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人哲學,克服拖延症從耍廢開始《擊敗拖延,從當下的30分鐘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Hello guys,歡迎回來NeKo嗚喵的說書時間,嗚喵!剛剛那個問題一定很多人會回答「萬一摔下去會出人命耶」「很高很可怕」。同一片木板,同樣的高樓,就在你遲疑要怎麼過去的時候,在你這邊的大樓突然開始燃燒起火了,不想辦法過去對面就只能面對火舌,你會怎麼辦?多數人在兩全傷害取其輕的狀態下,可能會不顧尊嚴,就算爬也要爬過去,是我就會這麼選擇。
這三個場景完美詮釋了拖延症的實際案例,對,是拖延症不是懼高症,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擊敗拖延,從當下的30分鐘開始》,裡面說道拖延其實不是來自人性的懶惰,而是壓力和焦慮。面對焦慮,有些人選擇逃避、有些人選擇迎擊,而懷抱著焦慮逃避或者迎擊,都會造成無法好好休息或工作效率低下,在作者眼裡,工作狂也是一種拖延症。
相信我,我也很意外,因為我一直不覺得自己有拖延的問題,但我承認去年我把自己的時間塞滿工作,就是因為很焦慮。人生沒有方向之類的焦慮、支出永遠少於收入的焦慮、時間永遠不夠用的焦慮,工作狂就是在追求一個完美理想的目標,而拖延症就是焦慮自己無法達到那個目標選擇放棄。
兩者都是害怕面對,不管是害怕面對失敗,還是害怕面對成功,直到最後火燒屁股了不得不把東西交出來,我們才會拿出一個80分自己也不滿意的東西,然後說出一句不管是工作狂還是拖延症都最愛的台詞:
如果我有多一點時間準備就好了
事實上時間都是夠的,只是我總是懷抱著罪惡感在休息,或者我根本不敢休息,導致我實際回到工作上的時候依然壓力滿滿,好像根本沒休息到,自然表現不會好到哪裡去。

要面對拖延症的第一步就是要放下罪惡感

盡情的放空休息,專心當個廢人。唯有在休息時間專心的廢,在工作時間才能專注在工作上,所以當你念書累了在休息,你媽開始念你的時候,就拿這支影片給她看,請她不要阻止你當個廢人。
但是從娛樂的花花世界回到課本,或者回到工作上必然痛苦,除非你自帶社畜屬性,自然就不再這個討論範圍內了。一口氣面對一個龐然大物、一大本中國歷史、兩百題數學練習題、四五十封待回復的信件、永無止境的修改設計案...這些東西聚集在一起很可怕,有個目標其實就不會這麼可怕了。
這本書裡提到一個心流法,跟我一直在使用的方式有點像,剛好粉絲團有人問過我:為什麼我可以一邊作正職、一邊看書、玩遊戲、寫稿剪片,好像我一天有48小時一樣?
我一天跟你們一樣也是24小時,而且我每天最晚1:30睡,可能最近玩P5有稍微晚一點...那個遊戲就比較毒...一開就停不下來。除此之外,其他作息我相信跟你們沒有什麼不一樣,除了我很專注的當個廢人以外,我在安排自己的行程都會有糖果制度,也是心流法的應用。
心流法是什麼呢?

講白點就是自言自語啦!

自己對自己喊話並且訂下目標,但要注意不是命令句喔!否則又是給自己多餘壓力了。身為一個專業的廢人,最不需要的就是多餘的壓力和焦慮。我每天會給自己列一張待辦事項,今天要完成的事情:
1. 完成日本的案件
2. 修改X470的表單
3. 看完一個章節的小說
4. 草剪星期四的影片
然後我會用一小時當作一個單位,第一件事情會花費我兩個單位,第二件事情會花費我半個單位,依此類推,計算完畢之後,剩下就是我的娛樂時間,有時候我會選擇把待辦事項的幾件事情挪到明天在做,因為時間允許、也因為自己允許,只有你自己知道你自己身體和心理的狀態適不適合再繼續工作。
如果產生焦慮感,何必要強迫自己繼續坐在書桌前,反正一個字也看不進去不如去打電動發洩一下。書中說的心流法其實是要提及時間地點和即將完成的事物,並且它建議一次就是半小時,高專注高效率的半小時好過焦慮混亂的2小時,但是這個我也覺得是因人而異,每個人的專注力持續時間不同,甚至有些人只能專注15分鐘,我覺得也沒什麼不行。

