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開教會的潮流與錯誤前提
最近碰到不少人宣稱基督徒不見得要去教會聚會,甚至覺得不去教會更好,彷彿去教會都只是同流合汙,好基督徒都該離開教會之類的。
是這樣嗎?
有人甚至玩起文字遊戲,說「我是基督徒,不是基督教徒」,好像這樣就能脫離制度、超越宗教。然而英文裡這兩個字根本相同——Christian。你若說信基督,就已屬於祂的教會,沒有所謂「信基督卻不屬教會」的版本。二、離開教會的理由很多,但那不是教會無用的證明
其實類似主題我已經寫過兩篇文章,分別是基督徒非得去教會嗎?跟選擇教會與自我餵養,基本上我自己也離開教會過,也換教會過,雖然已經回鍋十年,罵教會還是罵個不停,要說對教會有不滿我有經驗、對教會失望我有經驗、被教會傷害我身邊的人有經驗,但這都跟我離開教會或換教會的理由沒關關係,更不構成基督徒可以不去教會的理由,雖然每個離開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
話說在前頭,我曾離開教會二十多年,對這一些離開沒幾年的人在那邊宣稱基督徒不需要教會,我只能像是看著過去的我搖頭而已,我完全理解什麼叫做「看來充分實際上沒搞清楚」的理由。
三、沒有教會的「個人信仰」是一種幻想
有些人說:「我有信仰,但不需要宗教。」或者吹噓自己是基督門徒不是基督教徒。
這句話聽起來似乎代表不受組織限制,但其實是靈命停滯的標誌。基督徒的信仰不是孤島,而是耶穌身體的一部分。保羅說:「你們就是基督的身體,各自作肢體。」肢體若離開身體,只能枯萎。
這種人只是自義而已。
理由很簡單,如果你是「自學」基督教的聖經內容、神學義涵,然後宣稱自己懂了。好吧!你表面上跟教會沒關係,但別忘記,你手上的聖經就是教會翻譯的,你所有的資訊都是教會歷世歷代神學研究累積下來的成果,就少在那邊自以為是天賦奇才自我了悟了。
如果你是在教會受過造就,在教會經過餵養成長的,卻因為人的因素有了摩擦(對啦!每個人都說是教會裡某些人的錯,都不是自己有適應障礙的問題),然後反過來否認教會存在價值,認為自己一個人也可以有基督徒生活,自己這樣過日子比較聖潔……呵呵。
沒有教會開拓在先,你什麼都不是,不要跟那些無神論極左派一樣成為歷史盲,對事情的理解總是去脈絡的用感覺判斷,這完全不像基督徒,基督徒絕對是理性優先的。
基督徒是有正式定義的,簡單說,你得受洗過才算數,國家統計也是以有正式受洗入會籍的人來計算,不然都只算慕道友。當然,你要自稱是基督徒也沒人能阻止,但還是好心提醒,基督徒就是基督教徒的簡稱而已,不是教徒卻硬要說自己是基督徒,這是說謊啊!
慕道友就慕道友,這名詞沒什麼不好,何必排斥。
你必須相信基督教的教義才能算是基督徒,不可能跳過宗教這一環,更不能可笑的宣稱有信仰沒宗教,正好相反,沒有宗教只代表靈命沒有成長而已。
好吧!或許你已經受洗過了,然後離開教會,繼續說自己是基督徒。可以喔!因為實際上只要你受洗過,的確就可以自稱是基督徒了,哪怕你現在沒去教會。但還是請各位理解,之所以能這樣自稱而且沒問題,是因為先有教會在前面支撐你宗教身分,所以如果你是基督徒卻要反過來宣稱教會沒用處,這是非常可笑的行為,跟使用民主國家資源宣傳共產主義,或者在自由國家支持哈瑪斯一樣好笑。
真討厭教會請除籍,但除籍後你當然也不能再自稱是基督徒了。
四、教會不是完美的,但仍是上帝設立的
我上面說過我曾經離開教會二十多年對吧!我就算離開也從不會說教會沒有用處,更不會愚昧到覺得離開教會比較高級,甚至自稱是好的基督徒(不過我當年離開的時候還不是教徒就是了,是回鍋才受洗的),那就只是離開一個組織而已。
沒錯,我完全理解有人會在教會受到傷害、教會裡有讓人看不順眼的事情、牧師講道可能很爛、風氣可能不好、有些長執很機車、老人很頑固之類有的沒的,畢竟教會也是一種人民團體,你去哪都可能碰到一樣的事情,但請問你去過幾間教會?如果你在這家教會遇到不好的事情就直接說教會都是這樣的,那跟那種因為一間公司不守勞基法,就說所有的雇主都不守勞基法一樣愚蠢,這叫小草人格知道嗎?
不合就換而已,如果你要我舉出教會裡存在的各種現象、問題甚至非常糟糕的部分,我可以隨口說出一堆教會或牧師的名字出來,要不然就是提出教會採用的某種花招、策略很有問題、某些教義很有問題,總之一定有明確的指責內容,不是直接說所有的教會都這樣,更不會因為某個部份就認定教會所有面向都不行。拜託,你去過幾間教會?我去幾十間教會聚會過,線上聚會更多,橫跨好幾種教派,我可沒見過兩間一樣的教會,你有什麼統計數據可以佐證?都是你的感覺,而感覺正好是面對公共議題時最沒價值的東西,因為你只在乎自己,而且是那種只要求別人滿足你那種,這很自私耶!
