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練習》書摘-你我都有的大腦和身體的適應力才是真的天賦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一、關於作者


Anders Ericsson
作者被稱為研究專家的專家,研究成果曾經被異數一書所引用,然而作者指出,該書中提到的一萬小時法則其實被誤解 : 該書中提到要精進一項技能,必須要花費一萬小時;然而,作者原本提的一萬小時,是指頂尖小提琴家在20歲前平均投入一萬小時獨自練習,但是到18歲之前則是7400小時,可能只是一萬小時很吸引人、好記,所以就被當作專精一項技能的門檻,但是,練習時數其實又跟學習領域有關,刻意練習書中的記憶數字可能花幾百小時就能有明顯進展;而不管是幾個小時,最重要的,是要回歸練習的質,還有投入的程度,這些才是重點。

二、天才的迷思


許多大家視為天才的人確實擁有過人的天賦,但是這個天賦其實你我都具有,那就是大腦和身體的適應能力,而天才其實就是運用這項天賦,並經過刻意練習發展心智表徵。
(一) 解析天才
1. 莫札特(mozart)
莫札特才六歲的時候,便和父親與姊姊一起巡迴歐洲進行演出,小小年紀就琴技高超,被視為是音樂天才。不過稍加研究後會發現,莫札特的父親其實就是一位作曲家,而他很小就一直教導莫札特樂器、聆聽、分析音樂等等,顯然他是從小就受音樂的訓練,才能有此成就。
2. 訓練出來的完美音感
絕對音感,又稱完美音感:是指在沒有任何參考的情況下,可以辨認出個別音符,且達一定準確率以上,被認為是萬人之中才有一位的天才會擁有的技能。2014年,日本心理學家榊原彩子針對24位2到6歲的小孩進行完美音感的訓練,雖然花費的時間長短不同,但是最後她的每個學生真的都發展出完美音感。
(二) 你我都有的天賦 : 可塑性和適應力極高的大腦
只要有正確的訓練,就可以發展出以前不存在的技能。完美音感不是天賦,發展出完美音感的能力才是。也就是說大腦和身體的可塑性與適應力才是真正的天賦。透過刻意練習可以創造出以前不存在的技能。

三、甚麼是刻意練習


設定具體目標,投入大量時間專注的以正確的方法訓練,並藉由老師或其他專業的意見回饋來持續改善弱點,讓自己發展出心智表徵的方法。

四、心智表徵


心智表徵是一種心智結構,對應到某種物品、某個概念、一系列資訊或是任何出現在腦中的事物。
舉例來說,提到狗這個字,你可以馬上想到跟狗有關的資訊(有毛、四條腿、有的會吠會追人,有的很乖),而不用特別在記憶中搜尋相關資料,因為你已經有一組心智表徵紀錄的相關的資訊,並能讓你快速聯想。
刻意練習就是要發展出各種高效率的心智表徵,讓你可以運用在你正在練習的任何活動中。
(一) 心智表徵有助於辨認事物的模式、迅速回應
對心智表徵較弱的人看來隨機或混亂的事,專家卻能看出其中的模式,而且能快速回應。專家能見林,普通人只能見樹。
(二) 心智表徵有助於制定計畫
(三) 心智表徵有助於理解資訊
(四) 心智表徵的實例
1.倫敦計程車司機
倫敦的街道路網相當錯綜複雜,因此要取得倫敦的計程車駕駛執照,必須要通過一連串困難的考試。倫敦的計程車司機會不斷去更新自己、複習自己對倫敦街道的熟悉,以便可以做出最好的路徑規劃。
2.如果是要記住隨機擺放的棋盤,西洋棋大師並沒有比新手厲害
1970年代初期,有研究指出,西洋棋大師在記憶接近尾聲的棋局時,明顯比新手可以記得更多的棋子擺放,然而如果是隨機擺放的棋盤,大師沒有比較厲害,這說明了專家記憶的是一種模式,而不是一個一個死記。
3. 越厲害的足球選手,越能預測比賽的走向
作者曾經和他的同事進行實驗,他們邀請一些足球員觀看比賽錄影帶,然後在有球員接到球時暫停,請他們預測接下來比賽的發展,接果發現,球技越好的球員預測的越準。

