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3/1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深入奇蹟 17: 細胞與他們的內部結構

現代科學萌芽在西元十七世紀,那時候科學的思維著眼在「見微知著」的 「化約主義」。
在化約主義的思潮下,物理學研究的是基本粒子、化學研究的是基本粒子間的連結和斷裂,而生命學探索的則是生命體中的物理化學活動。
西元1660年左右,英國的科學家虎克(Robert Hooke)根據皇家學會會員的資料,製作了一台顯微鏡,開始嘗試觀察各種不同物體的細部結構。一天,他試著把一片軟木塞放到顯微鏡底下,結果發現了下圖中的格狀結構,因為很像教士們住的單人房間,所以使用 cell 一詞來形容自己的發現。
顯微鏡下的軟木塞
顯微鏡下的軟木塞
虎克所見到的事物是死亡的植物細胞壁,雖然失去生命,仍維持一格一格的結構。
在發現細胞之前,虎克曾經當過畫家的學徒,也在西敏公學、牛津大學就讀,最後成了波以耳的助理,精通了化學和實驗室裡的技巧。
因為想要發明能在搖擺的海上依舊保持穩定的鐘錶,虎克開始研究彈簧,也開始意識到:如果材料或結構要對抗負荷,就只能靠施行反方向的作用力來實現。基本上,這就是「為何你不會穿透地板掉下去」的問題。
在觀察彈簧的受力狀況時,虎克意識到固體不只靠反推對抗重量以及其他機械荷重,還會產生兩種效果:
第一,當固體受力時,固體不僅靠反推對抗重量或借助其他機械負荷,同時還會產生其他兩個效果:
1. 當機械性力量施加其上時,固體會以改變自身型態回應之,也就是形變。
2. 正是這種形變能使(惰型)固體產生反推的力量。
也就是說,拉一隻貓的尾巴和用繩子拉一堵牆牽涉到的其實是相同的力學機制。
只是例子而已!
虎克意識到,重力負荷可以使結構體發生各種不同尺度的形變,小至分子尺度也是如此。雖然,虎克其實並不了解,原子間其實是以化學鍵彼此相連,但從觀察中,他已能推測材料在受力時在精細結構上發生的化學變化。
西元1679年,虎克在論文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任意彈簧的力量都與其伸長量成正比。也就是說,倘若一倍力使其扭曲或延長一個單位,那麼,兩倍力會使其扭曲或延長兩個單位,三倍力會使其扭曲或延長三個單位,以下類推。
這就是著名的「虎克定律」。
再回想一下「貓」和 「牆」的問題,這次我們要從基本組成單位的尺度看這個問題。
首先,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什麼是「晶體」,以及晶體是如何形成的
晶體內部原子是按一定的幾何規律排列的,而顯示在原子在晶體中排列的空間格架就是晶格也就是晶架。
以方解石為例,如果我們小心鑿開方解石,可以發現每一塊碎塊都保持了原來的形狀。如果把這些碎塊進一步打碎,我們仍可以透過顯微鏡看見相同的結構。
方解石宏觀的結構源自規律性排列的微觀結構,所以說「一粒沙見世界」。
可是,人體並非如此。人體雖然是從受精卵不斷分裂而來,但每個細胞都不一樣。
我們可以從一個真核細胞開始探索。
如果觀賞一下下面影片,一起進入植物細胞的世界,就可以發現植物細胞死後雖然在顯微鏡下看來是格狀結構,但內部與晶體大不相同
深入細胞,我們可以發現細胞雖然像所有物質一樣是由原子組成,但其中有各式各樣的胞器,忙碌著進行各種生化活動。
當然,如果想要更深入了解近代細胞生物學的進展,可以找本Rapport 博士撰寫的這本「細胞」(商周出版)作為「導覽」指南。
細胞
當然,如果對細胞真的很陌生,那就搭配這首cell song 解悶:
然後,順便記住一下胞器們的中文名稱
Cell Membrane 細胞膜
Nucleus 細胞核
Cytoplasm 細胞質
Chromosome 染色體
ER ( endoplasmic resticular) 內質網
Centriole 中心體
Golgi complex 高基氏體
Ribosome 核糖體
慢慢了解細胞的基本運作,就可以理解評估細胞醫學的最新發展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蓮子水共同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