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05:活得真實,勝過活得完美:五個靈魂提問,找回你的生活方向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死亡,是人生最誠實的鏡子

那天夜裡,我一個人開著車。
高速公路的燈一盞盞掠過,城市像倒退的影片。
我忽然想到一句話:「如果明天我就死了,我會遺憾什麼?」

車裡音樂靜下來,只聽見心跳和引擎的聲音。
我想起父親病危的那段時間——醫院走廊的消毒味、心電圖的滴答聲、
那些「等我有空再說」的話,全都變成「再也說不出口」的遺憾。

查理.蒙格說:「如果你知道自己會死在哪裡,就不要去那裡。」
但對我而言,死亡更像一面鏡子。
它照出我們逃避的真相——
不是怕死,而是怕沒好好活。

從那年起,我養成一個奇怪的習慣。
每年年底,我會問自己:「如果這是我最後一年,我想留下什麼?」
有了這個問題,我開始少加班、多擁抱,也更敢說出心裡的話。
死亡,讓我學會活得誠實。
不是害怕結束,而是提醒自己——不要浪費正在呼吸的每一刻。

raw-image



我有勇氣做自己嗎?

週日下午,阿珊坐在咖啡館靠窗的位置。
陽光灑在她手上,手機亮起媽媽的訊息:
「妳什麼時候要考碩士?我同事的女兒都升主管了。」

她看著那行字,心跳得比通知聲還大聲。
那天早上,她才剛拒絕家人安排的「穩定工作」,
決定創業做設計。

她知道自己可能會被笑,可能會失敗。
但比起失敗,她更怕的是——
有一天老了,回頭看,發現自己從來沒做過想做的事。

前半年,她沒有收入。
朋友說她天真,家人嘆氣:「女人要穩定一點。」
那段時間,她靠存款生活,每天問自己:「我是不是太任性?」

直到第一個案子成交,她在電腦前哭了。
不是因為錢,而是那種「我活在自己的人生裡」的踏實感。

她說:「那一刻我明白,夢想不是遠方的舞台,而是選擇的自由。」

很多人不是沒有夢想,而是太怕讓別人失望。
怕不符合期待、怕被說「不懂事」。
但她終於懂了——

「愛如果要靠犧牲自己才能成立,那就不叫愛。」

那天,她在鏡子前對自己說:
「從今天起,我不再當別人的版本。」
人生最划算的投資,就是活成自己的樣子。

raw-image



我是不是工作太辛苦了?

凌晨一點,公司燈還亮著。
阿宏對著螢幕的藍光修改報表,桌上的咖啡冷掉。
手機亮起:「爸,下週可以陪我去運動會嗎?」

他盯著那行字,打了三個字:「爸會努力。」
然後繼續工作。

那一年,他的父親走了。
葬禮上,親戚說:「他一輩子都在工作。」
這句話像一根針,刺進他心裡。
他忽然想,如果有一天別人也這樣形容他——
那是不是太悲傷?

我們口中的「忙」,常常是逃避。
逃避孤單、逃避關係、逃避面對自己。
「忙碌」讓人覺得有價值,也讓人麻木。

有一次,他在辦公室熬夜到凌晨兩點。
螢幕反光裡,他看到一張陌生的臉。
那一刻,他突然問自己:「我在追什麼?成就、地位,還是安全感?」

他想起父親臨終前說過的話:
「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帶全家出國玩一次。」
那一刻,他才明白——
時間,不是用來填滿工作的,而是用來陪伴的。

從那天起,他開始練習在早晨喝完一杯咖啡再出門。
週末帶孩子吃早餐,聽他講學校的小事。
他發現——

「成就感不等於存在感。」
「20年後記得你加班的人,只有你的孩子和伴侶。」
raw-image



我敢表達真實的感受嗎?

