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看中醫的時候總有些治療的空檔,為了避免真的像是解剖台上的青蛙,而且覺得鄉土劇完全不對胃口,於是就自己拎著本書,好讓醫生產生一種這人其實還是有想要好好長進的錯覺。
這本書在今年初出版的時候,引起了一波風潮。作為一個成功的專欄作家,偶爾還出現在廣播之類的,並且是一個小出版社的負責人,這幾個角色,其實也滿非典型的。而他對於這個時代的觀察和描述,確實引起一些共鳴。
先討論起左岸崛起以及年輕人的低薪。吃著人口紅利的上一個世代,很難理解沒有好機會是怎麼回事。那個曾經的美國夢和經濟奇蹟的榮景,早已灰飛煙滅。而領導者們跟不上這個時代,一如所有人跟不上時代,各種悶。在企業界、政治界乃至學界,充斥著老屁股,以及講幹話的先生小姐。
然而眾多的問題,是不是能夠從讀完這本書得到答案呢?答案是否定的。這本書的篇幅並不足以解決這些大哉問,而是從歷史和社會文化脈絡的變動,較多元的呈現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
向來對左岸沒好感的我,其實本對狼性極為感冒。那些自私到一個極致,又不是個人主義只是短視的不顧一切,拿所有人當賭注的做法,又如何有資格被推崇?淺碟和錯把明天當未來的短視,才是嚴重的問題吧!
再怎麼超英趕美,也沒必要賠上自己的生活。找到真的重要的事,即使是小確幸,也可能是抵擋這制度失靈的時代,微小力量能持守的。看完,也許就是把自己的生活過好,拒絕過勞,把生活和工作好好分配好,才是這本書沒有大聲疾呼,但是卻隱約陳述的吧!
推薦給覺得怎麼努力,都還離人生勝利組好遠的朋友。也許再悶世代,沒有什麼靈丹妙藥,知道這世界怎麼回事,也許是開始改變的第一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5會員
497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蔡書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說實話,是跟風的覺得身為政府機關的從業人員,總該對東南亞有個基本的認識吧!於是去圖書館借了這本書,打算了解了解。誰知道除了本職之外再多了兩個學生身分。中間再插入許多有的沒的事情,這本薄薄的小書,一看就是好幾個月。 對東南亞的想像,除了外籍移工之外,其實真的不太有別的印象,甚至也沒去過東南亞。看著新住
教育應該不一樣讀後感。今年我25歲,假設我順利的活到臺灣平均年齡79歲,那我還有很長的54年(當然很可能更長)。這時候,我終於站在人生的起跑點,追逐屬於我的人生。當屆齡的人退休了,我也不禁要問:位置空出來之後,我夠格坐上去嗎?哪裡是屬於我的位置?我又會在哪裡發光發熱呢?面對即將綻放光芒的歲月來臨,縱
又是從同學那裡截來的書,趁年假讀完。反正過年哪也不想去,家慈也只是以為我又窩在被子裡鬼混一天,滾在床上看閒書,悠哉到覺得太奢華了些。 說是東亞文明的一支,在臺灣對日本史這麼不熟也滿慚愧的。從上古一路順著談神道/怨靈,直到飛鳥、奈良、平安、鎌倉、室町、戰國、江戶一直到近代,印象中的日本文化對應著時代
如果烏托邦文學也是一種文類,那這一本無疑的是直指國共兩黨難以觸碰的話題,然後用小說、架空的方式,去評斷一些發生過的事,然後想像另一種可能。 建豐這個詞大家也許不熟悉,但經國,大家可就熟悉了。建豐二年,大概就是奠基在蔣經國接班前後的一段小說。挖了幾段陳年舊事,包含孫立人、張東蓀、董浩雲、平旺及至文壇
The meaning of it all thoughts of a Citizen-Scientist 科不科學,他是個問題。(science or not ,it is a question?!)在放假重讀這本費曼演講錄的翻譯,特別有感覺。 寫在換業務前夕,老實說,做了很多看似"科學"也不太"
又到了每週一書時間。(奇怪,什麼時候推出這個單元了?其實也不知道下週會不會有小書推薦就是了) 今天要來跟大家推薦的是《公民,不服從》。首先還是照例要來個作者介紹。作者是個米國人,被奉為精神導師。什麼?你不知道精神導師?像左岸艾未未、劉曉波;武俠界的金庸、古龍;科幻界的倪匡;情愛界的瓊瑤一類人物。對了
