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7|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學習興趣論看哲學普及

蘇格蘭走一遭,幾乎讓人迷上健行。
蘇格蘭走一遭,幾乎讓人迷上健行。
相信每個哲學人,都希望社會大眾對哲學更有興趣。那麼,興趣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讓我們來看看行為科學研究的大致說法,如何可以應用在哲學普及之上。
1992年,希地(Hidi)與安德森(Anderson)提出了學習興趣的理論,可區分為個人與情境兩類。其中,個人興趣相對穩定持久、不隨情境差異而變動;情境興趣則是與情境互動而有,離開情境即消失。
當然,這兩者並不互斥,還能共同解釋長期興趣的形成:首先是情境引發,訴諸於當下情境所帶來的正向感受,或說透過情感刺激來引發關注;其次是情境持續,個人漸漸開始主動投入,與情境之間的意義感也隨之產生;接著是個人啟動,亦即個人想要累積相關知識、自訂任務或尋求挑戰;最後是個人成型,亦即形成了穩定的參與模式,持續投入時間心力並得到回饋,理想情況下會形成正向循環。
據此,對初階接觸者而言,哲學本身的特質、與其他學科的差異,或具有哪些推動社會文明的貢獻,其實都不是特別必要的東西。它們在知性上很重要,但培養興趣所需要的是感性或體驗,至少一開始體驗要佔頗高比例。
然而,體驗有很多種,哲學普及應該提供怎樣的體驗呢?已有越來越多推廣者意識到,除了哲學知識本身以外,有意再次參與哲普活動或課程的一般人,大多都想要重現平等發言、安心思考與觀點重視的氛圍。或者乾脆說,讓人覺得「哲學就是沒有標準答案」。
學院中人可能不太喜歡「沒有標準答案」這類表述。但至少在常人那裡,很少一開始以追求真理為目標,而是想要在最少阻礙與壓力之下,蒐集各種說法與觀點,了解其他人大概怎麼想,再據以建構出自家的基本判斷,而非單向接受掌權者規定的答案。
這就代表,哲普活動的最大賣點,很可能是能夠提供一種友善情境,來讓參與者輕鬆地獲得、消化或提供新資訊。這裡的輕鬆,同時指認知上的、發言上的與人際互動上的。其實這跟初識朋友聊天差不了太多,但人數多一些、過程燒腦一些、題材嚴肅一些,同時也更帶有目的性,譬如使參與者對議題更多認識、更有興趣。
在呈現討論內容時,加入愛、歡樂、希望、自豪、激勵、驚奇或困惑等元素,或是融合這些元素的故事,對塑造討論氛圍通常頗有幫助。但必須注意的是,課程不能只停留在這個層次,否則會太偏娛樂性質。娛樂印象如果過強,其實不利於導向個人興趣。
此外,據我自己的經驗,對剛接觸的人而言,單項活動、營隊或課程頂多引領到情境興趣的層次,要促成自發的個人興趣,需要後續更多配套,如社團、讀書會或社群網站等。當然,有些人原本就有某領域的興趣,而把哲普看成是興趣的一部份,這樣也很好。
或許有人會想問,那什麼時候開始,才應該帶入比較專業的哲學議題或論證?這個問題可能已超出了培養興趣的範圍以外,因為興趣強度和專業程度不必掛勾,或說興趣者本來就不需要特別專業。
所以我認為答案也沒有一定。但我自己的做法會是:1.如果有人問了一個初階版本的問題,告訴他哲學家會怎樣思考其進階或困難版本;2.如果輿論正在討論某項時事,指出哲學家會從什麼角度思考,或討論過什麼類似的、但更根本的問題。
但這需要以一定的知識量與教學技巧為基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