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織星辰的你》讀後感

更新 發佈閱讀 14 分鐘
raw-image

「已經不需要所謂的『正解』,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正確與正義。」反覆讀著《編織星辰的你》這本書所談及的這段話,,腦海裡浮現著《宛如星辰的你》的內容,內心隨之震盪,也再次讚嘆作者凪良汐的觀點。當可說是懷著著極其複雜的心情讀著《編織星辰的你》,因為那是《宛如星辰的你》的續篇。而後者當可說是這幾年所讀到的小說中,最喜愛的其中之一。不僅如此,讀完之後深深佩服著作者凪良汐如何去拆解我們不經意在社會的形塑裡,所認定的種種關係的應然。書中的描繪,彷彿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角度,讓人重新去思考所謂的正常與異常。甚而反覆地琢磨著生活著所服膺的框架與應然,以及那可能賠上的活出自己樣貌的可能。也因此當知曉,《宛如星辰的你》竟然有了續集,心裡頭當然充滿期待,可另一方面卻也懷著續集可能衝擊著既有感受的忐忑與不安。

所幸閱讀的過程中,不僅無損於對於原有故事的著迷,甚或續集裡頭所書寫的內容,讓整個故事的意象有了更完整也更豐富的延伸。小說分成三個章節,第一個部分是〈飛向春天〉那主要是補述北原老師過往不為人知的過去,那也讓故事的敘說在櫂去世之後,曉海如何與北原老師共同生活的圖像,更加豐富動人。第二個部分是〈編織星辰〉那則是聚焦於當年前後陪伴著櫂的兩位編輯,在他過世之後,如何讓他的作品再次閃耀。第三部份是〈橫渡海波〉,那像是整個故事的收攏,也精彩地透過不同的主角視野描繪著喜悅與悲傷在歲月的沖刷下,日子總會翻過下一頁。

誠如上述,〈飛向春天〉主要補述北原老師年輕時的過往,那關於他與他的學生明日漸菜菜的過往。《宛如星辰的你》一書中書寫著,傳聞他與學生菜菜相戀而生下結,因此而不得不來到瀨戶內海的小鎮,也因此有了結識櫂與曉海的機會。然而,傳聞的模糊與粗略,更往往夾雜著東拼西湊的劇情。作者透過描述北原老師與菜菜的出生背景,以及他們家庭的樣貌,厚實了這兩個人的底蘊與特質。也更讓人深切地體會到人們如何在既有的家庭影響下形塑生命的框架,又如何能夠擺脫框架,活出自己。如同書中所言:

我們想活出自己的樣貌,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這世上僅此唯一的自己。

也就是說,人們總不免受到出生家庭,乃至父母的影響,不論是此一篇章所言及的北原老師還是菜菜都是如此。然而,也許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會慢慢地體會到這樣的情境所加諸於己的壓力與限制。於是乎,原本所仰賴的靠山,突然間形成枷鎖。在那樣的過程裡,究竟是妥協抑或是展翅高飛,那都得反覆地扣問內心,自己究竟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更重要的是,想要展翅飛翔得要先學會承擔,如果總是把責任推給父母或家人,如果總是陷在埋怨與責怪,那麼只是讓「成為自己」的可能越來越遙遠。

小說裡頭提及當北原老師第一次遵從自己的意志,選擇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再揣度任何人的心思,也許在旁人眼裡那不過是愚蠢的選擇,但那暢快的心情,反倒讓他更加堅持下去。而也因為這樣的轉折,所以在《宛如星辰的你》一書中,他能夠完全不顧他人的眼光,願意作為曉海最有利的後盾,更願意支持曉海回到櫂的身邊。書中有段話著實讓人感慨萬千:

我是什麼樣的人?想要什麼,又想過什麼樣的生活?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選項隨著年紀增長日漸增加,屬於我的大海持續擴展,在混亂的同時也歌頌豐饒。

也許那正是精彩地描繪著成為自己的這段路上,原就是一個不斷探問與摸索的過程。那絕非依循別人所設定好的不變的框架,而是在那生命積累與碰撞之中,反覆地扣問與修正。那樣的變動也許藏著混亂的可能,也許有時候會讓人無所適從,可也在那一次次的釐清之中,越發變得豐富與滿足。更重要的是,每每在那樣的歷程裡,都得要一次次地回應與確認內心所認定什麼是最重要的。也因為如此,所以才能成就北原老師那廣闊、包容與堅定的心,一如豐饒的大海。

