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擺效應(swing)原本是心理學名詞,主要是描述「人類情緒的高低擺蕩現象」;但用在管理上時,鐘擺效應(pendulum effect)就經常被用來形容「矯枉過正」的現象。
例如「管理的擺動」,其實就是在複雜的組織架構中,由矩陣式管理產生的部門之間,發生爭權奪利的現象。當既得利益者權力過大時,一定會產生副作用和弊端,於是回頭走的聲音必然會出現。
例如,部門秘書以「提升效率、減少錯誤」為理由,將不喜歡的工作甩給專人處理;報價單助理則以「職涯發展」為理由,以「辭職」施壓主管,造成重要的「打報價單」工作反覆分分合合。這又何嘗不是因為個人的私心,而產生了鐘擺效應呢?
消費者的力量
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為什麼鐘擺會反覆來回擺動?大家都知道,這是地心引力造成的現象,動能和位能的反覆改變。
在消費產品市場裡的「地心引力」,就是消費者的力量。
我在1979年初加入台灣惠普的時候,曾經上過許多行銷課程;在其中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段之中,講課老師說:
- 任何產品,買回家之後,需要顧客動手安裝三個螺絲釘以上的,一定賣不好。
當時我深信不疑,因為我就是一個懶得動手的顧客;但是看到IKEA在台灣,生意好到不停的展店,這個道理很明顯不適用於今天了。
- 任何產品,需要改變消費者使用習慣的話,一定會賣不好。
當時我也深信不疑,因為改變消費者使用習慣,需要花大量時間和金錢來教育市場和消費者,這不是一般企業所能夠負擔的。
如今回頭想想,當年沒有導航我也可以開車,沒有卡拉OK我也會唱歌,沒有PowerPoint我也會演講,可是今天都不行了,證明這一條行銷的真理也是錯的。
過去許多專家告訴我,光是透過市場調查,沒辦法產出真正有突破性的產品;因為在消費者的腦子裏,根本沒有這個產品的存在。
例如,在汽車還沒有發明之前,顧客只會告訴你需要「更快的馬車」;在網路還沒有出現之前,做電子商務的市場調查有用嗎?在iPhone還沒有出來之前,去做手機遊戲的市場調查有用嗎?
當時我也覺得很有道理。市場調查只對市場上已經存在的產品有幫助,對於還沒有發明出來的產品,消費者怎麼會知道呢?
如今,我發現這些專家講的話,其實都只是「話術」而已。因為真正不變的,不是產品,而是消費者未被滿足的「需求」、未被解決的「痛點」、未被提供的「體驗」。
隨著時間的改變與科技的進步,有些當時的需求、痛點、體驗都被滿足了;但是,消費者永遠都會有新的需求、痛點、體驗出現。
成功的企業不會忽視消費者的力量,反而會去挖掘出新的需求,再用有限的資源創造出價值來滿足消費者。
結語
企業內的「鐘擺效應」,通常會發生在產品策略、管理架構、組織分工上;其起因往往來自「新人新政」、「本位主義」、「爭權奪利」、「個人私心」,長期下來就會出現走到極端的各種問題。
此時,「走回頭路」就成了解決極端問題的最好辦法;於是歷史不斷重演,在企業內形成了「鐘擺效應」的現象。
其實企業內的「鐘擺效應」現象,就是「打補釘」造成的結果。「走回頭路」不過就是「補釘」的一種。
防止「打補釘」的出現,其實很簡單:任何企業問題只要找到根源、直接解決,避免各種「人為因素」的干擾,就不會出現「補釘」。
從「大歷史觀」的角度來看產業的變革,也會看到「鐘擺效應」的現象。許多專家認為,推動鐘擺的背後力量就是「科技」和「產品」;這種乍聽之下彷彿有理的論調,在「長時間、慢結構」的大歷史觀檢視之下,就會被推翻。
真正推動產業變革、產品創新的力量,是消費者永遠沒有被滿足的「新需求」。任何自認為比市場更聰明,認為顧客需要被管制、被教育,因而訂定「對顧客不友善規定」的行業,遲早會面臨消費者的反撲。
最近頻繁登上媒體版面的鮭魚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自以為聰明的行銷手法,事實上是以「對顧客不尊重」的方法,吸引少數貪小便宜的消費者,達到提高知名度的目的。
至於部分台灣的餐飲業者,許多作法是如何逆潮流、反趨勢,終將被消費者反撲,就留待下一篇文章再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