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還是學生時,有次期中考我們班上的成績慘不忍睹,老師語重心長的對我們說:「為什麼大家都坐在同一間教室,面對同樣的黑板、同樣的課本、同樣的老師,但有些學生的成績就是比較高?要好好想想自己該如何努力啊!」
我得先強調我非常喜歡這位老師,至少他是在我畢業多年後,少數依然能回憶起的榜樣;不過針對這段話我當時就在內心吐槽:「那為什麼我們受教育的方式,好像從 100 年前就沒變啊?老師們是不是也該好好努力啊!(死小孩)」這麼多年後我終於探詢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我們的教育是由三類人推波助瀾下的結果,分別是:工程師、石油大亨、心理學家。
正義感爆棚的工程師 你可能有這樣的印象,西方的教育就是注重開放、個人發展,而東方就強調升學主義、考試、制式化教育;但其實在
《學習的升級》 * 一書中,作者約翰·庫奇替我們澄清了這個觀點:東西方並無差別,普遍教育的方針目前都是以「制式化教育」為主。但在 19 世紀早期,美國的教育的確是採個性化教學的,為什麼這件事突然就消失了呢?這就要說到今天的第一個主人公:
腓德烈·泰勒 (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1856 年 3 月 20 日,雙魚座的泰勒出生於富裕的律師家庭,在良好的教育下,成為一名高級機械工程師;他的工作表現可是出了名的高效、能幹、好棒棒,據說他總是能比所有人率先完成手上的工作,而其他的同事都還在摸魚打混。這就讓泰勒心理不平衡了:「為什麼其他人沒辦法跟我一樣高效呢?」他看不慣其他人的怠惰,認為這是惡劣且剝削雇主權益的表現,正義感爆棚的泰勒發了個願:「我要投入生產力研究,改變世界!」
就這樣,1911 年泰勒終於出版了自己的大作《科學管理原則》(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他將每項工作的耗時、標準量從大拆到小,並用「分組」的概念安排人力、資源、時間投入,實現在最經濟的成本下大幅提升產能的目的,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泰勒制」;當時正逢美國工業革命發展後期,大老闆們看完紛紛拍手叫好:「這是良藥!良藥啊!趕緊給我實施。」社會經濟發展穩定且繁榮,大家也尊稱泰勒為「科學管理之父」,甚至有批自稱為「泰勒主義者」 的信徒出現。
那這跟我們的「教育」有什麼關係呢?這就是接下來的重頭戲了。
石油大亨選邊站 19 世紀早期美國教育尚未普及,有高中學歷的人僅佔 6%,當時有兩派人馬對教育提出建議;一派是「人文主義者」推崇個性化教學,他們認為讓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所長、因材施教,才是教育的本意;而另一派就是「泰勒主義者」,與前者正好相反,他們認為教育資源不應該用來替學生實現美國夢,要服務當前盛行的「泰勒制」經濟社會,延續繁榮發大財。
換句話說,「泰勒主義者」認為學生應該為將來的生產工作預先做準備,要建造一個能教出「平均水平工人」的系統。這個觀點在今日看來簡直是驚世駭俗啊,但當時全社會在「泰勒制」順暢的運作下,信徒們對此堅信不疑;好死不死,給當時最有錢的石油大亨,
約翰·洛克斐勒 (John Davison Rockefeller)看到了。
洛克斐勒相當於今天的台灣首富郭董,事業鼎盛的他有兩個夢想:公益推廣,以及繼續賺大錢。當時實施「泰勒制」的過程中他就發現不對勁,怎麼工人都不肯乖乖的待在工廠裡當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人人還抱有成為卡內基、取代洛克婓勒的美國夢。
靈光一閃的他突然想到:「釜底抽薪!」從這些工人的後代開始,直接灌輸他們「正確」的價值觀,要教育孩子成為適合在工廠產線上的「標準工人」;不久後他贊助名為「標準教育委員會(General Education Board)」的組織,而該組織裡就有大量的「泰勒主義者」,在洛克婓勒銀彈支持的情況下,「人文主義者」推崇的個性化教學大敗。
1912 年「標準教育委員會」發表一篇震驚全美的論文,宣示他們的理念:
「我們不應試圖讓這些人或他們的孩子,成為哲學家、學者、或科學家;不應從這些人中培養作家、演說家、詩人或文學家;更不應在他們之中尋找有望成為偉大藝術家、畫家、或音樂家的胚胎;也無須從他們之中培養律師、醫生、牧師、政客以及政治家。畢竟這些(職業)我們已有大量人選……而我們給自己設定的任務很簡單、也很美好;我們將把孩子們組織在一起,教導他們以完美的方式,去實現連他們的父母至今都未能完美達成的工作。」
自此「平均標準化教育**」開始推動⋯⋯
還不夠,心理學家來補刀 在「泰勒主義者」的引領下,學校變得越來越像工廠,學生開始按年紀大小「分組」,且為了讓學生早點適應將來的工廠環境,學校第一次引入「鈴聲」、「固定授課時間」等概念;另有專門的課程設計者採用「科學管理」的概念來制定所有人統一適用的課程,校內一切也都參照工廠設立明確的階級、分層管理模式,例如校長就如同「廠長」,底下的教職員就像負責生產線上的「領班」。