第二篇章的〈編織星辰〉,則是將焦點放在當年前後陪伴著櫂的兩位編輯植木先生與二階堂小姐。書中言及的一段話,極為精彩地道出編輯的角色與美好:

我們終究無法成為星辰,但我們深愛著光輝燦亮的星,編織它們,將故事送到需要它的人群手中。

對於植木先生來說,當年沒能成為櫂和尚人的後盾,甚至最後以悲劇告終,總不免感到惋惜與自責。而對二階堂小姐而言,費盡心思陪伴與鼓勵著處在人生低谷的櫂,最後更得到櫂的信任而拿到最後的書稿,更是背負著一定要發行的使命。兩人雖然分別在不同的出版社擔任要角,但因為櫂的關係拉起了彼此之間的牽繫。小說精彩地道出兩人在工作上的艱難,更由此部分拉出關於婚姻之中,職業婦女與超時工作的老公,究竟在家庭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又可能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亦即此一段落的核心當是兩人如何共同合作,完成原本幾乎不可能的任務。也就是一方面出版櫂的遺作,一方面重新規劃與完成當年沒能畫到最後結尾的漫畫連載。雖然櫂與尚人都已經不在人世,但是在兩人戮力以赴的努力下依舊創造出讓人驚艷的銷售成績。然而在這樣的軸心下,作者更是極為細膩地鋪陳著植木先生長年在工作上的忙碌導致家庭角色的缺席所造成的影響。還有二階堂小姐在職場上發光,卻也得面臨生兒育女的糾結,以及如何兼顧婚姻的兩難。甚至,當植木先生商請因為結婚而放棄漫畫生涯的佐都留小姐重拾畫筆,以接替尚人的角色,將櫂所遺留的劇本繪製完成,那同樣是面臨著家庭角色與個人職涯角色的取捨與掙扎。

不同於首章所言及的原生家庭的撫育與牽絆,此一章節,則是在自己成長組成家庭之後,所再次面臨的挑戰。那同樣探討著什麼才是生命中所想要追尋的,什麼才是心中的夢想。是否有機會在不同的角色之間取得平衡,是否在婚姻關係裡,彼此願意去成就彼此。工作的角色與婚姻乃至家庭角色的衝突,究竟該要如何去解決與面對。在故事主軸的推演之下,作者在此一議題所帶出的反思,著實讓人感到深刻。尤其是當選擇義無反顧地成就己身的想望,而不得不捨棄婚姻與家庭,那所形成的孤單感又是另一重挑戰。

透過前兩個部分的鋪陳,接續迎來小說的高潮也就是第三篇章的〈橫渡海波〉,那將焦點再次回到曉海與北原老師,甚至在此一篇章中,輪流採用兩人的觀點來描繪彼此之間共同的生活點滴。如此的書寫方式,讓兩人關係的呈現更加鮮明,也更加深刻。從兩人在《宛如星辰的你》中,兩人所遭逢的種種困難與挑戰,進而達成不畏旁人議論的協議,也就是兩人以共同生活、相互陪伴為基礎的無性婚姻關係。到經歷著櫂的生病與過世,以及北原老師與菜菜的重逢與彼此關係的釐清。兩人接續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走著,卻也同時面臨著關係的變化與挑戰。

對於北原老師與曉海來說,幾次的離婚提議背後,也許肇因於彼此原有關係的獨特。或是覺得對方關於照護的需求已經不同,甚至那樣的婚姻可能成了自由的枷鎖,抑或是總是容易掉在犧牲自己成全對方的框架之中。所幸離婚的提議往往構成了溝通的開端,幾年相處背後所構成的堅實後盾,以及過往嘗試去放下對於關係框架的執著,都讓彼此更能夠坦然以對。也在那樣的過程裡,兩人才能一步步調整而走向適合於彼此的關係。

整個篇章中,有幾個部分著實讓人玩味,首先是曉海與父親外遇的瞳子小姐彼此詢問為何鍾情於所愛之人,在一時語塞的過程中,曉海回顧與櫂的互動時意識到:

愛始終是非常個人的一件事,或許「瑕疵」和「不完整」,反倒才是直到最後都刺在心口上無法拔除的甜蜜棘刺。

那倒是道出愛的本質之一,也許正是因為旁人眼中的不完美,才構成彼此在心頭所形塑的獨一無二、無可取替的存在。這也讓人想起電影「心靈捕手」中,心理師尚恩在回應威爾時所提及的,他與他的太太都不完美,但重要的是彼此是否完美的結合。而小說也正是透過曉海與櫂之間的思念,慢慢地帶出經歷著時間的變化,曉海終究得要慢慢地適應沒有櫂的世界。如同書中所言:

