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帶出影響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幾天我們一家大小都掛了病號,每個人都需要吃藥。大人不愛吃藥,小孩更是不喜歡,所以我們總是鼓勵小朋友要勇敢自己吃藥,但往往最後都需要用灌的,那個畫面簡直跟殺豬沒兩樣,嘶聲裂肺。
好不容易昨晚在我的示範跟鼓勵下,女兒竟主動要求要自己吃藥,甚至在今天早上主動提醒我太太該吃藥了,還說:我也會很勇敢地吃藥喔。當下頓時覺得這個不到兩歲半的孩子比我們大人成熟許多,他在這小小年紀就學會了鼓勵跟陪伴,這不應該是爸媽需要有的特質嗎?某種程度上我們常常認為應該是權力較大者來鼓勵權力較小的,其實不然,有時候在上位者也很需要被鼓勵以及被陪伴。當然,我不否認上位者可能有他需要獨立或孤獨的一面。
在聖經的教導中,陪伴確實是帶出影響力很好的方法。我認為當主管在下達工作任務時,大部分的時間我們都希望部屬主動獨立完成任務,但也不要忽略有很多時候部屬也很需要上級陪伴與支持來共同完成工作目標,給予足夠的資源、信心和鼓勵,我想這樣也比較符合團隊作戰的精神!
不論我們身處在甚麼角色,不要忘記如果你想發揮你在別人生命中的影響力,陪伴是不可或缺的要件之一喔!也就是需要花時間陪伴他一起走一段路。時間是我們一生中最寶貴的資源,你願意花時間在誰身上,產生的影響力就相對來的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會員
5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ruce Ya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關於影響力的文章已經有許多大師談過,我們需要認知到我們的影響力是來自本身生命的力量而非來自外在的頭銜或職位。不少身處高位的前輩都相當謙卑謙和,與人交往不帶架子,但說出來的話語往往很有力量。  該如何習得謙卑呢?我想從古至今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我不是身處高位的工作者,但是在職場上及生活中,溫柔
隨著社群招募的興起,許多HR朋友紛紛建立起自己企業的外在雇主品牌形象,透過對外的訊息發佈,希望吸引在企業外的求職者,當然我們也不落人後的再做這件事情。但是最近我開始反思一件事情,我們大部分的同事知道我們HR在做什麼嗎?甚至是HR團隊中沒有參與社群經營的同事知道我們在做什麼嗎?我開始問自己,我們所塑造
處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現代人的生活跟過往有著截然不同的型態以及模式,但上帝很公平,不管是誰,在哪個時代,一天一樣只有24小時。所以對於"忙碌"的現代人,時間怎麼安排就變得額外重要,也成為市場上的顯學。我整理了最近我的感觸,希望可以跟大家一起交流討論。  簡述一下我自己,在家裡面我是丈夫,是孩子的父親(
招募對的人進公司是招募工作的最高準則,但是招募工作對於我來說更重要的有下面幾點:  1.保持自己對就業市場的現實感  2.了解目前求職者的需求及在意的面向  3.維持自己對人的敏感度  4.掌握其他企業的招募情況   當我們對於招募工作的認知不再只是招募時,會激發我們更大的動力以及不同的眼光!
