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7/19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成就不再遍體麟傷的相處之道。

Photo by Fish
Photo by Fish
今日藥帖: 王若琳 Joanna Wang的,【- Let's Start from Here】
看完這一本有些日子了,但每次要下筆前都是這樣煎熬,希望把最真切的一塊好好呈現,前陣子都夢到長頸鹿的原因,在這本封面找到答案。
遇見這本書的契機是當時遇上溝通的困擾與有迫切與人溝通的需要。 我希望可以完美落幕與達成任務,就這樣剛好的這本書熱騰騰地來到。
全書一路使用盧森堡博士的”豺狼”vs. “ 長頸鹿” 這兩種動物比喻,以及「非暴力溝通」這並非真正的”暴力”,而是意指語言背後所隱藏的攻擊。這四大核心分別為 : 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而「說話」這件事一直都深深困擾我,從被動到主動從安靜到練習表達,但最根本的動力最多來自最親近的人,因為我們最熟悉卻又最陌生,我在書裡看到的許多段落時,都像Instagram TAG的功能,心裡有一個能直接對應的角色,不斷出現 :「沒錯! 就是這樣 ,沒錯 !!!」。

語言是天生俱來的能力,如進食就寢般自然,卻沒想過這份不需特別學習的技能,卻可能讓我們一輩子都處在自我傷害與傷害別 人的迴圈中度過。
有些人會採取有距離的相處,因為不知該如何溝通也不願意花時間成本,只好將自己包裝成工作狂,說自己在外頭耗盡所有力氣都給了工作已無餘力回到家庭做溝通橋梁,這樣一來旁人也能就以客觀解讀: 「啊! 既然你都這樣忙碌,那就不吵你了,我們自己解決。」這樣的想法,但一來便成為另一串掛在窗上的未爆彈,因為天下無不需要溝通的家庭組成。
而我們的溝通習慣往往來自原生家庭,可怕的是,如果只為了逃離這樣的溝通模式,即便組成新的家庭後,那套原生家庭的溝通方式依樣會流露出來,複製貼上的不著痕跡。
盧森堡博士說 :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個體,但我們之間的共通點,卻遠甚於差異。

▎當我們發現他人反應不如預期甚至超過掌控時,練習不隨之起舞,用『觀察』與平舖直述的表達,優雅地展開善意溝通的,第一哩路。
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曉得自己與他人相處上出了什麼問題,甚至連想表達時話都說不清楚,以至於對方接受錯誤的訊息,然後又給予錯誤的回饋。
陳述事實的優點在於,不挾帶評論也就沒有要處理負面情緒的問題。 書裡寫上一段我自己很喜歡的比喻 : 「沒有加害者,也沒有受害者,就像家裡的監視器紀錄了一整個早上沒有交談的事實。」 後來在實驗”觀察”的這個步驟時,發現一件很有趣的狀況是,那種感覺就像柯南,比較不容易被激怒,因為任何看似帶有敵意的話,都會伴隨一個它背後要表達的真相,你會下意識的去找尋那個意義,也就同步忽略了表面上”帶來的攻擊性。 類似一個銅板拍不響的概念,就再也無法激怒帶著柯南精神接收語言的你。
在其中發現日常,容易聽見的用語是 :「 你又來、你總是、你經常、你老是…..」。這類用語真的會容易讓人直覺性的想要反駁。因為或許我也有 “沒有這樣的時候”但你卻忽略掉那些我做對的時刻。別為了加強語氣或想引人注意,而用了雙重負面效果的字句,給自己找麻煩,因為我們不可能…〝總是記得,我們每一次都如何如何…”。

如果很難,那讓我們從微精準的表達『感受』開始做起,不掩蓋最真實的想法,也能得到像誠實糖這樣的驚艷回饋。
因為看了這本書,這其間也有跟媽媽聊這書裡的內容,說起上一代的教育理念是什麼?又從哪裡來,果不然得到這答案:「阿因為小時候就是怕小孩太驕傲啊 !所以就算做得好也不能稱讚,做得不好要更嚴厲指責。」完全呼應了東西方父母差異化。 我們的教育好像就是這樣子,過去總不太鼓勵真實表達情緒與感受這件事情,以至於我們都一直在用錯誤的方式表達真實的感受,例如:「我覺得你很兇欸!、我覺得你一定在生氣、我感覺你都不關心我....」諸如此類的說法。 用"感覺"描述感受時,在後頭加上"對象"聽起是在描述自己的感受時同時偷偷參雜對那個人的批評。這就是我們平時在運用"覺得"二字後面影射太多批評而不自知,也是最容易擦槍走火的地方。 比起自己的感受,別人如何看待我好像更重要;比起說出我覺得現在很難過,好像那現在可以如何解決問題,更重要了,諸如上述的例子,因為無法對親近的人說出真實的感受,所以也turn on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模式。 而一步步練習真摯的說出感受,也呼應了步驟一的「觀察」,使用平舖直述不加油添醋的方式,只是說出你最真實的想法。
Photo by Fish

