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9|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1169.為何社工對醫師有意見?

身為醫師的柯文哲當台北市長時,曾請醫擔任社會局長管理社福業務;同樣是醫師的賴清德當台南市長時,曾考慮合併衛生局、社會局,就有社工專業團體強烈反對。 雖台灣很多官方、民間社福單位主管,不一定是社工專業背景;且世界其他地區衛生、社福主管單位相同,像是日本厚生勞動省,那台灣社工界反對什麼?這得從台灣社工專業發展歷程來看。 因為很多醫院有醫務社工,協助經濟困難民眾申請醫療補助,及服務家暴及性侵害受害人、進行身心障礙鑑定、提供病友支持。但社工以前沒證照制度時,部分醫療專業人員以本身有證照制度,專業制度發展較久且精深,懷疑社工的專業能力。 就像台灣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內容,呈現精神科專業團隊內,社工跟醫師的工作理念不同而出現爭論。 且很少服務對象付社工服務費,讓部分醫院認為,社工是「賠錢貨」不會帶來營收,甚至把社工當公關、雜工用,讓社工覺得專業不受尊重,促進建立社工師證照制度,希望得到醫療專業認同。 而其他服務領域社工下班後,則是面對親友連「社工、志工,傻傻分不清楚」情形,得用心思說明社工除要有愛心,更要專業能力;即使親友了解工作內容,但看社工薪資偏低,會懷疑當社工能養家嗎? 加上台灣部分政治人物常拿社福服務,當作選舉支票,及經過二十幾年溝通,官方的行政院衛生署、內政部社會司仍合併成衛生福利部,讓不少社工不信任社福體系,出現無力感而擔心專業不受重視,常以「外行領導內行」理由,反對其他專業介入社福體系運作。 但我也提醒社工界,其實更多行業沒證照制度,但也有構成專業的知識、技術、倫理要求;官方也常發生不同專業,卻由相同單位管理,像是台灣的警政、消防、營建都由內政部管,因此別看不起本身專業。 所以既然社工較了解社福體系,可多分享專業知識,讓相關跨專業團隊任用主管、決策時,注意社工的意見,除爭取到專業認同,也有助推動社福業務。 ※媒體發表版本:https://ginchang.wordpress.com/2015/04/25/1169/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透過整理其他前輩分享,搭配本人從事社福相關工作經驗,希望協助整體社工界發展,讓新手社工快速上手,解決社工的職涯規劃疑問。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