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好啊?」常掛在嘴邊說,好不好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好不好啊?」

某個星性不自覺流露出的習慣「我們去洗手,好不好啊?」「我們 _____,好不好啊?」
這樣的「…好不好啊?」聽起來如何?好像蠻客氣蠻有禮貌的!是吧?是嗎?
太多的「….好不好啊?」在應對姿態中會歸納為「討好」。因為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因為不敢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久了呢?會夾雜著委屈和難過,內心「期待」著對方說「好」;但,能保證一直都聽到「好」的答案嗎?
各種的討好姿態,也許有用;但,如果對方開始獨立思考、有自己的意見了呢?對方只會覺得很煩吧!!所以自己內心慢慢委屈難過的感覺出來了。

如果對方回:不好

「我們去洗手,好不好啊?」「我們_____,好不好啊?」「可不可以安靜一點?」「可不可以專心一點?」「可不可以不要亂跑?」這樣說的情況,心境是否能平穩的接受對方說「不好」「不可以」嗎?
在這情況下對方說「不好」「不可以」,內心會不會受傷?能否和諧寧靜的接納對方說「不好」「不可以」?
「不好,就算了」「那隨便你啊」這樣的回應,其實都是受傷的一種呈現。
當然可以問「好不好?」「可不可以?」但準備好聽到「不好」或「不可以」的答案嗎?

「你再怎樣就怎樣」

另一種情況就是「你再這樣跑給我試試看?」然後小孩子就很聽話的拼命繼續跑,接著大人就更火大。
「可不可以_____」「你再___就___」這些都是語意不清、表達不明確的用詞,怎麼能期待對方一定要懂?
當問「好不好?」「可不可以?」能否接納對方說不好?不可以?而不是不切實際的期待對方說好或是接著跟對方說:「你要說好啊!」「你要說可以啊!」

有意識的覺察

喜歡以大人與小孩的互動作為舉例。用無法溝通甚至無法言語表達的孩子來對比生活中的談話對象,其實很實用。
因為很多的生活對話都是無意識的,在這些無意識(無心)的對話中,如果曾經造成一些困擾紛爭了!
希望能有意識的覺察我們自己說話的習慣,這才是改善的第一步!

