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有「停下腳步」,回頭看看走過的路?
我們常常急著向前,追趕下一個目標、著手下一件要務,但很少在旅程中停下腳步,問自己:「這一路,什麼讓我感動?我收獲或成長了什麼?下一段路呢,打算怎麼調整再出發?」
在第30集時,曾分享過我們的家庭會議,給每個家人與整個家庭帶來的意義與改變。而我在陪伴企業時,每季總會邀請客戶保留一天,由老闆帶著管理團隊,回看這三個月以來,具體的成績單,哪裡讓人滿意,哪裡不如預期,其中的原因又是什麼,從中的反思有什麼啟發,面對下一季,哪些方向要調整,哪些做法要改變。在歷程中,除了形成具體的會議結論,更重要的,團隊在過程中相互對話、拉近認知距離,強化凝聚力,也讓每個人在其中有所成長。今天,角色互換,想邀請你陪伴我,暫時駐足停留,回頭看看這九個月以來,一起走過的「幸福旅程」,也想真誠地和你分享——我的感受與反思,猶䂊與收獲,以及展望前行的路。
旅程的起點
2020年的疫情,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我。由於工作是以出差為主要型式的自由顧問,不同地區的隔離措施,讓我工作開展變得很不容易,且充滿了不確定。記得有次與一位即興表演家合作工作坊,結束後聊到未來,兩人都對經營自媒體感到興趣。於是相約開通頻道,並相互鼓勵。後來另一個斜槓角色浮現:農夫,抓住了我的注意力,念頭就暫放一旁,但也一直都在。這幾年替不同的客戶開設課程,有幸福系列,也有情緒覺察與減壓,頻道的主軸愈發清晰,直到去年九月,某位好朋友在碰面時,問我頻道的進度,半開玩笑說了一句:「不要讓我等到老哦」。忽然給了我一個警醒,不去付諸實踐的理想,永遠只是空想。恰好腰傷未癒,決定休息一年、不再下田,於是下定決心,今年春節後頻道一定要上線。
由於只有一個人,為了降低難度,放棄視頻、選擇純聲音的Podcast。在籌備的過程,設備的選擇、平台的開設、主題的規劃、內容的撰寫、後期的剪輯與上架,以及最最簡單的行銷,才發覺進入了全然未知的領域,重新學起。原先手上的工作也還在,忙的不可開交。還好,憑藉著不知從何而來的勇氣與傻氣,加上兩個孩子的協助,在3月底第一集順利上線。不知不覺,原先規劃首季的36集也走到了尾聲。
👉想邀請你想一想:
如果人生是一趟旅程,曾經的你,有過什麼理想、甚至夢想?現在的它在哪裡呢?這個心中曾經的光,有沒有可能在適當的時機被重新點燃呢?
回顧與反思
回看這九個月,對我來說,最滿足的一次是什麼呢?我想是第22集「愛的藝術」,也是花時間最久的一集。由於電影《愛在》三部曲以及弗洛姆的《愛的藝術》,都是我最喜歡的作品,有了一次難得機會一溫故而知新。更棒的是,用俯瞰的角度,反思自己在親密關係的全歷程,不止重新體驗了愛情的滋味,也明白了一路走來,清楚與模糊的,甜蜜與酸苦的,堅定與猶豫的,對於愛情賦予人生的意義,有了更深的理解與感悟,對於夫妻的感情,多了一份自信與篤定。
而最挑戰的一次又是什麼呢?我想是關於意義meaning的那五集。由於這個議題很厚重,自己還沒有形成有體系的理解,在實踐上也不敢說有多麼深刻的感悟,忽然要把一些不成熟的觀點拿出來分享,著實心裡有些沒底。想起自己在課程中常說的:「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於是抱持著抛磚引玉的初衷,放下對錯與好壞的念頭,硬著頭皮也完成了。如同投入湖面的小石頭,希望給聽眾在忙碌的江湖中,帶來一絲連漪,足矣。
