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離開後,世界可改變?|Friday's Word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健康的人把『精神病』當作一句髒話;而真正生病的人把樑上的繩子打上美麗的繩結,睡前溫馴地吃兩百顆藥。」
-林奕含〈你該去看精神科了〉
  看著沸騰的新聞,我想起這段文字,於是回去找了她的臉書。她的時間停留在 2017 年 4 月 26 日,滑過一則則貼文,終於找到那篇寫精神病院的文章,她的文字和情感真實地浮現,然而我卻只能在貼文底下按一個她永遠看不到的讚,她的靈魂已經不在我能觸及之處,她筆下的一切太過深刻,我感覺胸口有熱流翻湧起來,眼淚溢滿眼眶,我深吸一口氣,試著平息想要哭泣的激動情緒,腦中理智的聲音說,你可以做點什麼來平息這份激動,讓憤怒與悲傷的強烈能量化為有實際作用的行動,會感覺舒服點;於是我動筆,寫下這篇文章。

「患有精神病最糟糕的一點,就是人們期望你表現出沒有精神病的樣子。(The worst part about having a mental illness is people expect you to behave as if you don't.)」
  這段話來自去年熱映的電影《小丑》,主角掙扎著在筆記本裡,歪扭地寫下它。
  直到自己確診憂鬱症的時候,我才開始認識它是什麼,甚至如果當時不是身旁的同學與伴侶發現我的異狀、鼓勵我就醫,我從未想過要踏入精神科門診;是的,我沒有跟著同屆的同學一起畢業,在大三結束之後,我因為憂鬱症休學了一年,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休息療養,一年以後復學,直到此刻終於要完成大學最後一個學期。
  記得那時候,除了比較親近的人以外,大部分的人知道後都非常驚訝,但必須說,其中最驚訝的莫過於我自己了,我從未想過自己這輩子會與「憂鬱症」這個詞有任何關聯,我以為那是性格悲觀的人才會經歷的事,而我一直都認為自己算是一個樂觀開朗的人。而在真正經歷後我才明白,憂鬱症不是性格軟弱悲觀使然,它是一個真真切切的疾病,可能出現在每個人生命中的任何時刻,它會使人失去生活的一切力氣、陷入黑暗深淵,在它的侵擾之下,我原先能做的許多事情都無法做到,就連微笑都是極度困難的事。

  作為一個脫離深淵尚不遠、也看過身旁人們陷落的人,感受實在太過深刻。能走到這裡,我絕對是幸運的,當時身旁親近的人們給我很大的能量與接納,我也遇到非常好的醫師和心理師,讓我在第一時間能夠正確地認識這個病症,並且以平常心去面對它;由於我認為這件事情很平常,加上本身性格使然,我選擇公開地告訴身邊的人,在臺藝這個友善的環境裡,我被安全地接住了;但我知道,我的身邊也有很多人,將憂鬱症或者其他精神疾病當作一個秘密,不敢告訴其他人。
  「藏住」的感受,我一直到近期才體會得比較深刻,在我開始尋找工作,開始要面對其他人詢問我長達一年的空白是怎麼回事時,我退縮了,於是瞎掰出一些其他的理由,我發現自己也開始害怕社會的眼光,我無法想像當我說出「因為憂鬱症休學一年」這句話時,對方會怎麼想,甚至會不會影響到我錄取一份工作。
  明明此刻的我看起來已經是好的狀態,明明我自己覺得這沒什麼,明明我是那麼努力地想要回到所謂的正常生活,明明我們如此熱愛生命,卻因為這個名詞而被拒絕,那是多麼灰心的事情。
  還記得決定休學時,我告訴一位師長這件事,老師問我,那妳現在好的表情是勉強出來的嗎?我說,不是的,我還是原本那個我,無論是此刻的我還是陷入黑暗深淵的我,都是真實的,都是我。
  寫這段回憶只是想表達,請看著我們的雙眼,認識我們真實的模樣;而非看著我們的病症名稱,想像我們是多麼可笑可怕的人。

Same shit happens every day
你離開後 世界可改變
多少無知罪愆 事過不境遷
永誌不忘紀念 往事不如煙
-蔡依林《玫瑰少年》
  洪蘭說懂得感恩的人一輩子不會得憂鬱症,吳宗憲說憂鬱症的原因是不知足;林奕含離世三年,這個世界有許多事情仍未改變。
