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義的自私,才能持續的付出與關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自私」常被認為是負面的。以前父母間不和睦,我們孩子又還小的時候,母親總是自己忙得團團轉,她曾向我們抱怨家裡的大家都好自私,只顧自己,不幫忙她打理家務。我始終記得母親忿恨的情緒,也將自私與造成他人(母親)困擾深深連結在一起,而盡力學習成為一個「不自私」和「照顧他人」的人。

前幾天在社群媒體上看到一段話,對「自私」有了嶄新的看法,它提到自私其實有分好與壞。好的自私是指在認清事情輕重緩急後,能夠有勇氣以自己為優先。

因為在滿足一些「個人的需求」前,我們沒有能力對別人善良。
長期缺乏這種「有意義的自私」反而是導向:感到自己被榨乾、效率低下與厭世的最快途徑。

這讓我很快地想起大學時期最常崩潰的原因,尤其是最後一次也是最嚴重的一次憂鬱症病情大爆發。

不知道什麼原因,好長一段時間,在需求上,我總是他人為優先,將自己所擁有的能量先給出去。常常有精神力氣時,心裡想到的都是別人和我能給予的幫助,常常最後回到自己身上時,早已沒了力氣,或總是給自己二手的資源(不是自己給自己的,而是從他人身上反彈回來的能量)。除此之外,大學參加的社團風氣更助長了這樣的趨勢。

大學參加宗教性社團,跟隨資深的師資和學長姐進行禪宗修行,教義上期待修行人放下「我執」,達到「無我」的境界,並強調行菩薩道、行「布施」功德。對於很多的社團事務我們鼓勵接受挑戰,因此儘管在自身課業或其他事務很多的情形下,也願意放下自己、接受挑戰。成為社團幹部更是如此,即便超出自己負荷,也告訴自己要「超越自己,成就他人」,學習無私地為法門、為其他人付出。我並非要批判這些作法不對,而是反思自己其實在這過程中相當的辛苦,承擔著過大的壓力和負擔。

大學時期尚未開始藥物治療時,情緒起伏不定,相對於要穩定付出,我完全做不到。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從眾人面前「消失」,修復我的情緒去了,等到恢復精神才又和大家一起行動。另外,一直到前幾年出了討論「高敏感族」和「內向者」的書,我才肯定了自己需要自我空間恢復能量的需求。大學時期常常忙得昏天暗地,不知道要如何照顧自己,更不知道這樣的需求有多麼重要。更甚者,成為幹部後,要照顧別人,要承擔事務,能量消耗的很快,我卻不知道怎麼充電,很痛苦的時候硬是把苦難當磨練,學習去突破和超越。也導致於課業零零落落,多次能量耗盡掉到谷底。在擔任社團社長前,我的精神能量狀態是大學時期有史以來最好的,卻在擔任社長半年後整個大崩潰,爆發我最嚴重的病情,低潮到自己爬不起來,開啟我藥物治療的契機。

