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Notes - 兩個小說家的耐力賽散文讀後雜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讀過的村上春樹小說作品並不多,散文合集反而陸續多讀了些,其中很喜歡 2008 年出版的隨筆集《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 (What I Talk About When I Talk About Running)。自覺不是村上迷,單純很喜歡他描述的沿著河邊的固定跑步,喜歡到自己在河邊步道散步時,常常會想起這本書,也曾起心動念地真的穿上跑鞋去河邊步道跑十分鐘,即使不曾想過要養成習慣。也很喜歡他說會去接受運動按摩伸展,羨慕著有完整跑者產業鍊。關於小說家對身體鍛鍊的思考與實踐,是佩服的也是與我無關的,但這本書的內容三不五時會跑出來,尤其是他轉述來變成他的名言的「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痛是難免的,苦卻是甘願的」。
村上春樹希望他的墓誌銘寫著「至少他沒有用走的」。另一個小說家勞倫斯.卜洛克,曾經密集的跑過馬拉松,在停下跑步二十幾年後決定用走的完成馬拉松與比馬拉松更長與更久的耐力賽。
村上的小說角色總有時間凝結的感覺,卜洛克筆下的一個偵探系列主角則是隨著創作時間老去,各自的風格也沒有任何好壞之別,只是兩個小說家的馬拉松自述令我不禁想著,比起跑者更覺得自己是步行的人吧,雖然也沒有喜歡走路到去參加42點多公里或26點多英里的馬拉松。
在《八百萬種走法:一個小說家的步行人生》(Step by Step: a pedestrian memoir)中卜洛克寫到自己的重返比賽和老去,他的回顧與看著自己失去一直以來的興趣熱情,小說家卻以直白的文字、不戲劇化的真實日常,動人地讓一個七十歲的回憶錄很有幽默感。
沒有任何正能量、心靈雞湯或自律,不參加馬拉松或停下賽前的練習,卜洛克沒有多做解釋、高壓鞭策自己,他的自省是落在他對自己的認識與肯定上,沒有家國的背負,他決定採取行動也是一步步、邊做邊調整。
卜洛克除了寫出他的走路與參與耐力比賽,那些「蠢到沒能棄賽」的,以及狀況好的比賽仍是充滿疼痛。讀著他關於備賽的心情:盡力但到了場上總有可能出錯,而設法預測不可逆料之事是沒有意義的。沒有一絲說教卻知道這些就是,為何人總習慣把運動比賽和真實人生連在一起比擬。
做為小說家,卜洛克並不需要也盡力避免羅織自己的回憶,同時也意識到人的記憶充滿了改造,突顯好的沖淡不好的,如果真的太糟,就會徹底忘掉,他認為這也合情合理,不然我們都會走上絕路。
卜洛克的回憶錄自然要說到他的小說創作,那麼多虛構作品的寫作,那些過程那些時光,到回憶錄這裡卻仍如小說般,事件時間並不是均質的,卻不如推理小說所有片斷都要有意義,也不能按照故事需要安排轉折或結局。例如他提到一本台灣沒有引進翻譯的作品 ﹤Random Walk﹥的從寫作到出版,這個段落並沒有在故事中產生任何推力,作家和讀者都對這個作品充滿疑惑,但它就是剛剛好,如同世上的一切,不多也不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會員
44內容數
認識自己 原生家庭課題 情緒勒索 禍福相倚 命運與自由意志 量子宇宙 觀察者效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挑高健身房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汀柏.霍克艾在他的書,《心念訓練營》 ﹤Buddhist Boot Camp﹥一開頭便說:「我沒有任何的冒犯之意,但請恕我直言,我不相信佛陀原本就想要將祂的教誨搞得這麼複雜!」他接著提到「禪學大部分的時候簡單多了(略),但是禪學的教誨依然充滿了教條,而這也是最初讓我對宗教避而遠之的原因。」
靜坐,即使自認為也是挑高健身房的一部份,在找不到合適的角度說明之前,好像只能留一個缺口,胡亂引用 Leonard Cohen 的歌詞「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 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
有朋友說我很自律才能跑步,我的回答並不是自律。曾經說明形容過,就和朋友約下午茶一般,即使要梳妝打扮交通時間,但和朋友相聚的愉悅,沒有人會形容是自律。
從前的運動定義都說至少要 333,散步走路並沒有包含其中,現在發現各有好處。近十年來研究證實,再和緩的運動也是有意義的,即使幾乎算不上是鍛煉。同時也漸漸有「最低劑量建議」的出現。每天散步 30分鐘,就能讓心情變好減少憂鬱、增進記憶力,或是每天散步約 4000 步多一點,就能改變壽命和健康狀況
運動可以緩解壓力、焦慮、消除憂鬱症,運動提升專注力、記憶力,運動還可以讓人更有創意、減緩老化。如果你之前不明白運動不只是減減肥,或這些運動成效聽起來太神奇,推薦閱讀《真正的快樂處方》,重新認識運動對人有許多顯著的影響,重新調整心態,找到開始運動的動力。自律魔人退散!
