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教但我們都該知道的《大腦依戀障礙》(上)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為何我們總用錯的方法,愛著對的人?

許多伴侶一心只想從自身問題中尋求解答。然而,他們卻經常解錯題目、找錯答案,所尋得的都是錯誤的理論依據與緣由。(p.29)

學校會教我們國文、數學、英文,但不教我們理財,也不教我們終身有用的「關係經營法則」。關係的源頭來自於個體,也就是我們每個「人」,理所當然的,關係中若有問題當然也是出自於人。

你真的了解自己嗎?

自我覺察是終身的課題,每到人生不同的階段,都會對自己有新的發現。總是覺得想不透另一半在想什麼?那麼你可以從認識自己開始。

男女之間不只是性別上,更多的是個體之間的差異。近年腦科學越來越熱門,我們知道男女的大腦有著相當大的差異,在語言、邏輯、情緒上皆是如此。這也是為什麼常常聽到「女人心海底撈」或是「理工男」等等的形容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觀看洪蘭教授的演講,風趣幽默地用實際例子帶你認識男人女人的腦!



內在大使vs內在原始人

今天,我們一樣要講腦科學,但是我們不從性別的角度出發,而是講大家的相同之處。談到人與人的爭吵,首先要來了解什麼是內在原始人。

內在原始人包括(p.66):

  • 杏仁核:接收威嚇訊息(例如:語帶威嚇的字句、表情、聲音、語氣、動作姿態與味道等)。
  • 下視丘:釋放化學物質到大腦裡,同時只是腦下垂體與腎上腺進一步釋放壓力荷爾蒙至全身,發出是否迎戰、躲避或靜止不動的警訊。
  • 腦下垂體與腎上腺:接收下視丘的指令,釋放壓力賀爾蒙。
  • 迷走神經背側複合體(沈默迷走神經):透過全面減緩心血管與呼吸道系統的運作,對壓力或危及情境做出反應。

原始人顧名思義就是生活在那遙遠的古代,隨時都害怕失去性命、每一餐都要自己打獵獲得才能生存下去的時代。我們的腦正是為了適應這樣的環境而產生了保護機制。因此,當我們在面臨爭吵與衝突時會想要「還擊」,其實是正常反應。所以這時候,就必須讓內在大使來幫助我們化險為夷。

內在大使是我們大腦內理性、社會化與通情達理的部分。雖然目標同樣是求生存,但內在大使就像外交大使一樣,以「求和平」的方式,幫助我們建立、維繫關係以及生命。

內在大使包含(p.77):

  1. 腹側迷走神經(聰明迷走神經):透過心血管與呼吸系統的趨緩,發揮鎮定效果(例:藉由長而緩慢的呼氣)。
  2. 徹底把事情搞清楚 — 海馬迴:主要功能是追蹤重要事物,除了記憶,還控制抗壓荷爾蒙,也針對外在環境進行編碼與還原。
  3. 保持共同情感 — 島葉(insula):島葉在「感受憐憫與同情」的功能上有很大貢獻,賦予我們與他人連結的能力。
  4. 保持緊密連結 — 右腦:主導著將注意力放在努力與他人連結上,也負責解讀對方的臉部表情、聲量語氣與生體語言。
  5. 坦誠說出來 — 左腦:掌握細節與準確的重要性,擅長解讀心思;也懂的如何說出獨特、創意、正向的話語,讓蓄勢待發的內在原始人熄滅,促使雙方能夠好好溝通!
  6. 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前額葉皮質:人類「道德與同理」的中心,能夠同時和內在原始人與內在大使好好溝通。因著前額葉皮質,讓我們對自己與他人的心思感到好奇。

人們起衝突的時候,杏仁核會最先拉起警報,並且啟動一連串的內在原始人機制,藉此來保護自己免於受害;然而若沒有理性且社會化的內在大使調和,情況只會越演越烈。如果下次遇到爭執的狀況,為了讓內在原始人不要這麼衝動,可以嘗試先讓彼此都深呼吸幾口,等到稍微冷靜下來之後再派內在大使好好的處理。


嬰兒時期的依附

認識自己,也可以從認識「依附」開始。我們在嬰幼兒時期受到的照顧,深深的影響著我們長大後與他人的互動關係。依附(attachment)行為是從出生後6–7個月開始形成,主要照顧者如何照顧我們、如何幫助我們與人產生關係或是主要照顧者是否看重我們,甚至是主要照顧者本身的身心靈狀況如何都在在的影響著我們的發展

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主要是由約翰・鮑比(John Bowlby)等人所提出的。在《大腦依戀障礙》一書當中,作者為了讓此理論更容易理解,就以「錨定型/孤島型/浪潮型」來代替。

raw-image

此三種分別對應的較正規的名稱則分別為「安全型/逃避型/矛盾型」,當然近年又有不斷的更新,甚至有第四種「混亂型依附」,但書中並未提及,因此我也不會多加描述。以下就要開始簡要的介紹三種依附的特質。


