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4|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斷捨離煩惱體質

新‧斷捨離》是《斷捨離》的10周年全新增訂版,我反覆閱讀這本書大約超過五次,每次還是會有新發現,覺得自己的生命經驗有所共鳴。 這本書某種程度可以說是一本人生哲學書。 例如書中提到「碎形理論」,從一個人的錢包看得出這個人的家與狀態。 於是,身心靈的狀態也能從一個人的生活空間來判斷。
此外,在每次讀這本書時,就有了動力處理一些物品,一些不甚滿意卻一直因循苟且(逃避)的困擾。 終於回收了說書人的兩隻舊手機。 一隻開機之後沒多久就黑屛,雖想要重置卻一直未果,這次下定決心,即使無法重置也要回收,結果就成功了。 一隻是完全無法開機。 在抽屜裡滾來滾去這麼久的時間,卻完全用不上,每次看到都覺得很困擾。 回收之後心情好像小鳥一樣要飛起來了。
有台電動打奶泡機,一直放在櫃內沒有使用。 不知是否因為每次用需要從架子上拿下來插電,還是用完之後的清洗讓我覺得麻煩,總是找不到動力使用。 我決定把它擺置在檯面方便拿取的地方,插上插頭,每次要用時只需要切開電源就能夠使用。 這兩天都喝有奶泡的拿鐵,覺得很開心。

我也把斷捨離的方法拿來用在人際關係的煩惱上。 近期和一位朋友的關係令我有些煩心,覺得對方踩過我能容忍的線太多次,而我已經有些情緒。 理智上想跟對方切斷關係,但情感上或現實面上卻很困難。 我對自己的無所作為也很自責,畢竟捍衛權利不是自己的責任嗎?
有天,我突然想通了,這麼在意那位朋友,其實是因為我曾經太在乎他了。 現在,感到困擾的主因是我並未調整與他之間的距離,而過去的關係太過擁擠了。 把他移出親密友人的圈圈,放到點頭之交的圈圈,在心中拉開距離,空間就出現了。
我很快地從本來難以排解的忿忿不平,轉為可以同理他的平心靜氣。
這次經驗讓我好像更清楚了些什麼...。
有些「應該如何」的受制約想法,一直以來帶給我莫大的壓力,我發現,自己似乎可以用斷捨離的方法來處理。 比如說,瑜珈老師每天都應該練習瑜珈。 比如說,我應該要做得更好、更有效率、更有產能。 現實中,我只想逃避這些「應該」,心生抗拒。
不合用的信念、想法,就直接把它請出我的生命。
我想練習的時候,就會練習。 沒有產能不代表些什麼。 我已經夠好。
一點一滴地去制約,建立起自己合用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喬安納日記 142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練習斷捨離之後,我愈來愈清楚自己是誰,以及理想生活的樣貌。雖然一開始並非以極簡為目的,但漸漸地感受到自己其實正在往極簡的方向走去。不斷地練習,找到簡單生活的輕鬆愜意。歡迎你來閱讀,我的極簡理想生活練習。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