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幾年前被邀請上電視節目,討論剛發生的一個社會新聞,聊的就是因為分數發生的嚴重親子衝突;後來某本小說和改編電視劇竄起,裡面情節恰巧呼應了許多因為分數、功課、手機、交友,孩子們以自殺或自傷的方式抗議家長的管教衝突事件。在此插播一個真實數字,根據教育部校安通報數據,國中生自殺自傷的比例急速升高,國小課業可能還能勉強應付過去,短期惡補分數不至於太難看,但是國中可沒辦法,家長對課業真正的看法與價值觀絕對原形畢露。
你是真的在意孩子粗心而已?還是其實背後想要完美的滿分?我們必須時時刻刻質問自己。即使目前我的孩子應該有能力達到,我們不曾訂過滿分為標準。如果你期待改善粗心而已,那麼請讓孩子「自訂標準」,你馬上能發現孩子對自己的掌握度有多高,有哪些科目很有把握,每個年段也會發生變化。
我想說的是,表面上同樣在意粗心,但加上其他條件,本質上會變得天差地遠。我盡量降低大家誤讀誤用的情況,期待粗心策略文不會變成加害文。
自訂標準還有另一個重要意涵,代表孩子對自己的「期待」,這個期待是學習動力的重要來源,如果自訂分數比較低,代表自信不夠或學習狀態不佳,我們就能協助孩子調整學習的策略和方法。有些敏感的孩子,也擔心承諾了做不到而保守預估,這有點像公司要業務設定業績目標一樣,與個性也有關係。
孩子會不會為自己的成績難過?如果會,我覺得沒甚麼不好;但若只是因為家長會罵而難過,那你必須誠實面對自己、和孩子坐下來聊聊,因為學習動機已經「歪」得很嚴重了,再這樣下去也撐不了多久。
回到節目現場,其中一位來賓代表「快樂放養」的家長,他的學歷不高,求學經驗很不順利,然而現在小有成就收入頗豐,他說:「我們家跟別人都不太一樣,爸媽一直說分數沒關係,弄懂了訂正就好了,沒想到孩子自己那麼在意,真是怎麼做都不對。」其實這樣的例子我聽過好多次,我們家的孩子也是。
這篇文先不討論哪種教育方式比較好,因為多數人只能在目前體制內求學,仔細想想,若孩子平常也很在意自己各方面的表現,或許還有點愛面子、愛漂亮、對別人評價也很敏感,那麼怎麼可能孩子會不在意分數呢?
我們的話無法真正安慰到孩子,這就像跟失戀的人說下一個會更好一樣,說的人期待對方跳出當下的情緒感受,卻反而讓對方承受另一種「必須不在乎」的壓力。
而我們嘴裡說的不在乎,某些孩子的解讀方式或許是: 不在乎分數,可能暗示我們對孩子不夠有信心; 分數不重要,可能覺得孩子也不一定做得到; 考試不要緊,因為沒有期待就沒有失望; 分數沒關係,因為我們不是那個感到挫折的人;
就算拿掉分數,他還是知道自己不懂不會,他還是知道旁邊的同學考了高分,分數帶來的挫折感才是真正該處理的部分。我們可以繼續挑戰學校裡的考試制度是否合理、是否有其他改進空間,甚至有機會可以跳脫體制,但是只要這個社會裡有競爭、有比較、或是在意他人的評價,挫折感就不會消失。
我們也曾經歷過這段過程,說沒關係只讓她覺得「我們不懂」,即使分數不會帶來任何懲罰,也不會因此令她覺得比較輕鬆。這「絕對不是」呼籲分數至上的意思,而是當孩子因為分數感到挫折、覺得自己不如人的時候,我們不只是給孩子情感上的支持,更要引導孩子找出方法「把自己拉出來」。
第一步,跟她一樣嚴肅地認真在乎,協助她分析失分類型,哪些是粗心?哪些是自己以為懂了卻並非如此?哪些是誤讀題目?還有哪些狀況?光是這個步驟做完,孩子的心便能安一大半,她的焦慮線頭被抓了出來,不再是沉甸甸的烏雲一片,而是能看到下次馬上能進步的曙光。
攤開各科考卷,粗心的方式一樣嗎?如果都是漏抄漏寫,那「行為」很一致,不難找出解決方法。如果粗心方式千變萬化,那有幾種可能:專注度不持久、時間分配不對,或是根本沒有完全弄懂,所以一變化就錯。
第二步,和孩子「共事」,尋找學習的「壞習慣」。延續上面的討論,調整平常學習的方式,想要有進步,當然必須從源頭做起,而不一直要求反覆練習。
讓孩子花點時間「傷腦筋」想如何改進,比如說:從寫功課開始磨練自己的專注度;開始戴手表,制定答題的時間分配…,一旦找到讓自己改善的方法,那種成就感能讓孩子更有信心,也比較能體會我們嘴裡說分數帶來的應該是「提醒」不是「比較」的意義。
最後,讓孩子設立下次小小的進步目標,先不要評斷他的目標,隨著年級升高課業變難,光是「維持」就需要一定的努力。不論進步幅度多小,都是他練習訂目標、努力達到承諾的過程,而「相信你一定做得到」就不是一句壓榨別人的愛的口號,而是有憑有據的堅強信心。
分數不是萬惡之魔,就算不是考試,一場歌唱比賽、烘焙比賽、未來的面試,都會有「結果」,人生活在社會裡就不可能完全逃避任何的比較,但可以避免摧毀式的負面解讀、避免沒有建設性的評價,怎麼看待結果才是關鍵。
當然,若你的孩子不在意考試分數,那是另外一種故事、另一種教養風景,就不在這篇文章討論範圍之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