想釘選在原處的喜悅和悲傷都被沖刷而去,無論再怎麼竭力反抗,日子都將在朝陽升起的同時翻過一頁,又是一個大同小異的日子揭開序幕。

    就這樣隨著曉海終於在心底向深愛的櫂告別之後,與北原老師之間的關係也邁向了新的篇章。書中書寫著:

我們一直都拚了命地活著,也曾經在誰也無法觸及的暗處鬱積成泥。但如果包含那些痛苦在內,一切最終都會抵達這裡,那麼我們絕不孤單。終將與我們彼此相繫的人們,一直都與我們同在。

反覆讀著這一段話,內心其實是很激動的,不論是對於曉海還是北原老師,那所遭逢的種種,都讓人慨嘆與心酸。然而,兩人卻始終保有對人的良善與真摯,當然更重要的是,他們仍然願意去愛。與他人所不同的是,他們願意放下他人的眼光,他們想要更忠實於自己的內心。畢竟,旁人往往都只是由片面的觀察與自以為是的認定,而指指點點,甚或批判責難。他們從未真正的理解兩人的關係,只是緊抓著自以為是的「正確」,而擴大成必然的「正義」。有趣的是,作者透過外在情境的不斷改變,村民們如何看待他們的議論也都隨之更動,那背後更加凸顯旁人所謂正義的荒謬。

而對北原老師與曉海來說,終而在那驚濤駭浪裡,慢慢地找著彼此的安住,關於成為自己,也關於陪伴彼此。回想著兩人所遭逢的種種,深切地覺得也許能夠堅持下去成為自己的是因為愛,能夠繼續編織夢想完成心願的也是因為愛,能夠橫度那一次次的波濤,慢慢跨越彼此之間的糾結與傷痛的,還是因為愛。但除了愛,也許更重要的是在那相互陪伴與支持的過程中,他們願意成就彼此,他們願意相信自己,他們更願意聆聽內心。如同書腰上所寫的:

當所有人都不理解的時候,是愛讓我們飛向自由的春天;
當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時候,是愛陪我們編織夢想中的星辰;
當所有人都不認可的時候,是愛帶我們橫渡數之不盡的海波。
然而,卻是不僅止於愛的那些,使我們終得停歇、終究釋懷,
終於可以說出:「啊,這樣啊。或許那時的我們,確實是幸福的。」

誠如在書寫《宛如星辰的你》一書的心得時所述,小說最讓人讚嘆的莫過於解構了社會所形塑的種種應然,尤其是婚姻的樣貌。在《編織星辰的你》的書中,延續著這樣的意念,再次挑戰著婚姻中的男女角色,甚至延伸到婚姻所伴隨的扶持與牽絆。小說裡,曉海在悼念與嘗試接受沒有櫂的世界時,醒悟到自由本就是伴隨悲傷與疼痛的東西。北原老師則是在覺察到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過的都是自己的人生時,言及自由的難處。

也許在每個不同的關係裡,我們都存在著理應如此的框架,甚或不經意地陷在那樣的框架裡動彈不得。尤其是當這樣的框架來自於社會所認定的應然,那所衍生的恐懼與不安,彷彿將會遮蔽內心的種種感受。能否跳脫那樣的框架,能否放下旁人的眼光,也許都得仰賴一次次回身扣問自己的想望,還有那一步步踩踏的勇氣。

只是這一切卻沒有如此簡單,一如上述所言及的自由的難度,甚或自由的疼痛。回到小說的描繪與提醒,在那樣的閱讀與反思中,是否能夠醒悟,在關係的建構裡,真正陪伴我們的是愛、是相伴的過程,是彼此的疼惜,而非關係的框架,更非面對質疑的恐懼與不安。從《流浪的月》、《宛如星辰的你》而至《編織星辰的你》,深深地著迷於作者凪良汐在關係上的深刻描繪與反思。

藉此想要用曉海在反覆閱讀櫂的作品時,所引發的感觸來做結尾。她提及:

故事是種不可思議的東西。內容本身明明完全相同,但隨著自己當下的心境和處境不同,留在心中的場面和臺詞也會隨之改變。翻看時偶爾會莫名喜歡上從前不太喜歡的角色,或者仍然不喜歡那個角色,卻能夠理解其心情。故事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現在的自己」。

