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二十一世紀反對資本主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果一個學者在他最後的日子為這世上留下一些真知灼見,那麼這一本小書就是這樣的結晶。社會學如何看待階級、資本主義對於民主、平等的侵蝕,根基於他對於社會現象的觀察,然而如何解決問題,以及這個解決方案如何可能,確實是個需要花一輩子的時間去解決甚至實踐。可惜學者儘管聯合了一小群人開始展開實踐,也在大學點亮了反抗資本主義的火苗,但哲人日已遠。
資本主義對於生活的影響,可怕在明知道卻難以反抗。看似集體的行為,個人卻在結構中被分化,以致無從團結對抗。在各種規則底下,切斷了連結,一如生產線切斷了工人與產品的緊密關聯,形成一個周而復始、看似有效率的循環,其實扼殺了可能的人性完整。
面對這樣的環境,甚至侵蝕到平等以及民主的生活方式,學者建議我們從幾個面向著手,透過與國家權力的結合,對抗以資本為核心的系統。
先分析資本主義對於平等、民主的扼殺、社群的戕害,似乎已經有許多的研究、討論和明確的證據,但也因為如此,形成了一個明知無解的想像,導致反對資本主義困難重重,讓人有種不可能的錯覺。
而在過去反對資本主義不甚成功的例子中,學者舉出遊戲、規則、行為三個對應到社會轉型的理解架構,當轉型是斷裂式、共生式的反對資本主義不盡成功時,或許採取間隙式會是可能的解藥。
透過改善市場交易、生產工具的分配以及雇傭關係的改變,來反對資本主義。並且明確的定義這樣的反對是一種蠶食式的反對,讓獨佔跟壟斷機率降低。
以政策鼓勵合作社式的交易,透過國家、制度重新分配生產工具的掌握權以及將民主決策植入雇傭關係中,漸進式的建立獨立於資本主義外的可能形式。目的不在打倒資本主義,也不可能打倒資本主義,而是保有反對資本主義的可能,來迎向未來多變的社會。
這本書的最後,是學者門生對老師的懷想,深刻的師生情誼和學者孜孜矻矻的風範,也許也是這本書另一個好看之處。或許,社會學就是這樣,才更為迷人吧!
推薦給也想知道資本主義如何反對的朋友,改變生活形式,保有選擇是現在應該要選擇起來的。也推薦給想看看社會學領域真摯師生情誼的朋友,這本書的最後也好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6會員
501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蔡書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個讓人懷疑是不是把挪亞方舟當作原型的故事,但實際上其實講得是一本字典的誕生。 對字典的印象來自於小學作業,在沒有手機的年代,翻找著字典有種特殊的復古感,以及儀式感。印象中換大字典的時刻,是種特殊的成年禮,就像不再喜歡看有注音的書一樣。 這本書說的是一群想要為大眾編輯一本能解決詞語定義問題的
如果借物少女艾莉緹是對偷竊最荒謬的詮釋,那麼這本書所要展現的,則是偷竊的另一個視角。如果按照刑事法的定義,偷指涉的是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似乎明確的規範了偷這個行為。然而這本書想強調的是,很多得不到的東西,所做出來的填補行為,有時就是偷,於是書的封底寫道:他們偷的是親情
北上參加周門聚餐,選了普悠瑪,搭車時間超長。在沒有昏睡的時刻,讀完這本書剛出版的小書,覺得很有趣。我想,大家對國文課本、國文課乃至於國文老師的印象,某部分應該滿一致的。而這本書大致就是跳開你腦中的這些印象,來說說國文課還可能有哪些可能。 作為一個有專業癖的妖怪,會想要買這本書,是把它當成另類教案來讀
對量化研究而言,抽樣與選擇研究問題一樣重要。抽樣是重要的過程,如何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樣本,決定了是否可以做出正確的推論。甚至解釋因果關係,而不僅僅是發現變項間的相關。 但大數據要說的概念,恰恰與上述的研究方法與假設迥異。透過資料庫和資訊處理科學的發達,發展變相間的數據模型,推論母體變項間的相關,甚至可
