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打好幫手—糯米糕傳統工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之前巴萊茵有介紹到賽夏族的傳統美食:糯米糕。而其實要做出一道手工打製而成的糯米糕是需要一些較為繁複的過程。而購買的糯米也不是一買到當天就可以用來製作糯米糕,而是需要用水浸泡過一晚。吸了一整個晚上水分的糯米,蒸煮過後才會夠軟,能夠打製成糕。
不過雖然糯米是整道料理的主軸,但如果少了一些工具的話就難以成為我們的傳統美食。想要體驗過去老人家的味道,我們還是必須尊崇過去的做法,這樣才能夠得到所謂的古早味。
蒸製糯米用的蒸籠,蒸出來的米都會香氣十足。
首先,泡好的糯米就必須先放入我們的木製蒸籠(waha:an)內來炊熟。通常在底部會放上煮飯巾或者是絲瓜絡,蒸煮的過程中必須要好好注意大鍋內的水。通常要煮大概1小時左右,不過有經驗的長老速度則會更快。使用傳統蒸籠所蒸出來的米都會有一股木頭的香氣,那可是現代電鍋無法取代的。
傳統的臼可是非常厚重的。
接下來就是放入我們最沉重的角色—臼(lohong)裡面。放入之後就可以開始協調舂打的順序以及節奏了。不得不說,傳統的臼是非常堅固耐用的,即使經過長年下來的擊打,卻先少又破裂的事情發生。如果要打壞一個臼,想必是需要很強大的力量吧!
傳統的杵,也是使用厚實的木材製作而成的。
提到了臼,那必須也要提到杵('aSo')。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其實在打糯米糕的時候,有經驗的族人會選擇較重的杵。因為這樣在舂打的過程就不需要太用力打,只需要利用杵的重量加速度就可以完美打擊了。不過在打糯米糕的時候不要把杵握得太緊,這樣可是很容易讓手破皮、起水泡的喔!
看似簡單的器具,則是在舂打的過程中完美輔助打擊者。
再舂打的過程難免會有沾黏的情況,如果放任不管只會使打擊者更難將杵舉起。因此,當沾黏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必須由刮刀來刮除沾黏在杵上過多的糯米。而飯匙的部分則是要將臼裡的糯米再集中成一團方便打擊者繼續擊打。
小小的繩刮可是分割糯米糕的好工具。
最後在起鍋的時候就是繩刮表現的時刻了。當打擊者將糯米糕從臼上捲起時,另外一位族人就可以使用繩刮將糯米糕從杵上面刮除後再作分割,這可是比刀子還要好用的工具,切割後的糯米糕則會出現類似刀切過的橫切面,但繩刮上卻住會殘留糯米糕,這也是過去老祖宗傳承下來的智慧結晶。
以上這些工具就是筆者在傳統祭典時,常常會看到的重點工具,每一項都是經過長久的時間而保留下來的。也是因為這些工具,才能夠使得祭典所需要用的糯米糕可以順利的產出,讓每一位祖靈以及族人們享用。本週的傳統工具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多多支持,我們下週見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周繼續上周的故事線,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巴萊茵我本人曾經做過的一個奇幻夢境,一場有關於死亡的真實夢境,希望大家能點開來閱讀。
在跟耆老們訪談的過程中,常常聽到一些神祕的鄉野傳奇。於是乎,巴萊茵我本人的一些小故事,也想跟大家分享。大家都應該常常做夢吧?你會記得做過的夢嗎?本人我常常會做一些奇怪的夢,所以常常在起床的時候會特別去記住。本週的小故事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神祕夢境吧!
賽夏族的傳統美食,每當祭典舉行時,餐桌上必定出現的糯米糕,這可是祖先從過去就流傳下來的美味饗宴。雖然簡單,但卻又最能在這個加工食品充斥的社會中,勾起賽夏族人心中單純且美好的記憶。
鄉下地方總是存在著許多無法解釋的事情,而筆者在跟長老們聊天時也常常聽到他們說起一些部落之間的神祕故事。 哭聲,其實大部分的人都不太喜歡聽到哭聲,畢竟那代表著一定程度的負面情緒。如果只聽到哭聲而卻找不到來源是不是就令人覺得反感及恐懼呢?今天的故事,希望大家能點閱開來喔!
尋找南礦的探險終於來到尾聲了。一路上,筆者與友人又會看到甚麼特別的東西呢?兩個人在荒山野嶺到底有沒有找到當年繁榮的南礦呢?如果想知道的話,就點開來好好欣賞重溫黑金情的最後一章吧!
