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放下的幸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幸福是每個人都想要的,我們總是喜歡說「追求」或「爭取」幸福,彷彿幸福是一面高掛在牆上的獎牌,必須經過一番競爭與奮鬥才能獲得。這種普遍的意象使許多人認為,幸福是來自於自己身心之外的某種東西。然而,您是否有過這種經驗:當自己得意地看著手中辛苦掙來的戰利品時,卻隱約察覺到有一種失落感,因為我們所期待的「幸福」,並未隨之而來。
為什麼一個人可能得到一切卻仍舊不幸福?因為幸福其實是來自自我的「放下」、煩惱的「消融」,而不是任何東西的「獲得」。
聖嚴法師在這本書中要告訴我們的是:真正的幸福,不必依賴任何外在的人事物,也不是來自變幻無常的情緒與感覺,而是心的一種清楚、愉快與平靜的狀態。

從佛法的觀點來看,我們人是有情眾生,既然是「有情」,自然就會有情緒。
情緒從那裡來呢?
觀察自己的念頭從哪裡來?也就是看念頭是怎麼產生的?
更深一層的方法,是根本不管它的來龍去脈,不管它的源頭是什麼?而是往下看,看自己的念頭是好念頭嗎?是智慧的念頭嗎?還是煩惱的念頭?如果是煩惱的念頭,老是跟自己過不去,那就太沒智慧了。
業力與淺意識
我們可以說潛意識是從業力來的,因為過去有些業的力量相當強,所以到了這一生會對某一些事情記得特別清楚,而且很深刻地進入頭腦,並從內在製造一些觀念,於是就出現一些念頭,變成了潛伏的意識活動。不過,潛意識和業力不同,潛意識是已經在運作的,在我們這一生之中時時刻刻找到機會就會出現;而業力則有的已在運作,有的則無,也就是有的在這一生能夠現前,有的則不會現前。
如何安心?
人不安心的時候,可以反思,問問自己不安的原因是什麼?如此一反問,很容易就會發現往往只是自己想太多,事實上,沒有什麼值得煩惱和難過的。
煩惱與習氣
人都有煩惱,當成習慣後,煩惱的感覺就漸漸不存在了,只會留下煩惱的現象,也就是習氣。人所表現出來的習氣,有的很可愛,有的卻讓人討厭,因此習氣是必然的,但還是要注意自己是在什麼樣的場合、是什麼樣的身分,千萬不要把自己的舒服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
調和感性與理性
唯有感性和理性的調和,才能真正為人間帶來溫暖的慈悲和光明的智慧。

什麼是貪心
凡是「想要」的超過「需要」時,就是貪。若能生活簡樸、減少慾望,心便不會隨著物慾而起伏不定。
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並不多,如果是在個人的需要之外,為全體大眾的需要考慮,這就不叫做貪,譬如希望大眾能夠有衣服穿、有車子坐、有房子可住,為社會眾生造福,就不叫做貪。
轉貪心為願心
愛可以是一種付出奉獻,而欲也也可以是一種希望,希望自己和世界能夠一天比一天更美好、更進步,這就是把貪愛和貪欲轉成願心,轉成一種期待。
以布施對治貪念
如果真的想布施,即使沒有任何東西也沒關係,因為只要發了願心,並且努力去爭取、去製造,加強自己的能力,結果一定會有東西可以布施。真正的布施是奉獻給眾生,心中完全沒有回收的期待,也沒有貪心,這樣才能達到智慧圓滿,福德也圓滿的境地,就像釋迦牟尼佛一樣。
名利只是暫時擁有
一般人貪取的項目,不外是金錢、名位,然而這些東西有時是必須的,有時又是不請自來的,所以重點不在如何規避它們,而是要用正確的態度來看待他們。
不論是金錢或名位都應該把它當成是暫時的擁有,而不要把它看成實質的東西,或當成是自己的代表,有也好、沒有也好,都只是一時的因緣而已,這樣就不會有痛苦煩惱了。
重要的是你使用權力的願心,以及你看待、運用它的態度。