多年後的現在,我學會了「有意義的自私」,能夠以自己為優先,預留自我空間讓自己充電,並保守能量,量力而為。事實上,大學時期的過度耗損帶給我一些後遺症,例如對於「付出」這類會消耗能量的事情感到恐懼、有時過於保守能量而沒辦法幫助更多人。但我也深刻體會到,有意義的自私,才能讓自己走更長遠的路。尤其現在從事助人工作,若不先照顧好自己,沒有辦法有好品質的服務,而這樣的助人我不止想做一個禮拜、一個月,我想做一年,甚至十年,因此要好好「保養」自己,也才能持續不間斷的付出與關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安妮的沙龍
78會員
120內容數
我是一位憂鬱症患者,二十歲左右發病,現在已經過了十多年。有鑑於社會對精神失序者的不了解,我願與你分享生活點滴、所思所想。你將會發現我們並沒有什麼不同。
安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0/29
憂鬱症患者在工作職場上可能遇到以下一些常見的問題: 1. 工作效能下降:憂鬱症患者可能會感到疲倦、缺乏動力和注意力不集中,這可能導致工作效能下降。
Thumbnail
2023/10/29
憂鬱症患者在工作職場上可能遇到以下一些常見的問題: 1. 工作效能下降:憂鬱症患者可能會感到疲倦、缺乏動力和注意力不集中,這可能導致工作效能下降。
Thumbnail
2023/04/11
我自己是憂鬱症患者,但其實我一直很想成為一名心理師。 要成為心理師得度過層層關卡,耗費許多時間和金錢,這是我之前努力工作存錢的目標。
Thumbnail
2023/04/11
我自己是憂鬱症患者,但其實我一直很想成為一名心理師。 要成為心理師得度過層層關卡,耗費許多時間和金錢,這是我之前努力工作存錢的目標。
Thumbnail
2022/11/16
出社會到現在差不多已有八年左右的時間,期間換過很多很多工作,上班這件事一直是我的痛。 大學時期是我憂鬱的開始,很艱難地完成大學學業,通過這關讓我鬆了口氣,但下一個關卡緊接而來。
Thumbnail
2022/11/16
出社會到現在差不多已有八年左右的時間,期間換過很多很多工作,上班這件事一直是我的痛。 大學時期是我憂鬱的開始,很艱難地完成大學學業,通過這關讓我鬆了口氣,但下一個關卡緊接而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你常因害怕拒絕別人、試圖滿足大家的期待、而活得很累? 我們身邊不乏這樣的例子,一輩子為家庭、為身邊的人付出,把自己搞得很累很苦、充滿怨念。結果身邊的人並不珍惜和感激。 在你把別人排優先時,就把自己排到後面去了,你忘了要愛自己。 這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份關係,是你跟自己的關係。 如果你不愛自己,你也很難愛
Thumbnail
你常因害怕拒絕別人、試圖滿足大家的期待、而活得很累? 我們身邊不乏這樣的例子,一輩子為家庭、為身邊的人付出,把自己搞得很累很苦、充滿怨念。結果身邊的人並不珍惜和感激。 在你把別人排優先時,就把自己排到後面去了,你忘了要愛自己。 這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份關係,是你跟自己的關係。 如果你不愛自己,你也很難愛
Thumbnail
有記憶以來,我就很不喜歡麻煩別人,儘管是我至親的家人或伴侶。 大概是從小就是鑰匙兒童,生活各方各面幾十年來都習慣自己打理了。 而這種「#抗拒麻煩別人」的狀態,在金錢上也是,小至欠別人小額的金錢,我都完全無法忍受,會想要立刻還清。 也許是過於獨立,許多時候,我不太允許自己展現真實的需求,甚至潛意識裡相
Thumbnail
有記憶以來,我就很不喜歡麻煩別人,儘管是我至親的家人或伴侶。 大概是從小就是鑰匙兒童,生活各方各面幾十年來都習慣自己打理了。 而這種「#抗拒麻煩別人」的狀態,在金錢上也是,小至欠別人小額的金錢,我都完全無法忍受,會想要立刻還清。 也許是過於獨立,許多時候,我不太允許自己展現真實的需求,甚至潛意識裡相
Thumbnail
以下這段話其實很沒人性:「優秀的人的背後,都是自虐般的自律。妳一定要狠下心來,努力變成一個優秀的人。沒必要讓其他人知道妳的計畫,財務狀況也不需要讓別人知道。如果妳賺得很多,別人會嫉妒。如果你賺的很少,別人會瞧不起妳。妳要厲害到有一天能做到隨時可以離開那些令妳不舒服的圈子跟人。」
Thumbnail
以下這段話其實很沒人性:「優秀的人的背後,都是自虐般的自律。妳一定要狠下心來,努力變成一個優秀的人。沒必要讓其他人知道妳的計畫,財務狀況也不需要讓別人知道。如果妳賺得很多,別人會嫉妒。如果你賺的很少,別人會瞧不起妳。妳要厲害到有一天能做到隨時可以離開那些令妳不舒服的圈子跟人。」
Thumbnail
延續《#059.關於責任》,昨天我跟我媽提了,關於她對於生存的恐懼這件事情,她跟我說對阿,為什麼她這樣,意思指為什麼她總是容易把事情放在心上。只要有一點心事,她就整晚睡不著覺。
Thumbnail
延續《#059.關於責任》,昨天我跟我媽提了,關於她對於生存的恐懼這件事情,她跟我說對阿,為什麼她這樣,意思指為什麼她總是容易把事情放在心上。只要有一點心事,她就整晚睡不著覺。
Thumbnail
人的天性是融入群體,被說「自私」,會有被排擠的感覺,而我們都會極力地避免感受這種痛苦,特別是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更會竭盡所能地去融入「家」這個群體,即便那會讓我們失去自我。
Thumbnail
人的天性是融入群體,被說「自私」,會有被排擠的感覺,而我們都會極力地避免感受這種痛苦,特別是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更會竭盡所能地去融入「家」這個群體,即便那會讓我們失去自我。
Thumbnail
久違的更新了!|這是我對於獨立性和自私的想法,還有過去如何看見模糊不清卻依然也應該存在的界線。|照顧自己,有時候會太自私嗎?
Thumbnail
久違的更新了!|這是我對於獨立性和自私的想法,還有過去如何看見模糊不清卻依然也應該存在的界線。|照顧自己,有時候會太自私嗎?
Thumbnail
「知道自己」是個反射性的存在、一個類似於鏡子的生命,只有在生命閃耀的時候能進行反射。 已來到了2020的第四季,兩年前的我,正在為第四季的業績衝刺著、更努力抓著下一年的第一季的 forecast 不計多晚的趕出年末業績報告。反觀現在生活的我..
Thumbnail
「知道自己」是個反射性的存在、一個類似於鏡子的生命,只有在生命閃耀的時候能進行反射。 已來到了2020的第四季,兩年前的我,正在為第四季的業績衝刺著、更努力抓著下一年的第一季的 forecast 不計多晚的趕出年末業績報告。反觀現在生活的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