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黃的字條,象徵著輝煌的過去,陪我熬過那段艱難的時光。
經歷了5年,我又重新做回自己一直以來非常喜歡的事情:寫作。
在學期間,臉書還是流行,每每看過去的文章,總不自覺又讚嘆自己的文筆無限次。
開始上班後,不得不說,許多靈感都消之於無形間,知覺都被蒙蔽了。現實就像一盆一盆的冷水,徹底澆濕我內心的能量來源-木材。
任憑生活中有感觸之事情何其多,但每一把火,卻始終無法將我燃燒起來。
年輕人離職率高的原因
5年了,20幾歲黃毛小兒的我,竟已開始感慨歲月的蹉跎~~~
從大學剛畢業,到初入社會,我是一個還在摸索職涯方向的人。
這段路走來,我的感受很深刻。
我發現,台灣的教育方式,竟讓大部分的學生在完成學業後,不知所云。
他們不知道對什麼有熱情,也不知道該做什麼才好,以我本身在公家單位來說,大部分新鮮人考公職的原因是: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也不想面試。
這樣的境地其實非常可惜,在學習專業知識的過程中,我們竟不能更深刻的了解自己。
你說,為何現在的年輕人離職率高?是因為他們耐壓性差嗎?
其實不然,我認為,新生代看待職涯,不再只是尋求一份溫飽的工作,而是一種摸索、嘗試,我們不願意糊里糊塗地過一輩子。
在學期間沒有人教我們如何尋找熱情,於是出社會後的我們只好自己瞎子摸象地亂試。
我為何進入公部門?
你問我為何第一份工作就進入公部門?何況還不是透過國家考試,而是一般的約聘雇,這個福利可是跟公職有天差地遠。
我的答案是:因為我爸媽希望我留在家裡,找一份穩定的工作。
在此期間,他們一直叫我考公職,但我打從心底知道自己不適合這裡,寧可下班去上社區大學的課,也不願花時間準備考試~~~
當然,我選擇這份工作的原因,也不單純粹是聽從他們建議,而是我考量當時家中的狀況,權衡之下做出的決定。
(當時正值家中初創公司,很多事情需要幫忙,下班常常幫忙家中到凌晨,餐點不固定,甚至搞壞自己的身體,這個故事我之後再分享吧!)
看出來了嗎?長輩超喜歡「穩定」這個詞。
並非穩定不好,而是,這是你想要的人生嗎?
然而,此時選擇穩定,也並非一世都選擇穩定。
兩者也並非2選1,是比重的問題,你是想要穩定多一點,還是冒險多一點?
如何看待穩定與冒險?
長大後才發現,許多事並非黑即白,而是存在許多灰色地帶。
但穩定與冒險注定在天平的兩端,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事物。
冒險充滿著豐富、不確定、風險,如果你既想要多方嘗試,又想維持穩定,我只能說,你是在折磨自己。
一邊享受穩定的好處,又一邊抱怨不夠有趣,好比一隻待在蝸牛殼裡的蝸牛,一邊抱怨黑暗,一邊又害怕那唯一通往光的出口。。
有捨才有得,勢必要捨去一些東西,才能帶來你要的。每件事情的背後,都有代價,你願意付出什麼、犧牲什麼,以換取你要的東西?
你想要豐富、想要探索,那就勢必要承受不確定;你若選擇穩定,就得放下一些自由。
興趣與賺錢兼具的工作
有人會說,哪有這麼奢侈,能做那種既有興趣,又會錢賺的工作。
(天天開心躺著賺大錢,我也要啊~~~)
長輩們都很喜歡潑人冷水,出於關心,以為你好,怕你受傷、不想你犯錯的緣由,建議你留在原地,不願意讓你放手嘗試。
因為信任他們的我們,相信了他們的話,而縮回去自己的殼裡。
但有時,他們的「保護」其實也是一種限制。
以我的角度來看,興趣與賺錢真的不可兼得嗎?
如果你現在的工作能帶給你成就感,那就算是某種程度的達標。
至少,你花時間完成的工作,讓你有成就感,認為自己好棒、也增加自信心,就算再辛苦也甘之如飴,甚至為了完成任務而主動學習新東西。
工作怎麼可能都很開心,而沒有苦悶?!
- 喜愛寫作的作家,也會有因沒有靈感而燒腦痛苦的時刻。
- 熱衷研究的科學家,也會有解不出難題的時刻。
- 懷抱教育熱忱的老師,也會遇到恐龍家長而熄滅教育熱忱的時刻。
關鍵在於,因為喜歡,所以能克服難關,而非逃避。
鼓起勇氣最簡單的方式?
關於如何有勇氣做出不一樣的嘗試,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句話:
「用學習的態度,征服想像。」
因為不懂而只能透過想像,因為想像而產生恐懼,因為恐懼而退縮。
該如何破除這個魔咒呢?
答案很簡單:學習。
願所有正在迷惘的你,都能在學習中找到方向, 找到那個能讓你重新燃起火光的自己。
求職心境系列,閱讀更多:
- 用學習的態度,征服想像。不是問題太大,是你太小了!
- 月薪3萬做10萬的工作,我如何跳脫「吃虧的心態」,轉換成「投資未來」的思維?
- 你麻木了嗎?再撐一下就好?我下定決心轉換跑道的契機
- 無縫接軌找工作,是折磨自己的最高境界,求職的5大困境,我踩過哪些坑?
- 大腦衝浪:你只需要一點心理學,衝破人生僵局!
- 面試對你來說,意義何在?讓面試官替你釐清你的職場優劣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