醫院走廊裡,燈光閃爍。
他坐在父親床邊,想說「謝謝」也想說「對不起」,
但聲音卡在喉嚨裡,只剩淚水滑下臉頰。

那一刻,他意識到——沉默也是一種遺憾。

從那天起,他對自己發誓:有話要說,就不要等。
他開始練習表達:
寫卡片給朋友:「我欣賞你的勇氣。」
對伴侶說:「我今天真的覺得很累。」
對自己說:「我不需要假裝堅強。」

有一次,他收到朋友回信:「謝謝你,這是我這幾年最需要的話。」
那一刻他懂了——誠實表達,不只是讓別人被療癒,也讓自己回到完整。

我們從小被教育「生氣是不成熟」、「哭是軟弱」。
於是長大後,我們成了會笑但不會哭的大人。
我們會說:「沒事。」但心裡其實在喊:「我好累。」

真正成熟的樣子,不是壓抑情緒,而是誠實地說:
「我現在不太好。」

「覺察不難,難的是允許自己真實。」

有一次他在朋友婚禮上致詞,
第一次在眾人面前落淚。
他說:「我們都在努力當別人的依靠,卻忘了自己也需要被理解。」
全場安靜,然後有人跟著哭。
那一刻他知道——脆弱不是缺陷,而是連結的開始。

raw-image



我還與誰保持真實的連結?

社群上有上千個好友,
但當你低潮時,卻想不起能傾訴的人。
她滑著手機,停在一個名字上——
那是曾經最親密的朋友,最後一次對話是三年前的生日快樂。

她猶豫了五分鐘,終於打下:「我想你。」
沒想到對方幾分鐘後回:「我也常想起你。」
她笑著流淚。那不是悲傷,而是釋放。

主持人分享母親的故事。
媽媽參加國小同學會,遇見四十年前的初戀。
兩人重新牽起手,像時光給的第二次機會。
原來「重逢」這件事,本身就有治癒力。

現代人害怕被拒絕、怕尷尬、怕太主動。
但其實,距離只差一句:「你最近好嗎?」

我們以為友情需要時間,其實只需要真心。

「真正的朋友,不是常聯絡的人,
而是你一開口,他就懂的人。」

那天她寫在日記裡:
「我不怕失去朋友,我只怕失去打開心的勇氣。」

raw-image



我還記得怎麼快樂嗎?

早晨的光線落在餐桌上。
他泡了一杯茶,慢慢聞著香氣。
那一刻,他忽然覺得——這樣就很好。

他曾以為快樂要有理由:要升遷、要旅行、要買車。
後來才明白,快樂其實是一種能力。
它不是結果,而是你願不願意「被生活感動」。

他開始練習「微小的快樂」:
散步時聽風聲、下班吃碗麵、看部舊電影、講個冷笑話。
有次家庭聚會,他講了個笑話,全場沒人笑,
他卻笑得最開心。
因為那一刻,他不再取悅別人,只是在取悅自己。

很多人害怕快樂,是因為心底有個信念:「我不值得。」
但幸福不是誰給的,它是一種允許。

「快樂不是獎勵,而是一種能力。」
「當你願意被生活感動時,生活就會開始回報你。」

那天傍晚,他帶著孩子在公園散步。
夕陽落在他們身上,他突然想到一句話:
「也許幸福從來沒消失,只是我們太忙,忘了抬頭。」

raw-image



結語:問題,比答案更重要

錄音室的燈慢慢暗下來。
兩位主持人收起麥克風,彼此對望、微笑。

「這集,不只是聊死亡吧?」
「對,其實是在聊怎麼活。」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幸福的答案」。
但生命從來不是選擇題,而是一連串誠實的提問。

當你能回答——
我有做自己嗎?
我有好好愛人嗎?
我有說謝謝嗎?
我有笑過嗎?

那麼你的人生,就已經通過了這場「靈魂健檢」。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但有方向。
那個方向,就是你內心最平靜的地方。
raw-image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擊下方的 愛心 💖,並加入會員。這樣一來,每當我有新的文章或分享,就能第一時間通知你,陪你一起走在成長與探索的路上!🚀

