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的分類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現今茶葉以六大分類的方式為主流,即: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這是依據製作方式特色的區分方式。
現今的茶葉以六大類的區分方式為主流: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這種區分方式是以製程中某些關鍵點造成茶葉的成果不同加以區別[1]。綠茶強調的是新鮮度,採摘之後就殺菁。殺菁的方式主要是以高溫讓葉子中的酵素失去活性,提升溫度的方式有分炒、蒸、日曬等不同的方式,這些方式造就不同的口感。白茶基本上嫩採新芽,長時間靜置萎凋,茶葉外觀呈現白色,帶有高度果香是其特色。黃茶有獨特的悶黃手續,茶湯與葉底都會帶黃色,餘香悠長是特色。青茶則是我們常見的烏龍茶,透過不同程度的發酵與烘焙產生廣泛的風味變化,基本上大部分的半發酵茶都稱之為青茶,茶乾青綠,花香青揚。紅茶則是全發酵,湯色紅亮,滋味強勁。黑茶則泛指有經過渥堆程序的茶類,茶湯黑中透亮。黑茶通常指普洱茶,但是普洱茶其實分為兩種,一種是生茶,類似綠茶的做法,用日曬的方式殺菁,另一種則是熟茶,將茶菁放在高溫高濕的環境,加速茶葉熟成,湯色帶黑褐色,故稱之為黑茶。但如果是生茶的普洱,一開始類似於綠茶的口感,隨著時間產生氧化作用,則會類似紅茶的變化,所以湯色會有從綠轉黃轉紅的變化[2]
從歷史的脈絡來看,古代的茶葉並沒有所謂六大茶類的分別,雖然統稱為,名稱傳到海外甚至也隨著海路或陸路的傳播途徑而有不同的名字(cha或者tea),陸羽的<茶經>由外觀將茶分為粗、末、散、餅四種類別。現代則以製作方法和茶多酚氧化程度的不同為指標,將茶葉分為六大類別[3],這種分類方式的優點是容易透過顏色或發酵特徵來區別不同的類型,淺顯易懂,也是目前最廣泛使用的區別方式。但缺點則是用框架來理解難免會有例外,並不是所有的茶葉都可以被歸類在其中,例如:佳葉龍茶是透過厭氧的方式讓茶葉發酵,提升其中γ- 胺基丁酸的含量,雖然其所含有的成分對於人體有相當大的益處,但是口感上與市場主流以香氣口感取勝的茶葉有所差異,生產量不大。這種佳葉龍茶在製程特徵上實在難以歸屬於六大類之中。另外,普洱茶的有生熟之分,熟茶透過渥堆的程序被稱之為黑茶,但普洱茶的生茶並沒有經過渥堆的程序,湯色也不黑,與其說黑茶,和綠茶類反倒比較接近。可是一般綠茶以蒸菁、炒菁為主,普洱生茶的曬青過程又有增加菌落提升風味的作用,將之歸為綠茶類似乎又不足以突顯其特色。由此可見,六大分類的說法雖然有助於基礎的理解,讀者也需要反思拘泥於框架之中的可能風險。六大類的分法不足以完全概括所有的茶,拘泥於框架有時反而會限制我們的理解,思辨這些爭議有助於增廣我們對於茶葉世界的理解。


[1] 市面上對於此分類的標準莫衷一是;有人認為是 “商品分類”,有的則認為是 “製程”,有的則認為是 “發酵程度”,茶葉改良場則主張是基於茶乾及茶湯色澤。由此可見,類別作為一個概括的參考,若仔細探究便可知尚有玄虛。即便這樣的分類法並不能包含所有的茶種,但作為一個入門的理解確實簡易好用。

[2] 關於茶葉分類的說明也可以參考茶業改良場的網頁:https://www.tres.gov.tw/ws.php?id=1397

[3] <茶葉分類理論與實踐>,陳櫞機,1979。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7會員
142內容數
這是一個小小的心願,接觸茶業10年以上,總覺得該對業界有所回饋。面對人生的無常,更應該以文字保留思想。 希望透過這種出版形式,一來將自己所學加以整理,二來將茶葉相關的基本知識更加普及,讓茶文化有機會更源遠流長。 頭像為我的父親,現已退休,感謝他多年的教導,以此為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rancis Kao's talkinsofa 的其他內容
馬可波羅,義大利旅行家,商人,他的遊記開啟歐洲對東方的探索。台灣甚至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連鎖麵包店。 紅茶能成為世界的寵兒自然有其獨特之處,從包裝來看,古代茶葉的運送不像現在大多採用真空包裝,當時多半壓成圓餅的形狀,利用乾燥的竹葉[1]來包裝,除了搬運方便,數量的計算也比較容易,通常採用七片包