嗔心與慈心
凡事不能以慈悲心待人,就是嗔。若能多培養、增長我們的慈悲心,嗔念自然就會減少,甚至消失了。
有禪修經驗的人會發現到,只要一個嗔念起,心就已經浮動而沒辦法安定了。因為心一浮動,渾身的血液就會跟著它緊張起來而發熱,身體當然會因此很不舒服,就像火在體內燃燒一樣。

「癡」
凡是事理不明、是非顛倒,就是痴。若能時時心懷正見、正念,天下就沒有走不通的路。

煩惱與愚癡
我們有煩惱的時候,就像被雲遮住了一樣,看不到事實的真相,因此失去了理智,產生了情緒,煩惱也跟著情緒出來。還好煩惱就像地球表面的雲霧一樣,並非不變的、永久的,而很快地就恢復原本的萬里無雲。因此,佛說人人都有佛性、人人本來就是佛,只是因為有了煩惱才變成眾生。
善用生命不懈怠
有的人會疑惑,懶惰的人無所追求,那麼生活平淡的人不也是一樣嗎?其實這之間的差別很大。生活平淡的人,他有條件讓生活過得更富裕,只是他並不想追求富裕。所以,他雖然有很強的工作能力而不去拼命工作,比較想過著悠閒的生活。
這種過平淡生活的人,多半比較重視精神層面的生活。有人選擇生活在山裡、海邊,有人則選擇到鄉下去,平時喜歡看看書、寫寫字。聽聽音樂,還是有情趣在裡面。因此他們是有條件地選擇自己想過的生活,並不是無能或清高,只是希望享受一種悠閒、平淡、安定,而不想到都市生活或是複雜的人際關係的問題所困擾。
不為自己找藉口
真正心懷大志的人,在還沒有得志之前,他一定還是很實在地生活和工作。
人身是可貴的,人的生命是很難得的,並且非常短暫,我們要好好地珍惜、運用他,才不枉這個寶貴的生命。
讓生活重新上軌道
培養興趣的目的,是為了避免讓目標成為僵硬的東西。如果只有目標而沒有興趣的話,再好的目標都會成為例行公事,很快地就會連自己為什麼要這樣作的目的都不知道了。


凡事自以為是、恃才傲物,就是慢。若能放下自我中心,謙恭待人,慢心自然就會逐漸消失。
是自信還是自負?
「自信」是說有自知之明,也就是明白自己有多少才能、能夠做些什麼事、達成什麼樣的任務。「自負」是自認為有這樣的能力,但是卻不一定能夠做到。
察覺慢心的關鍵,就在於是否存有比較的心。要知道,事情的成功是需要很多因緣來促成的,不一定全都是自己的功勞。
謙虛才有成長空間
一個人年紀越大,越容易感覺到自己的能力有限;而且閱歷增加之後,也會發現人上有人,天外有天。所謂人上有人,天外有天,指的是即使在平輩之中沒有比自己厲害的人,但是在年長、甚至年輕一輩中,可能還有高人;就算同一時代沒有比自己更強的人,在過去時代之中也一定會有;這就是人情世故。