僕が殺した人と僕を殺した人是一句很適合拿來學文法的句子(不對。他是一本好看、劇情緊湊的小說, 小說不準備談死刑存廢,卻平實的描述了一個精彩的故事。 翻開書頁,一度以為場景不若作者所言,在美國開始的雙軸線小說,帶讀者從頭開始進入作者的視角。青春期真摯的友誼,有的時候因為家庭環境而有了變化。那些大人的事
好久沒有寫書評了,因為忙著寫報告跟論文(誤)。為了寫論文,還有寫報告也看了一些可能不怎麼有趣的書。因為看了很多,報告又不怎麼好寫,所以決定寫一下書評(不到死線不認真寫)。 Fintech真的很熱門,也很新潮,就是這幾年不斷超展開的一項金融結合科技的技術,看他的英文字就知道是這兩個領域的小孩,如果你的
一個讓人懷疑是不是把挪亞方舟當作原型的故事,但實際上其實講得是一本字典的誕生。 對字典的印象來自於小學作業,在沒有手機的年代,翻找著字典有種特殊的復古感,以及儀式感。印象中換大字典的時刻,是種特殊的成年禮,就像不再喜歡看有注音的書一樣。 這本書說的是一群想要為大眾編輯一本能解決詞語定義問題的
如果借物少女艾莉緹是對偷竊最荒謬的詮釋,那麼這本書所要展現的,則是偷竊的另一個視角。如果按照刑事法的定義,偷指涉的是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似乎明確的規範了偷這個行為。然而這本書想強調的是,很多得不到的東西,所做出來的填補行為,有時就是偷,於是書的封底寫道:他們偷的是親情
北上參加周門聚餐,選了普悠瑪,搭車時間超長。在沒有昏睡的時刻,讀完這本書剛出版的小書,覺得很有趣。我想,大家對國文課本、國文課乃至於國文老師的印象,某部分應該滿一致的。而這本書大致就是跳開你腦中的這些印象,來說說國文課還可能有哪些可能。 作為一個有專業癖的妖怪,會想要買這本書,是把它當成另類教案來讀
對量化研究而言,抽樣與選擇研究問題一樣重要。抽樣是重要的過程,如何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樣本,決定了是否可以做出正確的推論。甚至解釋因果關係,而不僅僅是發現變項間的相關。 但大數據要說的概念,恰恰與上述的研究方法與假設迥異。透過資料庫和資訊處理科學的發達,發展變相間的數據模型,推論母體變項間的相關,甚至可
僕が殺した人と僕を殺した人是一句很適合拿來學文法的句子(不對。他是一本好看、劇情緊湊的小說, 小說不準備談死刑存廢,卻平實的描述了一個精彩的故事。 翻開書頁,一度以為場景不若作者所言,在美國開始的雙軸線小說,帶讀者從頭開始進入作者的視角。青春期真摯的友誼,有的時候因為家庭環境而有了變化。那些大人的事
好久沒有寫書評了,因為忙著寫報告跟論文(誤)。為了寫論文,還有寫報告也看了一些可能不怎麼有趣的書。因為看了很多,報告又不怎麼好寫,所以決定寫一下書評(不到死線不認真寫)。 Fintech真的很熱門,也很新潮,就是這幾年不斷超展開的一項金融結合科技的技術,看他的英文字就知道是這兩個領域的小孩,如果你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前言 到圖書館借書,有本書是黑色封面,書名是:「絶望死與資本主義的未來」(原名為:「Deaths of Despair and the Future of Capitalism」。看書名大概可推估:之所以會"絶望死"乃因"資本主義",所以除探討"絶望死"的事實和成因外,也探討如何改進"資本本義
Thumbnail
本文是聽資本主義、社會主義,那種社會更幸福?(Youtube標題節錄)有感,我還蠻喜歡聽這位中國說書人分享閱讀心得,但這影片所談內容有我想吐槽的地方,因此想寫文說出我的看法。 作者用的例子,社會主義的人民由於是政府平均分配物資、工作也是國家指派,體制下大家都獲得相同的資源、持有相同的物品,不存在誰
Thumbnail
社會差距只能基於共同福祉而存在。《人權及公民權利宣言》 第一句話是: 人類生而自由,權利平等,接下來得第二句補充了不平等確實存在。 一旦資本報酬率長期高於產出及所得成長率,資本主義便會自動產生許多令人無法接受的人為分配不均,從而徹底瓦解民主社會依照個人才能與努力決定報酬的基本價值。 每個人
Thumbnail
所以講了兩個月,這問題該怎麼解? 坦白說不是沒有,只是不管你走偏左還是偏右的作法,都必定建立在犧牲特定一群人身上。被犧牲的人當然抵死不願意,這也是極端政治的土壤。 說了跟沒說一樣,到底怎麼做?