專注力是需要練習的

頂多就在把時間切的碎一點,就算不是刻意練習,久了也會慢慢增加專注的時間。最明顯的是以前我沒辦法看書超過2小時,現在只要是對我胃口的書我幾乎是4個小時內一定會看完,就算我再怎麼愛工作,每個星期四就是我放鬆的日子,那天晚上我不會碰電腦,不剪片不回復訊息,就是我的耍廢日。一個做兩份工作的人都可以有耍廢的日子,沒道理你不行,更神奇的是,自從我訂下了星期四就是耍廢日之後,我的效率反而提升了。
當你又開始陷入焦慮,並且開始拖延的時候,先列出該做的項目,然後問自己這三個問題
「我什麼時候可以開始?我選擇在哪裡工作?我要開始做哪個部分?」
然後訂下一個可預期的目標,不是"做完這些題目我就會得到一個女朋友"這種奇幻小說才會出現的目標,而是"做完這些工作,我就可以犒賞一下自己"。我自己的話,每次周末在剪片難免痛苦,我都會跟自己說:"草剪完之後,我要去刷個FGO,體力用完再回來細修,等到輸出我就要來開PS4狠狠打電動",給自己期待和獎勵還有目標,而且在享受玩耍的同時你會知道,這都是我辛苦得來的,才不是偷懶,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適時的給自己鞭子和糖果,絕對是克服焦慮的最佳動力
書中還提到一些很有趣的方式,從心理層面到實際運用層面,一步一步完整的分析拖延症是什麼樣的狀況,以及焦慮恐懼的真實面貌。裡面還有很多我覺得很棒的實際案例,就留給大家去書裡發掘啦。
裡面我覺得最棒的一句話是
"諷刺的是,把木板變高的經常是我們自己,藉由一場單純的任務,變成自我價值測驗,好像只要犯了一個錯誤就是世界末日一樣"
猶豫不決的無法跨出第一步就是我們面對的最大挑戰,其實開頭了之後,後面真的沒那麼難。
最後,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請用訂閱代替掌聲,或者在下方幫我按個喜歡,我們就下個星期二晚上八點,說書時間再見嚕,大家掰掰。
現在我只對一件事情拖延,就是運動啊...所以我決定如果我成功連續運動一個月,就能買一個奢侈品犒賞自己,哎呀!!說著說著就想去換運動內衣啦!!!
📚書籍資訊📚
拖延不是習性問題,而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一直強迫自己「好起來」,反而會導致拖延習慣更加頑強不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4會員
76內容數
NeKo嗚喵,youtube上的說書人 喜歡看書,喜歡聽故事 覺得文字很有趣,書評不應該硬梆梆 善用活潑肢體和誇張的口氣 拉近不愛閱讀的人與文字之間的距離 不暴雷的引發閱讀興趣,就是我的超能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eKo嗚喵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人只有兩隻腳,而錢有四隻腳,追著錢跑的人生太喘,不如我們騎著錢往前跑如何?
窮思維還停留在用時間換取金錢的階段,富思維會思考著如何讓金錢替自己賺取更多的時間
4/5有錢人的書櫃總有一本心理學書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很多心理學家在面對憂鬱症的時候都會建議患者找醫生拿藥,不過我最近也接觸到不少小貓們,有些是年紀太小、有些是經濟能力不好,沒辦法負擔心理諮詢或其他各種原因不想面對陌生人,他們來詢問我有沒有什麼別的方式面對創傷,更多人直接問我,到底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人只有兩隻腳,而錢有四隻腳,追著錢跑的人生太喘,不如我們騎著錢往前跑如何?
窮思維還停留在用時間換取金錢的階段,富思維會思考著如何讓金錢替自己賺取更多的時間
4/5有錢人的書櫃總有一本心理學書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很多心理學家在面對憂鬱症的時候都會建議患者找醫生拿藥,不過我最近也接觸到不少小貓們,有些是年紀太小、有些是經濟能力不好,沒辦法負擔心理諮詢或其他各種原因不想面對陌生人,他們來詢問我有沒有什麼別的方式面對創傷,更多人直接問我,到底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拖延症的根源及影響,並提出了幾點提高專注力的方法。透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打破拖延的心理陷阱,改善工作效率和達到更好的生活。
Thumbnail
利用正向情緒和積極行為來改善拖延習慣對心理狀態的影響。評論包括負向情緒與拖延行為之間的關係,以及適時中斷專注力以及內建行為更接近成功的方法。
Thumbnail
拖延並非個性或能力的缺陷,而是一種情緒調節的策略。 了解原因並使用本文的三個策略,即可有效地管理時間並完成目標。
Thumbnail
拖延是一個廣泛存在的問題,對許多人都帶來挑戰。本文深入探討了拖延的心理學原理和影響,並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解決方案。通過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拖延行為的根源。無論是工作還是個人生活,克服拖延都是實現個人成長和成功的關鍵。閱讀本文,探索如何戰勝拖延,開啟更有意義的生活。
課程講到幾種行爲心理學的技巧可以來降低拖延症,而此篇介紹遊戲化工作流程來掌控及時行樂猴,相對於理性決策者,及時行樂猴容易在我們大腦中獲勝,畢竟誰不喜歡立即性的滿足跟享樂。利用遊戲化Gamification來滿足及時行樂猴,使用電玩的一些上癮特性來套用到工作流程,一步一步引導大家完成工作。
