質和主要分子分開;
「MS/MS」根據分子的碎片特徵,確認它的身份。
這個雙層過濾機制讓 LC-MS/MS 能做到:
- 🎯 極高靈敏度:低至 ng/mL 的濃度都能測出
- 🎯 極高選擇性:在複雜基質中仍能準確辨識特定化合物
- 🎯 多用途應用:食品、臨床、環境、毒理都能用
在實驗室裡,它常被形容為——
「可以讓每個分子現形的超級偵探。」
質譜分析三步驟
質譜分析,其實可以用三個步驟記住:離子化(Ionization)→ 分離(Mass Analyzer)→ 偵測(Detection)。
掌握這三步驟,你就能理解 LC-MS/MS 報告裡每個峰、每個數據背後的意義。
1️⃣ 離子化(Ionization):讓分子帶電,才能被看見
質譜儀不能直接「看到」中性分子,它只能測帶電粒子。
所以第一步,就是把分子離子化。
- 原理簡述: 利用能量將分子轉變成帶電粒子(ions),這些帶電分子才能在質譜儀裡被操控、分離。
- 常見方法:
- 電灑游離法(ESI,Electrospray Ionization):適合極性或大分子,如蛋白質、藥物代謝物
- 大氣壓化學游離法(APCI,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ion):適合中小分子、非極性化合物。(後續會個別介紹離子化方式)
- 操作要點: 避免樣品過濃或含鹽太多,會影響電離效率 不同電離方式會影響質譜圖形狀與訊號強度
📌 記憶小技巧:電離就像給分子裝上「GPS 信號」,質譜才能追蹤它的位置
2️⃣ 分離(Mass Analyzer):按照質量大小排列
電離後,樣品變成帶電粒子,但怎麼知道哪個峰對應哪個分子?
這就是第二步:用質量/電荷比(m/z)把分子分開。
- 常見分析器:
- 四極杆(Quadrupole):選擇特定 m/z 進行分析,精準又快速
- 飛行時間(TOF,Time of Flight):粒子越輕跑越快,適合全譜掃描,分析未知物
- 離子阱(Ion Trap):可以暫時「抓住」粒子做多段碎片分析
- LC-MS/MS 的特點:
- 第一個四極杆 Q1 選擇母離子
- 第二個四極杆 Q2 進行碰撞碎片化
- 第三個四極杆 Q3 偵測特定碎片 → 高準確度與靈敏度
📌 記憶小技巧:分離就像「給每個分子排隊,按大小或電荷排列」
3️⃣ 偵測(Detection):把訊號變成圖
最後一步,就是把分子「看到」並轉成可讀的圖譜。
- 原理簡述: 偵測器記錄每個帶電粒子撞擊時產生的電流或訊號強度
- 常見偵測器:電子倍增器(Electron Multiplier)、飛行時間偵測器
- 生成結果:
- 質譜圖(Mass Spectrum):X 軸 → m/z,Y 軸 → 訊號強度
- 波峰高 → 相對含量,波峰位置 → 分子或碎片質量
📌 記憶小技巧:偵測就像「拍照」,把每個分子的身影留下來
📍最強組合:LC-MS/MS
LC-MS/MS 就是將LC與MS做串接,並透過MS分析三步驟整合在一起:
- LC 分離樣品 → 讓複雜樣品「拆散」
- MS 三步驟 → 讓每個分子「現形」並被量化
- 離子化 Ionization-> 把分子變成帶電粒子 ->給分子裝 GPS
- 分離 Mass Analyzer-> 按質量/電荷比排序-> 分子排隊
- 偵測 Detection-> 生成質譜圖,讀取訊號-> 拍照留影
✨ 新手快速入門建議
- 不要被名詞嚇到,先掌握「流程」比記公式重要
- LC-MS/MS 就是「離子化 → 電灑 → 分析 → 看圖」
- 先理解每個步驟的概念,再看實際軟體操作或儀器介面
💡 延伸思考
理解這三步驟,你就能從報告中的每一個峰看出端倪:哪個是母離子?哪個是碎片?訊號為什麼強或弱?
下一篇,我們將說明「為什麼 LC-MS/MS 是準確度最高的檢驗技術」,連結實驗設計、前處理與數據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