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沒有什麼不求回報的付出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我都常聽到一句話:「人要創造自己被利用的價值」
這句話雖然道出了資本主義下,人人都是的自由個體,享有著開放的經濟市場,確也讓人覺得聽起來沒那麼舒服、充滿銅臭味
所以相較下,大家比較喜歡的是另外一句話:「做人付出,要不求回報」
這句話說起來鏗鏘有力,頗有捨我其誰的味道。也能塑造自己,能夠成為在這功利主義下的一股清流---出淤泥而不染。
但我想問:
你如何入得淤泥?
是大環境本身就是淤泥?還是其實是你認得淤泥了、仍自身入之?純粹為求「出而不染」的高風亮節?
這樣想不免讓人覺得想法陰沉,不過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是「任何事情背後都是有目的」的。

為什麼學員越認真?老師越起勁?

我每次教學,教的都是同一門學問、用的都是同樣的教材。備課筆記加上自己研究的延伸內容,砸起來厚厚一疊。
但在課堂上,卻不是每次都能把這些寶貴知識通通分享出去。除了有效時間內掌握進度是一個原因之外,另一個原因就是學員的「反饋感」。
銷售型職業的學員,他們想要學的,是可以直接用在客戶上的速效型技巧:這些技巧包含快速開啟快速親和感、陷阱語句、口語式催眠...等。
他們出招快、狠、準。一張口就是要見效。
像這類型的學員在課堂上提問的方向、分享的心得,會很明顯的對於NLP的心理治療後設、如何同理個案、解除個案的生態束縛等......完全不放在心上。
能不能有效幫助他們的事業、幫助他們的目標,這才是他們學習的重點。
當然,我雖然長久以來也是銷售業務的底子,但在做完整的NLP教學時,我還是希望能夠把標準NLP的思維給傳承下去。也就是說,在教室的這個場合,我是一名帶著心理工作者角度的教學者,而不是商人。
因此,當新一梯學員充滿了對心理學的純粹好奇,積極的向我發問NLP的起源、沿革、如何有效調整對方受困的思維、平復受創情緒時,我就會忍不住講出更深、更多、更有價值的教學內容。
為何?
學員提問越多、教師教的越起勁。在這雙向的關係中,就形成了回饋圈---筆者授課時學員所攝

教師與學員的回饋系統

心智是產生互動的「各部分」或「成分」之集合。要解釋心智現象,必須著眼於各個部分的組織與互動
我們在看待一件事物之時,要以更大的集合去著眼,在掌握整體的前提下,觀測、並介入個體。
有著這樣的思維,你看到的是和樂融融的上課氛圍、看到的是狂作筆記狂提問的學生、每問必答的講師。這樣的集合態、這樣的系統運用,我們可以叫他「回饋圈、生態系統
在回饋圈、生態系統中的教師,能快速的找出學員的癥結點,並用學員能懂的比喻,反饋給學員,引發學員觸類旁通、拓展自己的內在地圖。
而學員在學習中獲得提升,也及時把習得的感受回饋給教師,讓教師更加肯定自己的教學方式。
這樣的過程就像是:
信念→行動→結果→驗證→回到信念
教師透過這樣的系統回饋,得到自己教學正確的驗證,並更加持續輸出這樣的行為。而這樣的狀態,便促使這名教師持續這樣的教學方式。
現在,掌握了生態系統全貌,我們若想介入個體,去觀測了解「為什麼學員越認真,講師越起勁?」這件事情,便要談到「能量。」

