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2|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推薦給數位產品團隊的:產品專案管理全書

最近終於把專案管理全書給嗑完了,雖然主要針對的對象是軟體公司的專案經理,不過以設計師來說也能更全面理解開發產品的方式,有助於自己在團隊內溝通和進行時能有不同面向的思考。
我認爲在書裡面非常地強調兩件事情。商業價值、探索學習,很多章幾乎都是圍繞在這幾個關鍵字去描述一些細節和如何去做。我認為對於新手或是已經有工作幾年的經驗,可以透過裡面很多章節的實務做法和提供的技術關鍵字去做延伸的學習和實驗。

商業價值

這本書裡面要傳達給我們,沒有商業價值的東西就是沒有價值,沒有價值的功能或是產品,僅管有再好的易用性、可靠性、效能、技術都沒有用。
愛上問題,而不是解決方案
這是我整本書裡面最喜歡的句子,有時候在解決問題時所延伸出來的各項難題都會把我們和根本的問題拉遠,可能因為設計的結果滿意而無意的抱著不放,或是找到好用的套件與技術而堅持想使用。儘管已經發現問題有變或是情境不一樣,但常常發現人會無意的堅持自己所找到的解決方案,我也是,所以在和產品團隊的同事討論事情時,有時候也會停下來問自己是不是真的想清楚了,或是這個解法真的有這麼好嗎?重點是解決根本問題,而不是交付一個功能特色。

產品團隊文化

書中詳細說了產品團隊幾個職務所該負的責任以及該有的技能,像是產品經理、產品設計師、技術相關,以及每個角色領導角色的描述,雖然角色定義每個公司不同,不過可以從這個作者的經驗去了解大致上的分類大概是怎麼樣的。
老舊模式中,會受限於前首的決定。在優秀團隊中,產品、設計、工程是並肩共識,互相讓步妥協

授權與信任
產品團隊的組成應該是扁平的架構,沒有上下之分,但不同成員還是有自己部門的主管。且讓產品團隊能夠在同一張桌子共同工作會勝過遠端工作。
雖然現在遠端工作盛行,不過我想如果近距離工作,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增加彼此的感情,因為有了關係存在,有了夥伴、戰友這些關係之後,在討論磨合上一定會比網路上的交流來得好。
產品團隊是為了解決難題而存在的,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讓團隊去測試。公司則需要授權這個團隊來找出實現目標的最佳方法,並且為結果負責。

招募傳教士,而不是傭兵
這也是這本書認為要讓產品公司持續創新及擁有好的產出與文化的最大條件。所謂傳教士顧名思義,就像是在負責傳福音或是找信眾的人,他們能夠完全相信自己的信仰,真心且願意為自己所信的事物做事,而作者希望公司能找到這樣熱情的產品傳教士。這與授權和信任也息息相關,當有了授權與信任,才能去產生傳教士的熱情。
賦予最大的自主權不代表做任何有趣的事,而是可以用自己覺得最適合的方式去解決公司指派的任務