在世界與生命的變動中,發現自己受惠於健身房的訓練,一路上受了許多善意協助,意識到並深深感謝健身房運動的好處,真的不只是身體動作、體態等等,更是腦袋心理都受惠,並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盡,挑高健身房到底是啥想法,也不是自己已經到達什麼玉山高度,只是想分享我的思考,一個幸運的運動苦手能持續運動的經驗。
汀柏.霍克艾在他的書,《心念訓練營》 ﹤Buddhist Boot Camp﹥一開頭便說:「我沒有任何的冒犯之意,但請恕我直言,我不相信佛陀原本就想要將祂的教誨搞得這麼複雜!」他接著提到「禪學大部分的時候簡單多了(略),但是禪學的教誨依然充滿了教條,而這也是最初讓我對宗教避而遠之的原因。」
靜坐,即使自認為也是挑高健身房的一部份,在找不到合適的角度說明之前,好像只能留一個缺口,胡亂引用 Leonard Cohen 的歌詞「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 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
有朋友說我很自律才能跑步,我的回答並不是自律。曾經說明形容過,就和朋友約下午茶一般,即使要梳妝打扮交通時間,但和朋友相聚的愉悅,沒有人會形容是自律。
從前的運動定義都說至少要 333,散步走路並沒有包含其中,現在發現各有好處。近十年來研究證實,再和緩的運動也是有意義的,即使幾乎算不上是鍛煉。同時也漸漸有「最低劑量建議」的出現。每天散步 30分鐘,就能讓心情變好減少憂鬱、增進記憶力,或是每天散步約 4000 步多一點,就能改變壽命和健康狀況
運動可以緩解壓力、焦慮、消除憂鬱症,運動提升專注力、記憶力,運動還可以讓人更有創意、減緩老化。如果你之前不明白運動不只是減減肥,或這些運動成效聽起來太神奇,推薦閱讀《真正的快樂處方》,重新認識運動對人有許多顯著的影響,重新調整心態,找到開始運動的動力。自律魔人退散!
在世界與生命的變動中,發現自己受惠於健身房的訓練,一路上受了許多善意協助,意識到並深深感謝健身房運動的好處,真的不只是身體動作、體態等等,更是腦袋心理都受惠,並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盡,挑高健身房到底是啥想法,也不是自己已經到達什麼玉山高度,只是想分享我的思考,一個幸運的運動苦手能持續運動的經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這本書是一部自傳性質的隨筆集,村上在書中分享了他作為一名長跑愛好者的經歷和感悟。 主旨方面,這本書探討了村上春樹在跑步與寫作之間的內在聯繫。他詳細描述了自己如何透過長跑來找到生活的節奏與寫作的靈感,並反思了跑步對其人格和創作的重
Thumbnail
村上春樹跑步時不特別在想什麼。跑步時他就只是單純地跑,原則上是在空白中跑步,也許是為了獲得空白而跑步 。雖然他知道人的心裡不可能完全空白, 即使有,維持時間也不長。但他還是想要接近這種空白的狀態。
Thumbnail
從那之後,跑步成為我對自己發出求救信號的方式,覺得自己快不行了、快倒了、快瘋了、快崩潰了,那麼就獨自出發去跑步吧!尤其是漫無止境、毫無時間感地亂跑。有一則來自印地安部落耆老的智慧,當一個人憤怒時,就朝遠方直線行走,走到憤怒消失為止,在該處插一根樹枝。我想,這個方法同樣適用於跑步。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喜歡獨自跑步的感受,並談到跑步的好處和對自己的意義。透過這篇文章,讓讀者體驗到作者的內心世界和對跑步的熱愛。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跑步對人生和自我成長的啟示故事。作者在人生低谷時開始了跑步,享受跑步時專注於當下的單純感。文章中表達了對自我對話的重視,以及跑步過程中的內在體驗。
Thumbnail
美國推理小說作家勞倫斯‧卜洛克說,「短篇故事作家是短跑選手,只要故事有其價值,他就值得受到讚賞。可是長篇小說家是長距離的跑者,你不必為了受到群眾喝采而在馬拉松比賽的第一名,光是靠自己的雙腳完成就已經足夠。」我覺得紀錄片導演就很像長篇小說家。紀錄人的生命故事已經很難了
Thumbnail
|好想放下一切瑣事讓自己去流浪。| 村上春樹在四十歲之前,決定把一些工作了結,跟太太浪跡歐洲,三年!當看到這位大作家旅歐那麼久,實在很好奇他在歐洲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放下俗務的他,在異地真的得到他想要的放鬆或解脫了嗎? 《挪威的森林》和《舞舞舞》是在那段歐洲生活中完成,對創作者來說能夠全然浸泡在
Thumbnail
