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應該要去做醫美嗎...關於45歲之後的容貌焦慮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我是一個平時不愛化妝(潤色防曬應該不算吧)、不修邊幅(崇尚賈伯斯的穿衣哲學─上班的時候穿襯衫牛仔褲不上班的時候穿T恤牛仔褲)、保養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擦多了也會冒肉芽阿)的無印女子(真敢講)。

我想我多少有點自戀吧?雖然不是甚麼絕世美女,但也足夠讓人喜歡。至少我喜歡自己的樣子。我也希望人們喜歡我原來的樣子。「這樣,就好」。

但即使是我這樣隨性的女子,到了中年居然也不免俗地開始產生容貌焦慮,開始思考自己是否應該去做點醫美,不費吹灰之力就能保持青春美麗。

關鍵之一當然是因為感受到自己在容貌上的衰老。據說人們在44歲和60歲左右時最有可能經歷顯著的斷崖式衰老。「根據史丹福大學研究指出,這兩個年齡階段是人體激素水平、代謝率和細胞功能轉折的關鍵點。在44歲左右,身體會開始出現與荷爾蒙變化相關的顯著衰退跡象,例如皮膚老化、肌肉流失、新陳代謝減慢等;而60歲則是另一個顯著的轉折點,這時期人體將面臨更多健康挑戰,例如,認知功能下降、骨質疏鬆、免疫力減弱等。」

由不得我不信,某天照鏡子的時候,我就像《白雪公主》裡的壞心皇后驚恐地發現自己不再美麗,鏡子裡的臉龐是如此陌生,多了深深淺淺的皺紋、皮膚粗糙鬆弛、輪廓線模糊不清,最可怕的是鏡子裡的女人仙氣不再,還飄出些許...嬸味!此時此刻只有孟克的《吶喊》最能恰到好處地反映我的心情(抱頭)。

年輕的時候,怎麼會焦慮呢?即使不醫美,皮膚也能緊實有彈性;即使不保養,睡一覺醒來皮膚就能平滑有光澤,好不奢侈。

年輕的時候,其實還是會焦慮。「醫美越早開始越能hold住年輕貌美的狀態」,姊妹淘在我耳邊低語。有人不到三十歲就開始做輕醫美未雨綢繆,美還要更美。

關鍵之二則是因為越老越能感受到這個世界對於女性審美的嚴苛。年輕的時候要瘦、要美、要有氣質,老了之後還是要瘦、要美、要有氣質,最好58歲看起來像28歲,人們崇拜於青春無敵的美,也崇拜於青春永駐的美。我羨慕美魔女的同時,也覺得望塵莫及,一陣疲憊襲上心頭,感覺自己變得更老了。

我想說的是,如果做醫美可以停止容貌焦慮,有何不可?女為取悅自己而容,所以保養、化妝、打扮、做醫美,無可厚非。

但如果做醫美只是打開又一個潘朵拉盒子,貪婪、虛榮、嫉妒、誹謗、痛苦、疾病、禍害...那是否還要做醫美?也許我們需要的不是醫美,也許我們需要的是「希望」?

不過,不做好像又有點不甘心!

高三的時候,班上有一群人習慣在小考的時候作弊,與其說是為了成績,不如說是把目標放在聯考;與其把時間浪費(?)在準備無謂的考試,不如更有效率(?)地拿到好成績。當時,我選擇不作弊,他們說我假乖、真卒仔,其實我只是倔強而已。我不是功課好的那種學生,若不作弊,平常的成績大多敬陪末座。但我始終相信只要認真念書聯考還是可以拿到好成績,比那群人更好的成績。

沒想到...那群人平常的成績比我好自然不在話下,放榜之後那群人的成績仍舊遙遙領先,而我除了原本就擅長的兩個科目之外,其他科目都慘遭滑鐵盧,那是我第一次體會到甚麼叫做現實的殘酷。

現在,我就像當年站在作弊與不作弊的分岔路口一樣,思考著到底要不要做醫美。明明知道可以快速變美的捷徑,明明全世界的人都在做也沒事,為什麼不做?如果只有我一個人變老變醜了呢?我能夠相信自己「這樣就好」到幾歲?

當然,作弊和做醫美不太一樣。作弊除了原則問題,還有道德問題。做醫美除了審美問題,還有信念問題。是的,拋開是非對錯,我想這是信念問題。隨著年齡增長,我們的信念好像也越來越容易動搖...

老公問我為什麼要去做醫美,他覺得我這樣很好,「做你自己,就好」。

不管有沒有作弊,我的國文和英文都能超標,雖然其他科目慘遭滑鐵盧,但是光靠這兩科我就能考上大學。

如果做醫美無法停止容貌焦慮,那麼甚麼可以停止容貌焦慮?

