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我在讚美,學生覺得是批評

在課堂上,適時讚美學生的發言很重要,這會讓他們知道,哪些發言內容受鼓勵、應該再接再勵。當然,很多教學書都會指出,不能只是概括地說「不錯哦」或「這樣很棒」,而是要針對發言內容的具體貢獻,否則學生會抓不到讚美點在哪裡。
譬如在思辨型課程中,會說「這替某論點增加了好理由」、「這是某主張的強力反例」或「這是一個先前討論沒發現的新方向」。多次下來,學生就會意識到,支持論點的理由、否定論點的反例、替討論開啟有意義的方向,值得效法。
然而,有一種特殊情況是,教師原本持讚美態度,卻可能會被學生看成批評或質疑,那就是你覺得學生想法很有潛力,要用更多提問來引導出完整論點時。
這有時是教師的語氣或用詞問題,但無法否認的是,在義務教育當中,學生更多地習慣於「通過某標準即算完成任務」。在此思維下,是沒通過標準才會一直被問,沒被問反而讓人鬆一口氣。
我之所以意識到這件事,是某次期末分組報告時,第一組挑了相對簡單的題目,給了大家不太會反對的觀點,幾個解釋性問答後,看來很順利地完成了任務。第二組則挑了爭議性高的題目,我試著挑戰她們的觀點,幾個來往後,負責報告的同學有點招架不住。於是我說沒關係,這樣已經很好了,有時間可以再想想。
事實上,在五組之中,我給了第一組中等分數,給第二組最高分,並替那位報告同學額外加分。但後來觀課老師跟我說,第一組覺得自己報告很好,順利下台;第二組覺得自己報告很差,好像是被我勉強放水過關。
我大驚。我覺得第二組的觀點很有趣,有潛力得出更完整的說法,所以才會繼續問下去,但這一思維顯然和學生的反著走。其實她們只要盡力回答就能得高分,因為某些議題的爭議點,本來就會懸置不決,就連學者有時也會承認自己尚無確定立場。
這個經歷使我相信,在進行攻防意味很強的問答時,以下技巧嫌少不嫌多:表態(表明自己持正向態度,如好奇或有興趣)、共識導引(為了達成某種共識所以繼續問)、第三方代言(用「有些人可能會覺得...」來問)。可能的話,最好導入某種形式的獎勵機制,產生更強烈的正向認知。
總之,在進行思辨型課程時,我們總希望會有精彩討論,但這往往伴隨著論點的激烈攻防。而教師有義務時時提醒學生,這種攻防可以是集體思辨的理想體現,以避免上述的認知落差。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