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領導者,才能讓團隊 1+1>2?身為老闆,這是我的 3 點建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無論是規模多大的公司,是三、五人的小工作室,還是三、五百人的大企業都一樣;我常常聽到許多主管頭疼地說:「隨著事業愈做愈大,我才發現,做好商品並不困難,領導人心才是最難的!」 「商品力」可以藉由具體的專業與技術,打造核心競爭力,贏得市場青睞;但是,「領導力」卻是一種抽象的能力,只能靠領導者塑造的風範與作為,來影響最難捉摸的人心。

怎麼樣的主管,才是好的領導者?

許多領導者常忘記,團隊想跟隨的是「人」,而不只是「錢」。 畢竟,好的人才人人搶,領導者能給予的待遇與福利,未必是最優渥的。如果只以薪資當做招聘員工的原則,永遠都有能開出更佳條件的公司來挖角,而人才也會輕易為了薪資而離去。

1. 把團隊當品牌經營,塑造值得認同的DNA

我認為,身為一個領導者,必須「將團隊當成品牌來經營」,才能在團隊中建立信賴感,凝聚眾人的向心力,產生無形的影響力。 如此一來,認同你的人,自然會成為你的信徒;無論任何時候、遇到多麼艱難的挑戰,都願意擁護力挺到底。 當團隊為了領導者以及這個企業的精神而存在時,就等同複製了領導者與品牌的DNA;當整個團隊都擁有相同的DNA時,便能隨之建立如同品牌精神般不可動搖的價值觀,成為了無形的管理力量,也就是所謂的「企業文化」。 領導者的行事作風,其實就等同企業文化;相對的,一個部門主管的行事作風,就代表部門文化。文化一旦建立,除了能吸引認同其價值觀的人,也有可能促使原本不是這樣的人,因而受到影響,改變思維、轉向認同;相對的,也能自動淘汰不適任的人,因為不認同的人,便會成為團隊裡的異類,最後自動或被迫退出。

2. 根據時代的需求找到「對的員工」

我的用人哲學就是「找到特質對的人,並且把人放在對的位置。」 面對現今時代與市場的高度變化,我在用人上特別注重員工必須具備一項重要的特質,那就是「對任何事物都樂於嘗試、接受挑戰的無畏精神」,才能因應新創企業所需要的靈活應變。