👉如果你也正在走一段旅程,不論是工作、生活或關係,想邀請你回憶:
其間最讓你滿足、喜悅、感動的是什麼?最讓你挫折、無奈、不安的又是什麼?也許只要看見它,就會有新發現。
在迷霧中前行
記得節目上架一個月後,與預期落差很大。不論是收聽人數、訂閱數,乃至於聽眾的留言或回應。那時,開始懷疑:「我分享的內容有人在聽嗎?」、「這樣做下去有價值嗎?」有些挫折,更多的是困惑,接下來要怎麼走…
於是,開始主動詢問身邊的人,不論是親人、同學、同事,甚至是交情比較好的客戶,以及曾經有過互動的學員,想聽聽他們的回饋。結果,我更困惑了,有提到語速太慢的,也有覺得節奏舒緩的;有提到內容不夠接地氣的,也有認為內容很有價值的;有的覺得型式不夠抓人眼球的,也有認為與眾不同獨樹一格的。天差地別,莫衷一是。
此時,兩個朋友的分享幫助我走出來。一位是大學同學。他經營Youtube油管頻道已有7年了,只是分享生活日常,一直都不慍不火。直到去年起,忽然有了變化,不只是收看的人多了,甚至開啟了第二條賽道。他對我說:「走在這條路上要有耐心,只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堅持下去,總有意想不到的驚喜。」想想自己才開始幾個月,如同務農,只是播種是不夠的,還要持續耕耘下去。
另一位是職場上的好友,我們認識將近20年。他曾在企業任職高管,現在也是一名自由顧問。在聊到這個話題後,他問我為什麼經營這個頻道,我回答後,他回應道:「那你只需要做自己就好了」。用自己覺得自在的方式,做喜歡的事情,如果同時還能對別人有價值,其實就已足夠。
也有朋友問我:「你怎麼還有時間錄Podcast?」、「你做這個賺多少?」、「沒賺錢幹嘛還一直花時間做?」我都只是笑笑,很少回應。對我而言,這段旅程已經給了我許多,分享三個最寶貴的:
首先,有機會把過往生命重新做一次梳理。為了寫稿,開始回憶曾經走過的足跡。就像翻開塵封已久的舊書本,凝視影像模糊的老照片。就在一集又一集中,畫面變得逐漸清晰,感受變得逐漸鮮活。有機會停下、回看來時路,前半生雖然匆匆,但沒有白活,生起一股欣慰也是一種滿足。
其次,每次寫稿,就像一次內在整理,每次錄音,宛如一次自我對話。過去什麼做對了,例如離開舒適圈成為自由顧問,什麼不夠好,例如在親密關係中不夠坦誠與不願理解。在學習前人的智慧與方法時,也重新做了一次反思。例如當說出「幸福其實是一種選擇」,我也在提醒自己:在壓力、焦慮、無力時,我還是有能力選擇——用覺察、用理解、用愛去回應世界與自己。在成人發展領域中,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向他人分享。準備每一集,都讓我向內省思,也讓我充電賦能。
最後,由於播客是面向全世界的,每一段生命經驗的分享,都是一次自我揭露,在麥克風前誠實地談曾經的掙扎、失敗、困頓,或是心中的焦慮、自卑、憤怒,其實並不容易。起初曾有過猶豫,也想過是否必要。但我知道,真實才能建立連結與信任,才能帶來共鳴與感動。於是,就這樣一路向北了。沒想到,反而讓我坦然直面光亮與黑暗,如實看待過去與現在,即使有缺陷、不夠好。這讓我更能面對自己,接納自己,愛自己。
👉邀請你回想,過去有什麼事情,是你曾經懷疑,最後仍選擇堅持下來的?
什麼讓你堅定不移?你又從中學習或收獲了什麼?
