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06:《專案推不動,不代表你不夠好》:當理想撞上現實,問題其實出在公司結構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開場|努力沒錯,只是環境沒對

我們都曾有這樣的時刻。
你熬夜寫報告、準備簡報、畫出漂亮的流程圖,滿懷信心地走進會議室。
投影幕亮起,你講得邏輯分明、數據充足、甚至連預算都幫主管算好了。

然而,會議結束時,卻只聽到一句:「這案子先緩緩。」
那一刻,彷彿有人在你胸口輕輕按下「靜音鍵」。
外表鎮定、內心翻湧。你努力地微笑、點頭,
但回到座位後,心裡的聲音卻忍不住問——

「是不是我不夠好?」

可如果你仔細想想,那些真正被否決的方案,真的都不好嗎?
許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推不動」,不是因為不夠努力,
而是——我們在錯的結構裡,推著對的事情。



當努力推不動時,你開始懷疑自己

週一早上十點半,永續部門的會議室。
空調聲取代了對話,青青站在投影幕前,簡報標題是《零碳供應鏈導入計畫》。
她的聲音微微顫抖,卻盡力保持冷靜。這份提案,她花了兩週準備,
蒐集國際案例、估算預算、設計KPI,她相信這不只是報告,而是一個方向。

「如果我們從供應商端開始追蹤碳排,能提前符合明年法規要求……」
話才說到一半,營運主管皺著眉頭問:「這樣會不會影響交期?」
另一位採購主管接著補刀:「要我們多填那些表單?太浪費時間了吧。」

青青依然微笑,試著用理性說服:「我理解會多一些作業,但這是全球趨勢……」
話沒說完,老闆輕輕敲桌:「這案子先緩緩,明年預算要縮。」

那一刻,她的思緒停頓了三秒。
會議結束,大家收拾電腦、閒聊著走出門,她一個人留在空掉的會議室。
牆上的簡報畫面還亮著,她看著自己的名字,感覺那字像浮在玻璃後面——
她能看見努力的樣子,卻摸不到成果。

回家的捷運上,她望著窗外城市的倒影。
理想,就像被關在透明盒子裡——清晰卻遙遠。
她想起剛轉職時的自己,那股「我要讓制度更好」的熱情,
如今變成了「我是不是太天真」的自我懷疑。

raw-image



不是能力問題,是利害關係錯位

晚上十點半,咖啡館只剩幾盞黃燈。
她打開筆電,螢幕上是一份剛被退回的簡報。
筆記本上寫滿了箭頭與問題:「誰需要這個?誰會被影響?誰能拍板?」

她一邊喝著涼掉的拿鐵,一邊想起三年前在顧問公司的日子。
那時,她的世界很簡單。
客戶提出需求,她研究、分析、提出方案、交付成果,
結案時,對方滿意、拍手,成就感來得直接又清楚。

現在的她,卻常卡在無形的牆裡。
她不再只是解決問題的人,而成了說服人的人。
有時明知道方向正確,卻得先搞清楚誰會被影響、誰會擋、誰要被安撫。

「原來問題不在能力,而在權力。」她心裡浮出這個念頭。
顧問公司的戰場是「專業」,而企業內部的戰場,是「利害關係」。
她終於懂了——推不動的,不是方案,而是人心。

raw-image



企業為什麼不重視你推的事

幾天後的部門會議,財務長語氣平靜:「ESG當然好,但我們得先顧本業。」
那句話,讓青青的心微微一沉。

她忽然想起Joe在Podcast裡說過的一段話:

「從人類的角度看,永續很重要;
但從企業的角度看,永續如果不賺錢,就只是風潮。」

她望著桌上的公司簡報——封面寫著「邁向永續的未來」。
字體漂亮、設計典雅,可那未來,似乎只存在封面上。

「原來,不是大家不懂,而是沒時間懂。」
她在心中對自己說。
那些老闆不是壞人,他們只是有不同的現實。
對老闆而言,永續是品牌形象;
對業務而言,永續是麻煩的流程;
對她而言,永續是信念。