同樣是 "茶",透過海路與陸路不同方式傳播,而有了不同的名稱 關於紅茶,目前公認紅茶起源為1610年中國福建武夷山桐木關的正山小種[1]。前述有提及,當茶葉由藥飲進入品飲的時代,對於品種藥性的關注便降低許多,主要命名方式多以地名為主。這種地區性全村動員的方式一旦打出名號,經濟上生活也有了依靠。但是
茶葉的製程從起源至今隨著工具的改善也逐漸產生各種精細的變化。現今茶葉的分類方式其實與古代大異其趣,本篇就歷史的角度論述各類茶葉的差別。
現代生活繁忙,往往沒有時間好好使用專門器具泡一杯茶,馬克杯反倒成為工作時最方便的泡茶道具。如何用馬克杯泡一杯簡單美味的好茶其實只要搞懂幾個重點即可。
將茶葉長時間浸泡在大茶壺裡面的沖泡方式稱之為大桶泡茶法,是台灣農業時代常見的泡茶方式。現今珍珠奶茶店、早餐店的基底茶也大多採用這樣的沖泡方式,可以視為是標準泡的延伸應用。  
茶壺的構造材質變化甚多,是茶文化具體展現的主要器具。台灣茶文化之美往往透過茶席給予飲者更深刻的心靈感受。
馬可波羅,義大利旅行家,商人,他的遊記開啟歐洲對東方的探索。台灣甚至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連鎖麵包店。 紅茶能成為世界的寵兒自然有其獨特之處,從包裝來看,古代茶葉的運送不像現在大多採用真空包裝,當時多半壓成圓餅的形狀,利用乾燥的竹葉[1]來包裝,除了搬運方便,數量的計算也比較容易,通常採用七片包
同樣是 "茶",透過海路與陸路不同方式傳播,而有了不同的名稱 關於紅茶,目前公認紅茶起源為1610年中國福建武夷山桐木關的正山小種[1]。前述有提及,當茶葉由藥飲進入品飲的時代,對於品種藥性的關注便降低許多,主要命名方式多以地名為主。這種地區性全村動員的方式一旦打出名號,經濟上生活也有了依靠。但是
茶葉的製程從起源至今隨著工具的改善也逐漸產生各種精細的變化。現今茶葉的分類方式其實與古代大異其趣,本篇就歷史的角度論述各類茶葉的差別。
現代生活繁忙,往往沒有時間好好使用專門器具泡一杯茶,馬克杯反倒成為工作時最方便的泡茶道具。如何用馬克杯泡一杯簡單美味的好茶其實只要搞懂幾個重點即可。
將茶葉長時間浸泡在大茶壺裡面的沖泡方式稱之為大桶泡茶法,是台灣農業時代常見的泡茶方式。現今珍珠奶茶店、早餐店的基底茶也大多採用這樣的沖泡方式,可以視為是標準泡的延伸應用。  
茶壺的構造材質變化甚多,是茶文化具體展現的主要器具。台灣茶文化之美往往透過茶席給予飲者更深刻的心靈感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雖然不管是什麼茶,都是用茶樹的葉子加工製造的,但是從19世紀後期開始,許多人就意識到這些茶樹可分為「大葉種」與「小葉種」。大葉種怕冷,適合做紅茶;小葉種耐冷,適合做綠茶。 但是,為什麼會有這些差別呢?
Thumbnail
國際紅茶採摘等級,成就了紅茶世界化的宏圖霸業 台灣習以比賽茶區分品質等級,無論知名茶區,抑或綠茶,烏龍茶,紅茶,皆是如此! 紅茶發展不若中國綠茶或烏龍茶久遠,僅短短兩百年,即風靡全球百分之七十人口,這得歸功於工業革命時代的荷蘭及英國,定義了紅茶採摘分級劃分&產製規範,促使紅茶品質更趨穩定一致,並
Thumbnail
日式綠茶跟台灣綠茶,在品種上完全不同,雖然都屬於不發酵茶,但台灣的綠茶大多使用「青心柑仔種」,將茶葉萎凋後,使用「炒菁」的工藝加以後製。 而日本綠茶的品種以「藪北種」やぶきた 為主,也就是日本境內,茶佔比 70% 以上的主要品種,而且是用「蒸菁」的方式,做以後製。
中國人以為全世界都喝綠茶,印度人認為地球只有紅茶,台灣人相信小綠葉蟬只有台灣有!雖是一方風土養一方人,但缺乏相關知識,會讓我們過於偏頗及忽視專業! 產業分析所建立起底層邏輯,從總體觀點了解世界茶葉供需狀況,是梳理茶產業最重要基本功!
Thumbnail
發源於中國的茶樹(Camellia sinensis),從漢朝到現在,經過不斷地選育,有了非常多不同的品系。這些品系,有的光是外觀就非常的不同,如安吉白茶;有些則有特殊的風味。造成這些風味的原因是什麼呢?最近的基因體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資訊!
