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9|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要不要承認自己的障礙?給徬徨特教生的分享

在障礙者的生命歷程當中,會對自己有別於他人的差異,產生焦慮、自卑的心理狀態,此為理所當然的情況。這樣的焦慮,部分障礙者會透過蒙混過關的方式,迴避自己的缺陷及不同,讓自己不會被貼上污名標籤,更免於被同儕排擠。如同筆者過去在就學期間,在資源班進行課程時,因為想避免被貼上學習障礙者的身份,就做出一些閃躲的舉動,好比:每當有同學經過資源班時就躲起來避免被看見,或跟著同學一同欺負身心障礙者。這些方式有助於於讓我更像正常人。
透過這樣蒙混過關的方式,隱藏自己不論是外顯或內險的障礙,我想短期將助於舒緩自己內心的焦慮,但若這樣的偽裝失敗,有可能對自己產生更大的傷害。如同:被同學發現在資源班上課、老師發現我的學業成績特別低落。在同學老師不知情的情況,會開始進一步猜測,可能說:我是不是在心理層面有問題,他看起來很正常啊怎麼會。這些不必要的猜測,將對障礙者或特教學生有更大的心理壓力。
回過頭來想,若作為一個身心障礙者或具備特殊教育身份的學生,到底應不應「自己」主動向老師及同學說明自己的差異呢?我的答案是:在不傷害到你個人的情況「我們可以盡情承認自己的差異」,而我將分為三大原因進行說明。
一、劃清界線,才能瞭解實際差異
社會上有很多人不了解弱勢群體的處境,也不了解身心障礙者在生活上的困難,並非他們缺乏同理心,而是在他們的生命歷程當中,不曾接觸過這些弱勢群體。不了解所產生的差異,往往將這些差異給妖魔化/嬰兒化等,例如:認為障礙者沒有性需求、認為障礙者沒辦法自主生活。我們了解這是社會長期以來對於弱勢群體的刻板印象,難以於一時改變。
作為一個障礙者本身,若我們可以將「個人障礙差異vs社會刻板印象」分開談論,讓社會大眾了解障礙對個人產生的影響,這除了有助於障礙者突破社會刻板印象的拘束,更是透過自己的經驗,來定義自己的障礙及身份,讓大家從「對於身心障礙者的想像,轉變對於個人障礙者處境的理解」。然而,過程我們也要注意,並不是將所有個人的差異及缺陷,歸咎於自己的障礙身份上。
二、障礙是差異,而非污名
揭露障礙身份除了讓大家理解障礙身份並非「集體刻板印象」而是「個人障礙差異」,第二步是能讓大家了解:障礙身份並非是特別與極少數的。因為每一個人都會有不同特質及身體狀況,而障礙身份只是在身心狀況的不同。比如說:長大身體機能會逐漸退化、發生意外則需要輔具支持。生活的轉變,將可能讓任何人都有機會成為身心障礙者。
但我們必須知道,身心障礙者一詞並非污名,而是一個身份上的差異,因為這個差異,促使在生活上無法被滿足,例如:肢體障礙者發現台灣道路都沒有無障礙、閱讀障礙者發現台灣教育習慣考大量詞彙等。因此需要身心障礙手冊等證明,來獲得較為積極的差別待遇(無障礙車位、升學考試加分等等措施)。揭露障礙身份,有助釐清障礙的成因,更是讓社會大眾減少對障礙者的污名。
三、承認差異,減少應對壓力
對障礙者自己而言,承認自己的身份,讓同儕間瞭解你的需求與差異,也讓他們能釐清你的身份減少污名,那是對於他人而言。對自己而言,則能更減少應對社會/校園同儕的壓力。障礙者面對社會,比一般人更需要去多思考一個問題:我應不應該揭露自己的障礙。這樣的問題在每一個新的環境中都會遇到。
隱藏障礙身份時,總會擔心身份哪天被人揭露了怎麼辦?這樣的障礙身份別人會怎麼議論我?我這樣的行為大家會不會認為有問題?每天都在約束自己成為一個在社會上比較「正常」的人,這都是在隱藏身份時每天都要去煩惱的。但若能清楚的告訴周圍朋友自己的狀態,將能大幅減少大家過多的猜測,大家能清楚理解你的差異,更是減少自己在面對障礙時的擔憂。
障礙身份或許難離開生活,但別了忘記自己的能動性
障礙身份對於某些人而言是一輩子離不開了,那我們就要仔細思考如何跟他好好相處。最後,本文並非要鼓勵所有具有障礙者身份的人,都去積極坦承差異或是自我揭露。而是透過上述原因,讓障礙者能自主的,在自己的生活環境中思考,該為「自己的障礙揭露到什麼程度」。我們清楚:社會上每一個人都具有「能動性」,特殊教育學生也是一樣,每一位皆有極大的差異,不論是生命歷程、障礙經驗、家庭處境等,因此我們難以用一篇文章來一體適用。但本文期待所有的障礙者、特教生又或者是那些曾經備受污名情境的原住民、新住民,能一同思考,自己面對他人的身份。以及讓那些現在還徬徨在自我認同困境的特教生,能多一種思考方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