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從0到1看『派遣女王』的專家思維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家中沒有第四台,每次去健身房的時候,就趁著踩腳踏車的時候看日本台。最近有部日劇「派遣女王」便很吸引我的注意,特別是她即使是做派遣工作(三個月一聘),領時薪,竟然還能成為女王,讓每一家公司都求之不得。
其中一集講到公司想要成立直營超市,又要與一般超商作區隔,作為課長的里中賢介非常苦惱要如何設計這個有別於其他超商的超市,也下了一番苦心終結這個案子。
(此處描述公司為了解用戶,運用使用者經驗探索服務設計的內容,本文僅透過不同的方式推演從初階新手到高階專家的思維差異,無歧視意味)
首先,他派三位公司的員工,身上帶著密錄器,扮演顧客進入超商時,會做的所有事情,看到了什麼,拿了什麼物品,為什麼會想買?。透過密錄器,都如實地記錄下來。後來,里中課長自己進到超商裡面,瞄了一對母子購物,便轉去記錄商品的擺設。
圖片|來源(網路)
最後,飾演女王的大前春子到超商裡,看到一個一手推著娃娃車一手拿著菜籃子的母親與一個男性顧客因為空間的狹窄必須錯身讓路,又看另一個母親帶孩子在購買文具,以及另一個媽媽帶著女兒在冷藏櫃前選擇想買的食物。她在會議中提到了老年化與少子化對市場的影響,也發現了職業婦女沒有時間購物,和讓她們能夠購買不需要再處理的炸魚排,以便回家可以馬上上餐桌;也讓她想到超市裡面需要有更大的空間,以便推嬰兒車的母親來購物。
從這兩段不論是由里中課長或是由派遣女王大前春子的做法,都可以對應到心理師實務經驗上面的新手與專家的思維。
當心理師剛進入職場時,腦中有的便是書上的內容,完全按照書上寫到的作事情,有如第一幕員工扮演消費者所作的所有的事情和里中課長在超商紀錄商品,擔心會落了那些重要的資訊或資料(當然事後還是會有分析),所以會把所有的資訊完全的登錄,有時還會深怕自己少問了什麼問題,因為書上寫說要問這些內容。
當心理師工作年資久了,看到個案描述的症狀,便可以知道他在家中的生活狀況,與家人的互動關係等,沒看到的也可以預測出來,作為心理師評估的依據。
我們心理師要預測那些無法在檢查室中看到的事情呢?病患的生活作息、反應模式、與照顧者的互動方式、症狀可能在那些時間地點會出現、預測症狀出現的原因、照顧者的在如何處理照顧壓力等,都是可以透過多年的晤談經驗從其中歸納出來的,有些是有共通性,也就是所有病患都會出現的問題,也有些獨特性是單一病患才有的問題,其實這也是心理師做的個案『概念化』的過程。能夠預測疾病的病程意味著我們知道他的趨勢,何時會發生?什麼原因發生?如何發生?這些在資深的心理師腦海中會成為概念化的一部分。 部分過去認為是重要的資訊,經歷了許多的個案之後,這些資訊經過濾後發現其實並非如此重要,便可以篩檢出真正需要問的問題,在時間有限的實務上,讓自己快速找到重點是極為重要的。
心理師如果要專精於自己的領域,其實可以在初期專注於每一個個案的疾病歷程,家人關係、後續結果等,發現他們的異同,找出共通,拆解差異,到最後終能夠演繹出個案概念化的內容。
臉書搜尋【心理師的品牌研究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2會員
179內容數
這是一個提供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 商業商業思維、品牌產出行銷策略的基地, 協助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完備自己的產品與服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過去我只知道,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了,不需要多學些甚麼! (但現在覺得這樣的想法卻很不值得)。在醫院、機構中的心理師多數還是以培養自己的職能為導向,多去參加工作坊,學習多一點或是某些治療法更深的專研,以便能夠處理自己的個案,這是為自己打好底子的一種方式;然而出了機構醫院,專門一種技術在因應社會潮流
然而,中間的過程與學習到的只能自己使用嗎?不只如此,這些過程與學習,實際上也可以拿來成為課程,也就是『知識變現』,無論是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市場上,有許多跟我們一樣想要增進這方面能力的人,卻沒有人可以提供,然而,在我們學習的路上,這些歷程便是我們可以提供的,所以這些經歷便可以拿來變現。
做品牌的時候,也希望依樣畫葫蘆的方法,期待能跟他有一樣的成績。然而,在產品研究上發現,往往第二名都只能遠望第一名的車尾燈,原因在於第一名早已把客群收編在自己的產品之下。第二名若要競爭,在相同的產品之下,如果沒有特別的作為勢必只能吃剩下的市場。 資深的社區心理師早已把市場佔據,無論是靠口碑,論技術.