越深入山林之間,未知的事物也越多。舊礦坑的歌曲,又有誰在繼續歌唱呢?山林間的伯公廟,講述著過往的繁華。本周繼續我們的南礦之旅,巴萊茵與小夥伴的探索之旅,希望大家能夠喜歡並點閱欣賞。
本周繼續上周的故事線,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巴萊茵我本人曾經做過的一個奇幻夢境,一場有關於死亡的真實夢境,希望大家能點開來閱讀。
在跟耆老們訪談的過程中,常常聽到一些神祕的鄉野傳奇。於是乎,巴萊茵我本人的一些小故事,也想跟大家分享。大家都應該常常做夢吧?你會記得做過的夢嗎?本人我常常會做一些奇怪的夢,所以常常在起床的時候會特別去記住。本週的小故事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神祕夢境吧!
賽夏族的傳統美食,每當祭典舉行時,餐桌上必定出現的糯米糕,這可是祖先從過去就流傳下來的美味饗宴。雖然簡單,但卻又最能在這個加工食品充斥的社會中,勾起賽夏族人心中單純且美好的記憶。
鄉下地方總是存在著許多無法解釋的事情,而筆者在跟長老們聊天時也常常聽到他們說起一些部落之間的神祕故事。 哭聲,其實大部分的人都不太喜歡聽到哭聲,畢竟那代表著一定程度的負面情緒。如果只聽到哭聲而卻找不到來源是不是就令人覺得反感及恐懼呢?今天的故事,希望大家能點閱開來喔!
尋找南礦的探險終於來到尾聲了。一路上,筆者與友人又會看到甚麼特別的東西呢?兩個人在荒山野嶺到底有沒有找到當年繁榮的南礦呢?如果想知道的話,就點開來好好欣賞重溫黑金情的最後一章吧!
越深入山林之間,未知的事物也越多。舊礦坑的歌曲,又有誰在繼續歌唱呢?山林間的伯公廟,講述著過往的繁華。本周繼續我們的南礦之旅,巴萊茵與小夥伴的探索之旅,希望大家能夠喜歡並點閱欣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篇文章將為大家分享開始烘焙前,應該要準備好的工具,包括鋼盆、打蛋器、烤箱、烤盤、電子秤等等,讓讀者瞭解必要的設備。
Thumbnail
一、定義「糕餅」 糕餅的定義是什麼勒?我們先將這兩個字分開拆解。 「糕」自亦作「餻」,主要原料是米穀粉(有分生粉跟熟粉的分別,之後會單獨開篇介紹), 然後加其它輔料加工而成的糕點。比如常見的鳳眼糕、綠豆糕....
Thumbnail
西式點心想要找到無麵粉、無蛋、無奶、無油、無泡打粉、免發酵的產品,幾乎不可能。但上述要求在傳統糕點中卻不是難事,例如「鹹梅糕」。
粽子的種類 1.北部粽:台灣北部常見的粽子,主要以「蒸熟」的方式加熱,米飯吃起來口感扎實,也較粒粒分明,較分明Q彈,類似油飯 2.南部粽:台灣南部常見的粽子,主要以「水煮」得方式加熱,米飯吃起來較軟濡,口感也較「清淡」,著重於食材的原味。通常會配上醬料或花生粉。 3.鹼粽:鹼粽是在
Thumbnail
​你會怎樣形容揉麵,柔美,優雅,有勁,神奇?真正的手法,都不是,當把所有東西準備好後,就是把它們揉成一團麵,水多了,太濕,水少了,基本上揉不起來,就這麼用手的揉勁,跟上半身的力量,腰的力量。好像上瑜珈課,明明什麼都沒做,可渾身汗,特別是還沒學會如何使力的時候。做麵包亦是如此。特別是和麵,揉麵。 它
Thumbnail
冬天做米糆包,我喜歡用直接法。因為低溫冷藏酵種的方式,需要退冰到室溫才能使用,在我家往往需要2小時,等待時間太長是一大缺點,因此需要低溫冷藏發酵的烘焙方法,我通常會等到夏天才做。
Thumbnail
稻穗要去糠才能吃,去糠的過程也是磨,磨一遍得糙米,想要吃到潔白細緻的白米,就得再一道「砂輪」手續將糙米表層磨削掉。碾米的過程就像每一個人的命運,都要經過磨礪才會圓潤光滑。 有的人不堪苦來磨,命運就止在糙米階段,且戰且走,吃苦當作吃補,可是苦沒有出口,沒有見苦知福、做中覺的機會。也有一些人認份,
Thumbnail