  我是一個幸運得以至此的倖存者,然而在無聲中墜落的人還有太多太多,由於走過深淵,我明白真正陷入深淵的人是沒有力氣的,若再被推一把,就會消失了;所以此刻稍有力氣的我,試圖在這裡說點什麼,希望那眾多無聲的人可以被多看見一些,希望世界可以再改變一些,如果看到這裡有帶給你一些新的理解,那就真的太好了。
註:這裡附上林奕含那段文字的原始文章,可以點進去讀讀它;如果想要分享這篇文章也歡迎,謝謝每個讀完的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0會員
33內容數
在星期五夜晚發佈一篇散文,配上節選內容的一段成手寫字。寫生活的各種體會,希望能在疲憊的星期五夜晚,療癒彼此的內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lthe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彷彿死過了一次再活過來那樣,我還記得今年三月,忽然間重新感覺到自己真切地活著時,內心是多麼欣悅以及感激。
彷彿死過了一次再活過來那樣,我還記得今年三月,忽然間重新感覺到自己真切地活著時,內心是多麼欣悅以及感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遇過同樣的問題:很難跟別人解釋憂鬱症是什麼,很難跟別人說為什麼自己覺得不開心,有時候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常聽到別人說「看開點」「還有人過得比你慘,人家都照樣過」「別想這麼多」之類的話。 真要比喻的話,憂鬱症感覺就像心理方面的癌症。當癌細胞開始擴散,你不可能有辦法叫他
Thumbnail
我是一個有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的患者。 在病發時,就像常人所理解的,會有痛苦、大哭、想自我了斷的念頭等等狀況出現,那是沒生過病的人無法體會的、地獄般的感受。 自己斷藥的那段期間 因吃藥胖了20公斤,對於一個女大學生來講是多麽嚴重的酷刑。雖然我表面不在意,但在台灣審美下,看到別的
Thumbnail
我常常用的社群軟體Threads上有很多有關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的人發布的文章,在我狀況好時,我真的好想抱抱他們、跟他們說一聲辛苦了。剛剛我在平台上搜尋「憂鬱症」,顯示的其中一個個人資訊名叫「憂鬱症戰勝了我」,多麼令人心碎啊⋯⋯ 精神病的苦誰懂呢 我的醫生都不太跟我說明我的病況,所以有很多
Thumbnail
作為我來這個平台的第一篇文章,就來講講剛才發生的事情好了。 事情是這樣子的: 事情原因 我是一名大三生,目前患有憂鬱症兩年半,持續服藥當中。但身為還年輕的女生,很不能接受自己在服藥後胖了將近20公斤,於是在上個月覺得自己好像已經康復時,自己果斷做出了停藥的決定。顯然,這判斷是錯誤的。(
Thumbnail
此文章描述憂鬱症並非可怕之事。 作者親身經歷九年憂鬱,從一開始的恨與討厭,逐漸轉變至理解與接納自己。他認為,正是因為憂鬱的存在,他學會珍惜幸福,並重視愛的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如何面對憂鬱症,並從中找到成長和改變。雖然一開始作者討厭憂鬱症,但漸漸地學會接受並與它共處。最終,憂鬱症成為作者生命中的一部分,使她變得更堅強。文章強調逆境中的成長和勇氣。
Thumbnail
這是一個充滿感動的憂鬱症故事,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以及從中汲取的力量和成長。文章激勵人心,呼籲人們善用語言的力量和同理心,對憂鬱症患者給予尊重和關懷。
Thumbnail
「精神疾病」一詞,我想並不陌生 陌生的是 : 病友是作者 沒錯,《除了病,我一無所有》是一本心理疾病病友的自白 透過此書,可淺淺地接觸病友的世界。 對了,你知道什麼是「精神疾病去汙名化」嗎 ? 獨樹一格的觀點,與社會風氣對立的我,字斟句酌地寫下每一句 只為了向讀者們傳達,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Thumbnail
