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食物浪費,我們可能都想錯了:從全球報告中讀到的5個驚人真相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您是否也曾望著冰箱裡放到遺忘的食物,心中泛起一絲愧疚?這份細微的感受,若放大至全球,便是一幅令人心碎的圖景:每年竟有高達10億5千萬公噸的食物被浪費,而與此同時,卻有7.83億我們的人類同胞在飢餓中掙扎。然而,今天這篇文章想溫柔地邀請您,讓我們暫時放下自責,一同來探索幾個關於食物浪費,可能顛覆我們既有認知的驚人真相。

raw-image


--------------------------------------------------------------------------------

真相一:浪費,原來不是「富裕國家」的專利

我們心中或許都有一個根深蒂固的印象:浪費,是富裕國家的奢侈病。然而,《2024年食物浪費指數報告》中的數據,卻慈悲地打破了這個迷思。報告顯示,若單看「家庭」人均食物浪費量,結果竟是驚人地相似:

  • 高收入國家:每年每人浪費79公斤。
  • 中高/中低收入國家:每年每人浪費76公斤。

這微乎其微的差距揭示了一個深刻的洞見:浪費的根源,或許不完全在於經濟的豐裕,而更深地植根於一種跨越貧富、普遍存在於現代人心中的集體焦慮與慣性。

這份數據如同一面慈悲的明鏡,映照出浪費的根源並非源於我們的錢包,而是源於我們集體的心識。這是一份跨越了國界、貧富與階級的「共業」。

真相二:餐桌上的浪費,時常是一種「扭曲的愛」

數據告訴我們,在全球所有被浪費的食物中,高達60%來自於「家庭」。這意味著,浪費風暴的中心,不在餐廳或超市,而正在我們最溫暖的家中。

然而,若以溫柔的同理心去觀照,我們會發現,這種浪費行為的背後,往往不是出於惡意,而是一種「愛的扭曲」。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好家長」(Good Provider),許多父母透過提供豐盛得超乎所需的食物,來展演自己對家人的愛與關懷。這種「展演式豐盛」(Performative Abundance)的社會壓力,使得過度購買與烹煮成為常態,而浪費,竟不幸地成為了表達愛的「必要成本」。

更需要我們慈悲理解的是,對於那些曾親身經歷過戰爭、飢荒或極度貧困的長輩而言,囤積食物的行為,更非出於貪婪,而是一種源於創傷的防禦機制。對他們來說,塞滿冰箱的食物,是在對抗過往生命中那份關於匱乏的深刻恐懼,是在物質的堆疊中,為自己建立一座抵禦無常的堡壘。

若以古老的智慧來看,這些行為恰是我們內心煩惱的顯現:

  • 貪:源於一種深刻的「存在性匱乏」,以及維持「好家長」身份的焦慮,驅使我們過度購買與囤積。
  • 瞋:源於「損失規避」的心理,對不完美外觀的排斥,以及對「過期」標籤的非理性恐懼,讓我們輕易丟棄仍可食用的食物。
  • 癡:源於「規劃謬誤」,盲目自信地認為自己能吃完所買的一切,也忽略了個人微小浪費匯集成的巨大後果。

真相三:餐桌之外,一場對「不完美」的殘酷淘汰賽早已開始

我們的視線,時常停留在餐桌上的廚餘,卻忽略了浪費的悲劇,早在食物抵達我們手中之前,就已在源頭——農田裡,殘酷地上演。

為了滿足零售商嚴格的「外觀標準」(Cosmetic Standards),無數外觀略有瑕疵、形狀不夠規整,但營養與風味絲毫不減的蔬果,在田間地頭就已被農夫們無奈地丟棄。這不只是一種浪費,更是一種「美的暴力」,是我們整個社會對「完美」與「無瑕」的文化執著,在食物領域的悲傷投射。這正是我們在前文中所談及的,那份集體對不完美的「瞋」(Aversion),被制度化後的殘酷體現。

這讓我們不禁想起日本美學中「侘寂」(Wabi-Sabi) 與「金繼」(Kintsugi) 的智慧——前者教我們在不完美與無常中發現深刻的美,後者則用黃金修補器物的裂痕,將傷痕化為獨一無二的美感。如果我們的心,也能學會欣賞一顆形狀奇特的番茄,或許就能從源頭,解救無數被浪費的生命。

真相四:我們的「保護傘」,有時反而成了浪費的推手

這是一個令人心痛的悖論:那些旨在保護我們的法律與系統,有時卻在無意中,成了浪費的推手。其中,最關鍵的兩個法律失敗案例,值得我們深思:

  • 日期標示的混淆:法律未能幫助消費者清晰地區分標示「品質」的「此日期前最佳」(Best Before),與標示「安全」的「此日期或之前食用」(Use By)。這個小小的模糊地帶,導致了無數完全安全的食物,僅因過了「最佳賞味期」,就被送進了垃圾桶。
  • 薄弱的捐贈法:許多國家雖有《好撒瑪利亞人法案》,旨在保護食物捐贈者免於法律責任,但常因宣傳不足或條文複雜,讓許多企業因害怕潛在的訴訟風險,寧可選擇最簡單的方式——將即期食物丟棄,也不願捐贈給需要的人。

這提醒著我們,一個良善的系統,更需要智慧的設計;否則,善意也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哀傷後果。

真相五:有一個視角,提醒我們「不浪費」之上還有慈悲

在所有關於浪費的討論中,有一個視角,需要我們用最深的溫柔與謹慎去靠近——那就是性侵倖存者。

創傷,尤其是性創傷,其核心是對個人身體「控制權」的暴力剝奪。在艱難的療癒過程中,倖存者奪回「主體性」(Agency) 的途徑之一,便是嚴格控制唯一能控制的領域:自己的身體,以及什麼東西可以進入和排出它。這也是許多飲食失調問題的心理根源。

在這樣的情境下,「不浪費」的社會道德準則,必須讓位於更根本的慈悲。強迫一位倖存者為了「不浪費」而進食,對她而言,可能構成一種深刻的「再創傷」。她拒絕食物的行為,或許正是她重建自我、療癒創傷的必要一步。

這個視角溫柔地教導我們:一個更美好的世界,不能只依靠一套僵化的道德準則,而必須建立在對每個個體獨特生命創傷的無限理解與尊重之上。有時,最深的慈悲,是允許。

結語:從看見,到改變的開始

走過這五個真相,我們或許會發現,食物浪費從來不只是一個技術或管理問題。它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集體的心靈狀態——我們的焦慮、我們的恐懼、我們對愛的表達,以及我們與這個世界的關係。

改變,或許不必從宏大的目標開始,而是始於心念的微小轉變:從對「完美」的執著,轉為對「無常」的欣賞;從「匱乏」的焦慮,轉為對眼前一茶一飯「豐盛」的感恩。

如果我們都能開始練習,用款待一位珍貴客人的心,來款待每一份食物,我們的世界,會不會因此而變得更加溫柔與豐盛呢?