她忽然意識到——
如果想讓理想被聽見,就得先翻譯成公司聽得懂的語言。
那天,她在筆記本上寫下:

「改變,不是硬推;是找到共識。」
raw-image



找對舞台:公司結構才是真正的天花板

週末午後,窗外陽光傾瀉,她在筆記本上畫了三個圓圈。
第一個寫著「真心信仰永續的企業」;
第二個,「為拿訂單而被迫合規的供應鏈公司」;
第三個,「有資源但永續只是裝飾的外商」。

她盯著第二個圈圈,心裡苦笑:「我現在就在這裡。」
接著打開公司的組織圖,發現「永續發展部」掛在「行政支援部」底下。
這一刻,她終於明白為什麼每次提案都像在逆風跑。

「原來,不是我太弱,而是位置太低。」

她開始搜尋不同企業的架構,
發現真正重視永續的公司,永續部門往往隸屬「總經理室」或「策略辦公室」,
能直通決策層,擁有預算與權力。

那晚,她第一次不再責怪自己。
她開始接受一個事實:
有時你推不動,不是因為你沒力氣,而是你在錯的戰場。
在錯的結構裡用盡力氣,只會讓自己筋疲力盡。

raw-image



成長策略:核心力量,才是讓理想落地的翅膀

隔週,她鼓起勇氣主動約主管一對一。
「我想知道,公司希望我優先推哪個方向?」
她真誠地說:「我希望我的努力能幫上忙。」

主管微笑著回答:「妳的熱情很可貴,但今年重點是成本控制。
能幫公司省錢,就是最大的永續。」

那句話讓她愣了一下,隨即笑著點頭:「明白,我會從節能專案下手。」
走出會議室,她反而鬆了口氣。
這是她第一次,把理想翻譯成「現實能聽懂的語言」。

那晚,她打開LinkedIn,搜尋「ESG + Japan」。
主動私訊幾位在日本的永續顧問:「如果想在日本從事這行,需要哪些技能?」
幾位前輩回覆她,分享實戰經驗與職涯建議。
她開始整理筆記,發現一個共通點:
永續只是起點,真正讓她走遠的,是能讓公司獲利的核心技能。

她寫下:

「核心技能 × 輔助技能 = 職涯競爭力。」

與其改變風向,不如學會造帆。
那一晚,她第一次感覺自己不再漂浮,而是在設計未來。

raw-image



結語|理想要有,但要放在對的位置上

夜裡,公司電梯裡只剩她一人。
倒影裡的自己,比早上更平靜。
她輕聲說:「推不動,不代表我不夠好,只是這裡,還不是對的地方。」

電梯門打開,一陣涼風灌入,她深吸一口氣。
走出大樓的那一刻,她知道,理想並沒有死,只是換了一種成長的方式。

因為真正的成熟,不是妥協於現實,
而是學會在現實中重新定義理想——
讓它既能呼吸,也能落地。

理想,不該成為壓力。
真正成熟的大人,不是沒有理想,
而是懂得讓理想長在對的土壤裡。
raw-image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擊下方的 愛心 💖,並加入會員。 這樣一來,每當我有新的文章或分享,就能第一時間通知你, 陪你一起走在成長與探索的路上!🚀