✨金句摘錄

  1. 死亡不是恐懼,而是提醒——提醒你別再延遲去活。
  2. 人生最划算的投資,就是活成自己的樣子。
  3. 成就感不等於存在感。
  4. 覺察不難,難的是允許自己真實。
  5. 真正的朋友,不是常聯絡的人,而是你一開口,他就懂。
  6. 快樂不是獎勵,而是一種能力。
  7. 愛如果要靠犧牲自己才能成立,那就不叫愛。
  8. 脆弱不是缺陷,而是連結的開始。
  9. 幸福不是誰給的,它是一種允許。
  10.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但有方向。那個方向,就是你內心最平靜的地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an大叔的職場真心話
96會員
402內容數
我是 Alan大叔,熱愛閱讀與寫作,樂於分享心得與見解。在職場打滾多年,我以真誠的筆觸記錄所見所聞,提供實用的經驗與建議,幫助讀者在職場少走冤枉路。閒暇時,我喜歡透過攝影捕捉生活的美好,也熱愛騎單車享受自由與探索的樂趣。寫作對我而言不只是分享,更是一種與世界交流的方式,期待透過文字與更多人產生共鳴,一起成長、前行!
2025/11/10
當人生被命運推著走,你選擇逃避還是覺醒? 23歲那年,小冬瓜失去了父親,也被迫接下殯葬公司。 他哭著學管理、跌入谷底、被奪走公司,最後從死亡中找到活著的答案。 「人生是單程旅行,不必害怕終點,怕的是從沒真正出發。」 這是一段關於死亡教育、創業信仰與靈魂覺醒的真實旅程。
Thumbnail
2025/11/10
當人生被命運推著走,你選擇逃避還是覺醒? 23歲那年,小冬瓜失去了父親,也被迫接下殯葬公司。 他哭著學管理、跌入谷底、被奪走公司,最後從死亡中找到活著的答案。 「人生是單程旅行,不必害怕終點,怕的是從沒真正出發。」 這是一段關於死亡教育、創業信仰與靈魂覺醒的真實旅程。
Thumbnail
2025/11/09
在AI取代人力的時代,真正的競爭力不再是效率,而是思考。 李聖珉老師用CTPS教你如何釐清問題、驗證假設、用數據決策, 讓「解決問題」成為企業與個人的超能力。 他說:「AI 能幫你節省時間,但不能幫你找到意義。」 真正不會被取代的,是會思考、能解題、願意自省的人。
Thumbnail
2025/11/09
在AI取代人力的時代,真正的競爭力不再是效率,而是思考。 李聖珉老師用CTPS教你如何釐清問題、驗證假設、用數據決策, 讓「解決問題」成為企業與個人的超能力。 他說:「AI 能幫你節省時間,但不能幫你找到意義。」 真正不會被取代的,是會思考、能解題、願意自省的人。
Thumbnail
2025/11/08
《紅豬》是一場中年靈魂的飛行。當理想崩壞、信念動搖,我們如何在現實中保持自由?從宮崎駿的自我剖白,看見每個成年人內心的孤獨、倔強與救贖。
Thumbnail
2025/11/08
《紅豬》是一場中年靈魂的飛行。當理想崩壞、信念動搖,我們如何在現實中保持自由?從宮崎駿的自我剖白,看見每個成年人內心的孤獨、倔強與救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們常常拚命努力,卻忘了自己真正想要什麼。人生最大的遺憾,不是失敗,而是「沒有方向地忙碌」。前可口可樂總裁 Brian Dyson 提醒我們:工作是橡皮球,掉了還能回來,但家庭、健康、朋友與心靈卻是玻璃球,一旦失去便難以挽回。金錢固然重要,但研究顯示收入超過一定門檻後,幸福感提升有限。
Thumbnail
我們常常拚命努力,卻忘了自己真正想要什麼。人生最大的遺憾,不是失敗,而是「沒有方向地忙碌」。前可口可樂總裁 Brian Dyson 提醒我們:工作是橡皮球,掉了還能回來,但家庭、健康、朋友與心靈卻是玻璃球,一旦失去便難以挽回。金錢固然重要,但研究顯示收入超過一定門檻後,幸福感提升有限。
Thumbnail
「臨終五大遺憾」以臨終關懷護理師布朗妮‧魏爾多年陪伴末期病患的親身紀錄為骨幹,透過真實對話歸納出「勇於做自己、別過度工作、坦率表達情感、維繫真友誼、允許自己快樂」五大遺憾。書中不僅重現臨終者最後的洞見,也穿插作者自我反省與生活實踐,提醒讀者及早校準人生優先順序,活出無悔而自在的一生。
Thumbnail
「臨終五大遺憾」以臨終關懷護理師布朗妮‧魏爾多年陪伴末期病患的親身紀錄為骨幹,透過真實對話歸納出「勇於做自己、別過度工作、坦率表達情感、維繫真友誼、允許自己快樂」五大遺憾。書中不僅重現臨終者最後的洞見,也穿插作者自我反省與生活實踐,提醒讀者及早校準人生優先順序,活出無悔而自在的一生。
