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的歹戲拖棚,對於許多產業,包括零售業、旅遊業、航運業甚至是八大行業都帶來了衝擊。有人說疫情就彷彿對企業的一次全盤健檢,原先體質不好的、長期依賴單一客源,或將資金或資產大量押在同一領域的企業,往往或成為最先受到衝擊的一批。
看著疫情新聞一天天推展,大家偶而為了當天零確診而開心,更多時候是為看不到疫情的終點而憂心。但在所有的混亂中,我們似乎看見了「誠實」,這個老掉牙又常被說是唱高調的原則,引領著我們在混亂中走向光亮的重要性。
無論是疫情公布的內容、口罩發放規定、染疫者的疫調、居家隔離的規範、在家工作的實施、產業補助的請領,誠實其實都是建立普遍信任和行動的最基本指引原則。如果沒有疾管署每天的記者會公開疫情最新進展、沒有關務、醫護人員在第一線把關可能的感染狀況誠實上報、沒有基層行政人員聯繫居家隔離者,台灣的疫情發展狀況不太可能還在可控的範圍內。再者,若全民沒有互信,也不可能會相信執政者會以公平的方式分配口罩和醫療物資;若企業當中主事者跟員工沒有互信,那麼異地辦公或在家工作或許也無法發生。
誠實,其實也是公關這個行業的基本原則。
許多人以為公關就是為企業擦脂抹粉的專業,或許只說對了一部分,為善欲人知,本來就是公關要盡可能創造正面披露的職責。但另一方面,無論是服務B2B、B2B甚至是D2C的企業,當碰到有損於企業名譽的事件發生時,無論是跟產品有關、跟企業經營者高層有關、跟企業的服務有關、跟客戶的回饋,或客戶的客戶有關,誠實其實永遠都是危機處理當中的底線。
除了在危機當中評估影響程度外,更多的時候是參與危機小組的一部分,從國際、地方、在地與利害關係人的觀點,去評估危機事件的影響和需要做出的回應。企業公關可以分批、部分釋出訊息或婉拒對某些評論、揣測進行回應,但絕不可能給出不正確的訊息(如果真的不小心因為資訊落差給出不正確訊息,事後的更正也是必須),由此媒體也才有機會向公眾傳遞正確的訊息。
某方面來說,或許也跟現在疾管署在做的事情有點類似,也正因為大家一起受過某些國家隱匿疫情造成疫情大規模擴散的苦,所以更能體會社會集體以誠實行事,群體中仍有互信的美好。
也願大家在同一條船上的防疫路上,能夠持續保有難得的互信,也能把這樣的信任給予我們不認識的他人,謝謝仍在工作崗位上以誠實行事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