金句摘錄

  1. 「推不動,不代表你不夠好,只是公司還沒準備好。」
  2. 「有時努力不是沒效,而是你在錯的結構裡用力。」
  3. 「理想被擋下,不代表它錯了,只是還沒找到對的舞台。」
  4. 「當別人不理解你的堅持,不是你太理想,而是他們太現實。」
  5. 「職場推案的真相:先搞定人,才能搞定事。」
  6. 「真正成熟的大人,不是放棄理想,而是讓理想長在對的土壤裡。」
  7. 「在錯的舞台上用對的心,會讓最善良的人先筋疲力盡。」
  8. 「與其改變風向,不如學會造帆。」
  9. 「有時候,你需要的不是更多努力,而是更清醒的選擇。」
  10. 「理想要長成力量,得先學會說現實聽得懂的語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an大叔的職場真心話
98會員
402內容數
我是 Alan大叔,熱愛閱讀與寫作,樂於分享心得與見解。在職場打滾多年,我以真誠的筆觸記錄所見所聞,提供實用的經驗與建議,幫助讀者在職場少走冤枉路。閒暇時,我喜歡透過攝影捕捉生活的美好,也熱愛騎單車享受自由與探索的樂趣。寫作對我而言不只是分享,更是一種與世界交流的方式,期待透過文字與更多人產生共鳴,一起成長、前行!
2025/11/11
我們常以為「死亡」離自己很遠,其實它只是提醒——別再延遲去活。 這篇文章整理臨終前五大遺憾:沒做自己、太辛苦工作、不敢表達、失去朋友、忘記快樂。 透過五個靈魂提問,幫你重新檢查人生的方向,學會活得更真實、更誠實,也更自由。
Thumbnail
2025/11/11
我們常以為「死亡」離自己很遠,其實它只是提醒——別再延遲去活。 這篇文章整理臨終前五大遺憾:沒做自己、太辛苦工作、不敢表達、失去朋友、忘記快樂。 透過五個靈魂提問,幫你重新檢查人生的方向,學會活得更真實、更誠實,也更自由。
Thumbnail
2025/11/10
當人生被命運推著走,你選擇逃避還是覺醒? 23歲那年,小冬瓜失去了父親,也被迫接下殯葬公司。 他哭著學管理、跌入谷底、被奪走公司,最後從死亡中找到活著的答案。 「人生是單程旅行,不必害怕終點,怕的是從沒真正出發。」 這是一段關於死亡教育、創業信仰與靈魂覺醒的真實旅程。
Thumbnail
2025/11/10
當人生被命運推著走,你選擇逃避還是覺醒? 23歲那年,小冬瓜失去了父親,也被迫接下殯葬公司。 他哭著學管理、跌入谷底、被奪走公司,最後從死亡中找到活著的答案。 「人生是單程旅行,不必害怕終點,怕的是從沒真正出發。」 這是一段關於死亡教育、創業信仰與靈魂覺醒的真實旅程。
Thumbnail
2025/11/09
在AI取代人力的時代,真正的競爭力不再是效率,而是思考。 李聖珉老師用CTPS教你如何釐清問題、驗證假設、用數據決策, 讓「解決問題」成為企業與個人的超能力。 他說:「AI 能幫你節省時間,但不能幫你找到意義。」 真正不會被取代的,是會思考、能解題、願意自省的人。
Thumbnail
2025/11/09
在AI取代人力的時代,真正的競爭力不再是效率,而是思考。 李聖珉老師用CTPS教你如何釐清問題、驗證假設、用數據決策, 讓「解決問題」成為企業與個人的超能力。 他說:「AI 能幫你節省時間,但不能幫你找到意義。」 真正不會被取代的,是會思考、能解題、願意自省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畫一張權力關係圖,比寫十份企劃書還實在。 因為它告訴你,誰才是真正能推動(或卡住)這件事的人。 ✅重要‼️如何畫出能幫你破局的「職場權力關係圖」 一、定義範圍與目的 1. 先問自己 我這張
Thumbnail
畫一張權力關係圖,比寫十份企劃書還實在。 因為它告訴你,誰才是真正能推動(或卡住)這件事的人。 ✅重要‼️如何畫出能幫你破局的「職場權力關係圖」 一、定義範圍與目的 1. 先問自己 我這張
Thumbnail
這篇文章帶你從迷思解構開始,辨識五種常見錯誤使用者類型,並系統性分類效率工具:從任務管理、資訊整理、溝通協作、專注防干擾,到知識輸入,幫助你找對用途與平台。 接著透過五步驟建立屬於自己的「個人化工具工作流」,並提醒你最常見的整合錯誤與避雷策略,讓你跳脫資訊混亂,打造穩定、高效又可持續的數位系統。