我想是比變美更重要的事情。

下一次容貌焦慮的時候,我會去閱讀。

下一次身材焦慮的時候,我會去運動。

下一次年齡焦慮的時候,我會看看楊紫瓊、凱特溫絲蕾、茱兒芭莉摩。

我決定,還是不去做醫美了。

雖然我可能會後悔(只有我一個人變老變醜)...但我不會遺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very Summer has a story.
0會員
4內容數
真實和虛構你分得出來嗎?紅色和藍色的膠囊你會選擇哪一種?也許我們不需要選擇,也許我們可以就這樣活下去,在此之前,請聽我說個故事。
2025/10/19
作者在母親罹癌末期的同時,迎接新工作的轉變,幸運獲得職場支持,得以在工作與陪伴母親之間取得平衡。然而,母親的離世後,作者轉而面對難以相處的父親,深入剖析長期缺席的父親如何影響親子關係,並坦承自己內心的掙扎與情感創傷,反思「愛」的本質與學習,最終尋求自我肯定,勇敢面對家庭關係與個人成長的課題。
Thumbnail
2025/10/19
作者在母親罹癌末期的同時,迎接新工作的轉變,幸運獲得職場支持,得以在工作與陪伴母親之間取得平衡。然而,母親的離世後,作者轉而面對難以相處的父親,深入剖析長期缺席的父親如何影響親子關係,並坦承自己內心的掙扎與情感創傷,反思「愛」的本質與學習,最終尋求自我肯定,勇敢面對家庭關係與個人成長的課題。
Thumbnail
2025/10/11
從個人經驗出發,探討「生了小孩之後,誰來照顧?」這個在現代家庭中常見卻又重要的議題。文章藉由作者自己撫養兩個孩子的歷程,以及引用「印痕行為」的理論,強調父母陪伴孩子成長的寶貴,以及時間投入對親子關係的深遠影響。
Thumbnail
2025/10/11
從個人經驗出發,探討「生了小孩之後,誰來照顧?」這個在現代家庭中常見卻又重要的議題。文章藉由作者自己撫養兩個孩子的歷程,以及引用「印痕行為」的理論,強調父母陪伴孩子成長的寶貴,以及時間投入對親子關係的深遠影響。
Thumbnail
2025/10/04
文章探討職場生涯中「工作即生活」與「生活即工作」的兩難。作者以自身經歷,從初入職場的燃燒自己,到進入職場的掙扎求生,最終反思如何運用時間,學習投資與配置時間,平衡工作、健康、情感、成長與興趣,期望讀者一同學習如何更有意義地運用時間,過上更豐盛的人生。
Thumbnail
2025/10/04
文章探討職場生涯中「工作即生活」與「生活即工作」的兩難。作者以自身經歷,從初入職場的燃燒自己,到進入職場的掙扎求生,最終反思如何運用時間,學習投資與配置時間,平衡工作、健康、情感、成長與興趣,期望讀者一同學習如何更有意義地運用時間,過上更豐盛的人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去歐洲真的是又興奮又緊張。網路上常說歐洲治安不好,行前說明會時領隊也提醒:「不要背後背包,隨身物要放在前面比較安全!」 但出國玩總是想打扮得美美的啊~而且隨身總得帶些實用小物:雨傘、濕紙巾、小瓶水、萬用藥膏……體積雖小,但零零總總裝起來也不少。我在蝦皮購買了這4樣超實用旅遊好物!減緩我的焦慮感。
Thumbnail
去歐洲真的是又興奮又緊張。網路上常說歐洲治安不好,行前說明會時領隊也提醒:「不要背後背包,隨身物要放在前面比較安全!」 但出國玩總是想打扮得美美的啊~而且隨身總得帶些實用小物:雨傘、濕紙巾、小瓶水、萬用藥膏……體積雖小,但零零總總裝起來也不少。我在蝦皮購買了這4樣超實用旅遊好物!減緩我的焦慮感。
Thumbnail
開箱 3 套深受 0-6 歲寶寶喜愛的互動式童書,包含 Bizzy Bear 推拉書、小小音樂大師有聲書、Poke A Dot 泡泡書,有效提升寶寶閱讀興趣與親子共讀時光。搭配蝦皮雙 11 購物攻略,教你如何鎖定免運、折價券、高額回饋,並透過蝦皮分潤計畫,將日常購物開銷轉化為穩定育兒基金,聰明消費。
Thumbnail
開箱 3 套深受 0-6 歲寶寶喜愛的互動式童書,包含 Bizzy Bear 推拉書、小小音樂大師有聲書、Poke A Dot 泡泡書,有效提升寶寶閱讀興趣與親子共讀時光。搭配蝦皮雙 11 購物攻略,教你如何鎖定免運、折價券、高額回饋,並透過蝦皮分潤計畫,將日常購物開銷轉化為穩定育兒基金,聰明消費。
Thumbnail
傳統觀念很多上了年紀的大老爺大姑娘們都喜歡穿灰暗顏色的衣服,覺得自己年紀一大把了還穿得花花綠綠的像啥樣~這就叫限制信念。 人生60才開始,人改命最好的時機就在中年,這年紀的口袋裡有錢,有錢有夢想,人生也開始新的規劃;例如:就像很多中年以上的男性,年輕時為了家庭奮鬥打拼而放棄自己的夢想,到了晚年
Thumbnail