五、刻意練習的實例


(一) 史提夫・法隆記憶長串數字的實驗
作者任教於卡內基美隆大學期間,史提夫是大學部的學生,他被找來參與作者的一項實驗:記憶一長串的數字。實驗規則很簡單,作者一秒念出一個數字,唸完後史提夫必須重複剛剛的所有數字。如果成功,就再增加一位數,如果失敗,就減少兩位數,依此類推,讓史提夫感到挑戰,卻又不至於壓力太大。
1. 實驗一開始 : 史提夫很少可以記超過八位數,而九位數似乎是極限。
2. 第一次突破 : 實驗第五天,史提夫成功挑戰九位數,再來是十位數,然後是十一位數。
3. 實驗結果 : 在兩百多回的實驗之後,史提夫可以記住82位數!如果你不知道這是甚麼概念的話,以下這串數字,試著每秒念一個字,然後把他記起來,只有一次機會!
5496044573329514521172657812307101148689377738248453258787212385729764131428969791

六、刻意練習的方法與原則


(一) 明確的目標
一旦一項技能練習到可接受的程度,就不會再精進了。明確的目標不是要打好球,而是要減少一分鐘內連續運球失誤的次數;或是要用適當的速度將一首曲子從頭彈到尾,而且中間不出錯。
明確的目標其實也表示必須把概略的目標拆解,因為前面學習過的技能會累積到後面,所以必須讓自己可以先著重在特定面向,再逐步打造專家及表現。
(二) 要「刻意」進行
光是遵循老師或是其他前輩的指導是不夠的,在訓練的時候必須要是刻意地,也就是要全神貫注、有意識的行動,沒有全神貫注投入在任務上是很難有所突破的。如果練習用小提琴拉一首曲子十遍,但是卻不知道自己拉錯了幾個音,那就不是有效的訓練。
(三) 需要跨出舒適圈
一步步地逼近自己的極限,才有可能讓自己更上層樓。史提夫記憶數字的挑戰中,不斷增加自己記憶的位數便是一個例子。要不斷試著去突破現階段的技能水準,才有機會往下一階段前進。
(四) 需要有意見回饋系統 : 例如老師、教練、觀眾反應
意見回饋系統,例如一位老師或教練,可以讓你知道你現階段的弱點,甚至能給予你針對弱點的指導,讓你可以對症下藥,而且是往正確的方向訓練。就像是一位好的健身教練,或是好的籃球教練一樣,他們能指出你動作上的根本問題,而不只是表面問題。
(五) 突破瓶頸的方法 : 換個方式。
克服障礙的方法不是更加努力,而是要嘗試新方法。例如前面提到史提夫記憶數字的例子,他在記憶數字時,會將數字拆成3個字一組或4個字一組,當他遇到瓶頸時,就會試著改變自述的組合,而通常也能帶來不錯的效果。
(六) 透過訓練讓大腦和身體產生適應,並藉此發展出心智表徵
不管是西洋棋大師、倫敦計程車司機,或是厲害的足球員都顯示出他們有高度發展的心智表徵,讓他們可以在自己的領域快速辨認出模式,並且做出決策、反應。刻意練習和心智表徵相輔相成。提升表現也會改善心智表徵,而心智表徵又會讓表現更上一層樓。

七、在工作和日常中應用刻意練習


(一)找一個好老師
好的老師可以協助你建立心智表徵。但是如果沒有辦法找到老師也不用擔心,可以參考富蘭克林的想法與做法,由於以前不像現在這樣容易獲取資訊,富蘭克林練習寫作的時候自己想了很多方法。
  1. 照抄覺得好的文句
  2. 默寫覺得好的文句
  3. 將文章抄在小卡後打散順序,過一陣子後再重組成原樣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自己想出這麼好的練習方式,不過因為現在網路很發達,所以其實很容易找到該領域的專業者分享的練習技巧。
(二)專注投入
漫不經心的重複一件事沒有意義,真正有意義的練習應該是專注投入,並且能發現自己的弱點,針對弱點反覆練習。
(三)找到一個努力不懈的動機
開始分心或覺得輕鬆好玩的時候,大概就代表沒有進步。
1. 練習前期
排除可能造成干擾的因素。如果常常因為手機分心,就應該在練習期間把手機放在其他地方或關閉提醒;如果不是晨型人就盡量把練習排在早上以外的時間。
2. 練習一陣子後
練習的成果本身就會成為動機。你會為自己感到自豪,會對自己有信心。

八、關於刻意練習的未來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曾經嘗試將一堂物理課的學生分組,一組為傳統教學方式,另一組則導入刻意練習,課堂上由老師引導學生發想、討論、針對弱點釐清。結果刻意練習組的測驗成績幾乎是比傳統組高2倍。
也就是說,傳統教育可能無法讓大多數人都有專業水準,但是如果透過刻意練習的教育方式,就絕對有機會提升大多數人的水準到專業的程度。試想一下,運用刻意練習之後,將來有50%的醫生、律師、運動員等各領域的人,可以達到現在只有5%的人能達到的境界,這樣的未來可以對人類社會帶來多大的進步與衝擊?!