說出你的願望吧! 真切地看見與感受自己踏實的『需要』而不用隱諱或拐彎抹角的語言代替勇敢道來。
在需要這一章節裡也開啟了我對"需要"有不同的解讀層面。當你發現在生活中的許多細微反映均來自己對自己需要的尋求時(起床、刷牙、吃飯、聚會、工作),便覺得沒有任何受害的情節在其中,沒有勉強跟不願,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生命自始至終都在尋求滿足,原來自己就=自己世界的主導。 當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時,我們會慣性以指責他人的"行為"來表現,因為我們不曉得如何"具體"表達。舉例: #主管說:你這個方法爛透了 →其實是需要你給他更好的建議。
#太太說:你一天到晚都不回家吃飯,我乾脆都不要煮算了。 →其實是我希望你可以早點回家陪我們吃一頓飯,或更多相處機會。 對待家人也是最好的練習,例如很多人都說:「奇怪,你對自己人都不見的比對外人好。」原來是因為家人的請求都隱含某種「強迫」間接嗅出情緒勒索的概念。 在家人間還有另一種很常使用的語句叫做:「你為什麼不.....」這聽來超級冷嘲熱諷的開頭表面看起來是"詢問",但實質是"指責",指責他人選了自己認為不適合的B方案,卻不是選自己心中完美的A方案執行。
我想很多時候誤會是這樣來的,或許我們並不真的不善言辭,而是我們習慣用詞不達意或更迂迴的方式,來測試他人是否真正了解我們,希望在學會表達後,就再也不要這樣用損人不利己的標準,衡量我們之間的親密感囉!

看似的最後一哩路,緊握著邁向良善溝通的最後一棒,請正確使用與理解什麼是真正的「請求」。

真正的請求是,即便對方說”不”也可以被理解而不是被誤解糾正。
我從小以為自己對用字的龜毛是我的問題,只能說看這一本書的彩蛋連連感,讓我有深深被同理的安慰,這一課我們來談談"請求"vs與”要求”,回歸到孩子為何無法順理聽父母的話,因為除了父母的要求通常帶有強迫感以外,連請求聽起來都像是命令,那些青春叛逆正勝的我們怎麼會乖乖就範 ?

▎請求三大要件:明確、正向、具體。

我必須得要說來到這邊是有點困難了,前面三步驟都比較傾向理解自己使用言語真正的意念為和,但這一part講求實證,在說出的每一句話都代表一個行動,必須準確使用。
避免陷入彼此誤解的迴圈,必須先理解請求不是命令無法立竿見影,所以溝通才會花大量的時間來達成,不是我要求你此刻改變,而是我想跟你一起往前走。 其中的小惡魔理論也很是生動,活生生的上演在每一天的無數個時刻,而且這次沒有小天使的角色來幫忙權衡。
我們都不是全然的良善,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小惡魔,牠為了存活,時間一到就會出來覓食,尋找痛苦所以肉體的我們才會在每隔一段時間特定時間或對特定事物,習慣性地找痛苦、惹惱他人,而這個對象大多時候是「家人」,你在他最習慣的痛點上出手,然後得到想要的效果。 我們無意識的習慣是將過錯歸咎給他人,塑造自己很悲愴的模樣去誘發對方攻擊,這時如果對方心中的小惡魔也恰巧出來飽食一頓,場面便會容易失控,因為要相互餵食彼此的惡魔,而痛苦必然加量且傷害必定增加。這樣的乞討與歸咎必定惡化關係破壞橋樑。真正的請求是,即便對方說”不”也可以被理解而不是被誤解糾正。
Photo by Fish

用最後一次辯證,分清楚同理與同情的差異,同理別人之前,先學會同理自己。
我們最常犯的溝通誤謬之一,是假裝聆聽,例如我以為我聽見你說的話,並給予你建議=我表現同理了。
但事實上聽者的感受比較像 : 我覺得自己的悲傷或沮喪沒有同理與感受,反而好像被比較與教訓了一頓。 而這裡所謂的同理是 : 在不需要糾正和建議,的那種陪伴。 非暴力溝通的關鍵是,不將焦點聚在對方如何回應你,而是你該如何回應他。 阻止惡性循環的第一步是停止攻擊別人、攻擊自己,因為給出去的一定會回來。
期望我們可以培養自己情緒上”換檔”的技能,可以不被負面影響綁架,越過它看見自己與對方真正想說出來的那句話,也許只是關心,也許只是脆弱,只是他用錯的方式忽略的心理價值,我們可以幫他說出來。
人生中有許多低潮的時刻都從自我反省開始,那必定是一個很孤單的過程,且無法與他人用三兩句或兩三個小時的午茶時光可訴盡。 我們要花上很長的時間,把自己丟進很深沉的思考裡面,也許你正因著哪一個moment錯用了尖酸的方式表達也錯過說出真意的機會,而感到自責,當從思考的山谷出關那一刻起,除了準備好與自己好好對話以外,我也想跟你好好說話。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 #作者 : 賴佩霞 #出版社: 早安財經 #出版日期 : 2020/04/01 #作者簡介: 知名身心靈作家、歌手、主持人、攝影家。 淡出演藝圈後,投入身心靈研究,多年來走訪世界各地,受教多位名師,並譯有多部作品,是心靈界最有影響力的導師之一。美國哈佛甘迺迪學院菁英領導班結業,目前就讀暨南大學法學院國際關係學系博士班,為心靈成長社團「好好說話,學會」創辦人。 #內容簡介: 世界上有兩種人: 有一種人很在乎「誰對誰錯?」(Who is right and who is wrong); 另一種人則不那麼重視對與錯,他們追求的是美好人生,只關心該做什麼、說什麼,讓自己的人生更美好(How can I make life more wonderful)? 親愛的你,別因為一再失敗的溝通,而把自己鎖在悲傷、寂寞、孤獨的空間裡。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