凡是對已沒有把握,對人沒有信心,就是疑。若能確立正確的生活方向及處事態度,便不會老是活在懷疑中。
不要擔心未來
要有現在觀,觀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時間。既然你處在現在這個時間,就不要憂慮未來會發生什麼。如果你老是在憂慮未來,就會把現在的時間都浪費掉了,這不是很可惜嗎?
無有恐怖
「心經」中說無有恐怖的恐怖,是恐怖生死,凡夫怕死,阿羅漢怕生;已經證了阿羅漢的人,因為體會過生的痛苦,所以不想再來人間。其實生與死是同一個東西,你怕生死,生死就是受苦的;如果沒有畏懼,也不要貪念生死,你在生死之中便能自由地來去,可以普度眾生、行菩薩道。
自信過每一天
然而想要掌握自己的身心世界,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因為我們的身體並不受我們的指揮,什麼時候頭痛或打噴嚏,我們都不知道。我們常常要別人保重,結果自己馬上打了一個噴嚏;希望別人不要感冒,結果自己反而感冒,這都是經常看到、發生的事。
這也表示我們這個世界根本沒有平安,真正平安的世界並不存在我們這個地方,如何能祈求平安呢?如果有可能的話,那一定得像佛菩薩一樣,像觀自在菩薩能夠把色、受、想、行、識這五蘊的身心世界看空,因為唯有這個大智慧,才能真正平安。
書名:放下的幸福
作者:聖嚴法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會員
6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龎演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佛法的基本原則,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除此之外,如果說還有什麼最高的、無上的大法,都是一時方便說。
林懷民:我從來沒有在想「幸福」這件事,所以我想我是很幸福的。我覺得一個人能夠活著,已經是一種恩寵,能夠活著做自己高興做的事情,那就是幸福了。
什麼是佛法?佛法是很簡單,但也是非常地難。有的人會說,佛經那麼深都看不懂,但是如果以簡單的方式來說佛法,就是慈悲和智慧。
正確的禪法所講的自由自在,是指心裡有信心、有準備、有勇氣、有本事迎接任何現實的困難,故對各個層面的社會大眾都是有用的。
我們從上一代接手這個地球,其實應該是《我們向下一代借用這個地球 》,當我們向人借東西時,對方一定有所期待,希望你有一天還給他,而我們現在並不是在向下一代借未來,而是在偷取他們的未來。
依照『悲華經』所說,觀世音是西方極樂世界一生補處的法身大士,他是即將繼承阿彌陀佛佛位的大菩薩。他在阿彌陀佛因地之時,做轉輪聖王之際,是千子之中的第一太子,名叫不眴,出家後號觀世音,他將在彌陀入滅後成佛,號為一切光明功德山如來,那時他的國土叫做「一切珍寶所成就世界」
佛法的基本原則,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除此之外,如果說還有什麼最高的、無上的大法,都是一時方便說。
林懷民:我從來沒有在想「幸福」這件事,所以我想我是很幸福的。我覺得一個人能夠活著,已經是一種恩寵,能夠活著做自己高興做的事情,那就是幸福了。
什麼是佛法?佛法是很簡單,但也是非常地難。有的人會說,佛經那麼深都看不懂,但是如果以簡單的方式來說佛法,就是慈悲和智慧。
正確的禪法所講的自由自在,是指心裡有信心、有準備、有勇氣、有本事迎接任何現實的困難,故對各個層面的社會大眾都是有用的。
我們從上一代接手這個地球,其實應該是《我們向下一代借用這個地球 》,當我們向人借東西時,對方一定有所期待,希望你有一天還給他,而我們現在並不是在向下一代借未來,而是在偷取他們的未來。
依照『悲華經』所說,觀世音是西方極樂世界一生補處的法身大士,他是即將繼承阿彌陀佛佛位的大菩薩。他在阿彌陀佛因地之時,做轉輪聖王之際,是千子之中的第一太子,名叫不眴,出家後號觀世音,他將在彌陀入滅後成佛,號為一切光明功德山如來,那時他的國土叫做「一切珍寶所成就世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內在的追求,是看見事物的本質及自我的價值,而不是沉溺於精神世界而忽視一切物質的生活。是了解自己真實的需求、根除潛意識的認知,重建屬於自己的價值體系。 人最難能可貴的是懂得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有些事其實一直都知道,只是沒有認真面對內外在之所以衝突的原因。 真我的價值觀與小我的價值觀存在的衝突。沒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你知道嗎,我們的內在其實早已給了我們所有需要的一切了,但我們有辦法看見嗎,還是我們仍然只活在大腦裡而不是心裡呢?
