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3|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好不好啊?」常掛在嘴邊說,好不好呢?

「….好不好啊?」
某個星性不自覺流露出的習慣「我們去洗手,好不好啊?」「我們 _____,好不好啊?」
這樣的「…好不好啊?」聽起來如何?好像蠻客氣蠻有禮貌的!是吧?是嗎?
太多的「….好不好啊?」在應對姿態中會歸納為「討好」。因為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因為不敢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久了呢?會夾雜著委屈和難過,內心「期待」著對方說「好」;但,能保證一直都聽到「好」的答案嗎?
各種的討好姿態,也許有用;但,如果對方開始獨立思考、有自己的意見了呢?對方只會覺得很煩吧!!所以自己內心慢慢委屈難過的感覺出來了。

如果對方回:不好
「我們去洗手,好不好啊?」「我們_____,好不好啊?」「可不可以安靜一點?」「可不可以專心一點?」「可不可以不要亂跑?」這樣說的情況,心境是否能平穩的接受對方說「不好」「不可以」嗎?
在這情況下對方說「不好」「不可以」,內心會不會受傷?能否和諧寧靜的接納對方說「不好」「不可以」?
「不好,就算了」「那隨便你啊」這樣的回應,其實都是受傷的一種呈現。
當然可以問「好不好?」「可不可以?」但準備好聽到「不好」或「不可以」的答案嗎?

「你再怎樣就怎樣」
另一種情況就是「你再這樣跑給我試試看?」然後小孩子就很聽話的拼命繼續跑,接著大人就更火大。
「可不可以_____」「你再___就___」這些都是語意不清、表達不明確的用詞,怎麼能期待對方一定要懂?
當問「好不好?」「可不可以?」能否接納對方說不好?不可以?而不是不切實際的期待對方說好或是接著跟對方說:「你要說好啊!」「你要說可以啊!」

有意識的覺察
喜歡以大人與小孩的互動作為舉例。用無法溝通甚至無法言語表達的孩子來對比生活中的談話對象,其實很實用。
因為很多的生活對話都是無意識的,在這些無意識(無心)的對話中,如果曾經造成一些困擾紛爭了!
希望能有意識的覺察我們自己說話的習慣,這才是改善的第一步!

飲食習慣決定你的健康;說話習慣決定你的生活

有意識地說話,如同挑選有營養的食物。不是刻意的學話術,而是將這些句子與自己的親身經歷結合,反覆咀嚼慢慢的消化,久了成為我們自己的一部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