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東西可以買?
我當然不可能真的零購物,因為我沒有土地可以種田種菜,也不打算帶著兩歲的女兒蘑菇去非法入侵森林。
小時候非常喜歡的一本
紐伯瑞銀獎小說
《山居歲月》(好吧我現在三十好幾了還是熱愛這本書),以日記夾雜自述的方式,虛構了一個男孩單獨前往家族擁有的廢棄山林農場,展開以樹洞為家、訓練隼鷹打獵、以橡子和山楂果、鹿肉為食的野外隱居生活。
我深深為此書著迷,卻也知道那就是一個夢想而已,想像在森林中享受獨居、烤橡子當早餐……然後蘑菇就哭著掉下溪了。如果真的去操作大概就是這種慘狀吧。
身為21世紀的人類,我早就喪失了自給自足的能力,必須依賴社會而活。所以我的第一步,是設下實驗條件:
「在實驗的這一年,我只買生活必需品。」
但什麼是生活必需品?
麵包算不算生活必需品?應該算,因為我不會烤麵包,唯一烤成功的是約克夏布丁。
甜食算不算生活必需品?其實不算……好,那就不買甜食。可是我好多朋友在做自家烘焙工作室,如果不買甜食,就不能支持他們的工作了,這樣會不會很沒道義?
外食算不算生活必需品?當然不算。可是,如果是親友聚餐呢?
咖啡算不算必需品?當然算!我要靠咖啡因才能寫作賺錢啊!但是,咖啡可以在家自己泡,如果出門去咖啡店喝,算不算必需?算不算浪費?我有好多開咖啡店的朋友,去消費順便聊天、增加主婦的社交機會、有時還會不小心談到合作案子。這樣子,咖啡店消費好像又是必需品?
- 就算是星巴克也是媽媽可以放鬆的地方(有時兼工作場所)啊!
書本算不算必需品?好像有點模糊,書本可以從圖書館借,但是如果連我都不買書,那台灣的書市又少了一個會買書的消費者支撐了啊。
檢查到這邊,就發現資本主義根本是我媽,我就是資本主義的孩子,吸著她的奶水長大成人,我的生活完全是以消費行為架構而成的,從去市場買菜、到送孩子去幼兒園上學、在咖啡店用網路寫稿,沒有消費行為,我會困死在這個城市之中,還會失去人脈資源和社交機會,甚至對自己的職業不忠不義──不買書的作者根本就是罪人。
於是我設定的條件如下:
- 可以購買生活必需品,交通費用和醫療費也算,當然包含了女兒的尿布。
- 可以外食,但是要節制,以配合親友聚餐為主。
- 可以有買「他人創作的作品」的彈性,一個月以一千元為限,包含朋友做的糕點、新書、手工減塑袋之類的。
那這樣有很難嗎?
看到這邊,也許會想說這也太寬鬆了吧?沒關係,我們就先寬鬆地試著騎車出門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