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主管也崩裂:領導者的情緒疲乏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有一句話說:「越高的位置,風越大。」在職場裡,主管看似擁有權力、資源與話語權,但很多時候,他們其實是最孤單、最容易崩裂的一群人。尤其當團隊表面安靜、內在卻早已瀕臨臨界點時,那種情緒疲乏就像無聲的地震,讓整個組織慢慢失去彈性。

故事主角阿倫,是一家中型公司的業務主管。升上主管後,他幾乎每天都在「救火」。上面有不斷丟下KPI的總經理,下面有情緒低迷、效率下滑的團隊。某天,他在例行會議上發現,平常健談的組員小君竟整場一句話都沒說。會議結束後,阿倫忍不住私下問:「最近是不是有什麼想法?可以跟我說。」

小君笑了笑:「沒事啦,我想說講了也沒差。」

那一刻,阿倫心裡咯噔一聲——他突然意識到,團隊正陷入一種「安靜的崩裂」。

幾週後,業績持續低迷。阿倫試圖激勵大家開發新客戶,但團隊反應冷淡,甚至連討論都變成例行公事。直到有天晚上,他獨自留在辦公室整理報表,看著那些遲遲未達標的數字,才驚覺自己也快「壞掉」了。不是因為壓力,而是那種「怎麼做都沒反應」的無力感。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情緒耗竭」,是倦怠症三大核心之一。研究指出,領導者長期處於「被期待解決問題」的角色中,若缺乏情緒支持或回饋,很容易出現慢性疲勞、專注力下降與關係疏離等現象。這並非「抗壓性不足」,而是「長期被迫強撐」的後果。

阿倫後來找上公司外部的職涯顧問聊聊,才明白自己一直把「領導」當成「要永遠撐住」,卻忘了「帶領」的前提是「能量穩定」。在顧問的建議下,他開始調整領導節奏:

第一,他不再把所有事情攬在身上,而是學會「信任授權」,讓團隊成員分工去承擔挑戰

第二,他每週安排一次「無議程對話」,讓團隊自由分享近況與感受,不限工作

第三,他也開始與其他主管交流彼此的壓力來源,從同儕中找到情緒出口。

幾個月後,整個團隊氣氛慢慢回暖,小君也重新在會議中發表意見。阿倫發現,當主管不再硬撐、願意示弱時,反而讓團隊更願意伸出手。原來領導力不是堅強,而是讓別人感受到「一起撐得住」。

在職場中,「主管崩裂」並不是失職,而是提醒組織該重新檢視支持系統。根據調查指出,台灣約有42%的中階主管自評「長期心理疲勞」,其中超過三成表示「不知該向誰傾訴」。這代表領導階層的壓力並非個人問題,而是整個文化對「主管不能軟弱」的誤解。