說實話,是跟風的覺得身為政府機關的從業人員,總該對東南亞有個基本的認識吧!於是去圖書館借了這本書,打算了解了解。誰知道除了本職之外再多了兩個學生身分。中間再插入許多有的沒的事情,這本薄薄的小書,一看就是好幾個月。 對東南亞的想像,除了外籍移工之外,其實真的不太有別的印象,甚至也沒去過東南亞。看著新住
教育應該不一樣讀後感。今年我25歲,假設我順利的活到臺灣平均年齡79歲,那我還有很長的54年(當然很可能更長)。這時候,我終於站在人生的起跑點,追逐屬於我的人生。當屆齡的人退休了,我也不禁要問:位置空出來之後,我夠格坐上去嗎?哪裡是屬於我的位置?我又會在哪裡發光發熱呢?面對即將綻放光芒的歲月來臨,縱
又是從同學那裡截來的書,趁年假讀完。反正過年哪也不想去,家慈也只是以為我又窩在被子裡鬼混一天,滾在床上看閒書,悠哉到覺得太奢華了些。 說是東亞文明的一支,在臺灣對日本史這麼不熟也滿慚愧的。從上古一路順著談神道/怨靈,直到飛鳥、奈良、平安、鎌倉、室町、戰國、江戶一直到近代,印象中的日本文化對應著時代
如果烏托邦文學也是一種文類,那這一本無疑的是直指國共兩黨難以觸碰的話題,然後用小說、架空的方式,去評斷一些發生過的事,然後想像另一種可能。 建豐這個詞大家也許不熟悉,但經國,大家可就熟悉了。建豐二年,大概就是奠基在蔣經國接班前後的一段小說。挖了幾段陳年舊事,包含孫立人、張東蓀、董浩雲、平旺及至文壇
The meaning of it all thoughts of a Citizen-Scientist 科不科學,他是個問題。(science or not ,it is a question?!)在放假重讀這本費曼演講錄的翻譯,特別有感覺。 寫在換業務前夕,老實說,做了很多看似"科學"也不太"
又到了每週一書時間。(奇怪,什麼時候推出這個單元了?其實也不知道下週會不會有小書推薦就是了) 今天要來跟大家推薦的是《公民,不服從》。首先還是照例要來個作者介紹。作者是個米國人,被奉為精神導師。什麼?你不知道精神導師?像左岸艾未未、劉曉波;武俠界的金庸、古龍;科幻界的倪匡;情愛界的瓊瑤一類人物。對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出社會後,我漸漸偏愛閱讀散文,一方面是被各種雜事以及電子用品瓜分了閱讀的時長,小說老是看到一半就停下來,過了好久後終於想到那本未讀完的書,再看竟已忘了大半情節,只能重投開始,這樣來回幾次之後就會放棄那本書;另一方面是再選擇想閱讀的散文時我會先考慮作者的職業或是我對這個人的好奇心,這樣在邊讀作者的文字
Thumbnail
「做自己」,對我來說是一直都是很抽象的一件事,從一個線性的思考突然轉變成開放性的層面,當然,應該每個人都喜歡做自己,不用去承受那些會影響自己意願的事,不用去強顏歡笑去面對自己不認可的事。 「不為五斗米折腰,因為我靠腰吃飯。」
Thumbnail
這本書描述了一個過度努力工作的優秀人士,因工作過勞導致心理創傷的故事。作者拼命翻研究、理論找「原因」,書中引用了了大量科學觀點說明瞭職業過勞的各個面向。分享了傾全力成為更好的人所導致的愛自己的方法,以及如何放棄渴望被他人愛、被他人肯定的心態。
Thumbnail
楊定一是一位預防醫學專家、作家和長庚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長。他有著非凡的學術背景和豐富的經歷。而他的著作通過對當前主流思想的反思,提出了對待人生的全新觀點。這本書充滿智慧,值得細細品味。
Thumbnail
2023年夏,當我和身邊人說我要離開新加坡醫療管理顧問的工作去寫書,大家都覺得我瘋了。一來這是一份外人眼光人人欣羨的高薪工作,二來時下經濟環境惡劣,各類大公司裁員消息不斷,按常人思維,我應該好好苟住眼前的工作,而我居然選擇反其道而行。看似魯莽的行為,卻是深思熟慮的決策。
Thumbnail