透過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古都馬拉鬆的經歷,從最初的報名到逐漸克服跑步困難,到最後完成半馬賽事。作者詳細描述了訓練的心路歷程以及途中的新鮮體驗,如夜晚的慢跑、城市的甦醒,並且以此代表了參加者心態的轉變。另外,還註重在跑步對作者人生的啟發,讓讀者感受到作者通過跑步達到的成長和心靈寧靜。
Thumbnail
運動競技給予運動員的壓力和回應周遭人期待,可能是常人較難理解的。創作出《地。關於地球的運動》的漫畫家魚豐出道作《一百公尺》講述兩位個性截然不同的跑步選手從小學一路到職業人士的心境變化,還有對於跑步的看法。從小被譽為天才跑者的富樫、埋頭苦幹的小宮,兩位跑者兩種跑法,這一百公尺是條不歸卻讓人上癮的跑道。
Thumbnail
#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  因為最近開始了跑步的習慣,就買了這本村上春樹的書,很想知道身為資深的跑者,村上會對我們說些什麼? ***** 「同樣的十年,與其恍惚地過十年,不如確實地擁有目的,活躍地活十年才是當然,而且喜歡地多。」 #在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這本書是一部自傳性質的隨筆集,村上在書中分享了他作為一名長跑愛好者的經歷和感悟。 主旨方面,這本書探討了村上春樹在跑步與寫作之間的內在聯繫。他詳細描述了自己如何透過長跑來找到生活的節奏與寫作的靈感,並反思了跑步對其人格和創作的重
Thumbnail
村上春樹跑步時不特別在想什麼。跑步時他就只是單純地跑,原則上是在空白中跑步,也許是為了獲得空白而跑步 。雖然他知道人的心裡不可能完全空白, 即使有,維持時間也不長。但他還是想要接近這種空白的狀態。
Thumbnail
從那之後,跑步成為我對自己發出求救信號的方式,覺得自己快不行了、快倒了、快瘋了、快崩潰了,那麼就獨自出發去跑步吧!尤其是漫無止境、毫無時間感地亂跑。有一則來自印地安部落耆老的智慧,當一個人憤怒時,就朝遠方直線行走,走到憤怒消失為止,在該處插一根樹枝。我想,這個方法同樣適用於跑步。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喜歡獨自跑步的感受,並談到跑步的好處和對自己的意義。透過這篇文章,讓讀者體驗到作者的內心世界和對跑步的熱愛。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跑步對人生和自我成長的啟示故事。作者在人生低谷時開始了跑步,享受跑步時專注於當下的單純感。文章中表達了對自我對話的重視,以及跑步過程中的內在體驗。
Thumbnail
美國推理小說作家勞倫斯‧卜洛克說,「短篇故事作家是短跑選手,只要故事有其價值,他就值得受到讚賞。可是長篇小說家是長距離的跑者,你不必為了受到群眾喝采而在馬拉松比賽的第一名,光是靠自己的雙腳完成就已經足夠。」我覺得紀錄片導演就很像長篇小說家。紀錄人的生命故事已經很難了
Thumbnail
|好想放下一切瑣事讓自己去流浪。| 村上春樹在四十歲之前,決定把一些工作了結,跟太太浪跡歐洲,三年!當看到這位大作家旅歐那麼久,實在很好奇他在歐洲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放下俗務的他,在異地真的得到他想要的放鬆或解脫了嗎? 《挪威的森林》和《舞舞舞》是在那段歐洲生活中完成,對創作者來說能夠全然浸泡在
Thumbnail
透過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古都馬拉鬆的經歷,從最初的報名到逐漸克服跑步困難,到最後完成半馬賽事。作者詳細描述了訓練的心路歷程以及途中的新鮮體驗,如夜晚的慢跑、城市的甦醒,並且以此代表了參加者心態的轉變。另外,還註重在跑步對作者人生的啟發,讓讀者感受到作者通過跑步達到的成長和心靈寧靜。
Thumbnail
運動競技給予運動員的壓力和回應周遭人期待,可能是常人較難理解的。創作出《地。關於地球的運動》的漫畫家魚豐出道作《一百公尺》講述兩位個性截然不同的跑步選手從小學一路到職業人士的心境變化,還有對於跑步的看法。從小被譽為天才跑者的富樫、埋頭苦幹的小宮,兩位跑者兩種跑法,這一百公尺是條不歸卻讓人上癮的跑道。
Thumbnail
#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  因為最近開始了跑步的習慣,就買了這本村上春樹的書,很想知道身為資深的跑者,村上會對我們說些什麼? ***** 「同樣的十年,與其恍惚地過十年,不如確實地擁有目的,活躍地活十年才是當然,而且喜歡地多。」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