Thumbnail
出自日本小說家野坂昭《螢火蟲之墓》裡的名句:「珍惜今天,珍惜現在,誰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這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語,可是…真的能時刻活在話中警惕意義下的又有幾人? 沒有人知道自己能活到什麼時候? 沒有人知道自己會以什麼樣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 更沒有人知道或許你…根本沒有明天?
Thumbnail
出自日本小說家野坂昭《螢火蟲之墓》裡的名句:「珍惜今天,珍惜現在,誰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這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語,可是…真的能時刻活在話中警惕意義下的又有幾人? 沒有人知道自己能活到什麼時候? 沒有人知道自己會以什麼樣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 更沒有人知道或許你…根本沒有明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的無常與人們在生命末期常感遺憾的五件事,包括未能陪伴所愛之人、過度投入工作等。透過作者自身的反思與親友的故事,提醒讀者珍惜當下、勇於探索冒險。希望藉此引發讀者對生活方式的省思,以及對於工作與家庭的平衡。最終,該文鼓勵我們在忙碌中不忘愛與陪伴的重要。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的無常與人們在生命末期常感遺憾的五件事,包括未能陪伴所愛之人、過度投入工作等。透過作者自身的反思與親友的故事,提醒讀者珍惜當下、勇於探索冒險。希望藉此引發讀者對生活方式的省思,以及對於工作與家庭的平衡。最終,該文鼓勵我們在忙碌中不忘愛與陪伴的重要。
Thumbnail
上個月8月的最後一個重要日子是媽媽的生日🎂。每年媽媽生日我們全家會一起去看她,和她說說話,爸爸這次還帶了家裡種的梨子樹,終於長出的水梨去跟媽媽分享。
Thumbnail
上個月8月的最後一個重要日子是媽媽的生日🎂。每年媽媽生日我們全家會一起去看她,和她說說話,爸爸這次還帶了家裡種的梨子樹,終於長出的水梨去跟媽媽分享。
Thumbnail
兩人之間總會有一人先走,家庭之下也總會有人先行離開…. 許多時候我們在送別的那一刻,大家哭著抱著彼此,哭的理由也許不再是與祂分離,而是…..為何是自己被留下? 某日儀式過後,有一位親屬詢問了我們服務人員:「請問要如何像你們一般看淡生死之事呢?」 其實沒有人能在生死之別時看淡一切….
Thumbnail
兩人之間總會有一人先走,家庭之下也總會有人先行離開…. 許多時候我們在送別的那一刻,大家哭著抱著彼此,哭的理由也許不再是與祂分離,而是…..為何是自己被留下? 某日儀式過後,有一位親屬詢問了我們服務人員:「請問要如何像你們一般看淡生死之事呢?」 其實沒有人能在生死之別時看淡一切….
Thumbnail
《和自己說好,生命裡只留下不後悔的選擇:一位安寧看護與臨終者的遺憾清單THE TOP FIVE REGRETS OF THE DYING》 📖書摘簡介: 這是你的人生,而你是有選擇的。   「Life is a choice. It is YOUR life. Choose consciously
Thumbnail
《和自己說好,生命裡只留下不後悔的選擇:一位安寧看護與臨終者的遺憾清單THE TOP FIVE REGRETS OF THE DYING》 📖書摘簡介: 這是你的人生,而你是有選擇的。   「Life is a choice. It is YOUR life. Choose consciously
Thumbnail
2012年2月,林書豪在全世界創造一股林來瘋的浪潮。同年六月,張宗憲參加NBA選秀。 那年,曹智淵就讀屏東麟洛國中二年級,他非常激奮-原來只要肯努力,東方人也有機會挑戰NBA。
Thumbnail
2012年2月,林書豪在全世界創造一股林來瘋的浪潮。同年六月,張宗憲參加NBA選秀。 那年,曹智淵就讀屏東麟洛國中二年級,他非常激奮-原來只要肯努力,東方人也有機會挑戰NBA。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