記得我大學的第一學期時,中文老師問我們讀心理系是你的呼召嗎?你是真的想讀心理系,還是只是分數落點剛好在這裡?心理系所學的是你想要的嗎?你喜歡心理學嗎?對於一個受填鴨教育18年的孩子來說,這些問題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現在回想起來,我很慶幸當初到了輔大心理系,因為輔大心理系很鼓勵學生去探索自己,沒有把
勞碌的現代人,從趕著上學放學到趕著上班下班,睡眠時間也越來越短,一天24小時除了睡覺外,大部分對外時間都是再放電,所以長期下來常常覺得透支,疲乏無力,這真的是OK對外嗎?沒有好好的充電,我想連帶工作的表現也無法具有能量進而帶來效果,那怎樣可以幫助我們充電呢?我想有幾點可以幫助我們在身心靈上得著飽足。
關於影響力的文章已經有許多大師談過,我們需要認知到我們的影響力是來自本身生命的力量而非來自外在的頭銜或職位。不少身處高位的前輩都相當謙卑謙和,與人交往不帶架子,但說出來的話語往往很有力量。  該如何習得謙卑呢?我想從古至今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我不是身處高位的工作者,但是在職場上及生活中,溫柔
隨著社群招募的興起,許多HR朋友紛紛建立起自己企業的外在雇主品牌形象,透過對外的訊息發佈,希望吸引在企業外的求職者,當然我們也不落人後的再做這件事情。但是最近我開始反思一件事情,我們大部分的同事知道我們HR在做什麼嗎?甚至是HR團隊中沒有參與社群經營的同事知道我們在做什麼嗎?我開始問自己,我們所塑造
處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現代人的生活跟過往有著截然不同的型態以及模式,但上帝很公平,不管是誰,在哪個時代,一天一樣只有24小時。所以對於"忙碌"的現代人,時間怎麼安排就變得額外重要,也成為市場上的顯學。我整理了最近我的感觸,希望可以跟大家一起交流討論。  簡述一下我自己,在家裡面我是丈夫,是孩子的父親(
招募對的人進公司是招募工作的最高準則,但是招募工作對於我來說更重要的有下面幾點:  1.保持自己對就業市場的現實感  2.了解目前求職者的需求及在意的面向  3.維持自己對人的敏感度  4.掌握其他企業的招募情況   當我們對於招募工作的認知不再只是招募時,會激發我們更大的動力以及不同的眼光!
記得我大學的第一學期時,中文老師問我們讀心理系是你的呼召嗎?你是真的想讀心理系,還是只是分數落點剛好在這裡?心理系所學的是你想要的嗎?你喜歡心理學嗎?對於一個受填鴨教育18年的孩子來說,這些問題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現在回想起來,我很慶幸當初到了輔大心理系,因為輔大心理系很鼓勵學生去探索自己,沒有把
勞碌的現代人,從趕著上學放學到趕著上班下班,睡眠時間也越來越短,一天24小時除了睡覺外,大部分對外時間都是再放電,所以長期下來常常覺得透支,疲乏無力,這真的是OK對外嗎?沒有好好的充電,我想連帶工作的表現也無法具有能量進而帶來效果,那怎樣可以幫助我們充電呢?我想有幾點可以幫助我們在身心靈上得著飽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繼上一篇,那你一定有疑問,我已經陪伴我的孩子了,怎麼他還是什麼都不會,跟你說的不一樣啊!   等等,你做的是“陪伴”,還是只“陪”不伴呢?   如果你只做一半是不夠的,要做到真正的陪伴才會有效果,讓我跟你講發生在我孩子身上的故事。      那時候兒子剛上小一,有一天我老婆跟我說兒子注音
Thumbnail
  嬰幼兒在哭泣時,需要的不僅僅是食物和換尿布,他也需要被接納的感受、和照顧者在一起的喜悅、安全感、也需要學習如何與人產生正向關係,也需要感官的刺激使自身成長,所以在餵食及換尿布洗澡穿衣時,應該多跟嬰幼兒正向互動,投以「母性照顧」,可以溫柔擁抱,告訴孩子我們現在在做甚麼,輕柔觸摸孩子的身體部位告訴他
Thumbnail
隨著孩子愈來愈大,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時間愈來愈少、細碎。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日常相處時間裡,建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信任關係。
Thumbnail
陪伴孩子不僅是一份責任,更是一種無價的禮物。透過親子共讀、戶外活動以及遊戲互動,培養孩子的多元興趣與能力。在這個使用科技的時代,選擇親子共度的高質量時間,給予孩子更多關愛和安全感。
Thumbnail
在我生命中最素昧平生的重要他人就是我的醫生了,有時他會基於專業的考量給我一些建議,最記得我們有過極大爭執的一次就是在產後餵母乳這件事,他提醒我一定要餵,原因是我在孕期他評估我需要服用精神科藥物的必要性,那小孩在我腹中勢必也吸收到了,倘若我不餵母乳,孩子會有戒斷症狀,他認為要逐漸遞減。