在心理師的工作中,許多隱性知識,譬如"心流"、"觀察"、"感覺"、"情緒"等,不容易透過口述得以言傳,如何透過「工作經驗萃取」得以將這些能力教給後進,便是重要的一個方法。
本書的作者會說明、解釋的流程、步驟或方法。這部分往往是屬於書本作者的經驗精華。當我們透過主題式閱讀,就可以把不同書中所講述的流程、步驟、方法萃取出來,甚至進行分析、並比較各種方法的優缺點。 在書本與實務中的知識萃取另一個差異便在於找出方法與步驟...
過去講有關心理的議題,往往讓我自我感覺良好,一方面靠經驗,一方面靠知識,在講課的過程中,偶爾讓學員笑一笑,多數還是以一堆的文字呈現,很在意到底我給的資訊是否有囊括到所有的內容,絲毫不知道學員到底聽懂多少,往往不知道自己只是被困在這樣的象牙塔裏面...
過去我只知道,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了,不需要多學些甚麼! (但現在覺得這樣的想法卻很不值得)。在醫院、機構中的心理師多數還是以培養自己的職能為導向,多去參加工作坊,學習多一點或是某些治療法更深的專研,以便能夠處理自己的個案,這是為自己打好底子的一種方式;然而出了機構醫院,專門一種技術在因應社會潮流
然而,中間的過程與學習到的只能自己使用嗎?不只如此,這些過程與學習,實際上也可以拿來成為課程,也就是『知識變現』,無論是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市場上,有許多跟我們一樣想要增進這方面能力的人,卻沒有人可以提供,然而,在我們學習的路上,這些歷程便是我們可以提供的,所以這些經歷便可以拿來變現。
做品牌的時候,也希望依樣畫葫蘆的方法,期待能跟他有一樣的成績。然而,在產品研究上發現,往往第二名都只能遠望第一名的車尾燈,原因在於第一名早已把客群收編在自己的產品之下。第二名若要競爭,在相同的產品之下,如果沒有特別的作為勢必只能吃剩下的市場。 資深的社區心理師早已把市場佔據,無論是靠口碑,論技術.
在心理師的工作中,許多隱性知識,譬如"心流"、"觀察"、"感覺"、"情緒"等,不容易透過口述得以言傳,如何透過「工作經驗萃取」得以將這些能力教給後進,便是重要的一個方法。
本書的作者會說明、解釋的流程、步驟或方法。這部分往往是屬於書本作者的經驗精華。當我們透過主題式閱讀,就可以把不同書中所講述的流程、步驟、方法萃取出來,甚至進行分析、並比較各種方法的優缺點。 在書本與實務中的知識萃取另一個差異便在於找出方法與步驟...
過去講有關心理的議題,往往讓我自我感覺良好,一方面靠經驗,一方面靠知識,在講課的過程中,偶爾讓學員笑一笑,多數還是以一堆的文字呈現,很在意到底我給的資訊是否有囊括到所有的內容,絲毫不知道學員到底聽懂多少,往往不知道自己只是被困在這樣的象牙塔裏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一位在倉庫工作的理貨員,同時經營和服喫茶部的經歷。文章充滿了對夢想和成就感的表達。
Thumbnail
無論是想成為心理師或其他諮商相關工作,對於這個行業都需要有基本的想像和認知。透過想像中的個案與心理師互動,能夠幫助我們瞭解基本的助人姿態。對於非本科系的同學來說,想像自己成為心理師並練習助人者的姿態可能有些困難,但這需要時間和定錨的幫助。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餐廳聽到對面桌的人說:「我最近在唸心理諮商的書,之後想考心理師,老了可以一起開一間諮商所、發大財。」 有時候當新認識的朋友發現我是心理師時,就會滿懷期待的問:「你覺得我適不適合當心理師?其實我以前想過大學要唸心理學的!」 而相信同行們一定有過類似的經驗,即個案們往往在諮商一段日子以後便
Thumbnail
職涯諮詢與心理諮商有著深層的差異。本文探討了職涯諮詢師與心理諮商師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職涯諮詢系統的開發者,職游團隊和該系統所引入的六大性格理論。閱讀本文將幫助您更好地瞭解職涯諮詢的獨特價值和應用。
我的專業工作是一名採購人員,採購可以是很簡單的行政事務行工作,但也可以是專業型態的工作者,端看機關長官如何定義。 過去,我剛開始接觸採購,很幸運的遇到一個很看重採購的主管,常常提醒我不只是要做好採購,更要把眼光放遠;所以一開始是很認真的對待採購工作,上採購專業課程,考上基礎採購人員,後面更陸續上了
Thumbnail
職場諮詢由「產業分析」、「職場技巧」及「個人心理」等三層面構成,也等同社會心理學強調的三元素:「情境」、「團體」、「個人」。我不是走工商的,產業分析弱,而中年轉業我覺得「產業分析」要強。 這涉及「生存焦慮」,要顧慮的很多