Thumbnail
追求幸福是人們想做的事情,因為幸福能帶給人們愉悅感,由於幸福的定義很主觀,我們該怎麼去理解屬於自己的幸福是什麼?
Thumbnail
每個人都嚮往美好與幸福,徘斥噩運與不幸,所以花很多精力追求幸福,也花很多精神避免不幸。其實幸福與不幸哪能任由我們隨意二選一,只有用平淡的心去面對生活,認真了解人生本來就是一場空,財來財去,時增時減,最後歸零,能有這樣的體認,就不在乎失去或得到,因為沒有得失心,不會患得患失,用清淨心趨吉避凶。
【幸福】 ●幸福的定義? ●怎樣的人容易獲得幸福? ●人在什麼時候感覺最快樂呢?
同一件事,想開了就是天堂,想不開就是地獄。
Thumbnail
在這個繁忙的世界裡,人們總是在不斷地追求著更多的擁有和更高的成就。然而,有時候我們卻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事實:真正的幸福並不是來自於擁有,而是來自於用心珍惜。 有時候,我們可能擁有了很多財富和物質,卻感受不到真正的幸福。因為當我們只是擁有而已,並沒有真正去用心珍惜,那些財富和物質就只是一種虛無的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Thumbnail
慈悲--是從忍辱修來的;因為這個世間令人苦惱的事太多了,所以,當我們決定要走向人群歷練時,要先好好的觀照自己的心,以免被這個世間苦惱的事情刺傷了。由於最近的事情太多了,搞得自己心煩意亂,然而,上天還是很眷顧我的,每當我的心不平靜時,總會讓我看到一些點醒自己的文字。在書上看到這麼一段話-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內在的追求,是看見事物的本質及自我的價值,而不是沉溺於精神世界而忽視一切物質的生活。是了解自己真實的需求、根除潛意識的認知,重建屬於自己的價值體系。 人最難能可貴的是懂得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有些事其實一直都知道,只是沒有認真面對內外在之所以衝突的原因。 真我的價值觀與小我的價值觀存在的衝突。沒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你知道嗎,我們的內在其實早已給了我們所有需要的一切了,但我們有辦法看見嗎,還是我們仍然只活在大腦裡而不是心裡呢?
Thumbnail
追求幸福是人們想做的事情,因為幸福能帶給人們愉悅感,由於幸福的定義很主觀,我們該怎麼去理解屬於自己的幸福是什麼?
Thumbnail
每個人都嚮往美好與幸福,徘斥噩運與不幸,所以花很多精力追求幸福,也花很多精神避免不幸。其實幸福與不幸哪能任由我們隨意二選一,只有用平淡的心去面對生活,認真了解人生本來就是一場空,財來財去,時增時減,最後歸零,能有這樣的體認,就不在乎失去或得到,因為沒有得失心,不會患得患失,用清淨心趨吉避凶。
【幸福】 ●幸福的定義? ●怎樣的人容易獲得幸福? ●人在什麼時候感覺最快樂呢?
同一件事,想開了就是天堂,想不開就是地獄。
Thumbnail
在這個繁忙的世界裡,人們總是在不斷地追求著更多的擁有和更高的成就。然而,有時候我們卻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事實:真正的幸福並不是來自於擁有,而是來自於用心珍惜。 有時候,我們可能擁有了很多財富和物質,卻感受不到真正的幸福。因為當我們只是擁有而已,並沒有真正去用心珍惜,那些財富和物質就只是一種虛無的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Thumbnail
慈悲--是從忍辱修來的;因為這個世間令人苦惱的事太多了,所以,當我們決定要走向人群歷練時,要先好好的觀照自己的心,以免被這個世間苦惱的事情刺傷了。由於最近的事情太多了,搞得自己心煩意亂,然而,上天還是很眷顧我的,每當我的心不平靜時,總會讓我看到一些點醒自己的文字。在書上看到這麼一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