Thumbnail
這篇文章帶你從迷思解構開始,辨識五種常見錯誤使用者類型,並系統性分類效率工具:從任務管理、資訊整理、溝通協作、專注防干擾,到知識輸入,幫助你找對用途與平台。 接著透過五步驟建立屬於自己的「個人化工具工作流」,並提醒你最常見的整合錯誤與避雷策略,讓你跳脫資訊混亂,打造穩定、高效又可持續的數位系統。
Thumbnail
有時候隊友卡住了,不是我們不願幫,是我們也不知道怎麼幫。 他開始沉默、推責、不決,我們也慢慢選擇閉嘴、轉移、敷衍帶過。 原來,我們不是不在意,而是一起掉進了叫做「WAITS」的假行動模式裡。 這篇文章帶你看見——不是推他走,而是先看見我們一起停在那裡的樣子。
Thumbnail
有時候隊友卡住了,不是我們不願幫,是我們也不知道怎麼幫。 他開始沉默、推責、不決,我們也慢慢選擇閉嘴、轉移、敷衍帶過。 原來,我們不是不在意,而是一起掉進了叫做「WAITS」的假行動模式裡。 這篇文章帶你看見——不是推他走,而是先看見我們一起停在那裡的樣子。
Thumbnail
分享最近一位住戶【林姐】打電話到公司說希望改建 我們興致高昂地去拜訪她......
Thumbnail
分享最近一位住戶【林姐】打電話到公司說希望改建 我們興致高昂地去拜訪她......
Thumbnail
若把住戶分為同意戶、不同意戶、未表態戶 同意戶就是基本上沒什麼問題同意改建的住戶 不同意戶就是常常被稱為"釘子戶"或許是因為條件或許是因為自身問題不願意改建 身為土地開發人員應該去了解其背後的需求找機會突破 未表態戶就是還在猶豫不決,尚未拿定主意,通常會說你先去問別人 問別人這個答案其
Thumbnail
若把住戶分為同意戶、不同意戶、未表態戶 同意戶就是基本上沒什麼問題同意改建的住戶 不同意戶就是常常被稱為"釘子戶"或許是因為條件或許是因為自身問題不願意改建 身為土地開發人員應該去了解其背後的需求找機會突破 未表態戶就是還在猶豫不決,尚未拿定主意,通常會說你先去問別人 問別人這個答案其
Thumbnail
陌生開發是指主動接觸和建立與陌生客戶的聯繫,以推廣產品服務建立合作關係的行為 從事土地開發十年,一直以來都是採用陌生開發的方式,從0開始建立關係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曾經有位朋友他是從事銀行貸款業務,他說公司現在要求他去陌生拜訪代書,但他不敢所以......
Thumbnail
陌生開發是指主動接觸和建立與陌生客戶的聯繫,以推廣產品服務建立合作關係的行為 從事土地開發十年,一直以來都是採用陌生開發的方式,從0開始建立關係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曾經有位朋友他是從事銀行貸款業務,他說公司現在要求他去陌生拜訪代書,但他不敢所以......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篇部落格,也是我決定想開始寫部落格的原因,我工作第一次面對截然不同層次的問題。  事情是這樣子的:敝公司某部門光IT系統支出就超過一千萬日幣,而上司要菜比八我去想辦法。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篇部落格,也是我決定想開始寫部落格的原因,我工作第一次面對截然不同層次的問題。  事情是這樣子的:敝公司某部門光IT系統支出就超過一千萬日幣,而上司要菜比八我去想辦法。
Thumbnail
持著前作的風格,《蜘蛛人:穿越新宇宙》在色彩或畫面的呈現上依舊大膽、前衛,並且嘗試藉由多重宇宙的「優勢」,在成長動畫的既有敘事上,嘗試更多不同的可能性。精彩的安排讓觀看這部作品讓成為十足的享受,並賦予了觀眾再次進場支持的充分動機。
Thumbnail
持著前作的風格,《蜘蛛人:穿越新宇宙》在色彩或畫面的呈現上依舊大膽、前衛,並且嘗試藉由多重宇宙的「優勢」,在成長動畫的既有敘事上,嘗試更多不同的可能性。精彩的安排讓觀看這部作品讓成為十足的享受,並賦予了觀眾再次進場支持的充分動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