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5|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科普策展需要設計、企劃,還是學術人才? 淺談團隊構成的三要素。

一般展覽公司其實也不少,但能主辦科普主題的卻寥寥可數。
首先定義一下什麼叫「科普策展」。其必須有”明確的知識傳遞目的”和”正確的科學知識背景”,然後將生硬艱澀的內容用普羅大眾能理解的方式轉化,呈現一場具學習、有深度、有意義的展覽策劃。
Photo by on
科普策展與一般展覽籌辦的最大差別,在於『知識專業』以及『教育價值』,這也使得人才建構跟傳統企劃不太一樣。以下分享團隊組成的三個要素:

不只是設計,更要像個導演
近年來,所謂「展覽活動」已多到讓人眼花撩亂,大抵就是以「打卡」、「拍照」來創造人流;而為了吸引話題目光,優質新穎的平面設計肯定是不可少,能承接案子的設計公司也越來越多,甚至結合多媒體互動科技,提供目眩神迷的視覺感受。
但科普策展的設計核心,需高度整合「展陳脈絡」、「展示單元」、「展演手法」、和「空間氛圍」;所以在實務上,從內容理解、動線規劃、硬體運用,到最後的平面廣宣等,往往都要能整合設計與概念連貫。
然而,就算找來了各領域的專業設計師合作,團隊中絕對要有個『統合者』;可能是創意總監、也可能是專案經理,他不僅對內要大量消化科普知識,對外還要能分辨設計優劣、與各製作單位溝通,甚至進行監督改善。
所以團隊裡不只有設計師,更需要一名『導演』,一個能統合視覺元素的指導性角色。
Photo by on

不只是企劃,更要像個探索者
很多人以為策展,大概就像一般的品牌行銷或活動企劃,事實上,無論是美術館、博物館專案,或是短期主題性的科普策展,因應核心價值的目標不同,其格局必須大大提升,而不侷限於執行工作。
最主要的差異,就是「價值意涵」必須大於「商業利益」。但並不是企劃方向就可以忽略損益兩平或導致虧本,而是必須優先考慮「如何呈現內容/價值」、「如何讓觀眾學習/獲得知識」以及「如何創造感知/教育推廣」。
甚至,得要不斷嘗試跳脫往年做法、用過的主題或展示形態,在傳統制式的藝術或學術內容上,絞盡腦汁去構思符合觀眾口味和風格趨勢;同時,還要確保知識性不被扭曲或排擠。
所以團隊裡不只有企劃,更需要一名『探索者』,一個有豐富視野想法的創意性角色。
Photo by on

不只是顧問,更要像個導師
每個科普策展的背後,一定需要相對應的內容提供者:通常會是該領域的學術研究人員或創作者。但實際情況是,從”學術理論”到擬定成”展陳大綱”,再轉化成”展示單元”,其實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會做菜的主廚不一定懂開餐廳,經濟學教授也不一定會經營公司;所以團隊內需要一位具備專業背景,且能以同樣高度對話的展陳顧問,進而將原始資料轉化梳理、協調討論,並在執行面與企劃設計融合。
Photo by Helloquence on Unsplash
與一般業界最大的不同,策展顧問不只是被動洽詢,更要主動發現問題、幫助改善;甚至引導觀念認同,避免學術與科普的路線衝突。
好的顧問價值不只在展品/內容代理,更是要對知識性、傳達性和正確性負責,成為初期定位的重要領航人。
所以團隊裡不只有顧問,更需要一名『導師』,一個專業與深度兼備的啟發性角色。
科普策展從來不會一蹴可成,也不單是一個人的功勞; 團隊組成需要各方優秀人才 ,才能打造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好作品。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策展企劃到知識跨界的職人筆記,偶而聊聊古生物博物館的冷門經歷。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