錨定型依附(安全型依附)

raw-image

1.童年的美好祝福未來的關係:小時候有受到細心的照顧,使他們本身就有足夠的安全感;年幼時互動良好的父母是他們的榜樣,當進入一段關係時,他們會藉著模仿父母相處的方式,來對待另一半。

2.更享受投入親密關係:不會對獨處感到反感或焦慮,但更享受投入在一段有付出、有被愛的親密關係。

3.將伴侶視為「第一順位」:在關係當中會學習了解對方、以對方接受的方式為對方付出,非常願意花時間、付代價來維繫他們的「伴侶圈圈」。

4.我們都不完美,卻都願意成長:人都會犯錯,錨定型也不意外。但他們會勇於認錯、儘速彌補傷害,面對任何挑戰都不會輕易放棄,反而會想辦法去解決,來保護這段關係。


孤島型依附(逃避型依附)

raw-image

1.真的如同孤島:童年可能較常經歷到:被否定、被責罵,很少得到正向的回饋,也缺少愛。這讓他們即使自己建立了新的親密關係,也不期待能被伴侶所愛,最後選擇學習自愛。

2.愛好獨處的背後反映傷痛:喜歡獨處極有可能是嬰兒時期的依賴和連結的需要沒有被滿足,甚至被冷漠拒絕、被漫不經心地對待所導致。

3.視伴侶的介入是種打擾:除了不喜歡和人相處,也比較抗拒和另一半的性愛。有時候還會把伴侶的介入,看作是一種負向的打擾行為。

4.逃避面對過去:認為過去的事情就過去了,沒有必要花時間去處理,以至於他們很難發現為什麼自己感到孤獨,也難以更深入的瞭解真實的自己。


浪潮型依附(逃避型依附)

raw-image

1.逃避未來,將自己困在過往:浪潮型的人會牢牢記住童年的焦慮,即使他們有得到照顧者的愛,但更記得的是父母的爭執和疏遠。處於「被困在過往」的狀況之中,難以往前進。

2.在投入與抽離兩端擺盪:長大後的他們就像海上的浪潮一樣,尤其在親密關係當中,他們缺乏安全感的情況更明顯。想投入感情卻又害怕自己深陷其中最後受傷害,因此矛盾、猶豫不決。

3.渴望愛,但更怕受傷害:其實他們很渴望被愛也想去愛人,可是他們更怕受到傷害,深信著:「反正我遲早會被拒絕、被拋棄,不如我先下手為強拒絕別人吧」的想法,如同為自己設一道防護網,以為這樣自己就不會受傷害。殊不知最後是兩敗俱傷。

4.缺乏安全感,深信自己不被愛:因為焦慮和矛盾的特質,所以浪潮型的人也容易將事情往負面思考,他們認為愛情終究令人心灰意冷,在這世界上永遠別想真正的倚靠他人(p.125)。


關於「你究竟是哪一種依附」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知道的事情是,你可能是其中一種,但也很有可能發現自己同時有兩至三種依附類型的特質,這都是非常有可能的!再來是,依附形式是能夠被改變的!但這需要透過不斷的刻意練習來達成,也需要另一半也願意一同努力!

其實人的特質通常都是一體兩面的,雖然孤島型喜歡獨處,但是這也顯示出他們是獨立、懂的照顧自己的人;作者對於浪潮型的描述則是慷慨大方、願意付出,關注他人的需要,也能夠比較全面性的看待問題。我也將第103頁的表格後製後附上,讓大家能夠更全面性的認識這三種依附類型。

raw-image

認識依附關係只是個開始。我一直認為「認識自己」能幫助我們在親密關係當中更游刃有餘;而若想搞懂他人在想什麼,其實也是得先知道自己在想什麼。當我們找出內心深處的傷害,並開始療癒自己,其實也更能夠對他人的想法和行為展現出同理心,唯有我們自己的身心靈都健康、將自己照顧好,我們也才有力量、力氣去照顧他人、愛他人。

情緒並沒有對錯,但是我們也要懂的處理情緒,並且去發現情緒背後的「問題」以及「原因」,才能夠更有效地讓我們成長。關於情緒又是另一個沒有盡頭的課題,日後會向大家更有系統的分享。

《大腦依戀障礙》的作者是一位資歷豐富的諮商心理師,所以書中有輔導諮商的實例,當然也有心理學的知識。作者不僅將這些腦科學及心理學的理論變得易讀性更高,也提供了我們很多的方法,來幫助我們經營親密關係。

下一篇文章我將會分享「伴侶圈圈」的概念,以及如何維繫親密關係。


本文是塗讀閱讀完《大腦依戀障礙》後所撰寫,內容經統整後編輯。

大腦依戀障礙:為何我們總是用錯的方法,愛著對的人?書名:大腦依戀障礙:為何我們總是用錯的方法,愛著對的人?,原文名稱:Wired for Love: How Understanding Your Partner's Brain and Attachment Style Can Help…www.books.com.tw


喜歡這篇重點整理嗎!

