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威權國家的民主轉型問題, 《民主轉型與鞏固的問題》一書是我目前讀過最值得推薦的一部研究著作。限於篇幅,我不可能把書中所有的研究成果都一一詳細地在這裡分析給大家。作為這個書評系列的最後一篇,讓我擷取書中六個在我看來非常具有啟發意義,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觀點,當作最後分享,送給大家做一個結尾吧。
這十個觀點分別是:
1. 作者比較了十幾個國家的民主轉型後,最為推崇西班牙的轉型模式。這個模式的特點,就是「先進行政治改革,再進行社會改革和經濟改革的序列」,作者認為這「可能是民主鞏固的理想模式」。先進行經濟改革還是政治改革,作者顯然給了我們一個答案。 2. 作者指出,前蘇聯崩潰之前,經歷了一段可以稱為「衰退式後全能主義」模式的過程。這個過程的特點包括:「機構的僵化,領導層的老齡化,意識形態語言的刻板,動員能力的喪失,大眾的消極情緒。」代表著,一個制度雖然外表上還很強大,還能維持,但實際上機體內部已經在慢慢衰退了。這個描述,非常值得跟今天的中國的社會狀況做一個對比。
3. 對於我們習慣以「革命」作為社會大變化的號召,作者們表示擔憂。在他們看來:「如果一種政權轉型是在革命的名義下而不是在民主的名義下進行的,那麼新的權力擁有者儘管會通過選舉活動增強自己的合法性,但其統治常常會以非民主的話語與實踐的形式進行。」這或許可以用來檢視台灣的民主化過程中,不同的世代對於推進民主的不同展望。 4. 作者在書中提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概念,那就是「被捕獲的革命」。大意是說,在有些轉型案例中,是體制內的某部分政治勢力,刻意利用突發的社會革命,暗地支持,從而達到自己攫取權力的目的。但這項非常權謀的行為,卻最終導致了民主化的實現。野百合運動對於李登輝來說,算不算這樣的一種「被捕獲的革命」呢?
5. 台灣的憲政上的「雙首長制」一直是朝野討論的焦點問題。這樣的討論或許可以參考一下本書作者的以下意見:「只有在兩種情況下,二元首腦論導致的僵局和衝突會減少到最小。其一是,總統是政黨或者政黨聯盟的領袖,政黨聯盟在議會之中贏得了絕對多數,這樣就不會產生僵局和危機。另外一種可能穩定的情況是,總理是政黨領袖,該黨或者所在聯盟是議會多數,這樣的政治體制就能夠按照議會制的模式來運轉。」顯然,作者認為,如果符合上述兩個條件,雙首長制是可以接受的。 6. 在轉型過程中威權時期的反對運動領袖,很可能由於過去的光環而具備極大政治影響力。但如何適當運用這樣的影響力,將是一大考驗。作者們認為波蘭模式中,瓦文薩所起的作用是「有害的」,因為:「他沒有選擇直接運用其巨大的影響和能力來競選政治職位,他沒有在國會中創建政黨,或者堅持成為第一位總理。相反,他選擇待在波蘭初級的政治社會之外,仍然擔任公民社會的領袖。當他最後決定參與政治之時,他是作為無黨派候選人參加總統競選的。團結工會政府運用團結工會運動的道德資本,通過技術性和非政治性的方式來進行運作,這迅速使其最初的問題複雜化。」這一點,堪稱寶貴的經驗教訓,它告訴我們:僅僅依靠道德威望,而不是依照正常的政治程序選出的領導人,需要被警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