面對憂鬱症患者,這一次,我們就靜靜的當個聽眾就好。 剛開始真的很難接受,覺得世界天崩地裂,如同夜晚降臨,慘淡的月光照映著大地,荒寂的雜草在冷清的照耀下,生出無數神秘暗影,遠遠望去,像是寂幽森林的亡靈火焰,生生不息。而我認為,憂鬱症就像飄忽不定的罪孽之影,是雙重枷鎖,在交錯的時光和黑暗中浮現,於生死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遇過同樣的問題:很難跟別人解釋憂鬱症是什麼,很難跟別人說為什麼自己覺得不開心,有時候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常聽到別人說「看開點」「還有人過得比你慘,人家都照樣過」「別想這麼多」之類的話。 真要比喻的話,憂鬱症感覺就像心理方面的癌症。當癌細胞開始擴散,你不可能有辦法叫他
Thumbnail
我是一個有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的患者。 在病發時,就像常人所理解的,會有痛苦、大哭、想自我了斷的念頭等等狀況出現,那是沒生過病的人無法體會的、地獄般的感受。 自己斷藥的那段期間 因吃藥胖了20公斤,對於一個女大學生來講是多麽嚴重的酷刑。雖然我表面不在意,但在台灣審美下,看到別的
Thumbnail
我常常用的社群軟體Threads上有很多有關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的人發布的文章,在我狀況好時,我真的好想抱抱他們、跟他們說一聲辛苦了。剛剛我在平台上搜尋「憂鬱症」,顯示的其中一個個人資訊名叫「憂鬱症戰勝了我」,多麼令人心碎啊⋯⋯ 精神病的苦誰懂呢 我的醫生都不太跟我說明我的病況,所以有很多
Thumbnail
作為我來這個平台的第一篇文章,就來講講剛才發生的事情好了。 事情是這樣子的: 事情原因 我是一名大三生,目前患有憂鬱症兩年半,持續服藥當中。但身為還年輕的女生,很不能接受自己在服藥後胖了將近20公斤,於是在上個月覺得自己好像已經康復時,自己果斷做出了停藥的決定。顯然,這判斷是錯誤的。(
Thumbnail
此文章描述憂鬱症並非可怕之事。 作者親身經歷九年憂鬱,從一開始的恨與討厭,逐漸轉變至理解與接納自己。他認為,正是因為憂鬱的存在,他學會珍惜幸福,並重視愛的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如何面對憂鬱症,並從中找到成長和改變。雖然一開始作者討厭憂鬱症,但漸漸地學會接受並與它共處。最終,憂鬱症成為作者生命中的一部分,使她變得更堅強。文章強調逆境中的成長和勇氣。
Thumbnail
這是一個充滿感動的憂鬱症故事,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以及從中汲取的力量和成長。文章激勵人心,呼籲人們善用語言的力量和同理心,對憂鬱症患者給予尊重和關懷。
Thumbnail
「精神疾病」一詞,我想並不陌生 陌生的是 : 病友是作者 沒錯,《除了病,我一無所有》是一本心理疾病病友的自白 透過此書,可淺淺地接觸病友的世界。 對了,你知道什麼是「精神疾病去汙名化」嗎 ? 獨樹一格的觀點,與社會風氣對立的我,字斟句酌地寫下每一句 只為了向讀者們傳達,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Thumbnail
面對憂鬱症患者,這一次,我們就靜靜的當個聽眾就好。 剛開始真的很難接受,覺得世界天崩地裂,如同夜晚降臨,慘淡的月光照映著大地,荒寂的雜草在冷清的照耀下,生出無數神秘暗影,遠遠望去,像是寂幽森林的亡靈火焰,生生不息。而我認為,憂鬱症就像飄忽不定的罪孽之影,是雙重枷鎖,在交錯的時光和黑暗中浮現,於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