拍手|給我個擊掌吧👏👏👏我會繼續努力!

分享|你的朋友需要?快分享這篇文給他!

追蹤|我需要你的鼓勵!讓我們一起成長吧❤️

閱讀、整理、輸出、製作圖文雖然耗時費工,但希望能幫助更多的人!你們的支持是我往前的動力❤️歡迎follow我的IG(@to_do_to_read),有另一種形式的分享~希望你也會喜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塗讀|TO DO TO READ
1會員
5內容數
\ 用閱讀為人生塗滿色彩 / 在社群媒體的時代,與其被虛實未知的文字轟炸,不如讓閱讀填滿你的生活。而閱讀真的可以變現,讓阿塗帶你不只「閱讀(Read)」也用閱讀帶來紅利,真正「DO」something!讓我陪著你帶著「塗讀」的初衷,一起探索書海、翻轉人生。
塗讀|TO DO TO READ的其他內容
2025/09/18
用不到200頁,作者教你理財觀念 人類的壽命屢創新高,這是把雙面刃。一方面,醫療和科技的進步,意謂大部分的人與所愛之人共度的時光遠比祖先還要長;另一方面,現代人需要用錢的時間之長,是過去所不曾有的。(p.22)
2025/09/18
用不到200頁,作者教你理財觀念 人類的壽命屢創新高,這是把雙面刃。一方面,醫療和科技的進步,意謂大部分的人與所愛之人共度的時光遠比祖先還要長;另一方面,現代人需要用錢的時間之長,是過去所不曾有的。(p.22)
2025/09/11
成為不可多得的人才,你需要學會《深度工作力》 想成為人才?那就點進來看吧! 我們生存的時代,看起來什麼都有、什麼都是最好的,但是房價衝高、工作難找,其實人們所承受的壓力,或許一代比一代來的高。
2025/09/11
成為不可多得的人才,你需要學會《深度工作力》 想成為人才?那就點進來看吧! 我們生存的時代,看起來什麼都有、什麼都是最好的,但是房價衝高、工作難找,其實人們所承受的壓力,或許一代比一代來的高。
2025/09/06
「克服分心」絕對是處在現代的我們很需要的技能,因為平常有太多的事物讓我們虛度光陰了。如果你的時間有限,也想重點式學習,可以選「RULE3拒絕任何好處心態」與「RULE4排除淺薄事務」來看,說不定就成為你日常生活的處方籤了!
Thumbnail
2025/09/06
「克服分心」絕對是處在現代的我們很需要的技能,因為平常有太多的事物讓我們虛度光陰了。如果你的時間有限,也想重點式學習,可以選「RULE3拒絕任何好處心態」與「RULE4排除淺薄事務」來看,說不定就成為你日常生活的處方籤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能夠幫助我走到成功的錯誤就是正確
Thumbnail
能夠幫助我走到成功的錯誤就是正確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這種差異不在於誰對理論的理解更深,而在於我們的心智品質。 無論你是經理過什麼樣的問題,例如經常為情所困性、在生活中猶豫不決、或感到莫名孤獨,都可以參與《豐盛金流藍圖》的探索。
Thumbnail
這種差異不在於誰對理論的理解更深,而在於我們的心智品質。 無論你是經理過什麼樣的問題,例如經常為情所困性、在生活中猶豫不決、或感到莫名孤獨,都可以參與《豐盛金流藍圖》的探索。
Thumbnail
在交流中經常發生的誤會問題,從自己的角度思考,珍惜與能夠理解自己、與自己頻率相同的人,不要過於纏結與自己不同的人。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並清楚自己正在成長中。不再陷入對誤會的糾纏中,為每場交流選擇增添正能量。
Thumbnail
在交流中經常發生的誤會問題,從自己的角度思考,珍惜與能夠理解自己、與自己頻率相同的人,不要過於纏結與自己不同的人。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並清楚自己正在成長中。不再陷入對誤會的糾纏中,為每場交流選擇增添正能量。
Thumbnail
人際關係是個很重要的議題;但是在現實生活裡、在學校的養成教育裡,卻沒有針對這塊多作著墨,導致人們往往遇到狀況時卻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作者透過自身經驗,提出了關於拉出界限、保持距離、釋放非語言線索等等的方式,以及用表格來整理出自己的現況,希望每個人都能活出自己舒服的樣子。
Thumbnail
人際關係是個很重要的議題;但是在現實生活裡、在學校的養成教育裡,卻沒有針對這塊多作著墨,導致人們往往遇到狀況時卻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作者透過自身經驗,提出了關於拉出界限、保持距離、釋放非語言線索等等的方式,以及用表格來整理出自己的現況,希望每個人都能活出自己舒服的樣子。
Thumbnail
人們傾向他們只願意記得的事情,我想這是他們不具「辨識度」的原因​。
Thumbnail
人們傾向他們只願意記得的事情,我想這是他們不具「辨識度」的原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