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7/3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看《高產出的本事》:迎接人生新契機,從做好輸入、思辨與輸出開始

我看《高產出的本事》:迎接人生新契機,從做好輸入、思辨與輸出開始
我看《高產出的本事》:迎接人生新契機,從做好輸入、思辨與輸出開始
彷彿就在不久之前,我才剛為好朋友劉奕酉老師的大作《我用模組化簡報,解決99.9%的工作難題》撰寫推薦序,怎麼好像才過沒多久的時間,一轉眼又看到他推出了最新力作《高產出的本事》。
嗯,真的既驚喜又感到佩服,也讓我對於他的產出本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翻閱熱騰騰的書稿,我不但發現劉奕酉老師在字裡行間展現出他的專業和熱情,同時也看到他很大方地分享自己的輸出秘訣⋯⋯在我看來,這些都是相當務實且能夠派上用場的好方法。
劉奕酉老師把多年來在企業界服務的經驗,透過文字與圖像的呈現,轉化成更容易消化、吸收的知識,可說是相當地難能可貴。這些經過歸納、整理的寶貴經驗,相當適合本地的上班族朋友們參考!
同樣身為一位企業顧問與職業講師,近年來我時常有機會深入兩岸三地的產業界,與許多企業負責人、中高階主管甚至是第一線的工作夥伴們開會,也和他們分享最前沿的數位行銷知識與寫作溝通技巧。
因為工作關係,近年來我有幸認識許多優秀的企業人士,卻也因為貼近工作現場,親眼見識了這個社會的高度競爭與殘酷之處。我得說,在一個機會很多的地方,必然很擁擠。你得設法站高一點兒,跟別人有所區隔,才能獲得好一點的機會。
讀書、進修很棒,但是光讀書還不夠,必須有具體的輸出才能夠來談吸收。所以,重點不是自己讀了多少書?而是我們得捫心自問:自己學了多少,能夠應用多少?話說回來,也就是做好輸入、思辨與輸出。
劉老師鼓勵大家要先找對方向、用對方法,這一點我也相當認同。其實,大家平常並不缺乏輸入的機會,但可能因為工作忙碌的緣故,導致很多朋友面對大量資訊的時候只是囫圇吞棗,卻未曾咀嚼和消化,進而對外輸出自己的觀點,不免有些可惜。
日本微軟公司的前總經理成毛真(Naruke Makoto)就曾經指出,在這個情報量爆炸的時代,我們總是過度輸入各種資訊,而缺乏有系統的對外輸出。好比大家起床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看一下智慧型手機,生怕遺漏了重要的訊息?甚至,有時候還會邊走路邊看手機,如果沒有馬上回覆訊息,內心就會覺得惶惶不安。
老實說,過度輸入不但沒有好處,當有效、無效的訊息全部混雜在一起的時候,就算訊息本身的含金量再高,別人也難以理解和消化。一如成毛真所言,倘若我們不有效輸出的話,這些辛苦吸收而來的資訊,無法讓你跟別人產生區別!
換言之,唯有透過有計畫的輸出,才能讓大家了解你、給你回饋,進而得知改善的方法。也唯有透過輸出,才能結識你所熱愛的領域的朋友,獲得更好的輸入資源。甚至,才能讓更多人看見你、創造被發掘的機會,向高處邁進。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Vist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