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在醫院陪家人等 X 光攝影。等待時間我大多盯著叫號螢幕,除非有特別的動靜才會移開視線,前面還有 20 幾號人,輪到家人時我的視線共移開 4 次。即便數學再怎麼差勁,我也意識到,光是坐著被動地參與世界,每 5 幀畫面(情境)就有 1 幀引人興趣。
「有趣的片刻發生頻率真高吶。」這個發現本身,讓我像躺入生命柔軟的懷抱,沈浸在這個世界的可愛裡。今天想與路過的你分享其中的 3 個小故事:
- 「掉下去了,等我一下。」
- 「帽子跟披肩先幫她拿起來。」
- 「先生!這個檢查很快就好了!」
一、「掉下去了,等我一下。」
連嘆氣聲都顯得鮮明的寧靜等候區,我的座位左手邊突然出現小小驚呼,真的很小,小到像是倒抽一口氣般。但這裡實在太安靜了,順著聲音望去,先是看見了好幾個也轉向同一個角度的後腦勺,視線才聚焦在一位靠著自己雙腳站立的白髮爺爺身上。
白髮爺爺穿著一件式的病人袍,站得筆直、面容柔和,表情像在發出無聲的「哇⋯⋯」。他腳邊蹲著一名老婦人,正在拉起地上一件寬鬆的紙尿褲,原來是爺爺紙尿褲整件掉下來了!鄰座男子一個箭步上前幫忙老婦人,想一起把紙尿褲重新穿上,偏偏 X 光攝影室人員在此時倉促叫號,爺爺精神地舉起手喊:「這裡!」
原本形色匆忙的攝影室人員見狀,瞬間稍停下來,口氣轉為柔和地說先穿好沒關係,並提議進攝影室好好整理。爺爺的雙腿還被卡在尿布中動彈不得,呵笑著說:「掉下去了,等我一下。」

不知道要活出多大的智慧,才能在窘迫的時刻還能露出笑容?白髮爺爺這幀生活畫面,像生命帶我路過了主動的善意、匆忙間的和緩,還有世界展示於我「如其所是」的最佳演繹。所謂自在就是這樣吧?不需遮掩、無需匆趕,該如何就如何地直面這個世界。
二、「帽子跟披肩先幫她拿起來。」
聽到攝影室人員對家屬說「帽子跟披肩先幫她拿起來」,我好奇地轉頭望了望。畢竟「帽子跟披肩」在匆忙的 X 光室實屬少見,為求安全與效率,櫃檯人員通常會先提醒病人把身上的東西卸除,只穿病人袍。此時眼前是一位婦女,正在替身形矮小的白髮奶奶取下帽子和披肩。
白髮奶奶挺直腰桿,雙手推著輔助器,緩慢且穩健地走進了 X 光室。關上的門不到一分鐘就開了(就是這麼有效率),婦女趕忙將帽子和披肩穿戴回原主人,直到帽子被轉到正面,我才看出那是一頂飾有金色蝴蝶的灰黑色貝蕾帽。視線順著婦女手往下整理的披肩,大地色短毛呢布料,盛開著典雅的低彩度花朵,我心裡想著 真會穿搭 這是一位多麼優雅的奶奶呀!

優雅奶奶在身體邁入老化與不便時,仍是保持著從容與儀態,不禁讓我反思現代人的容貌焦慮。會不會,一個人的氣質與魅力,從不倚靠年輕不老和亮麗外型呢?活出對生命的態度,包含對待自己的方式、是否選擇自在與餘裕,或維持理想的儀態等,舉手投足之間自然都會映照自身的質地。
三、「先生!這個檢查很快就好了!」
一直坐在我隔壁的先生,聽到叫號立即站起來,推著坐輪椅的太太走進 X 光攝影室。我聽見尚未關閉的門裡,傳出先生焦急的關切:「這樣可以嗎?會不會站不住?」
在攝影室人員與病患本人確認沒問題的情況下,先生仍是想幫忙,不斷想扶著站到儀器前的太太。「家屬請到外面等喔!」醫護人員喊著,先生終於是依依不捨地倒退兩步,此時攝影室人員又補了一聲:「先生!這個檢查很快就好了!」先生才退出攝影室。關上的門不到 20 秒就開了。

其實,我莫名懂先生想幫忙的心情(撓臉)。但退十步來看,世界真是個很有層次的遊樂場。焦急太太獨自進攝影室的先生、接受攝影的太太、需要完成工作的攝影室人員,每個人的立場是那麼鮮明,彼此的性格、意圖與角色,像是精密無縫的群演,構築出「本來如此」的情境。
閒人筆記
不論被我們意識到,或沒被意識到,世界的情境仍像背景程式一樣默默地運作著。一旦將注意力投放在場景片段,生命便能與之交流,讓「角色」立體鮮活起來,就像走近黑暗中的感應燈一樣,比此呼應、共舞一場。
即便只是坐著,(看似)被動地參與場景,仍是出現許多引起我注意的生活畫面。一幀幀有趣的情境,加上人物與情感細膩得那麼真切,很難讓人不與這個世界嬉戲並且參與演出,誰叫這些都很可愛呢?
最後想問:
你也有有趣的陪病經驗嗎?或是對哪一個故事最有共鳴呢?歡迎留言與我分享!
祝福路過的你:)
強留一些小事的閒人
汲取生命之河中的一瓢
【更多免費的相關內容】
【喜歡這篇內容嗎?】
歡迎 成為我的伯樂,解鎖更多專屬內容,或是寫張小卡鼓勵我繼續創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