3. 具備因熱愛和努力累積出的領導自信

領導團隊的人不一定會是團隊中最專業的人。比方說,一家程式設計公司的主管,不一定是公司裡最會寫程式的工程師,又或者是在一間餐廳擔任領導角色的人,也未必是最會烹調的廚師。 但是領導者本身必須要有充足的專業與自信,才能夠真正的帶領一個團隊。 這裡所指的「自信」,並不是指剛愎自用,聽不進任何人的意見,而是因為先天的能力,對事業的熱愛,加上後天的努力,以及對顧客的重視等累積而成的能力,所產生的力量與態度。 我曾經看過不少主管,做的是自己不熟悉的產業跟領域,在業務執行過程中,既不了解現況,也不願意親身參與和學習,只想用過往的「經驗」來解決問題;或在茫然與不安的情況下,像無頭蒼蠅般到處詢問員工意見來輔助自己做決策,最後落入無法掌控團隊,又不得民心的尷尬局面。無論是哪一種,對企業與團隊發展而言,都是無形的損耗與代價。 此外,我想提醒各位老闆或主管,只有與跟你素質相當、擁有互信基礎的成員,才有可能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加乘優勢。或許每個人都能給予某些建議,但絕對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給你「對的建議」。 主管必須清楚知道「什麼事情需要大家一起討論、什麼事情則要自己快速決策」,千萬不要在組織團隊之後,因為缺乏自信,什麼事情都非得拉著大家一起討論不可。因為團隊中每個人的專業程度和眼光視野的不同,反而可能製造出的雜音和混亂,無法做出正確的決策,也容易造成人力、時間、資源與成本的浪費。 身為一個老闆或主管,或許每個人的意見你都可以嘗試聽聽看,但是絕不要因為缺乏主見與自信,事事都依賴團體決策,最後卻成為「互踢皮球,但卻沒有人需要負責」的惡性循環。
avatar-img
3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男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一位朋友,動態上總貼滿他與老婆孩子到處度假的甜蜜照片,前一陣子卻驚傳「婚姻危機」! 怎麼回事? 結婚前,這位朋友是一個漫畫家,希望自己畫出連載,投稿報社,偶爾錄取,收入一直很不穩定。 結婚後,為了養
郭台銘曾這樣說:「台灣有很多年輕人,以開咖啡廳為滿足,這樣的想法有些不可思議。」 他的意思是,台灣的年輕人不要有島國思維,應該向外走出去,創造更多好像李開復這樣的企業家、高階經理人。 儘管此話題已退燒
想像有一天你到跑步機跑步,請問,你會設定一個時間(譬如30分鐘),然後一邊跑一邊看「剩餘時間」,還是看「已跑時間」? 我認識的好幾個朋友,都是看「剩餘時間」。 「這樣會愈跑愈high。」他們說。 有一
前一度沒有工作、賦閒在家,除了寫作外,經常和一位業界大哥吃飯請教,他給了我很好的建議。 他跟我說,現在(沒工作)吃老本,沒關係,趁這個時候,反而有機會去思考「未來的方向」。 他說,反而是在上班的時候,
最近和幾位以前矽谷的同窗在聊天,話當年的事;當年我們曾一起討論創業點子,現在回到台灣,各有各的發展。 有趣的是,我們的話題,聊到了當年。 我赫然發現:「喂,你當年那個點子,很像Facebook耶!」
有一句話說,有快樂的員工,就有快樂的客戶。但,如果產業就是這麼嚴酷,只能二擇一,企業主管無法同時養飽員工,又提供好產品給客戶,那,一個「好主管」會選擇哪一個? 有一間傳產老企業,已經傳了三代,現任老闆
有一位朋友,動態上總貼滿他與老婆孩子到處度假的甜蜜照片,前一陣子卻驚傳「婚姻危機」! 怎麼回事? 結婚前,這位朋友是一個漫畫家,希望自己畫出連載,投稿報社,偶爾錄取,收入一直很不穩定。 結婚後,為了養
郭台銘曾這樣說:「台灣有很多年輕人,以開咖啡廳為滿足,這樣的想法有些不可思議。」 他的意思是,台灣的年輕人不要有島國思維,應該向外走出去,創造更多好像李開復這樣的企業家、高階經理人。 儘管此話題已退燒
想像有一天你到跑步機跑步,請問,你會設定一個時間(譬如30分鐘),然後一邊跑一邊看「剩餘時間」,還是看「已跑時間」? 我認識的好幾個朋友,都是看「剩餘時間」。 「這樣會愈跑愈high。」他們說。 有一
前一度沒有工作、賦閒在家,除了寫作外,經常和一位業界大哥吃飯請教,他給了我很好的建議。 他跟我說,現在(沒工作)吃老本,沒關係,趁這個時候,反而有機會去思考「未來的方向」。 他說,反而是在上班的時候,
最近和幾位以前矽谷的同窗在聊天,話當年的事;當年我們曾一起討論創業點子,現在回到台灣,各有各的發展。 有趣的是,我們的話題,聊到了當年。 我赫然發現:「喂,你當年那個點子,很像Facebook耶!」
有一句話說,有快樂的員工,就有快樂的客戶。但,如果產業就是這麼嚴酷,只能二擇一,企業主管無法同時養飽員工,又提供好產品給客戶,那,一個「好主管」會選擇哪一個? 有一間傳產老企業,已經傳了三代,現任老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有一位YouTuber被爆疑似加入了奇怪的心靈課程,個性、行為都變得詭異,整個人像變了一樣。要怎麼分辨這種課程是幫助還是害人呢? 在教什麼?會讓人改變到如此誇張的程度嗎? - 1.只會叫你喊口號,但不深究內在原因 一直上課喊:我好棒!導師最棒!我很厲害!我很有自信等等 幾乎沒有引導你內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成為一位稱職的領導者應具備的幾個原則,包括同理心、適當的原則與領導風格,及發現團隊成員的亮點。通過案例分析,文章強調了有效領導者應該如何關心團隊成員的感受,支持他們的努力,並在困難與挑戰中提供指導與鼓勵。透過這些原則,領導者能夠建立團隊信任感,提升整體表現,並做到以人為本的管理。
