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1/2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更好的世界》(Hævnen):面對暴力、霸凌,真有什麼非暴力的復仇選擇?

《更好的世界》(In a Better World)(丹麥語: Hævnen) 是一部2010年由丹麥女導演蘇珊娜·比爾(Susanne Bier)執導的電影。原始名 Hævnen 的意思為復仇,故事著重刻畫了成熟的大人與幼稚的孩子在分別面對暴力的不公時所選擇的態度。它獲得了第68屆金球獎和第83屆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獎。*維基百科
日前聽了無國界醫生基金會董事長劉鎭鯤醫師(Chiels)上寰宇漫遊與KK Show,​又想起這部十年前的電影,片中兩個少年之一的父親是大多時間在蘇丹難民營工作的醫生。聽劉醫師說起選擇做一個無國界醫生,是選擇一種生活型態。因著這句話又重新想了想,這個生活型態的選擇對電影故事的推進。
~~~雖然是十年以上的老電影了, 根據自己的爬文習慣還是鋪個防雷線吧~~~
重新想著先生選擇這個工作,對獨自育兒妻子的影響,想著父親選擇這個工作,對兩個學齡孩子的影響。順著這個生活型態,想著醫生的孩子在學校被霸凌時的情形。從不認為報復與暴力是任何事的解方,但片中醫生應對暴力相向的人,與之後對明顯嚇到的孩子們的回應,卻深深讓我懷疑起自己只是幸運只是單純,沒見過惡意沒遇過壞人。
故事中另一個少年,因為父母離異跟著母親生活的他,在母親癌故後,只能離開原來的家,搬到父親與祖母在另一個國度的家。很明顯跟著父親有個優渥的家,但,他只選了最小最不優的房間,忍耐著覺得父親放棄了母親的治療、沒有全力救母親的憤怒,被迫開始新學校的生活。那個母親死去等於全世界都崩塌的少年,好不容易在對父親說出「祖母死掉後你需要搬離這個你從小長大的家嗎?」的沉痛。沒有人能回應他的呼救,沒有人能接住他,看著一如正常世界中合理運行,沒有超能力沒有童話精靈,故事合情合理的往爆炸崩壞而一步步走去。
因為這個聰明的少年,他知道校園的生態,知道自己轉學生的立場,因為他沒有要惹任何的麻煩,知道只能靠自己解決被霸凌的困境,因為現實情理之內最好的應對就是如此了。少年的思考與行動並不是缺乏理智也並不失控,故事至此,作為一個觀眾知道一個好的故事如果不走向引爆少年專心組裝的黑火藥炸彈,就是偽善、突兀與自以為是了,同時知道作為一個觀眾默默在心中為少年呼救:「誰呀誰呀救救他」,這才明白我、一個中年婦女能同理少年與他的困境了。
而這個同理對我其實不易,活在被要求要體諒父母的社會文化中,長大過程受長輩老師不斷耳提面命:要感恩要乖不能惹麻煩,爸媽養你已經很辛苦了。我其實一直很難同理同情,那些美國電影中一直出各式麻煩的孩子角色,甚至不管劇本設定這些孩子是幾歲,因為我自己不管幾歲都會被教訓:你已經都幾歲了應該要懂事。
這一個同理與回過頭看到「明白」同理別人的困難,對我個人還有另一層的集體性。即使我總是提醒自己多幸運,身為幸運的人至少可以透過故事不管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還是虛構,透過小說詩歌戲劇,去擴大眼界與理解關心人。生在台灣長在台灣感受到許多來自惡鄰的霸凌與世界的忽視,這種集體潛意識看出去的受害者視角,讓我無力接受兩個少年無論如何必須為自己的暴力復仇計畫負起屬於他們的責任,即使是意外,即使沒有傷害人的意圖。
這部得獎的厲害電影談的並不是以上這些,屬於我小小的個人的情感與原生家庭的思考,丹麥導演用一個似乎小品的角度,在短短的電影呈現遠近高低不同視野,帶觀眾去看去想全球範圍與國家、校園、個人範圍的暴力,談法律、正義是不是另一種暴力復仇,乃至何為公平的人性難題。不是說教地告訴觀眾,把自己活好就是最大的報復這種雞湯;選擇暴力還擊的少年也在電影中被同學平等對待。所有對觀眾的叩問沒有單一解答。
電影有種我會形容為歐洲節奏的舒緩氛圍,卻看得比槍戰電影緊張。說來非常感謝導演給了一個相當好的收尾,在這個復仇的世界仍然給了一個更好的慈悲。如果有機會看到這部電影,推薦你。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