要知道,有些牧師講道我覺得很爛,但人家對會友的關懷很到位。有些教會環境非常有神聖感覺、聚會內容卻無比貧乏。拜託,要我挑問題保證每間教會問題都一堆,那你自己就很完美,完美到無法在教會裡找到容身之處?別人配不上你?或者說,不適應某些類型教會這很普通,但如果每家教會都不適應,那或許你自己才是問題根本,請問你在家庭、學校或職場有沒有適應問題?
或者你根本不適應基督教的文化與價值觀,那還自稱基督徒?
更別提那些相互衝突的感覺了,例如經典的「教會太熱情很煩」跟「教會不熱情不關心人」的問題,每間教會都在父子騎驢的困境裡面,到頭來自然只能滿足部分人的需求,但我就問,為何有人會覺得教會必須無條件義務性的滿足你的需求,請問你又做了哪些事情來滿足別人的需求?
五、團契不是福利社,而是共負重擔
沒錯,有些教派我打從根本就不認同他們的神學主張,但我也完全不否認有些人在那邊過得好好的,也有很多人在這些教會裡面被上帝拯救(是上帝救的不是教會,能救人的只有上帝,但教會是主要工具)。這樣說好了,當你覺得教會沒用處的時候,要理解有更多人是在教會得救的。更何況,如果沒有教會組織,背後的神學院與神學研究如何維持?你以為基督徒只有要不要去教會聚會而已喔?拜託,你連星期日教徒都不願意當了還嫌人家只是星期日教徒?你以為你每天有讀聖經,盡力做個好人就可以喔?這太廉價了吧!你有為整個基督教社群做出什麼更實際的貢獻嗎?比如捐款給神學院?教會奉獻可是有部分是用來維持這些事工的,還有其他社福、教育等等服務,乃至於參加各種團契、營隊之類的,甚至去擔任同工。
我就問,你為了基督徒這個跨數千年時光,而且未來還要繼續延伸下去的巨大團契做了那些貢獻,不是說你要留下什麼顯赫功績,而是你連加入團契都不願意不是嗎?
對啦!我們可以舉出五百萬個教會裡不好的地方,但不合可以換教會啊!你去過幾間教會了,如果你住在鳥不生蛋的地方,下一間教會要搭兩小時船去離島那種就算了,大多數說不想去教會的,都是住在市區的傢伙啊!你身邊隨便都有一打教會可以去吧?
牧師講道不合意就抱怨、接待人員不夠熱情抱怨、敬拜團唱得爛抱怨、服事很多抱怨、沒有找你幫忙也抱怨,總之就是一堆抱怨,我也會,這沒問題,但我去教會第一個都是思考上帝安排我在這邊幫忙什麼,而不是想來拿什麼好處,就算要抱怨,也一定是建議改善方向,而且還要是對方有可能做到的程度,而且絕對是我自己先做了。
人家去聖殿是去獻祭的,你只是要來拿好處的喔?
六、離開教會可以,但仇恨教會可是你個人的不幸
以過來人身分建議,我完全不反對離開教會,你一輩子都不回去我也沒意見,但請注意心態。如果你要仇視教會,那真的也不用自稱基督徒了,因為你根本就不是。你完全可以有你離開教會的理由,但如果你要因此否認教會過去、現在,而且未來一定會繼續下去的貢獻與功用,那天與地離多遠,你離基督就有多遠。
如果有不滿,換教會是一種,試著改變也是一種,你又做了多少?又或者你已經做很多了,做到渾身是傷累得半死,那請問做的方法對不對?
是的,譴責也是一種,正如我一直在譴責靈恩派教會,那是聖靈催逼我去做的事情,我可不敢客氣。但這是因為我知道而且會提出怎樣才是比較好的方式,而不是否定教會的存在。
七、團契生活的核心:我們不是孤島
說起來,網路讓很多離開教會的人可以線上聚集,這樣好了,不然你們也在周日線上禮拜如何?如果覺得牧師講道很爛,你們這些自認為比較優秀的基督徒輪流講道如何?也輪流開查經班吧!你們不是都說會自己靈修?要不要分享一下。覺得教會不關懷別人,那你們這些自認為更懂得關懷的要不要互相關懷一下甚至提供實際協助?我倒想看看你們願不願意扛起責任來。
如果你們願意,到頭來是不是也成為一個新形態教會,可以喔!基督教成千上萬教派都這樣開始的,你們就別整天只會罵教會了,自己成立一間來看看吧!過去已經有太多人示範罵教會之後自己開教會甚至成為教派了,絕對沒問題喔!我鼓勵你們。
長老教會甚至有「吵架就是植堂的開端」這種說法,於是成為台灣最大教派,我可完全不覺得這些爭執什麼不可以。
以前開創新教派甚至可能被殺頭或掀起戰爭,現在很爽了好不好。
還是你們寧願變成一群只會抱怨的巨嬰?這可跟你們宣稱自己比在教會裡的人聖潔完全相反耶!
再說一次,人家就算只是星期日教徒,也都還比你上道阿!你們連耐著性子一周去教會坐兩個小時自己翻聖經看都不願意了,真的不要跟我說你們有多屬靈了。
離開教會沒什麼不可以,但請不要有大頭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