飲食習慣決定你的健康;說話習慣決定你的生活

有意識地說話,如同挑選有營養的食物。不是刻意的學話術,而是將這些句子與自己的親身經歷結合,反覆咀嚼慢慢的消化,久了成為我們自己的一部份!
avatar-img
7會員
1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弓長先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某天下午過去客廳,客廳與廚房間門被新進人員關上,他自己打不開,剛好正在求救。 我打開後,蹲著視線平行問了新進人員:「是誰把門關起來的呢?」   新:「因為這裡是火車鐵路,火車的門要關起來」
在諮詢的過程中,一直都是提供生活化的建議與改善方式。因為不相信有改運這回事,需有意識的思考才有辦法突破我們自身的慣性。 有星性善於察言觀色;但,不經意會帶著評價。就蠻建議這樣的朋友多觀察生活中的大小
在工作中蠻常聽到父母問:「不少長輩朋友都說嬰幼兒或小孩子晚上不可以出門,因為這樣嬰幼兒會受到驚嚇,然後晚上不好帶較容易哭鬧?這是真的嗎?」 對於未知一直以來都是抱持的敬畏的心,因此是否有無形的力量...
是溝通?還是說服? 關於溝通,是對方真的沒辦法溝通?還是我們說服不了對方? 溝通究竟是溝通還是說服?這是首要釐清的問題。 因為「溝通」這兩個字被很多人誤會太久了。
老闆洗完澡上來後,我跟老闆說:「有件事想跟你說,剛剛你在浴室面對新進人員聲嘶力竭地哭鬧,處理得很好耶!尤其是我開門的那瞬間感覺不到你有負面的情緒!!進步很多!!很棒!!繼續努力吧!!」
某天下午過去客廳,客廳與廚房間門被新進人員關上,他自己打不開,剛好正在求救。 我打開後,蹲著視線平行問了新進人員:「是誰把門關起來的呢?」   新:「因為這裡是火車鐵路,火車的門要關起來」
在諮詢的過程中,一直都是提供生活化的建議與改善方式。因為不相信有改運這回事,需有意識的思考才有辦法突破我們自身的慣性。 有星性善於察言觀色;但,不經意會帶著評價。就蠻建議這樣的朋友多觀察生活中的大小
在工作中蠻常聽到父母問:「不少長輩朋友都說嬰幼兒或小孩子晚上不可以出門,因為這樣嬰幼兒會受到驚嚇,然後晚上不好帶較容易哭鬧?這是真的嗎?」 對於未知一直以來都是抱持的敬畏的心,因此是否有無形的力量...
是溝通?還是說服? 關於溝通,是對方真的沒辦法溝通?還是我們說服不了對方? 溝通究竟是溝通還是說服?這是首要釐清的問題。 因為「溝通」這兩個字被很多人誤會太久了。
老闆洗完澡上來後,我跟老闆說:「有件事想跟你說,剛剛你在浴室面對新進人員聲嘶力竭地哭鬧,處理得很好耶!尤其是我開門的那瞬間感覺不到你有負面的情緒!!進步很多!!很棒!!繼續努力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善於提供他人好意,或者說會照顧他人的想法,是一種成熟的展現嗎? 我的經驗觀察到有些人會: 1.聚會時帶東西來給大家吃 2.探班時帶飲料、點心來慰問同事 3.交際場合主動關心那些比較內向的人 而我通常是後者,屬於接受別人好意的,我也不會拒絕 只是我也在想,這是不是跟會"做人"是有關係的
Thumbnail
語言和情緒表達對我們的生活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分享了不同情緒表達方式帶來的心理影響,並提出關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情緒的調節與生活的影響。
Thumbnail
在親子的日常交流中,如何避免對話成為一場單向的詢問會?當我們詢問孩子:「今天過得怎樣?」時,經常只換來一句「還好」。 但實際上這不是孩子不想分享,而是我們的提問方式未能引起他們的共鳴。 本篇文章將探討如何透過簡單而具體的問題,開啟孩子內心世界的大門。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探索化繁為簡,打開孩子心扉
Thumbnail
從小到大有過自己與自己對話嗎?這個對話有時可能會變成自己的自言自語,或者當緊張時或對某事感到擔心時會對自己說的一些心理話,「冷靜,我可以的。」、「完蛋了,我這次一定會搞砸!」,有時是鼓勵的話有時是讓人有些卻步的話。
Thumbnail
內文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再設想父母的想法,以及一些個人想法。
其實小孩一直都在學身旁大人的一切,尤其是主要照顧者的小言小行,這些只是還不會馬上表現出來而已,不代表他沒學起來。 而且小孩真的只學「你所做的」,而不一定會聽「你所說的」,身教真的重於言教阿!
Thumbnail
「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看似表達關懷,實則會傷人,最常出現在親子關係中。父母若時常在叮嚀孩子或給孩子建議後,加上一句:「我是為你好」時,往往令孩子感到窒息。 「我是為你好」這句話背後傳遞的訊息常是:「你不懂, 我比你懂有經驗,你要聽我的」,這會讓一個準備獨立的孩子,感覺到被否定。然而,這句話背後,常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善於提供他人好意,或者說會照顧他人的想法,是一種成熟的展現嗎? 我的經驗觀察到有些人會: 1.聚會時帶東西來給大家吃 2.探班時帶飲料、點心來慰問同事 3.交際場合主動關心那些比較內向的人 而我通常是後者,屬於接受別人好意的,我也不會拒絕 只是我也在想,這是不是跟會"做人"是有關係的
Thumbnail
語言和情緒表達對我們的生活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分享了不同情緒表達方式帶來的心理影響,並提出關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情緒的調節與生活的影響。
Thumbnail
在親子的日常交流中,如何避免對話成為一場單向的詢問會?當我們詢問孩子:「今天過得怎樣?」時,經常只換來一句「還好」。 但實際上這不是孩子不想分享,而是我們的提問方式未能引起他們的共鳴。 本篇文章將探討如何透過簡單而具體的問題,開啟孩子內心世界的大門。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探索化繁為簡,打開孩子心扉
Thumbnail
從小到大有過自己與自己對話嗎?這個對話有時可能會變成自己的自言自語,或者當緊張時或對某事感到擔心時會對自己說的一些心理話,「冷靜,我可以的。」、「完蛋了,我這次一定會搞砸!」,有時是鼓勵的話有時是讓人有些卻步的話。
Thumbnail
內文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再設想父母的想法,以及一些個人想法。
其實小孩一直都在學身旁大人的一切,尤其是主要照顧者的小言小行,這些只是還不會馬上表現出來而已,不代表他沒學起來。 而且小孩真的只學「你所做的」,而不一定會聽「你所說的」,身教真的重於言教阿!
Thumbnail
「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看似表達關懷,實則會傷人,最常出現在親子關係中。父母若時常在叮嚀孩子或給孩子建議後,加上一句:「我是為你好」時,往往令孩子感到窒息。 「我是為你好」這句話背後傳遞的訊息常是:「你不懂, 我比你懂有經驗,你要聽我的」,這會讓一個準備獨立的孩子,感覺到被否定。然而,這句話背後,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