Thumbnail
你有想過讓家務成為孩子的快樂源泉嗎?家務不只是日常的必須,也是孩子學習責任、合作與家庭價值觀的絕佳機會。 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從「命令」轉變為「邀請」,透過具體的指示與正面鼓勵,激發孩子的參與感與成就感,讓家庭生活充滿歡樂與學習。 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培養孩子成為家中的小幫手,共創溫馨的家庭氛圍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面對困難抉擇時的善良和正確之間的抉擇。作者分享了她和家人的一些個人事例,並提出了一些對於教導孩子和與年長家人相處的感悟。藉由這些真實生活中的例子,希望能啟發讀者在面對日常生活中的抉擇時,選擇善良。
Thumbnail
只要家長真心想陪伴孩子,不管多忙碌,相信一定可以找到方法,而且,孩子也一定可以感受到我們的愛,這將會是他們長大後面對挑戰與困境的力量。
Thumbnail
曾經聽到孩子這樣說或這樣問,如果你是爸爸媽媽,你會想到什麼,又會如何回應呢? 1.我要你跟我比賽/一起玩 2.我希望你們好好聽我講話 3.在我附近就好,我不想要一個人 4.在我旁邊,而且不要只顧著做自己的事 5.一起打球/出去買東西/打電動 6.我不要你去上班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繼上一篇,那你一定有疑問,我已經陪伴我的孩子了,怎麼他還是什麼都不會,跟你說的不一樣啊!   等等,你做的是“陪伴”,還是只“陪”不伴呢?   如果你只做一半是不夠的,要做到真正的陪伴才會有效果,讓我跟你講發生在我孩子身上的故事。      那時候兒子剛上小一,有一天我老婆跟我說兒子注音
Thumbnail
  嬰幼兒在哭泣時,需要的不僅僅是食物和換尿布,他也需要被接納的感受、和照顧者在一起的喜悅、安全感、也需要學習如何與人產生正向關係,也需要感官的刺激使自身成長,所以在餵食及換尿布洗澡穿衣時,應該多跟嬰幼兒正向互動,投以「母性照顧」,可以溫柔擁抱,告訴孩子我們現在在做甚麼,輕柔觸摸孩子的身體部位告訴他
Thumbnail
隨著孩子愈來愈大,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時間愈來愈少、細碎。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日常相處時間裡,建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信任關係。
Thumbnail
陪伴孩子不僅是一份責任,更是一種無價的禮物。透過親子共讀、戶外活動以及遊戲互動,培養孩子的多元興趣與能力。在這個使用科技的時代,選擇親子共度的高質量時間,給予孩子更多關愛和安全感。
Thumbnail
在我生命中最素昧平生的重要他人就是我的醫生了,有時他會基於專業的考量給我一些建議,最記得我們有過極大爭執的一次就是在產後餵母乳這件事,他提醒我一定要餵,原因是我在孕期他評估我需要服用精神科藥物的必要性,那小孩在我腹中勢必也吸收到了,倘若我不餵母乳,孩子會有戒斷症狀,他認為要逐漸遞減。
Thumbnail
你有想過讓家務成為孩子的快樂源泉嗎?家務不只是日常的必須,也是孩子學習責任、合作與家庭價值觀的絕佳機會。 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從「命令」轉變為「邀請」,透過具體的指示與正面鼓勵,激發孩子的參與感與成就感,讓家庭生活充滿歡樂與學習。 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培養孩子成為家中的小幫手,共創溫馨的家庭氛圍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面對困難抉擇時的善良和正確之間的抉擇。作者分享了她和家人的一些個人事例,並提出了一些對於教導孩子和與年長家人相處的感悟。藉由這些真實生活中的例子,希望能啟發讀者在面對日常生活中的抉擇時,選擇善良。
Thumbnail
只要家長真心想陪伴孩子,不管多忙碌,相信一定可以找到方法,而且,孩子也一定可以感受到我們的愛,這將會是他們長大後面對挑戰與困境的力量。
Thumbnail
曾經聽到孩子這樣說或這樣問,如果你是爸爸媽媽,你會想到什麼,又會如何回應呢? 1.我要你跟我比賽/一起玩 2.我希望你們好好聽我講話 3.在我附近就好,我不想要一個人 4.在我旁邊,而且不要只顧著做自己的事 5.一起打球/出去買東西/打電動 6.我不要你去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