如果你是主管,請記得:你不是機器。你的情緒需要被照顧,因為領導者的穩定,往往是團隊能量的核心。

如果你是部屬,也別忘了,主管不是天生強大,他們也會焦慮、迷惘,甚至懷疑自己。多一點理解與對話,也許就是讓團隊重新呼吸的開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涯停看聽
25會員
277內容數
臉書:職涯停看聽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59083430133 IG:https://www.instagram.com/cda_pu_positive_thinking/
職涯停看聽的其他內容
2025/10/25
👀 你的公司,是不是也開始變安靜了? 沒人提案、沒人發言、連開會都變成例行公事。 當沉默成為職場裡的默契,創意與信任,也會一起消失。 這篇,寫給還在「選擇不說話」的你。
Thumbnail
2025/10/25
👀 你的公司,是不是也開始變安靜了? 沒人提案、沒人發言、連開會都變成例行公事。 當沉默成為職場裡的默契,創意與信任,也會一起消失。 這篇,寫給還在「選擇不說話」的你。
Thumbnail
2025/10/24
👉 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職場? 沒人離職、沒人抱怨,但大家都沉默、無聲、冷冷的。 表面上平靜無波,底下其實是一場「安靜崩裂」…… 這篇文章,寫給那些還撐著、卻越來越無力的上班族。
Thumbnail
2025/10/24
👉 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職場? 沒人離職、沒人抱怨,但大家都沉默、無聲、冷冷的。 表面上平靜無波,底下其實是一場「安靜崩裂」…… 這篇文章,寫給那些還撐著、卻越來越無力的上班族。
Thumbnail
2025/10/23
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沒方向」是換工作的最大阻礙,實際上,方向早已清楚,真正卡住的是「不敢行動」。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人們面對改變時的恐懼心理,並提出「行動」才是建立信心的前提,即使只是微小的第一步,也能有效累積動能,克服恐懼,最終達成目標。文末提供了一個實用的「行動公式」,幫助讀者有效踏出改變的第一步。
Thumbnail
2025/10/23
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沒方向」是換工作的最大阻礙,實際上,方向早已清楚,真正卡住的是「不敢行動」。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人們面對改變時的恐懼心理,並提出「行動」才是建立信心的前提,即使只是微小的第一步,也能有效累積動能,克服恐懼,最終達成目標。文末提供了一個實用的「行動公式」,幫助讀者有效踏出改變的第一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職場叢林中,有一種主管特別可憐,明明坐擁高位,卻總是感覺孤立無援,彷彿整個團隊都在跟他唱反調。這種主管,往往自以為是個令人敬畏的大人物,殊不知在部屬眼中,他們可能只是個不受歡迎的笑柄。今天,就讓我們來揭開這種「沒有部屬支持的主
Thumbnail
在職場叢林中,有一種主管特別可憐,明明坐擁高位,卻總是感覺孤立無援,彷彿整個團隊都在跟他唱反調。這種主管,往往自以為是個令人敬畏的大人物,殊不知在部屬眼中,他們可能只是個不受歡迎的笑柄。今天,就讓我們來揭開這種「沒有部屬支持的主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職場叢林中,你是否曾經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那個一直支持你、欣賞你的主管突然宣布要離職了。頓時,你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工作熱情消失得無影無蹤,每天上班彷彿行屍走肉。但是,真的應該這樣嗎? 讓我們透過小明的故事,一起來探討這個讓許多職場人困擾的問題。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職場叢林中,你是否曾經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那個一直支持你、欣賞你的主管突然宣布要離職了。頓時,你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工作熱情消失得無影無蹤,每天上班彷彿行屍走肉。但是,真的應該這樣嗎? 讓我們透過小明的故事,一起來探討這個讓許多職場人困擾的問題。
Thumbnail
你可能一直認為主管不夠快、不專業、充滿大餅話、不願扛責任。但其實,當位子爬高,主管需要處理更多的策略性事務,向上管理耗費更多時間,注意到規模太大的資訊不易傳達,遇到人事預算限制、政治角力等因素。如果你多從主管的角度思考,這些挑戰你或許就能更理解了。
Thumbnail
你可能一直認為主管不夠快、不專業、充滿大餅話、不願扛責任。但其實,當位子爬高,主管需要處理更多的策略性事務,向上管理耗費更多時間,注意到規模太大的資訊不易傳達,遇到人事預算限制、政治角力等因素。如果你多從主管的角度思考,這些挑戰你或許就能更理解了。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這種狀況可以用公司架構來解釋,一般職員怕主管,而主管怕老闆,那老闆反而是怕一般職員,這成了一種食物鏈的關係。為何職員反而不怕老闆呢?因為老闆通常沒辦法親自管理到每一位小職員,所以才需要主管的存在。另外,小職員因為負責的業務少,不爽做隨時走人就行,只要沒犯什麼大錯,老闆才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這種狀況可以用公司架構來解釋,一般職員怕主管,而主管怕老闆,那老闆反而是怕一般職員,這成了一種食物鏈的關係。為何職員反而不怕老闆呢?因為老闆通常沒辦法親自管理到每一位小職員,所以才需要主管的存在。另外,小職員因為負責的業務少,不爽做隨時走人就行,只要沒犯什麼大錯,老闆才
Thumbnail
職場中,老闆對員工的要求以及專案突發情況時的工作壓力是必然現象。文章提供了應對這些挑戰的建議,包括個人情緒管理、增加專業能力和閱讀勵志書刊等。經過面對挫折的過程,該如何以正向的態度接受挑戰並從中成長。
Thumbnail
職場中,老闆對員工的要求以及專案突發情況時的工作壓力是必然現象。文章提供了應對這些挑戰的建議,包括個人情緒管理、增加專業能力和閱讀勵志書刊等。經過面對挫折的過程,該如何以正向的態度接受挑戰並從中成長。
Thumbnail
在企業運營的過程中,主管往往扮演著舵手,引領團隊往成功邁進。若今天主管能力不足,導致無法帶領團隊往前,那員工要怎麼成長?從問題發生到解決,再從檢討到回報,每一步都可以看出你的主管能力夠不夠!
Thumbnail
在企業運營的過程中,主管往往扮演著舵手,引領團隊往成功邁進。若今天主管能力不足,導致無法帶領團隊往前,那員工要怎麼成長?從問題發生到解決,再從檢討到回報,每一步都可以看出你的主管能力夠不夠!
Thumbnail
每個人在職場上,都會有感覺到壓力的事情,但職場壓力來源卻是因人而異。在面對讓人感到壓力的主管時,我們應該要如何冷靜應對呢?這篇文章就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吧!
Thumbnail
每個人在職場上,都會有感覺到壓力的事情,但職場壓力來源卻是因人而異。在面對讓人感到壓力的主管時,我們應該要如何冷靜應對呢?這篇文章就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吧!
Thumbnail
工作是為了賺錢,賺錢是為了生活,努力是為了讓生活可以順遂一點,偏偏天不從人願… 在職場上儘管你聽話照做、遵守規矩,遇到情緒化主管你依然沒輒,無來由的逼迫式問話及追蹤,更無來由的栽贓你態度不佳得罪客戶,真的叫人無言! 儘管有其他同事證實你是對的,沒有做錯,主管雖然啞口,但還是會再找機會弄你,這種班
Thumbnail
工作是為了賺錢,賺錢是為了生活,努力是為了讓生活可以順遂一點,偏偏天不從人願… 在職場上儘管你聽話照做、遵守規矩,遇到情緒化主管你依然沒輒,無來由的逼迫式問話及追蹤,更無來由的栽贓你態度不佳得罪客戶,真的叫人無言! 儘管有其他同事證實你是對的,沒有做錯,主管雖然啞口,但還是會再找機會弄你,這種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