這時,一位心理學與行為主義學家出現了,
愛德華·桑代克 (Edward Lee Thorndike),他跳出來說:「泰勒主義的想法有問題!」太好了,終於有人願意出來說句公道話⋯⋯但很抱歉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樣;桑代克完全支持「泰勒制」在教育上的沿用,但他認為「泰勒主義者」針對教育方向提出的:「學生應平均、無差別的受教育。」這個想法是錯的。
他受法蘭西斯·高爾頓(差異心理學與心理測量科學方法創立者)的「等級理論」影響頗深,認為人的「能力」是有差別的:「怎能讓那些天資聰穎的學生,跟工人的孩子混在一起呢?無差別的將教育資源投入給所有人,豈不是一種浪費?」按桑代克的構想,教育應該讓學生在進入社會前,就先替自己未來該勝任的「職位」做好準備,所以得替學生做分類;這個觀點你很耳熟對吧?沒錯:能力分班、入學考試、升學主義。
根據桑代克的設計,在高等教育前的國小、國中、高中,一樣適用「泰勒制」的平均化教育,而那些適合當工人的孩子,高中畢業後就直接進入工廠,維持社會生產的需要;優秀的孩子該進入明星、私立大學,得有「入學考試」、「排名」等方式把他們篩選出來,所以「考試決定你未來的人生價值」這件事就這麼形成了,一直影響至今,讓祖輩、父母都有「不要輸在起跑點」、「你現在不好好努力,將來就沒有好工作」的觀念。
桑代克對現代教育的奠基有非常深的貢獻,除了升學、分類、排名之外,第一次的「分類教科書」編撰也是由他策劃;另外他還主持了全美最大的「教導主任」培訓計畫,替學校的管理職設立了「主任」職缺,讓分層管理更嚴謹。
每個時代的制度與思潮,都只是「當下」的解決方案 看到這邊,你就能理解為什麼我們的教育會成為今天這樣,有「標準化教育」、「考試升學主義」兩大主軸,其實都是在 100 多年前由一群當時最頂尖的社會學家、企業家、科學家,針對當時的社會大系統的需求(好啦也有商人自己的需求)構想出來的解決方案,這些制度有沒有帶來好處?絕對有。
例如「標準教育委員會」的創立其實是建構在一個偉大的宗旨上:希望不分種族、階級、信仰,讓全美國人民皆享有受教權利;前面提到全美國的教育水平,高中學歷僅佔總人口 6%,在平均標準教育普及後飆升到 81%。而受平均標準教育進入工廠的學生,替美國工業革命後期創造龐大、穩定的經濟增長(當然還包括「
福特制 」的工廠流水線設計的貢獻),進而使美國成為民主主義繁榮的溫床;1941 年二次大戰期間,珍珠港事件讓美國參戰,此前累積的強大工業產能、軍備、物資、糧食,能讓美軍在戰場上與希特勒的納粹德國抗衡,這些制度帶來的成就是難以忽視的。
但請注意,每個時代的制度與思潮,其實都是同時代人針對當下問題提出的解決方案,並不代表這些方案能沿用至今;如今面對知識經濟、5G、人工智慧等各個領域的技術增長,我們的教育仍只有在「資訊傳遞」上做改變,出現線上教育、電子書、YouTube 等影音形式上的變化,但根本的思維方式與習慣仍然停留在百年前。
我們這個時代,應該有我們自己的解法,而目前還沒有人提出來。
因此我與子雍在我們的
《英雄之旅:自己的故事,別當配角》 線上課程中,將從啟發「思維」的角度,嘗試提出全新的學習方法,這是我提出「將我們的知識與教育水平,推前一個世紀」理念的第一步;一定也有不足之處,但如果你願意跟著我們一起前行,歡迎你隨時加入,我在課程中等你。
英雄,是成為你自己
走在正確的方向,不要便宜行事,你的故事也可以撼動人心,《英雄之旅:自己的故事,別當配角》 線上課程 2019.08.20 正式募資;希望你能支持我的作品,並關注我的粉絲專頁「林子威 Alex Lin」 ,我們課程中見。
補充資訊 * 本文中提到的《學習的升級》 (暫無繁體中文版,原文書名為:Rewiring Education: How Technology Can Unlock Every Student’s Potential),這本書的作者是約翰·庫奇(John D. Couch),是知名的 Apple 公司第 54 號員工、現任教育副總裁;以及哈佛大學的教育學碩士傑森·湯(Jason Towne),專攻學習動機心理學、教育技術專案,兩人都有非常深厚的教育研究背景;另一本也推薦你看的書是《終結平庸》 (The End of Average: How We Succeed in a Wolrd That Values Sameness),作者陶德‧羅斯(L.Todd Rose),對泰勒到桑代克的教育沿革有非常詳盡的介紹。
**「平均標準」 這個概念源自泰勒的名言:「一個全是平均標準工人的系統,要比一個全是天才的系統,運轉的更為高效。」算是「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的西方版吧!但這邊要強調一下,「平均化」的概念,其實是源於更早的統計學家凱特勒(Lambert Adolphe Jacques Quetelet)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