萬分感恩,願我們都能以慈悲之心,款待世間萬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間淨土與極樂之光的沙龍
1會員
659內容數
2025/11/01
本文將深入探索一個驚人的連結,揭示當代前沿的「循環經濟」概念,如何與跨越千年的靈性與哲學真理不謀而合。這不僅是一場經濟模式的轉變,更是一次深刻的意識覺醒。以下是我們從這場跨時空對話中,提煉出的四個顛覆性啟示。
Thumbnail
2025/11/01
本文將深入探索一個驚人的連結,揭示當代前沿的「循環經濟」概念,如何與跨越千年的靈性與哲學真理不謀而合。這不僅是一場經濟模式的轉變,更是一次深刻的意識覺醒。以下是我們從這場跨時空對話中,提煉出的四個顛覆性啟示。
Thumbnail
2025/11/01
請你和我一起想像,整個宇宙就像一張無邊無際的網,我們每個人都是網上的一顆寶珠,光光相照。當遠方的一顆寶珠因戰火或貧困而黯淡、蒙塵時,那份暗影也會映照在我們自己的心靈之上,我們不可能不受影響。關懷遠方的人,不是一種高尚的施捨,而是擦亮我們共同寶珠,讓彼此的光輝重現的必然之舉。
Thumbnail
2025/11/01
請你和我一起想像,整個宇宙就像一張無邊無際的網,我們每個人都是網上的一顆寶珠,光光相照。當遠方的一顆寶珠因戰火或貧困而黯淡、蒙塵時,那份暗影也會映照在我們自己的心靈之上,我們不可能不受影響。關懷遠方的人,不是一種高尚的施捨,而是擦亮我們共同寶珠,讓彼此的光輝重現的必然之舉。
Thumbnail
2025/11/01
從諦聽彼此的『苦』,到分享各自的『恩』,再到了解我們如何相互構築,我們最終達成的,正是從『莫勸他人善』的消極克制,昇華至『我們共同發願』的積極行動。我們不再是孤立的個體,而是同體大悲的一份子,共同發願,要將這片我們深愛的土地,建設成一方真正的人間淨土。這,便是我們四方之心,『一體同願』的開始。
Thumbnail
2025/11/01
從諦聽彼此的『苦』,到分享各自的『恩』,再到了解我們如何相互構築,我們最終達成的,正是從『莫勸他人善』的消極克制,昇華至『我們共同發願』的積極行動。我們不再是孤立的個體,而是同體大悲的一份子,共同發願,要將這片我們深愛的土地,建設成一方真正的人間淨土。這,便是我們四方之心,『一體同願』的開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換個角度來思考,這就表示在這些有限的食物的前提下,每一口都值得細細品味。不是像以前,急著把這個便當或漢堡吃完,那樣的方式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其實,限量的食物會使得身體啟動自我修復的機制,身體會判斷食物不足,全身都要做好求生存的準備,要把所有機能運作起來才行,不能鬆懈下來。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換個角度來思考,這就表示在這些有限的食物的前提下,每一口都值得細細品味。不是像以前,急著把這個便當或漢堡吃完,那樣的方式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其實,限量的食物會使得身體啟動自我修復的機制,身體會判斷食物不足,全身都要做好求生存的準備,要把所有機能運作起來才行,不能鬆懈下來。
Thumbnail
▎飢餓的問題比我們理解的還嚴重 生在富裕的台灣社會環境下,但還是有少數族群在為每日的溫飽奮鬥,這些族群弱來自於勢家庭和個人面臨經濟困境,導致糧食取得不足,這其中包含一些低收入戶、獨居老人、新住民等群體。 除了台灣之外,全球部分真實數據呈現,我們難以想像,但是卻是事實 : 2019年統計在新冠
Thumbnail
▎飢餓的問題比我們理解的還嚴重 生在富裕的台灣社會環境下,但還是有少數族群在為每日的溫飽奮鬥,這些族群弱來自於勢家庭和個人面臨經濟困境,導致糧食取得不足,這其中包含一些低收入戶、獨居老人、新住民等群體。 除了台灣之外,全球部分真實數據呈現,我們難以想像,但是卻是事實 : 2019年統計在新冠
Thumbnail
在萬物齊漲的時代大家會如何讓自己手上的資源最大化呢?一日三餐是努力打工人的體力泉源,餐費和營養兩者間是具有挑戰性的取捨。當然能找到兩者兼顧的選擇是最好的,還是得好好吃飯才有奮鬥的力量。(走向突變成競選台詞)
Thumbnail
在萬物齊漲的時代大家會如何讓自己手上的資源最大化呢?一日三餐是努力打工人的體力泉源,餐費和營養兩者間是具有挑戰性的取捨。當然能找到兩者兼顧的選擇是最好的,還是得好好吃飯才有奮鬥的力量。(走向突變成競選台詞)
Thumbnail
包裝食品的背後,有八大營養素,理論上都是公開透明的。但一個簡單的小表格,會看的人比例跟會看使用者條款的比例差不多少。但看的人少就算了,很多人的一知半解可能會讓他陷入更危險的境地。 我舉兩個栗子 🌰想減肥只看熱量 很多人想要減肥,於是吃了很多低熱量的東西來控制熱量,例如蒟蒻、各種神秘的代餐等等
Thumbnail
包裝食品的背後,有八大營養素,理論上都是公開透明的。但一個簡單的小表格,會看的人比例跟會看使用者條款的比例差不多少。但看的人少就算了,很多人的一知半解可能會讓他陷入更危險的境地。 我舉兩個栗子 🌰想減肥只看熱量 很多人想要減肥,於是吃了很多低熱量的東西來控制熱量,例如蒟蒻、各種神秘的代餐等等
Thumbnail
世界上生產的所有糧食中有近三分之一因各種原因被丟棄或浪費,本文提供了 20 個實用技巧,不僅可以減少食物浪費,還可以節省金錢和時間。
Thumbnail
世界上生產的所有糧食中有近三分之一因各種原因被丟棄或浪費,本文提供了 20 個實用技巧,不僅可以減少食物浪費,還可以節省金錢和時間。
Thumbnail
The global population continues to grow and is expected to reach 9.7 billion by 2050, posing enormous demand challenges for food production.
Thumbnail
The global population continues to grow and is expected to reach 9.7 billion by 2050, posing enormous demand challenges for food production.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