拖延和休息是兩回事兒。 有時候我們會把拖延當成休息的藉口,但實際上這並不是一樣的。當我們感到壓力、焦慮或不確定時,就會更容易陷入拖延的陷阱。 對於那些不想做但又必須去做的事情,這種情況尤其明顯。 拖延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為任務太難、太乏味,或者我們對它沒有興趣。我們也可能會感到害怕失敗,擔心
Thumbnail
透過閱讀《理想的簡單生活》,我們發現拖延其實是一種臨時緩解壓力的方式。即將要做的事情通常會讓我們感到煩心與厭惡,因此拖延是一種逃避的反應。然而,有時候暫時的拖延可以讓我們釐清事情的順序,為接下來的工作做好準備。服從自己的節奏,也是過上舒心慢悠的生活的重要一環。
Thumbnail
現代人都為拖延症所苦,也嘗試了眾多方法想要解決拖延症,我也是其中之一。嘗試過番茄鐘工作法、艾森豪矩陣排列優先緊急順序、遠離手機…..等等,大多都失敗。後來我發現,拖延症是一種抗拒的情緒,當我們拖延,就代表大腦在抗拒。偏偏人類的大腦又是喜歡做不費力的事情,此時就會把注意力轉到滑手機等不費腦力的事。
Thumbnail
最近看了《向上生長》這本書,讓我對處理拖延的事有感。對於拖延,常常很容易犯的毛病是責備自己為什麼這麼懶惰?但實際上,大家或許也知道拖延其實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為懶惰。 在說明克服拖延的方法之前,先來說作者對訓練技能的看法。對於訓練技能,作者認為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分為:舒適區,訓練區和挑戰區。所
Thumbnail
你知道那種「不想做事」的無力感嗎? 一想到某個任務就充滿恐懼嗎? 擔心拖延症拖垮你的整個人生嗎? 別擔心,Neil Fiore 的《The Now Habit 》這本書裡最醍醐灌頂的一句話就是: 「我選擇只開始5分鐘。」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拖延症的根源及影響,並提出了幾點提高專注力的方法。透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打破拖延的心理陷阱,改善工作效率和達到更好的生活。
Thumbnail
利用正向情緒和積極行為來改善拖延習慣對心理狀態的影響。評論包括負向情緒與拖延行為之間的關係,以及適時中斷專注力以及內建行為更接近成功的方法。
Thumbnail
拖延並非個性或能力的缺陷,而是一種情緒調節的策略。 了解原因並使用本文的三個策略,即可有效地管理時間並完成目標。
Thumbnail
拖延是一個廣泛存在的問題,對許多人都帶來挑戰。本文深入探討了拖延的心理學原理和影響,並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解決方案。通過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拖延行為的根源。無論是工作還是個人生活,克服拖延都是實現個人成長和成功的關鍵。閱讀本文,探索如何戰勝拖延,開啟更有意義的生活。
課程講到幾種行爲心理學的技巧可以來降低拖延症,而此篇介紹遊戲化工作流程來掌控及時行樂猴,相對於理性決策者,及時行樂猴容易在我們大腦中獲勝,畢竟誰不喜歡立即性的滿足跟享樂。利用遊戲化Gamification來滿足及時行樂猴,使用電玩的一些上癮特性來套用到工作流程,一步一步引導大家完成工作。
拖延和休息是兩回事兒。 有時候我們會把拖延當成休息的藉口,但實際上這並不是一樣的。當我們感到壓力、焦慮或不確定時,就會更容易陷入拖延的陷阱。 對於那些不想做但又必須去做的事情,這種情況尤其明顯。 拖延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為任務太難、太乏味,或者我們對它沒有興趣。我們也可能會感到害怕失敗,擔心
Thumbnail
透過閱讀《理想的簡單生活》,我們發現拖延其實是一種臨時緩解壓力的方式。即將要做的事情通常會讓我們感到煩心與厭惡,因此拖延是一種逃避的反應。然而,有時候暫時的拖延可以讓我們釐清事情的順序,為接下來的工作做好準備。服從自己的節奏,也是過上舒心慢悠的生活的重要一環。
Thumbnail
現代人都為拖延症所苦,也嘗試了眾多方法想要解決拖延症,我也是其中之一。嘗試過番茄鐘工作法、艾森豪矩陣排列優先緊急順序、遠離手機…..等等,大多都失敗。後來我發現,拖延症是一種抗拒的情緒,當我們拖延,就代表大腦在抗拒。偏偏人類的大腦又是喜歡做不費力的事情,此時就會把注意力轉到滑手機等不費腦力的事。
Thumbnail
最近看了《向上生長》這本書,讓我對處理拖延的事有感。對於拖延,常常很容易犯的毛病是責備自己為什麼這麼懶惰?但實際上,大家或許也知道拖延其實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為懶惰。 在說明克服拖延的方法之前,先來說作者對訓練技能的看法。對於訓練技能,作者認為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分為:舒適區,訓練區和挑戰區。所
Thumbnail
你知道那種「不想做事」的無力感嗎? 一想到某個任務就充滿恐懼嗎? 擔心拖延症拖垮你的整個人生嗎? 別擔心,Neil Fiore 的《The Now Habit 》這本書裡最醍醐灌頂的一句話就是: 「我選擇只開始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