本文同步刊載於我的個人網站:鍾肯尼的雜記
avatar-img
4會員
14內容數
忙碌的生活中可能無法抽出好幾個小時來讀一本書,《鍾肯尼啃書中》提供我反覆啃書並整理過後的書摘,讓你在10到20分鐘的閱讀長度就能透過我的閱讀心得和書摘讀懂一本書。也希望我的讀書心得能引起你的共鳴,改變你對生活或是對世界的看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鍾肯尼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在研究所的時候寫論文還算順利,回頭看好像有些工作方式與「早起後黃金一小時」和「深度工作力」兩本書裡講的訣竅不謀而合,我在早晨固定時間起床,每日以去健身房作為結束;另外也曾體驗過刪掉臉書和所有手遊的生活,確實對生活有正面影響,也分享給大家。
深度工作是 : 在免於分心的狀態下進行職業活動。這種專注可以把你的認知能力推向極限,而這種努力可以創造新價值,改進你的技術,並且是他人難以模仿的。 相反地,淺薄工作則是非高認知需求、偏向後勤的工作,往往在注意力分散中執行。這類工作通常無法創造多少價值,而且很容易模仿。
24歲失業的作者,戶頭剩2.4美元是如何在5年後達成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y , Retire Early ,財務自由)?退休不代表不工作,而是即使不工作也不用擔心生活費。計算財務自由目標數字,了解與目標的差距,然後盡可能地投資,你現在省下地每一分錢,都能幫你買到未來的
我在研究所的時候寫論文還算順利,回頭看好像有些工作方式與「早起後黃金一小時」和「深度工作力」兩本書裡講的訣竅不謀而合,我在早晨固定時間起床,每日以去健身房作為結束;另外也曾體驗過刪掉臉書和所有手遊的生活,確實對生活有正面影響,也分享給大家。
深度工作是 : 在免於分心的狀態下進行職業活動。這種專注可以把你的認知能力推向極限,而這種努力可以創造新價值,改進你的技術,並且是他人難以模仿的。 相反地,淺薄工作則是非高認知需求、偏向後勤的工作,往往在注意力分散中執行。這類工作通常無法創造多少價值,而且很容易模仿。
24歲失業的作者,戶頭剩2.4美元是如何在5年後達成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y , Retire Early ,財務自由)?退休不代表不工作,而是即使不工作也不用擔心生活費。計算財務自由目標數字,了解與目標的差距,然後盡可能地投資,你現在省下地每一分錢,都能幫你買到未來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發現你身上的天賦是此生一個人非常重要的任務,在學校我學程式設計,可是我的左腦非常不好使,因此學習過程非常痛苦,至今我很少透露這個秘密,因為會嚇到他人,實在是因為我的電腦技能實在太讓人恥笑了,所以說,如果我們都能提早認識到自己天賦,去打磨、去使用,那人生的樣貌將會有多麽的不一樣,肯定會活的很像
最近閱讀幾篇都是以有音樂相關經驗,以神經影像探究他們的大腦變化。有些研究者認為音樂訓練牽涉到多感官的運用,很適合做為觀察神經可塑性的模式。 我一直覺得如果〔能力〕是可以因為練習而獲得,是一件好事。 前提是要考慮個體本身的生心狀態與喜愛外,也要注意個體喜歡音樂卻不代表一定要立刻學習特定樂器。
Thumbnail
一、天賦才能與硬技能關係 天賦,通常指的是個人先天具備的才能或潛力,是一種自然的優勢。 硬技能指某個領域的專業能力。可以被學習和教授的技能,通常是透過教育、培訓或實踐獲得的。這些技能往往與特定工作或職業相關聯,例如程序設計、會計、機械操作等。 天賦常被視為成功的基礎。擁有天賦的人在特定領域中可
Thumbnail
天才究竟是什麼?,今天想跟各位介紹一本書由 耶魯大學音樂系名譽教授克雷格.萊特寫的對天才描寫極深的書"天才的關鍵習慣,耶魯最深歡迎課程教你如何超越天賦,智商與運氣"(商業周刊 藍學堂出版) 是有著頂尖資質的人們,不需努力就能閃耀就是就能耀眼發
Thumbnail
【這本書在說什麼?】 運用「刻意練習」,幫助你精通任何事物!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1. 在某個領域遇到瓶頸,迫切想要突破瓶頸的人。 2. 有自學習慣、沒有老師指導的人,想要進一步提升某個技能。 3. 想要尋找更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的教育工作者。