高居離職排行榜第二名的理由,是對主管心生不滿。 如何辨識你的主管是一位好主管,讓你可以放心繼續留在這個職場中呢?
Thumbnail
前言 「如果你相信礦石,祂可以成為你的力量;即使不相信他也可以成為你生活的美麗。」 這句話是我這些年來流動水晶,告訴礦友、客人們的一句話。 2021年疫情變嚴重、居家隔離的時候,也是我在IG創立帳號水晶之森流動礦石的時間。那年的我20歲,正是大三的年紀,時間一晃來到2024,現在的我已經畢業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華為以領先全球的資通訊技術、智慧裝置供應商,跨足電信網路、IT、智慧裝置和雲空間服務等四大重要領域,致力將數位科技融入每個人、每戶家庭和組織機構的生活中,打造完全連線的智慧世界。這篇文章將聚焦在中國科技巨頭華為的成功背後的歷程與策略。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是否需要在每一個領域都超越下屬的問題,並分享了一位主管的故事。透過分享的故事,提出了一個優秀的主管應該具備的能力,並呼籲職場勇士們要記住團隊的成功遠比個人的能力重要。
Thumbnail
大人世界中,「一個你每天都得相見,但卻令你很痛苦的人」,是家常便飯,我的答案是:敬而遠之。 但若"這個人",是學生,而你,又是一名教師的話。 基於教學及輔導的專業及責任,當然不能敬而遠之,那怎麼辦? 多數老師的答案是,爭奪權力,展現權威,用霸氣令學生懾服。 但研究顯示,這樣也許維持了
Thumbnail
之前我在大陸工作時,手下大概有四、五百個員工,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帶領團隊達成公司要求的業績目標 身為帶大團隊的高階主管,我最重要的工作不是死死盯著每一個人的工作細節(人太多其實也盯不過來😂),而是營造愉悅的工作氛圍,最大化地激發團隊的凝聚力跟驅動力
Thumbnail
培養領導力與影響力對個人和團隊都是至關重要的。通過個人的修養和態度,可以建立起更積極、支持和照顧他人的態度。這需要尊重每個人,保持中立的態度和願意為多少人的生命負責任。文章中提供了許多示例和故事來闡述這些觀點。
Thumbnail
最近有一位YouTuber被爆疑似加入了奇怪的心靈課程,個性、行為都變得詭異,整個人像變了一樣。要怎麼分辨這種課程是幫助還是害人呢? 在教什麼?會讓人改變到如此誇張的程度嗎? - 1.只會叫你喊口號,但不深究內在原因 一直上課喊:我好棒!導師最棒!我很厲害!我很有自信等等 幾乎沒有引導你內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成為一位稱職的領導者應具備的幾個原則,包括同理心、適當的原則與領導風格,及發現團隊成員的亮點。通過案例分析,文章強調了有效領導者應該如何關心團隊成員的感受,支持他們的努力,並在困難與挑戰中提供指導與鼓勵。透過這些原則,領導者能夠建立團隊信任感,提升整體表現,並做到以人為本的管理。
高居離職排行榜第二名的理由,是對主管心生不滿。 如何辨識你的主管是一位好主管,讓你可以放心繼續留在這個職場中呢?
Thumbnail
前言 「如果你相信礦石,祂可以成為你的力量;即使不相信他也可以成為你生活的美麗。」 這句話是我這些年來流動水晶,告訴礦友、客人們的一句話。 2021年疫情變嚴重、居家隔離的時候,也是我在IG創立帳號水晶之森流動礦石的時間。那年的我20歲,正是大三的年紀,時間一晃來到2024,現在的我已經畢業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華為以領先全球的資通訊技術、智慧裝置供應商,跨足電信網路、IT、智慧裝置和雲空間服務等四大重要領域,致力將數位科技融入每個人、每戶家庭和組織機構的生活中,打造完全連線的智慧世界。這篇文章將聚焦在中國科技巨頭華為的成功背後的歷程與策略。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是否需要在每一個領域都超越下屬的問題,並分享了一位主管的故事。透過分享的故事,提出了一個優秀的主管應該具備的能力,並呼籲職場勇士們要記住團隊的成功遠比個人的能力重要。
Thumbnail
大人世界中,「一個你每天都得相見,但卻令你很痛苦的人」,是家常便飯,我的答案是:敬而遠之。 但若"這個人",是學生,而你,又是一名教師的話。 基於教學及輔導的專業及責任,當然不能敬而遠之,那怎麼辦? 多數老師的答案是,爭奪權力,展現權威,用霸氣令學生懾服。 但研究顯示,這樣也許維持了
Thumbnail
之前我在大陸工作時,手下大概有四、五百個員工,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帶領團隊達成公司要求的業績目標 身為帶大團隊的高階主管,我最重要的工作不是死死盯著每一個人的工作細節(人太多其實也盯不過來😂),而是營造愉悅的工作氛圍,最大化地激發團隊的凝聚力跟驅動力
Thumbnail
培養領導力與影響力對個人和團隊都是至關重要的。通過個人的修養和態度,可以建立起更積極、支持和照顧他人的態度。這需要尊重每個人,保持中立的態度和願意為多少人的生命負責任。文章中提供了許多示例和故事來闡述這些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