Thumbnail
早期手搖飲料店未盛行時,街道上菜市場旁,路邊攤就有賣古早味紅茶。近年來流行的珍珠奶茶,也是使用紅茶再加鮮奶,可見台灣人已多年喜歡喝紅茶。
Thumbnail
  有在買茶葉的朋友,應該會看到有些產品會標榜手採一心二葉......但是說實在的,機器採摘能有效率、降成本,......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怎麼分辨這兩種採茶方式吧
Thumbnail
接觸飲茶文化,一定會有一個內容是介紹目前主流的「六大茶系」,也就是「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烏龍茶)」「紅茶」「黑茶」,這順序也是依照製茶程序中「發酵程度」由低到高排列。
Thumbnail
從咖啡樹採收下來的漿果,必須先經過去除豆殼等加工程序後,接著在咖啡生豆烘焙成熟豆之前,會先經過咖啡生豆的處理程序,也因此咖啡豆處理的過程與結果將會影響到後續咖啡豆的香氣。咖啡風味的形成受到咖啡豆的處理方法影響深遠。不同的處理方法將對咖啡豆的風味、口感和特色產生顯著的影響。
Thumbnail
從過去在第一線的銷售經驗,到近期陸續從茶職業體驗包與學茶新手村的學員回饋中了解到民眾普遍對於茶的認識誤區。我認為最嚴重的誤解是烘焙,甚而有人把烘焙連結成炒茶。而這個誤解已經形成一種似是而非的說法: 綠茶烘焙(炒茶)輕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雖然不管是什麼茶,都是用茶樹的葉子加工製造的,但是從19世紀後期開始,許多人就意識到這些茶樹可分為「大葉種」與「小葉種」。大葉種怕冷,適合做紅茶;小葉種耐冷,適合做綠茶。 但是,為什麼會有這些差別呢?
Thumbnail
國際紅茶採摘等級,成就了紅茶世界化的宏圖霸業 台灣習以比賽茶區分品質等級,無論知名茶區,抑或綠茶,烏龍茶,紅茶,皆是如此! 紅茶發展不若中國綠茶或烏龍茶久遠,僅短短兩百年,即風靡全球百分之七十人口,這得歸功於工業革命時代的荷蘭及英國,定義了紅茶採摘分級劃分&產製規範,促使紅茶品質更趨穩定一致,並
Thumbnail
日式綠茶跟台灣綠茶,在品種上完全不同,雖然都屬於不發酵茶,但台灣的綠茶大多使用「青心柑仔種」,將茶葉萎凋後,使用「炒菁」的工藝加以後製。 而日本綠茶的品種以「藪北種」やぶきた 為主,也就是日本境內,茶佔比 70% 以上的主要品種,而且是用「蒸菁」的方式,做以後製。
中國人以為全世界都喝綠茶,印度人認為地球只有紅茶,台灣人相信小綠葉蟬只有台灣有!雖是一方風土養一方人,但缺乏相關知識,會讓我們過於偏頗及忽視專業! 產業分析所建立起底層邏輯,從總體觀點了解世界茶葉供需狀況,是梳理茶產業最重要基本功!
Thumbnail
發源於中國的茶樹(Camellia sinensis),從漢朝到現在,經過不斷地選育,有了非常多不同的品系。這些品系,有的光是外觀就非常的不同,如安吉白茶;有些則有特殊的風味。造成這些風味的原因是什麼呢?最近的基因體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資訊!
Thumbnail
早期手搖飲料店未盛行時,街道上菜市場旁,路邊攤就有賣古早味紅茶。近年來流行的珍珠奶茶,也是使用紅茶再加鮮奶,可見台灣人已多年喜歡喝紅茶。
Thumbnail
  有在買茶葉的朋友,應該會看到有些產品會標榜手採一心二葉......但是說實在的,機器採摘能有效率、降成本,......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怎麼分辨這兩種採茶方式吧
Thumbnail
接觸飲茶文化,一定會有一個內容是介紹目前主流的「六大茶系」,也就是「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烏龍茶)」「紅茶」「黑茶」,這順序也是依照製茶程序中「發酵程度」由低到高排列。
Thumbnail
從咖啡樹採收下來的漿果,必須先經過去除豆殼等加工程序後,接著在咖啡生豆烘焙成熟豆之前,會先經過咖啡生豆的處理程序,也因此咖啡豆處理的過程與結果將會影響到後續咖啡豆的香氣。咖啡風味的形成受到咖啡豆的處理方法影響深遠。不同的處理方法將對咖啡豆的風味、口感和特色產生顯著的影響。
Thumbnail
從過去在第一線的銷售經驗,到近期陸續從茶職業體驗包與學茶新手村的學員回饋中了解到民眾普遍對於茶的認識誤區。我認為最嚴重的誤解是烘焙,甚而有人把烘焙連結成炒茶。而這個誤解已經形成一種似是而非的說法: 綠茶烘焙(炒茶)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