「故事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現在的自己」也許這正是小說迷人之處。一如作者所言及的「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正確和正義,普世價值的正確其實只占了一小部分而已。」然而,要回到自己的正確和正義,那就得一次次地向內扣問自己,一次次地在生命的遭逢裡檢視自己,一次次地在那情緒的波濤中陪伴自己,甚或一次次地在心有所感時映照自己。有時不禁會想,也許人們難以形塑跟實踐屬於自己的正確和正義,而一味地向普世的價值妥協與靠攏,實是因為難以做到。於是乎,面對旁人的無畏與實踐,反而高舉自以為是的真理,放肆而無情地批判與責難。

而也許真正能夠活出屬於自己的正義之人,當能夠跳脫那樣的框架,甚或可以將那樣的指指點點、批判與責難化為成長與蛻變的利器,甚或是考驗著內心堅毅的挑戰。成為自己,從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那得要有想飛的心,一如〈飛向春天〉的明日漸菜菜與北原老師;那得要有夢想與承擔的心,一如〈編織星辰〉的植木先生與二階堂小姐;那得要有橫越波濤的心,一如〈橫渡海波〉的北原老師與曉海。自由與孤獨、陪伴與付出,「關係,從來就不是一個名詞,從來就不只是一個框架」,一如「自己,從來就不是一份應然」。