能量

心智的過程需要並進的能量
如同「引擎點燃燃油」可以推動汽車、「空氣中的熱」可以促使水蒸氣蒸發。在世界上看到的所有可見、不可見系統中,都有能推動其運行的能量存在。
而在人的互動系統中,這股能量就是「正向意圖。」
正向意圖推動你鼓起勇氣去向心儀的女孩子告白,因為你需要感受到愛、正向意圖推動你下班回家之後連看Netflix長達5個小時,因為你「需要放鬆」、正向意圖推動你去挑戰困難的任務,因為你想在此過程中獲得對自己的認同」。
溝通系統中的兩人,無論在過程中索求了什麼、給予了什麼,那都是正向意圖驅使下的結果,因為正向意圖就是此系統中的能量。
正向意圖能量在兩個個體當中不斷流轉、改變其存在的形式。就像電能推動壓縮機,釋放出冷氣,促使熱能降低,冷氣機開始運轉。而當你感到冷了,手指按下開關、動能轉換成電能,冷氣機關閉。
確保兩方正向意圖都能被滿足的話,也就確保這個系統能維持恆定。
白話來說,你就逐漸跟這個人建立了良好互動關係。

我們了解了回饋圈、生態系統、能量、正向意圖這幾個專有名詞之後,是時候回過頭來看看生活常見的例子:
  • 提攜後進的職場前輩
  • 任勞任怨的好妻子
  • 積極負責的好員工
  • 愛捐錢的在家居士
  • 衝入火場救人的勇士
我們會發現,事情不如原先所想像的如此單純。但,卻也不必從此對他人的好意都事先戴上有色眼鏡。
我們只需要知道、只需要牢記:
任何行為背後都有其正向意圖
即可。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從NLP、心理學出發 看到生活中 所有瘋狂跟浪漫 都跟大腦的非理性運算有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曾經多次提過,我認為活在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三種能力。 分別是:「寫作的能力、演說的能力、溝通的能力」 這三個能力看起來類似,卻在最精髓處有著莫大的不同。看似通一則通三、實則是毀一則三項全毀。 而如果這三項能力,又硬要再往下選擇其一來做為身而為人最重要的能力。 那我的首選,絕對是溝通力。
從面對問題的角度來看,人的思維可以分為過去式、現在式、未來式三種 未來人 過去人 現在人
某天,下午大約四五點,我幫一位年輕人做了一場諮詢。 他的母親,在他來找我諮詢前大約一個小時前住院。病因是什麼?當時來找我的他,並不是很清楚 而他,晚上正有一份商業合約要談,在時間上就已經先卡到了。
檢核系統就是check point,一份人工事件的完美處理,其實不是一氣呵成、而是多個大腦檢核點達成後的產物。而你我的大腦裡都有這個玩意兒。
最近天氣忽冷忽熱搞得我像退冰的火鍋,晚餐想吃涼爽一點,於是就跟女朋友去吃爭鮮壽司。
我曾經多次提過,我認為活在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三種能力。 分別是:「寫作的能力、演說的能力、溝通的能力」 這三個能力看起來類似,卻在最精髓處有著莫大的不同。看似通一則通三、實則是毀一則三項全毀。 而如果這三項能力,又硬要再往下選擇其一來做為身而為人最重要的能力。 那我的首選,絕對是溝通力。
從面對問題的角度來看,人的思維可以分為過去式、現在式、未來式三種 未來人 過去人 現在人
某天,下午大約四五點,我幫一位年輕人做了一場諮詢。 他的母親,在他來找我諮詢前大約一個小時前住院。病因是什麼?當時來找我的他,並不是很清楚 而他,晚上正有一份商業合約要談,在時間上就已經先卡到了。
檢核系統就是check point,一份人工事件的完美處理,其實不是一氣呵成、而是多個大腦檢核點達成後的產物。而你我的大腦裡都有這個玩意兒。
最近天氣忽冷忽熱搞得我像退冰的火鍋,晚餐想吃涼爽一點,於是就跟女朋友去吃爭鮮壽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Thumbnail
你所相信的意義,很可能只是在強化別人的信念,畢竟你可是他的隱藏財源。
Thumbnail