回饋與連結
我有一位好朋友曾經說:「聽別人的故事,想自己的心事」。不只一位聽眾朋友回饋,節目最吸引他們的就是我個人故事的分享。除了可以認識更立體的Johnny,也因為這些故事,引發他們回看曾經走過的風景,回憶過往經歷的滄桑。
我想到一句話:「有時候,我們做的事,不一定能改變世界,但可能改變了一個人的世界。」
這裡也想分享幾則,讓我很有感的聽眾留言,這些聲音,讓我感到意義並深受鼓舞:
有位夥伴說:「我在B站上聽了你的播客,內容清新,娓娓道來,有點蔣勳老師的風格。」哇!蔣勳正是我的偶像,能被這樣形容,太感動了,雖然我知道還差很多。
有位夥伴說:「晚飯後和孩子一起聽了第一集,感覺很有收穫,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太快,很難得能靜下心感受什麼是幸福。隨著Johnny的娓娓道來,我和小朋友都感受到了幸福,小朋友說她還要繼續聽,希望你能堅持做下去!」是的,我期許自己能做出讓家人共享,讓彼此相愛的內容。我也會堅持下去。
有位夥伴說:「分享的很棒,靜靜的聽著讓人舒坦,內容讓人有所感悟和思考」。
另一則是:「覺得溫柔、溫暖!剛上車心還有點浮躁,聽了幾句話之後,心就慢下來了」
還有一則是:「很有感染力,我剛結束了一天的工作,聽完後真的很放鬆。聲音舒適,韻律輕鬆,語速從容,擁有帶入放鬆的魔力。治癒力的內容能喚起共鳴。特別適合結束繁忙工作後,讓疲憊的神經慢慢舒展開來,很放鬆,很好的療癒效果。也會讓我聯想到自己的經歷,引發我的深思。」
除了內容,在這個快節奏、壓力大的現實環境,如果聲音也能幫助到聽眾朋友,放鬆、舒緩,那真的是很棒的,謝謝這些朋友的認同。當然也有不少建議改變的,有些已經付諸實踐,有些還在考慮當中。非常感謝聽眾的善意。
以下也分享幾則,來自聽眾的感悟:
有位夥伴說:「找到意義,堅持就很自然而然。我深信作自己,活成你希望的樣子,就是件幸福的事」
的確,意義感是我們內在的核動力,能我們激發生命的潛能,勇敢前行
有位夥伴說:「幸福更重要的是,自己對於周遭事物的解讀。來自於自己的心態。還是做一樣的事情,但是心裡是有更多意義感。」
另一則是:「在做飯的過程中,也會有心流的感覺~ 而品味美食的過程,也是體驗幸福的時刻」
還有一位夥伴說:「幸福不是擁有的更多,而是渴望的更少」
是的,幸福不一定要擁有很多,關鍵在於我們如何詮釋與如何感知。當我們擁有了全世界,如果沒有心,也未曾感受,那等於未曾擁有。
以上的留言,讓我又重新確定——
這不是一場專家開講,是一次相邀同行。
做這個節目,不是想成為什麼「幸福達人」、「幸福專家」、「幸福大師」。其實我和你一樣,活在這個不容易的時代,只是在學習怎麼活在幸福中的平凡人。自助而後助人,自愛而後愛人,想陪伴每個心懷此念的伙伴,共同分享支持、一路同心前行。
展望未來——停駐後出發
對我來說,第一階段是「播種期」:播下幸福的種子,也在自己心裡種下信念。而接下來的旅程,會是「耕耘期」。
第一階段以PERMA模型為核心,就五要素逐一展開,第二階段將是多類型的組合,其中有三條主軸,將輪流進行:
第一是理論與實踐:包括其他幸福理論的分享,並挑選現實議題做深度探索
第二是故事與互動:與佳賓對話生命故事,以及聽眾問答與留言分享
第三是文化與靈感:介紹具代表性幸福國度的價值觀,也續談電影、聊好書,從中感悟幸福。
想要構成一個生態系,讓內容與型式更多樣化,也更加貼近生活並豐厚內涵。
希望與你,不只是「被動聽」,而是真的「一起走」
結尾:幸福是一場不斷回望的旅程
節目到了尾聲,分享自己在這段旅程的三個學習:
1️⃣ 幸福不在遠方,而在當下的覺察裡。
從感恩、情緒、心流到意義,我們都在學習如何回到內在,學習做真正的自己。
2️⃣ 幸福需要練習,而練習讓幸福變得真實。
每一集的實踐任務,也許只是小小一步,境隨心轉,改變視界,也改變世界。
3️⃣ 幸福是一段同行,而不是一場獨行。
謝謝各位陪我走過這九個月,讓我知道聲音能成為一種溫柔的力量。也願你成為身邊人的光亮,在同行的道路上溫暖彼此。
本週的實踐行動很特別,誠摯邀請你,過去的35集內容裡,如果你曾經得到一點啟發,或對某些內容特別有感,可以在頻道下留言,或直接寫信給我
(Email : coachingyourbestself2379@gmail.com)。同時,也歡迎你告訴我,在下一季,你最想聽什麼主題,你的回饋,會成為下一段旅程的燃料。
願你把這個頻道,分享給所在乎或有需要的人,
願幸福的道路上,多一個同行者。
我們在《做自己的幸福教練》第二季,再見。
💡如果想聽Podcast,歡迎點擊以下連結:
🎧 Spotify | Apple Podcast | Google Podcast | KKBo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