 延伸閱讀

關於作者凪良汐的其他作品

《宛如星辰的你》讀後感
《流浪的月》讀後感


關於默潮這一系列文章的介紹與總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81會員
207內容數
書寫的內容,原則上仍以書籍、電影、旅行、攝影、心理為主軸,而因為己身為心理師,所以往往在思考的面向上會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期待能夠提供一個不一樣的感受與反思。
2025/09/20
運動會中最引人注目的往往是大隊接力,因為那不單單是個人的競賽,而是一個團隊的合作。而對選手來說,能夠共同為一個目標而努力,其所衍生的向心力也往往是讓人感動盈懷的。然則可曾想過,如果這樣的大隊接力是類似半馬拉松的二十公里,而且所跑的路程含括上下坡道時,那會是什麼光景。
Thumbnail
2025/09/20
運動會中最引人注目的往往是大隊接力,因為那不單單是個人的競賽,而是一個團隊的合作。而對選手來說,能夠共同為一個目標而努力,其所衍生的向心力也往往是讓人感動盈懷的。然則可曾想過,如果這樣的大隊接力是類似半馬拉松的二十公里,而且所跑的路程含括上下坡道時,那會是什麼光景。
Thumbnail
2025/08/29
觀看《蒙娜之眼》的過程中,何其羨慕住在巴黎的人,因為他們可以如同書中的主角蒙娜一般跟著爺爺的腳步造訪羅浮宮、奧塞美術館與龐畢度中心,欣賞爺爺特地為蒙娜挑選的精彩藝術作品。更可以隨著蒙娜的眼睛與心靈,嘗試去感受、去聆聽藝術創作者的心聲,搭襯著爺爺娓娓道來的藝術家的生平。
Thumbnail
2025/08/29
觀看《蒙娜之眼》的過程中,何其羨慕住在巴黎的人,因為他們可以如同書中的主角蒙娜一般跟著爺爺的腳步造訪羅浮宮、奧塞美術館與龐畢度中心,欣賞爺爺特地為蒙娜挑選的精彩藝術作品。更可以隨著蒙娜的眼睛與心靈,嘗試去感受、去聆聽藝術創作者的心聲,搭襯著爺爺娓娓道來的藝術家的生平。
Thumbnail
2025/07/25
那該可算是很巧合,也是很有趣的閱讀經驗,閱讀《史賓諾莎診療室》時,只要看到關於書中主角雄町哲郎的描繪,腦袋裡會自然而然地連結到日劇「小孤島大醫生」中的主角五島健助在小島上騎著腳踏車到患者家裡診治的畫面。而這也是繼多年前閱讀《神的病例簿》之後再次閱讀夏川草介的作品。
Thumbnail
2025/07/25
那該可算是很巧合,也是很有趣的閱讀經驗,閱讀《史賓諾莎診療室》時,只要看到關於書中主角雄町哲郎的描繪,腦袋裡會自然而然地連結到日劇「小孤島大醫生」中的主角五島健助在小島上騎著腳踏車到患者家裡診治的畫面。而這也是繼多年前閱讀《神的病例簿》之後再次閱讀夏川草介的作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是一本充滿人生情感與遊戲創作的小說,讓讀者隨著主角一關一關地跟著情節走,而其中深刻的人性描寫和非典型的愛情故事也讓這部作品很值得一讀。
Thumbnail
這是一本充滿人生情感與遊戲創作的小說,讓讀者隨著主角一關一關地跟著情節走,而其中深刻的人性描寫和非典型的愛情故事也讓這部作品很值得一讀。
Thumbnail
書中交織出在日本生活的新疆女子、在日本教職的台灣老師以及日本女子三人的情愫&體驗。 分かっているつもりだけで本当は分かっていないのではないだろうか。 就算認為自己了解,事實上會不會其實並不像自己想的那樣? しかし、一人の人間について一体どこまで分かれば、「分かっている」と言えるのかと、そん
Thumbnail
書中交織出在日本生活的新疆女子、在日本教職的台灣老師以及日本女子三人的情愫&體驗。 分かっているつもりだけで本当は分かっていないのではないだろうか。 就算認為自己了解,事實上會不會其實並不像自己想的那樣? しかし、一人の人間について一体どこまで分かれば、「分かっている」と言えるのかと、そん
Thumbnail
小說寫久了,總有一個聲音叫我去嘗嘗新。而既然要玩共創,肯定是寫一些無法獨自完成的故事。 懷著這種心情,我在方格子上東尋西覓,企圖找到與我有著異曲同工之處的創作者。
Thumbnail
小說寫久了,總有一個聲音叫我去嘗嘗新。而既然要玩共創,肯定是寫一些無法獨自完成的故事。 懷著這種心情,我在方格子上東尋西覓,企圖找到與我有著異曲同工之處的創作者。
Thumbnail
是篇目光織成那種調性的作品,就是異族與平凡女孩的戀愛故事,中間穿插了種種起承轉合,幸福快樂、傷心難過、殘酷背叛、流血衝突、困難重重...。起源於墮天使為了某些目的接近諾拉,原本他應該快、狠、準的物盡其用、達成目的、圓滿撤離,但卻不幸掉進賀爾蒙的陷阱中,天使跟人類也沒什麼不同呢!
Thumbnail
是篇目光織成那種調性的作品,就是異族與平凡女孩的戀愛故事,中間穿插了種種起承轉合,幸福快樂、傷心難過、殘酷背叛、流血衝突、困難重重...。起源於墮天使為了某些目的接近諾拉,原本他應該快、狠、準的物盡其用、達成目的、圓滿撤離,但卻不幸掉進賀爾蒙的陷阱中,天使跟人類也沒什麼不同呢!
Thumbnail
這本《碧海心》,有著她一貫的筆法 ─ 「佈謎」與「解謎」。 閱讀過程,不會讓人如霧裡看花。 作者很用心的塑造主角的形象,每一句對話、每一個動作,都讓人看的興味盎然。 雖說,不是很愉悅的故事,可說是帶點淡淡傷懷。 不過,主角們未沉溺在過往的的傷痛中。 至少,他們表現出堅強的一面。 縱然,可
Thumbnail
這本《碧海心》,有著她一貫的筆法 ─ 「佈謎」與「解謎」。 閱讀過程,不會讓人如霧裡看花。 作者很用心的塑造主角的形象,每一句對話、每一個動作,都讓人看的興味盎然。 雖說,不是很愉悅的故事,可說是帶點淡淡傷懷。 不過,主角們未沉溺在過往的的傷痛中。 至少,他們表現出堅強的一面。 縱然,可
Thumbnail
放眼望去,在遍地正義又正向的標籤裡,似乎找不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Thumbnail
放眼望去,在遍地正義又正向的標籤裡,似乎找不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Thumbnail
如果能讓你決定故事的走向,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結局,你會如何選擇?在青春裡最難忘的兩個男生,多年後再度重逢,你又會如何面對他們?尾巴的《時光欠我一個你》這本書可以讓你自己做選擇,你就是真正的女主角,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非常有趣的一本互動式書籍。
Thumbnail
如果能讓你決定故事的走向,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結局,你會如何選擇?在青春裡最難忘的兩個男生,多年後再度重逢,你又會如何面對他們?尾巴的《時光欠我一個你》這本書可以讓你自己做選擇,你就是真正的女主角,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非常有趣的一本互動式書籍。
Thumbnail
《宛如星辰的你》講述了男女主十七歲高中時就開始面臨家庭問題,進而走到一起卻不得不面臨分開的命運。作品的懸念和沉重感是它的亮點,但也可能讓高敏感人或者心情不好的讀者產生情緒上的壓力。
Thumbnail
《宛如星辰的你》講述了男女主十七歲高中時就開始面臨家庭問題,進而走到一起卻不得不面臨分開的命運。作品的懸念和沉重感是它的亮點,但也可能讓高敏感人或者心情不好的讀者產生情緒上的壓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