Thumbnail
我深知這些身懷才華的演奏家、歌唱家、指揮者,都曾經過長期磨練,在最適當的時機,最佳狀態,成就完美的演出,是他他們畢生的心願。然而時間的考驗也是嚴苛的, 公認最完美的演出,常出現在不同的人生時段。 在音樂世界的競爭,又是如此無情, 新星的崛起,巨星的殞落,可謂家常便飯。
Thumbnail
天賦真的決定一切嗎? 當投入大量心力在一件事情上,得到的回饋不如預期時,總會以自己沒有天賦、才能為理由安慰自己,但實是真的是如此嗎? 本書的作者安德斯.艾瑞克森,認為「刻意練習」才是決定個人成就的高低的關鍵,沒有天賦這回事,有的只有大量並持續投入練習的人,不論任何領域皆是如此。
Thumbnail
面對各領域的佼佼者,我們常以「天才」、「有天賦」來形容。 但真的是這樣嗎?來看看莫扎特的故事。
Thumbnail
微精通(micromastery)指的是在有限的範圍做一件事,特點是可以反覆做,而且越做越好、不斷進步,讓人產生很大的滿足感,你不用每學習一項技能就要耗費一萬個小時,短短時間內就能有成果,而且成果看來還很不錯,你會越做越有成就感。 成功不是花數個小時追求事情的完美,而是練就鑽研許多小事情所累積的功夫
Thumbnail
發現你身上的天賦是此生一個人非常重要的任務,在學校我學程式設計,可是我的左腦非常不好使,因此學習過程非常痛苦,至今我很少透露這個秘密,因為會嚇到他人,實在是因為我的電腦技能實在太讓人恥笑了,所以說,如果我們都能提早認識到自己天賦,去打磨、去使用,那人生的樣貌將會有多麽的不一樣,肯定會活的很像
最近閱讀幾篇都是以有音樂相關經驗,以神經影像探究他們的大腦變化。有些研究者認為音樂訓練牽涉到多感官的運用,很適合做為觀察神經可塑性的模式。 我一直覺得如果〔能力〕是可以因為練習而獲得,是一件好事。 前提是要考慮個體本身的生心狀態與喜愛外,也要注意個體喜歡音樂卻不代表一定要立刻學習特定樂器。
Thumbnail
一、天賦才能與硬技能關係 天賦,通常指的是個人先天具備的才能或潛力,是一種自然的優勢。 硬技能指某個領域的專業能力。可以被學習和教授的技能,通常是透過教育、培訓或實踐獲得的。這些技能往往與特定工作或職業相關聯,例如程序設計、會計、機械操作等。 天賦常被視為成功的基礎。擁有天賦的人在特定領域中可
Thumbnail
天才究竟是什麼?,今天想跟各位介紹一本書由 耶魯大學音樂系名譽教授克雷格.萊特寫的對天才描寫極深的書"天才的關鍵習慣,耶魯最深歡迎課程教你如何超越天賦,智商與運氣"(商業周刊 藍學堂出版) 是有著頂尖資質的人們,不需努力就能閃耀就是就能耀眼發
Thumbnail
【這本書在說什麼?】 運用「刻意練習」,幫助你精通任何事物!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1. 在某個領域遇到瓶頸,迫切想要突破瓶頸的人。 2. 有自學習慣、沒有老師指導的人,想要進一步提升某個技能。 3. 想要尋找更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的教育工作者。
Thumbnail
我深知這些身懷才華的演奏家、歌唱家、指揮者,都曾經過長期磨練,在最適當的時機,最佳狀態,成就完美的演出,是他他們畢生的心願。然而時間的考驗也是嚴苛的, 公認最完美的演出,常出現在不同的人生時段。 在音樂世界的競爭,又是如此無情, 新星的崛起,巨星的殞落,可謂家常便飯。
Thumbnail
天賦真的決定一切嗎? 當投入大量心力在一件事情上,得到的回饋不如預期時,總會以自己沒有天賦、才能為理由安慰自己,但實是真的是如此嗎? 本書的作者安德斯.艾瑞克森,認為「刻意練習」才是決定個人成就的高低的關鍵,沒有天賦這回事,有的只有大量並持續投入練習的人,不論任何領域皆是如此。
Thumbnail
面對各領域的佼佼者,我們常以「天才」、「有天賦」來形容。 但真的是這樣嗎?來看看莫扎特的故事。
Thumbnail
微精通(micromastery)指的是在有限的範圍做一件事,特點是可以反覆做,而且越做越好、不斷進步,讓人產生很大的滿足感,你不用每學習一項技能就要耗費一萬個小時,短短時間內就能有成果,而且成果看來還很不錯,你會越做越有成就感。 成功不是花數個小時追求事情的完美,而是練就鑽研許多小事情所累積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