「21世紀資本論」作者主張是課徵富人稅,解決貧富不均的問題,避免類似法國大革命以及二戰希特勒的崛起(他認為這些革命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經濟貧困造成)。我的思考是,如果最富有的那一群人,擁有了人工智慧、生物科技及機器戰警等等力量,不再害怕基層民眾革命的時候,那麼這位法國學者的主張,對那些有錢人就一點說服力
Thumbnail
基本上,這是一個社會學的問題。社會學在講:個人在社會結構之下,有沒有可能擺脫結構的制約。答案,就要看個人怎麼理解了。問過一下,讀社會學的人,答案多是「不可能」或「很難」。理由是,社會結構深深制約著行動者。 . 故事中住在首爾邊緣(蛋殼區)的農村兄弟姐妹,因為家裡的制約,讓他們想要擺脫這樣的制約,
被討厭的勇氣整體來說他在說如何把決定權交在自己手上,他否定過去創傷經驗對現在自己的影響、自卑感是在為自己找藉口以及課題分離,如何不讓別人的行為影響自己的心態。 課題分離 這本書對我影響最深的是課題分離,書裡最一開始先探討怎樣是自由的人生,如何讓人生變得簡單,於是他給了一個前提是「人類大部分的煩惱
Thumbnail
牴觸不是說要違背經濟學法則,而是要認清市場的前提,公平與信任。如果台灣今天開放市場的對象,完全不遵守這個規則,則我們有必要為了賺那些快錢,犧牲掉國民以及累積的技術?
Thumbnail
上一大章談社會,略有提到產業,這一篇來說點經濟,恐怕要得罪一大票人。不過,反正是非主流意見,請當邪門歪道就好。上一章最後提到,你總得給中下層的人過日子,讓他們覺得人生有希望。那這為何不算社會,而是經濟議題?筆者不是經濟系的,也不打算用大量資料解讀,資料不是問題,解讀才是.....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前言 到圖書館借書,有本書是黑色封面,書名是:「絶望死與資本主義的未來」(原名為:「Deaths of Despair and the Future of Capitalism」。看書名大概可推估:之所以會"絶望死"乃因"資本主義",所以除探討"絶望死"的事實和成因外,也探討如何改進"資本本義
Thumbnail
本文是聽資本主義、社會主義,那種社會更幸福?(Youtube標題節錄)有感,我還蠻喜歡聽這位中國說書人分享閱讀心得,但這影片所談內容有我想吐槽的地方,因此想寫文說出我的看法。 作者用的例子,社會主義的人民由於是政府平均分配物資、工作也是國家指派,體制下大家都獲得相同的資源、持有相同的物品,不存在誰
Thumbnail
社會差距只能基於共同福祉而存在。《人權及公民權利宣言》 第一句話是: 人類生而自由,權利平等,接下來得第二句補充了不平等確實存在。 一旦資本報酬率長期高於產出及所得成長率,資本主義便會自動產生許多令人無法接受的人為分配不均,從而徹底瓦解民主社會依照個人才能與努力決定報酬的基本價值。 每個人
Thumbnail
所以講了兩個月,這問題該怎麼解? 坦白說不是沒有,只是不管你走偏左還是偏右的作法,都必定建立在犧牲特定一群人身上。被犧牲的人當然抵死不願意,這也是極端政治的土壤。 說了跟沒說一樣,到底怎麼做?
「21世紀資本論」作者主張是課徵富人稅,解決貧富不均的問題,避免類似法國大革命以及二戰希特勒的崛起(他認為這些革命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經濟貧困造成)。我的思考是,如果最富有的那一群人,擁有了人工智慧、生物科技及機器戰警等等力量,不再害怕基層民眾革命的時候,那麼這位法國學者的主張,對那些有錢人就一點說服力
Thumbnail
基本上,這是一個社會學的問題。社會學在講:個人在社會結構之下,有沒有可能擺脫結構的制約。答案,就要看個人怎麼理解了。問過一下,讀社會學的人,答案多是「不可能」或「很難」。理由是,社會結構深深制約著行動者。 . 故事中住在首爾邊緣(蛋殼區)的農村兄弟姐妹,因為家裡的制約,讓他們想要擺脫這樣的制約,
被討厭的勇氣整體來說他在說如何把決定權交在自己手上,他否定過去創傷經驗對現在自己的影響、自卑感是在為自己找藉口以及課題分離,如何不讓別人的行為影響自己的心態。 課題分離 這本書對我影響最深的是課題分離,書裡最一開始先探討怎樣是自由的人生,如何讓人生變得簡單,於是他給了一個前提是「人類大部分的煩惱
Thumbnail
牴觸不是說要違背經濟學法則,而是要認清市場的前提,公平與信任。如果台灣今天開放市場的對象,完全不遵守這個規則,則我們有必要為了賺那些快錢,犧牲掉國民以及累積的技術?
Thumbnail
上一大章談社會,略有提到產業,這一篇來說點經濟,恐怕要得罪一大票人。不過,反正是非主流意見,請當邪門歪道就好。上一章最後提到,你總得給中下層的人過日子,讓他們覺得人生有希望。那這為何不算社會,而是經濟議題?筆者不是經濟系的,也不打算用大量資料解讀,資料不是問題,解讀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