之前提到我自初中開始,亂讀一大堆毫無營養的小説,猶如神農嘗百草,我才深切體會到小説的水準可以如此參差。 當我意識到手上的小説無法令我投入,我就會開始一邊閲讀,一邊思考這本書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為何我會如此抽離?(所以我不時會看爛片去練習批判思考💩)
Thumbnail
讀這種書最有趣的就是能發現身為外地人或是觀光客所看不到的當地風俗民情,雖然我也很喜歡去閱讀國外的報導,像是加州的偷竊輕罪以及遊民變多等問題都能在新聞上看到,可是美國人是怎麼看待這些事情又或者更深入的生活方式則是比較難從新聞上了解全貌。
Thumbnail
本書作者從對自己的觀察開始,努力站在多元視角看待身邊同齡人,甚至青年們的煩惱。 在那些一時爽的嘴砲背後,有著一股拖延我們自我增長和邁向成功的惡性阻力。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社會現象與對應的解決方案,提醒人們應該如何思考未來的退路。書中呈現了一位中年失業男子的案例,並以這個案例探討了下流老人的成因與解決之道。作者希望透過這本書,讓人們更加重視人生規劃與被動收入。建議讀者閱讀並思考如何預防成為下流老人。(by AI)
出社會後,我漸漸偏愛閱讀散文,一方面是被各種雜事以及電子用品瓜分了閱讀的時長,小說老是看到一半就停下來,過了好久後終於想到那本未讀完的書,再看竟已忘了大半情節,只能重投開始,這樣來回幾次之後就會放棄那本書;另一方面是再選擇想閱讀的散文時我會先考慮作者的職業或是我對這個人的好奇心,這樣在邊讀作者的文字
Thumbnail
「做自己」,對我來說是一直都是很抽象的一件事,從一個線性的思考突然轉變成開放性的層面,當然,應該每個人都喜歡做自己,不用去承受那些會影響自己意願的事,不用去強顏歡笑去面對自己不認可的事。 「不為五斗米折腰,因為我靠腰吃飯。」
Thumbnail
這本書描述了一個過度努力工作的優秀人士,因工作過勞導致心理創傷的故事。作者拼命翻研究、理論找「原因」,書中引用了了大量科學觀點說明瞭職業過勞的各個面向。分享了傾全力成為更好的人所導致的愛自己的方法,以及如何放棄渴望被他人愛、被他人肯定的心態。
Thumbnail
楊定一是一位預防醫學專家、作家和長庚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長。他有著非凡的學術背景和豐富的經歷。而他的著作通過對當前主流思想的反思,提出了對待人生的全新觀點。這本書充滿智慧,值得細細品味。
Thumbnail
2023年夏,當我和身邊人說我要離開新加坡醫療管理顧問的工作去寫書,大家都覺得我瘋了。一來這是一份外人眼光人人欣羨的高薪工作,二來時下經濟環境惡劣,各類大公司裁員消息不斷,按常人思維,我應該好好苟住眼前的工作,而我居然選擇反其道而行。看似魯莽的行為,卻是深思熟慮的決策。
Thumbnail
之前提到我自初中開始,亂讀一大堆毫無營養的小説,猶如神農嘗百草,我才深切體會到小説的水準可以如此參差。 當我意識到手上的小説無法令我投入,我就會開始一邊閲讀,一邊思考這本書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為何我會如此抽離?(所以我不時會看爛片去練習批判思考💩)
Thumbnail
讀這種書最有趣的就是能發現身為外地人或是觀光客所看不到的當地風俗民情,雖然我也很喜歡去閱讀國外的報導,像是加州的偷竊輕罪以及遊民變多等問題都能在新聞上看到,可是美國人是怎麼看待這些事情又或者更深入的生活方式則是比較難從新聞上了解全貌。
Thumbnail
本書作者從對自己的觀察開始,努力站在多元視角看待身邊同齡人,甚至青年們的煩惱。 在那些一時爽的嘴砲背後,有著一股拖延我們自我增長和邁向成功的惡性阻力。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社會現象與對應的解決方案,提醒人們應該如何思考未來的退路。書中呈現了一位中年失業男子的案例,並以這個案例探討了下流老人的成因與解決之道。作者希望透過這本書,讓人們更加重視人生規劃與被動收入。建議讀者閱讀並思考如何預防成為下流老人。(by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