以糯米為基底的亞洲風味糕點,其實更適合素食者和無麩質飲食者享用。不需加蛋增稠或打發,製作上也少見利用高溫烤焙,大部分是利用蒸氣及水煮而成;水溫最高僅100度C,減少了高溫對油+糖+澱粉的變異影響,對重視健康的朋友來說,應該是較好選擇。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製作雪Q餅的過程,包括所需器具、材料以及製作步驟。小朋友們和作者一同參與了這個活動,並分享了製作過程中的收穫和美味。文章詳細描述了製作過程,並鼓勵讀者也在家中嘗試製作雪Q餅。
正月十五元宵節,也是上元節,「上元三夕過,年節隨燈盡」來到此日,年節也將告一段落。今年元宵節恰在週六,隔日還放一天假,可以好好調整身心節奏,步入新的一年。 應景美食自是元宵湯圓,而元宵與湯圓之分,不是內容物的有無,而在作法之別。大抵元宵是以竹篩搖動滾滾而成,湯圓則純以雙手搓揉以成形。此外,乞龜也是
Thumbnail
本篇文章將為大家分享開始烘焙前,應該要準備好的工具,包括鋼盆、打蛋器、烤箱、烤盤、電子秤等等,讓讀者瞭解必要的設備。
Thumbnail
一、定義「糕餅」 糕餅的定義是什麼勒?我們先將這兩個字分開拆解。 「糕」自亦作「餻」,主要原料是米穀粉(有分生粉跟熟粉的分別,之後會單獨開篇介紹), 然後加其它輔料加工而成的糕點。比如常見的鳳眼糕、綠豆糕....
Thumbnail
西式點心想要找到無麵粉、無蛋、無奶、無油、無泡打粉、免發酵的產品,幾乎不可能。但上述要求在傳統糕點中卻不是難事,例如「鹹梅糕」。
粽子的種類 1.北部粽:台灣北部常見的粽子,主要以「蒸熟」的方式加熱,米飯吃起來口感扎實,也較粒粒分明,較分明Q彈,類似油飯 2.南部粽:台灣南部常見的粽子,主要以「水煮」得方式加熱,米飯吃起來較軟濡,口感也較「清淡」,著重於食材的原味。通常會配上醬料或花生粉。 3.鹼粽:鹼粽是在
Thumbnail
​你會怎樣形容揉麵,柔美,優雅,有勁,神奇?真正的手法,都不是,當把所有東西準備好後,就是把它們揉成一團麵,水多了,太濕,水少了,基本上揉不起來,就這麼用手的揉勁,跟上半身的力量,腰的力量。好像上瑜珈課,明明什麼都沒做,可渾身汗,特別是還沒學會如何使力的時候。做麵包亦是如此。特別是和麵,揉麵。 它
Thumbnail
冬天做米糆包,我喜歡用直接法。因為低溫冷藏酵種的方式,需要退冰到室溫才能使用,在我家往往需要2小時,等待時間太長是一大缺點,因此需要低溫冷藏發酵的烘焙方法,我通常會等到夏天才做。
Thumbnail
稻穗要去糠才能吃,去糠的過程也是磨,磨一遍得糙米,想要吃到潔白細緻的白米,就得再一道「砂輪」手續將糙米表層磨削掉。碾米的過程就像每一個人的命運,都要經過磨礪才會圓潤光滑。 有的人不堪苦來磨,命運就止在糙米階段,且戰且走,吃苦當作吃補,可是苦沒有出口,沒有見苦知福、做中覺的機會。也有一些人認份,
Thumbnail
以糯米為基底的亞洲風味糕點,其實更適合素食者和無麩質飲食者享用。不需加蛋增稠或打發,製作上也少見利用高溫烤焙,大部分是利用蒸氣及水煮而成;水溫最高僅100度C,減少了高溫對油+糖+澱粉的變異影響,對重視健康的朋友來說,應該是較好選擇。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製作雪Q餅的過程,包括所需器具、材料以及製作步驟。小朋友們和作者一同參與了這個活動,並分享了製作過程中的收穫和美味。文章詳細描述了製作過程,並鼓勵讀者也在家中嘗試製作雪Q餅。
正月十五元宵節,也是上元節,「上元三夕過,年節隨燈盡」來到此日,年節也將告一段落。今年元宵節恰在週六,隔日還放一天假,可以好好調整身心節奏,步入新的一年。 應景美食自是元宵湯圓,而元宵與湯圓之分,不是內容物的有無,而在作法之別。大抵元宵是以竹篩搖動滾滾而成,湯圓則純以雙手搓揉以成形。此外,乞龜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