所有的求,都是等待給人給予,包括請求與要求。 人是群居的動物,與人相處必然會出現請求或要求別人給予的狀況,而我們只是接受別人給予,還是我也做了等同的付出? 很多人會說我付了錢之類的話語,當然,這沒有錯,這是有形的給予,但對方給我們的,只有這樣嗎? 當對方給予我們服務,當下只有這些動作嗎?若是如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付出應該是心甘情願的,不應該帶著期待回報的心態。文章主張將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對他人的付出也應該是在能力所及、真心願意的情況下。不要為了期待回報而犧牲自己,而是要照顧好自己,並在能力範圍內幫助他人。
Thumbnail
曾經有個朋友告訴我,每一個人都是「有價的」。也是,我大致能夠理解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是利益交換,情感關係亦然。再好的朋友,如果無法為彼此提供情緒支持,那麼關係似乎也不見得能夠成立。
Thumbnail
只要別把使用原本擁有的存量,用來訓練後成為增量的過程,當成剝奪。 就不會匱乏,即便是持續地被使用,也只是證明自己是正在擁有無限的過程中而已。
Thumbnail
曾是單方面付出的我,透過時間與自我提升,領悟到人脈的核心在於價值交換與平等互惠。我學會了提升自己,從而在人際互動中實現雙向價值提供,建立更健康、持久的關係。這過程不僅豐富了我的人脈質量,也讓我認識到真正有力的人際網絡基於雙方所能提供的價值。
Thumbnail
只要跟課,就能獲取源源不絕的素材。 不用再絞盡腦汁思考行銷內容, 只需從課堂學員的反應就能讀懂訊息—「這個素材,目標客群會喜歡!」 但是用豐富的知識素材追求行銷效益時,是否也因此犧牲了學員們付費上課的權益?
Thumbnail
有沒有這樣一件事,是即便得不到回報,你也想要做的事情? 之前跟你們分享了愛瑞克的利他觀念背後的邏輯是利他是一種內在成就 最近遇到了一些人讓我感受到非常多的溫暖並且也推翻了理所當然的觀念付出可以不等於要求回報 "當我受到他的幫助,感激萬分,誠心地發問我可以為他做什麼當作回報的時候,他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Thumbnail
你所相信的意義,很可能只是在強化別人的信念,畢竟你可是他的隱藏財源。
Thumbnail
所有的求,都是等待給人給予,包括請求與要求。 人是群居的動物,與人相處必然會出現請求或要求別人給予的狀況,而我們只是接受別人給予,還是我也做了等同的付出? 很多人會說我付了錢之類的話語,當然,這沒有錯,這是有形的給予,但對方給我們的,只有這樣嗎? 當對方給予我們服務,當下只有這些動作嗎?若是如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付出應該是心甘情願的,不應該帶著期待回報的心態。文章主張將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對他人的付出也應該是在能力所及、真心願意的情況下。不要為了期待回報而犧牲自己,而是要照顧好自己,並在能力範圍內幫助他人。
Thumbnail
曾經有個朋友告訴我,每一個人都是「有價的」。也是,我大致能夠理解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是利益交換,情感關係亦然。再好的朋友,如果無法為彼此提供情緒支持,那麼關係似乎也不見得能夠成立。
Thumbnail
只要別把使用原本擁有的存量,用來訓練後成為增量的過程,當成剝奪。 就不會匱乏,即便是持續地被使用,也只是證明自己是正在擁有無限的過程中而已。
Thumbnail
曾是單方面付出的我,透過時間與自我提升,領悟到人脈的核心在於價值交換與平等互惠。我學會了提升自己,從而在人際互動中實現雙向價值提供,建立更健康、持久的關係。這過程不僅豐富了我的人脈質量,也讓我認識到真正有力的人際網絡基於雙方所能提供的價值。
Thumbnail
只要跟課,就能獲取源源不絕的素材。 不用再絞盡腦汁思考行銷內容, 只需從課堂學員的反應就能讀懂訊息—「這個素材,目標客群會喜歡!」 但是用豐富的知識素材追求行銷效益時,是否也因此犧牲了學員們付費上課的權益?
Thumbnail
有沒有這樣一件事,是即便得不到回報,你也想要做的事情? 之前跟你們分享了愛瑞克的利他觀念背後的邏輯是利他是一種內在成就 最近遇到了一些人讓我感受到非常多的溫暖並且也推翻了理所當然的觀念付出可以不等於要求回報 "當我受到他的幫助,感激萬分,誠心地發問我可以為他做什麼當作回報的時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