產品探索

產品探索也是本書的核心之一。主要靠產品管理、用戶體驗設計、工程之間的密切合作,透過探索流程來驗證價值與判斷產品或功能是否有必要開發,而探索後應該要能夠解答下面四個問題:
  1. 用戶會買(或決定使用)這個產品嗎?
  2. 用戶能搞清楚怎麼使用這個產品嗎?
  3. 工程師做得出這個產品嗎?
  4. 我們的利害關係人也支持這個產品嗎?
作者一直提倡,探索過程中也是團隊成員一直在學習的時刻,透過每次的探索而學習用戶情境與各種自己未發現的角度,保持開放的心態是一個很重要的態度。
書中提出了幾個產品探索的原則:
  1. 不靠顧客、高層或利害關係人告訴我們要打造什麼。 因為使用者不會知道他將會熱愛的產品可能存在,不過這邊也和書中提出一個點是相輔相成,雖然我們不靠以上的角色告訴我們要什麼,但如果公司要持續創新,則需要保持顧客至上的文化,擁有聆聽使用者、顧客的聲音,才會有靈感來源。
  2. 打造令人信服的價值。 必須創造使用者決定購買或使用的必要價值,易用性和效能問題還能存續一陣子,但沒有核心價值則會讓公司一無所有。
  3. 程式端艱難且重要,但良好的用戶體驗更難,是成敗的關鍵。
  4. 產品經歷、設計、工程需要緊密相連。 產品團隊的緊密能夠早點確認開發的時程與可執行性。並且能共同一起學習,了解重要的事情是為什麼重要。
  5. 成功的概念通常需要反覆開發。
  6. 產品探索須用最快最便宜的方式驗證概念。
  7. 驗證概念的商業可行性。
書中提出了很多不同階段的產品探索方法,我想就保留在書中讓大家去探索這些細節。除此之外他還提供了一些有點內容農場的標題,『優秀與糟糕的產品團隊』,然後條列優秀的會怎麼做,糟糕的會怎麼做,大概列幾點我自己蠻有印象的特點:
  • 🙆🏻‍♂️ 優秀的團隊了解每個關鍵的利害關係人是誰,了解那些利害關係人運作時需要注意的限制,致力於開發的方案除了符合使用者也符合事業營運時所受到的限制。 🤷🏻‍♂️ 糟糕的團隊是從利害關係人收集需求。
  • 🙆🏻‍♂️ 優秀的團隊喜歡與公司內精明的意見領袖討論,腦力激盪想法。 🤷🏻‍♂️ 糟糕的團隊聽到團隊外有人建議他們做某事時,就覺得對方憑什麼大放厥詞。
  • 🙆🏻‍♂️ 優秀的團隊是讓產品、設計、工程坐在一起共事,在功能、用戶體驗、技術之間做一些取捨。 🤷🏻‍♂️ 糟糕的團隊是成員分散在各自獨立的空間,要求別人對他們提出服務要求時,開出需求單及開會討論。
  • 🙆🏻‍♂️ 優秀的團隊每週都與最終用戶直接接觸,以便更了解使用者和觀察他們對新設計或概念的反應。 🤷🏻‍♂️ 糟糕的團隊認為他們就是顧客。
  • 🙆🏻‍♂️ 優秀的團隊知道,他們喜歡的許多想法最後不見得適合顧客,就算適合顧客,也需要經過反覆修改才能達到使用者想要的效果。 🤷🏻‍♂️ 糟糕的團隊只召個產品路徑圖做事,只要能交付和確保品質就滿了。
  • 🙆🏻‍♂️ 優秀的團隊會在系統中加入適合的工具,以便立即掌握使用者如何使用產品,並根據回饋資料調整產品。 🤷🏻‍♂️ 糟糕的團隊認為分析和報告是不錯的參考資訊,但可有可無。
  • 🙆🏻‍♂️ 優秀的團隊非常關注使用者及顧客。 🤷🏻‍♂️ 糟糕的團隊是密切關注競爭對手。
  • 🙆🏻‍♂️ 優秀的團隊對商業結果產生重要影響時會慶祝一番。 🤷🏻‍♂️ 糟糕的團隊則是慶祝他們終於發佈東西了。
以上是我對於這本書做的簡單記錄與覺得不錯的地方,我認為產品團隊中的每個成員都適合閱讀這本,了解整個產品團隊的核心概念和產品產出的價值在哪裡,而且難度不高,也有實際的案例和應該使用哪些技術,是一本很實用的書,推薦給大家。
最後我在Notion裡面有完整的散落筆記,有比較細的東西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參考看看
如果對Notion這個筆記軟體有興趣,也可以參考看看之前寫過的兩篇文章

最後想講一些關於他說團隊成員要找到傳教士的部分,我自己從剛出社會就喜歡待在小公司,因為總覺得小公司人少,階層不複雜,所以靈活性強,且一定會是熱愛自己工作的人才會加入。(但我知道很多厲害的產品公司人數都很多)
所以嚴格來說我也喜歡待在都是傳教士的公司裡面。簡單來說傳教士的心態最基本應該是要負責任,再來是對自己的工作很有熱誠。我自己因為喜歡做設計所以加入公司加入團隊,很自然的就算下班也同樣在看設計的事情,不會覺得好像被誰壓榨或是痛苦;公司的產品發生問題或是緊急事情,會想著怎麼解決問題,而不是哀要加班或是非上班時間要工作,甚至要被酸奴性堅強。
我不覺得哪種工作態度比較高尚,喜歡工作生活分開,只想準時上下班,工作就是工作的人很好;把工作當作自己生活一部分的人願意在自己的職涯上投入很多心力也是很棒的選擇,但覺得不要自己選擇了一種方式就酸另一邊的選擇。
因為那都是每個人的選擇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