Thumbnail
透過麗鳳督導在心理諮商上的應用,能夠讓我們看待個案問題時有了全新的視角。學理論要浸泡到自動化思考,分析個案時需要考慮家庭結構、互動關係和人際界線等重要元素。此外,心理諮商師需用關係去理解表徵問題,並運用大量的探問與對話,從而從症狀到系統的探索。
Thumbnail
這是一本一名在芝加哥職業的心理師,她自己前往諮商、以及她所協助的四名個案所交織而成的故事。 也就是說,這裡面不只有她自己生活遇到問題而前往諮商、還有四名不同個案的人生故事。 我覺得相當精彩好看
Thumbnail
時光洗衣舖是一部小品作品,篇幅不長,讀來輕鬆淡雅,故事中穿插的哲理點綴,值得細細反覆品味。我很喜歡洗衣舖這個極具巧思的背景設定,讓店長和踏入洗衣舖送洗衣物的客人,自然而然地聊出掩藏在衣物污漬背後的獨特生命經歷。推薦給喜歡故事,或是容易睹物思情、常常捨不得丟東西(例如我自己)的讀者。
Thumbnail
溫尼考特提出的過渡現象對心理師在工作中遭到攻擊後的情緒安穩具有重要影響。這篇文章通過具體案例分析和溫尼考特理論,探討了過渡客體對個案的心理作用和心理師的支持作用,呈現了一個充滿情感的專業關係。同時,也從孤獨的角度探討了心理師與個案之間的互動對於雙方的影響,帶給讀者思考和反思的空間。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一位在倉庫工作的理貨員,同時經營和服喫茶部的經歷。文章充滿了對夢想和成就感的表達。
Thumbnail
無論是想成為心理師或其他諮商相關工作,對於這個行業都需要有基本的想像和認知。透過想像中的個案與心理師互動,能夠幫助我們瞭解基本的助人姿態。對於非本科系的同學來說,想像自己成為心理師並練習助人者的姿態可能有些困難,但這需要時間和定錨的幫助。
Thumbnail
前陣子我在餐廳聽到對面桌的人說:「我最近在唸心理諮商的書,之後想考心理師,老了可以一起開一間諮商所、發大財。」 有時候當新認識的朋友發現我是心理師時,就會滿懷期待的問:「你覺得我適不適合當心理師?其實我以前想過大學要唸心理學的!」 而相信同行們一定有過類似的經驗,即個案們往往在諮商一段日子以後便
Thumbnail
職涯諮詢與心理諮商有著深層的差異。本文探討了職涯諮詢師與心理諮商師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職涯諮詢系統的開發者,職游團隊和該系統所引入的六大性格理論。閱讀本文將幫助您更好地瞭解職涯諮詢的獨特價值和應用。
我的專業工作是一名採購人員,採購可以是很簡單的行政事務行工作,但也可以是專業型態的工作者,端看機關長官如何定義。 過去,我剛開始接觸採購,很幸運的遇到一個很看重採購的主管,常常提醒我不只是要做好採購,更要把眼光放遠;所以一開始是很認真的對待採購工作,上採購專業課程,考上基礎採購人員,後面更陸續上了
Thumbnail
職場諮詢由「產業分析」、「職場技巧」及「個人心理」等三層面構成,也等同社會心理學強調的三元素:「情境」、「團體」、「個人」。我不是走工商的,產業分析弱,而中年轉業我覺得「產業分析」要強。 這涉及「生存焦慮」,要顧慮的很多
Thumbnail
透過麗鳳督導在心理諮商上的應用,能夠讓我們看待個案問題時有了全新的視角。學理論要浸泡到自動化思考,分析個案時需要考慮家庭結構、互動關係和人際界線等重要元素。此外,心理諮商師需用關係去理解表徵問題,並運用大量的探問與對話,從而從症狀到系統的探索。
Thumbnail
這是一本一名在芝加哥職業的心理師,她自己前往諮商、以及她所協助的四名個案所交織而成的故事。 也就是說,這裡面不只有她自己生活遇到問題而前往諮商、還有四名不同個案的人生故事。 我覺得相當精彩好看
Thumbnail
時光洗衣舖是一部小品作品,篇幅不長,讀來輕鬆淡雅,故事中穿插的哲理點綴,值得細細反覆品味。我很喜歡洗衣舖這個極具巧思的背景設定,讓店長和踏入洗衣舖送洗衣物的客人,自然而然地聊出掩藏在衣物污漬背後的獨特生命經歷。推薦給喜歡故事,或是容易睹物思情、常常捨不得丟東西(例如我自己)的讀者。
Thumbnail
溫尼考特提出的過渡現象對心理師在工作中遭到攻擊後的情緒安穩具有重要影響。這篇文章通過具體案例分析和溫尼考特理論,探討了過渡客體對個案的心理作用和心理師的支持作用,呈現了一個充滿情感的專業關係。同時,也從孤獨的角度探討了心理師與個案之間的互動對於雙方的影響,帶給讀者思考和反思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