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溫水裡的青蛙_《下流老人》觀後感

2024/01/1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無意間看到了這本書過去的暢銷書(2017年出版),內容是預測未來的事情,想著現在都2024了,來看一下作者的預測狀況,加上字也不多,應該不會為花太久時間,就決定拿來翻翻看看。

raw-image



書名1:下流老人-即使月薪五萬,我們仍將又老又窮又孤獨(暢銷紀念版)
作者:藤田孝典;譯者:吳怡文;2023年5月二版。

如果因為聳動標題而想趕緊閱讀的人,我想說:別緊張,先緩緩,沒這麼嚴重;如果是像我一樣,想看看「現在」跟「當初作者預測的未來」是否相同,我想說:這本書不是這樣讀的⋯⋯

簡介

第一本書的內容在介紹那些變成下流老人的人的案例。有銀行行員、自由業者、大公司主管卻中年被裁員⋯⋯等,多的是像現在自己生活周遭也會遇到的人,可能看他經濟狀況還行,但最終卻還是落得下流老人的下場。

訪問這些變成下流老人的人怎麼會這樣?最多的回答都是:『沒想到!』

作者列出可能原因(我僅列出我認為較符合台灣社會的原因):

生重病,臨時急需一筆大錢、突然被裁員而失去固定收入、需繼續撫養後代。

書中還提到社會風氣是如何助長下流老人的誕生,如:黑心公司(如:無預警裁員)、醫療制度(如:開刀費用)、勞動體系(如:協助二度就業)、救濟制度(如:補助申請辦法)、社會觀感、憲政體系等,並非是個人問題所致。

讀者看完一定會想瞭解該如何預防,所以⋯⋯

第二本作者繼續舉例,還更仔細的分析背後所牽涉的到的各種原因,讓讀者知道下流老人不是因為個人好吃懶做,他活該。而是因為社會環境。

同時,提出解方:

買保險、加稅、解決貧富差距、使相關體系與制度更完善、培養人際關係。

我認為應該還要再加一個:增加被動收入!

書名2:續.下流老人-政府養不起你、家人養不起你、你也養不起你自己,除非,我們能夠轉變。作者:藤田孝典;譯者:吳海青;2017年5月初版。

讀後感

我認為這本書像是在衛教日本人民,變成下流老人不是個人的問題,請社會大眾不要貼標籤。(或許日本社會排擠這類人很嚴重?)雖說這兩本書在2017年出版,但放到現在2024年來看還是很有感。少子化、安樂死、延後退休(銀髮族職場)、粉紅收屍隊、慫恿購買看不到的靈骨塔、後代的情緒勒索⋯⋯等,這些都是台灣社會的現在進行式。

我印象最深刻的案例是:一位青年,年輕時到城市打拼。二十年後,四、五十歲因故失業。原本想回鄉生活,因為可以省房租。然而,鄉下的就業機會較少,加上他的專業是鄉下沒有的產業,只好變賣家產,在城市租房子。另外,他的小孩因為國中被霸凌而休學至成人,每當與孩子提起工作的事,小孩就情緒勒索他(我這種人怎麼找得到工作?你現在就是嫌我沒用就是了?)所以有一筆固定支出。而,因為他年紀的關係,人資推薦的公司薪資都不如當初。正當他還在猶豫要不要將就這間公司時,結婚二十幾年的妻子突然中風(要假設提離婚也可以ww )他急著需要一筆錢應急。就這樣一步步淪為人人鄙視的下流老人。

要說這個案例的主角很辛苦,確實辛苦,但要說活該⋯⋯也不至於。我認為他少了人生規劃。年輕時到處打拼的時候是否就可以省一點買房讓自己有退路?中年被裁員與找不到較好的第二份工作是否就不會將就(作者認為二度就業環境不友善)?妻子中風部分,如果當初有買保險是否不會這麼吃重?被提離婚是否當初疏於經營關係?雖然聽起來向馬後炮,但也可以審視自己是否也像溫水裡的青蛙?具有成為下流老人的特質?

外部環境尚須大家努力,但我認為自己還是有可改進的空間。上述問題原因都可以歸咎成一個:無被動收入,也就是讓自己沒有為退路。(看錢多重要www )這也是大家應該思考的:「當老了沒有勞動能力了,你還能靠什麼養活自己?」安樂死法案台灣目前還沒通過,想一走了之也沒這麼容易。這些都是不急迫卻非常重要的議題!

為了能夠老了能過上普普的生活,現在必須得非常拼命努力!

儘管這本書出版超過五年,但我還是覺得值得推薦。特別是常常不想努力、只想耍廢的人(我說的就是我)。

15會員
99內容數
做為一名運動防護員,將職場上的各種大小事、甘苦談、未來趨勢以寫作文章方式分享給大家也分享給自己。如果對運動傷害防護有興趣的人快點進來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