傳統觀念很多上了年紀的大老爺大姑娘們都喜歡穿灰暗顏色的衣服,覺得自己年紀一大把了還穿得花花綠綠的像啥樣~這就叫限制信念。 人生60才開始,人改命最好的時機就在中年,這年紀的口袋裡有錢,有錢有夢想,人生也開始新的規劃;例如:就像很多中年以上的男性,年輕時為了家庭奮鬥打拼而放棄自己的夢想,到了晚年
Thumbnail
不要逞強不要抗拒變老,平衡運用智慧跟體力,你會一直過得很好。
Thumbnail
不要逞強不要抗拒變老,平衡運用智慧跟體力,你會一直過得很好。
Thumbnail
他們說,應該要有專職收入比較穩定。他們說,中年人,職涯不要太冒險,要小心。我以為我可以不在乎這些話,身體比我更誠實。
Thumbnail
他們說,應該要有專職收入比較穩定。他們說,中年人,職涯不要太冒險,要小心。我以為我可以不在乎這些話,身體比我更誠實。
Thumbnail
一直對自己體能充滿自信的我,從四十歲開始才知道,自己也會老。  
Thumbnail
一直對自己體能充滿自信的我,從四十歲開始才知道,自己也會老。  
Thumbnail
關於一個人從青年步入老年的生理心理變化,統整的報導和文藝作品卻很少。我們都不知道,一個人要如何變老?應該說,我們要如何面對變老的事實?
Thumbnail
關於一個人從青年步入老年的生理心理變化,統整的報導和文藝作品卻很少。我們都不知道,一個人要如何變老?應該說,我們要如何面對變老的事實?
Thumbnail
探討中年時期的自我探索與轉變,如何勇敢活出自己,走向唯一的天職與使命。
Thumbnail
探討中年時期的自我探索與轉變,如何勇敢活出自己,走向唯一的天職與使命。
Thumbnail
我們女人一輩子需要顧忌的事情太多,不論是工作因素,還是要打理真的家裡,通常會讓我們忙的焦頭爛額,現在也越來越多女人以家庭為中心,進而導致身材的變形,其中也包含我,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想通,不論今天幾歲只要有心,我們開始慢慢改變,那麼未來某一天你會感謝你真的因為減肥而動起來!
Thumbnail
我們女人一輩子需要顧忌的事情太多,不論是工作因素,還是要打理真的家裡,通常會讓我們忙的焦頭爛額,現在也越來越多女人以家庭為中心,進而導致身材的變形,其中也包含我,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想通,不論今天幾歲只要有心,我們開始慢慢改變,那麼未來某一天你會感謝你真的因為減肥而動起來!
Thumbnail
年紀越長我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心理狀態、狀態,整體上可不可以接受現在的生活步調,我在不斷的去探索自己的「想要」跟「不想要」,釐清後再慢慢放開這社會對這「工作的定義」、「女人得職則」、「應該不應該」的枷鎖,其實不少人,包括我發現我有個問題,就是會因為別人看似成功、符合社會期待的樣子,給自己不切實際的期待。
Thumbnail
年紀越長我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心理狀態、狀態,整體上可不可以接受現在的生活步調,我在不斷的去探索自己的「想要」跟「不想要」,釐清後再慢慢放開這社會對這「工作的定義」、「女人得職則」、「應該不應該」的枷鎖,其實不少人,包括我發現我有個問題,就是會因為別人看似成功、符合社會期待的樣子,給自己不切實際的期待。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載,如有任何需求需經過本人同意) 以下是讀者訊息✉️: C 是怎麼找到自己擅長的事的呢 從醫美篇被你吸引到現在的分享 感覺很不一樣 而且更有自信💓 首先謝謝這位讀者的回饋。我將分成以下幾個面向來回答。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載,如有任何需求需經過本人同意) 以下是讀者訊息✉️: C 是怎麼找到自己擅長的事的呢 從醫美篇被你吸引到現在的分享 感覺很不一樣 而且更有自信💓 首先謝謝這位讀者的回饋。我將分成以下幾個面向來回答。
Thumbnail
我的文章一直以來都有一群忠實的女性讀者,或許這也和我自己是女性有關。在這互動中,我發現她們對於年齡感到焦慮,不論是來自內心的期待,亦可能是周遭社會的各種期許。 我們生活在一個對女性有著許多「應該」的社會。
Thumbnail
我的文章一直以來都有一群忠實的女性讀者,或許這也和我自己是女性有關。在這互動中,我發現她們對於年齡感到焦慮,不論是來自內心的期待,亦可能是周遭社會的各種期許。 我們生活在一個對女性有著許多「應該」的社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