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原獨要聞|知識,是什麼在哪裡被誰斷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俱樂部的朋友大家好。今日由【原獨讀報】為大家摘要上週要聞,同時向夏天倒數:距離夏至還有 63 天。
還記得我們曾在【原獨火塘】談過學術場域的原住民嗎?今天為大家摘要的新聞正好與原住民學者在學術場域的處境有關,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下當時的話題:
「我們可能認為,學術界有統一的科學標準,從事學術研究的原住民有清晰的準則可資依循,寫出來的學術文章理當與其他學者一樣,這當中應該沒有什麼觀點差異的空間吧,但這並非實情。當前的國際學術是以歐洲文化為骨幹而建立,其特色包括絕對的科學真理、線性思維與論證邏輯、客觀非個人性的表述方式等等,全都與原住民族口傳文化的基礎精神背道而馳。」
Sources: Medium
「過去是異國他鄉,在那裡他們行事不同。」哈特利的小說《送信人》(The Go-Between)以這樣的名句開頭,而這說法也大可用在學術界——在那裡他們行事不同。學者為了生存,必須不斷從事研究,發表研究成果,而什麼樣的東西能夠順利發表,這個標準的本身就是學術界的權力競逐遊戲,不只在於爭奪並掌控話語權,還要規訓發言的內容。最近一位加拿大夸夸嘉華原住民(Kwakwaka'wakw)學者對於學術生活有這樣的描述:「其實重點在於我們在研究裡引用了誰、推崇了誰,是這些東西證實並造就了知識。」
跟一般非原住民的學者相比,原住民學者在學術界所感受到的壓力,並不只是從事學術研究所需的紀律和嚴謹而已。對原住民學者來說,最大的問題在於最根本的世界觀的衝突,這一點在過去二三十年間不能說沒有改善,但正如澳洲《高官》雜誌的一篇文章所指出,這改變還是頗受地域限制,主要出現在紐西蘭、澳洲、太平洋各島國的大學,北半球則只有薩米人居住的斯堪地納維亞最有交流和改變的意願,在這些地區之外的學術研究場域對原住民來說依舊很令人窒息。
經過多年的運動,學術界對於種族歧視和非自覺性偏見等問題已經有所意識和改善,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已經意識到,學術界的研究發表機制當中存在著殖民主義的偏見和限制。以毛利人的家鄉為例,儘管紐西蘭有《紐西蘭學術研究期刊》(MAI)和《原住民族國際期刊》(AlterNative)等原住民研究的專業期刊,但並不是所有的原住民研究者都從事原住民研究,有些原住民學者的專業領域要求從業者必須在「主流」的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文,這樣的論文發表壓力自然也就構成一種學術上的同化壓力。
這樣的問題從何解決呢?《高官》雜誌整理出主要的問題點如下:
  • 主流學術期刊欠缺原住民研究內容
  • 主流學術期刊質疑原住民研究是否具有足夠的學術性
  • 主流學術界普遍質疑原住民知識的知識性
  • 主流學術界普遍質疑原住民方法學的價值
  • 主流學術界質疑原住民學者是否具有足夠的原住民性
文章並且提及毛利學者史密斯(Linda Tuhiwai Smith)在專論《方法論的解殖民》(Decolonizing Methodologies)中提到的,學術界在認定「什麼算是真正的研究,誰算是真正的研究者」方面存在偏見的問題。史密斯的書出版於 1999 年,但超過二十年後的今天,她點出的問題依舊存在,在全球的範圍之內並沒有多少改變。
而且,就算主題是原住民,主流學術界和原住民的興趣也不一樣。最近《科學》期刊有一則新聞恰好可以說明這一點:關於人類在太平洋地區的擴散遷徙,主流學術界多年以來一直在爭執快車和慢船的模型,亞洲大陸人究竟是不是以台灣為基地向外迅速擴散至整個太平洋地區,等等,但以採集原住民基因作為骨幹的這些研究,往往都沒有原住民社群的參與。對多數的科學家來說,原住民只是基因的提供者,而研究始終都是研究者的研究。
本身是夏威夷原住民的基因學者福克斯(Keolu Fox)表示,許多發展出遷徙模型的科學家「從來沒有搭獨木舟航行的經驗」,由於欠缺文化方面的認識,這些科學家也不知道他們筆下的遠洋航行不只與基因組有關,更與文化和人群連結有關。福克斯指出,這類基因研究往往排除歐洲人所帶來的疾病,於是也抹煞了一大部分影響太平洋地區原住民基因的因素。用福克斯的話來說就是:「現在不是該談殖民活動對現代太平洋人口基因的影響嗎?你幹嘛談什麼丹尼索瓦人(Denisovans)?」
也許我們可以說,科學家們更感興趣的是他們所建構的一種大航海冒險的圖像,符合他們英雄主義的文化,對人類擴張的浪漫想像。從這裡我們也看到科學的本身其實就是一種特定的價值取向,並非像科學家們所主張的,是漂浮在真空當中客觀真實清潔的知識。

參考資料:原住民學者的學術困境
讀取新聞|2021 年 4 月 12 日
原住民學者在主流中掙扎發聲|高官
讀取新聞|2021 年 4 月 14 日
缺乏原住民觀點的原住民擴張研究|科學
avatar-img
114會員
283內容數
多元不是言語,而是實踐,若你不得其門而入,且讓我們充作你的領路人,踏進原住民族的世界,遇見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學習不同的知識和邏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原獨俱樂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資本主義的消費世界以金錢或利益來衡量廣袤的亞馬遜河流域的價值,結果既然如此誘人,大河流域的前景理當看好,實情卻與此悖反。實情是巴西境內最老的原住民族保留地欣古原住民領地前景黯淡,其他的原住民保留地景況也差不多。
杜克麗夫認為西方的教養方法低估了孩童的能力,不像馬雅父母會讓孩子從小分擔家務工作;極地的因努特人特別擅長情緒管理,也能夠教育出懂得三思後行的小孩;非洲的哈札人則是「教養自信自主孩童的世界專家」,他們的小孩不像現在多數的美國小孩那樣充滿緊張焦慮。
基因研究在原住民世界沒有好名聲,因為包括台灣在內的世界各地都有不少人喜好以基因研究佐證血統主張,將原住民族與殖民國家之間的國際政治問題簡化成一個可以量化的數字問題。當然,並不是所有科學家都抱著惡用科學的念頭展開研究。
我們總是在各種各樣的場合見到原住民的聲音被忽略。為什麼總是被忽略呢?會不會單純就因為主流社會至今還不覺得忽略了原住民的聲音有什麼問題?換言之,是不是因為根本沒有意識到抹去他人聲音、替代他人發言,本身是有問題的行為?
卡托研究所提出的所有衡量指標,都是「現代文明」的指標,被強迫接受甚至內化現代文明的原住民,與持續生活在遠離現代文明森林中的原住民相比,當然更接近這些標準。這是一個蛇吃自己尾巴的邏輯,衡量結果只能證明蛇確實吃了自己的尾巴。
「一個富有的外籍女子出於家族因素,不情不願的返回海地,卻遭到綁架。但贖金不只是錢。她還必須回溯時光,了解她的家族曾如何共謀涉入海地暴力悲劇的歷史,並面對她自己遠離故土的實情。」
資本主義的消費世界以金錢或利益來衡量廣袤的亞馬遜河流域的價值,結果既然如此誘人,大河流域的前景理當看好,實情卻與此悖反。實情是巴西境內最老的原住民族保留地欣古原住民領地前景黯淡,其他的原住民保留地景況也差不多。
杜克麗夫認為西方的教養方法低估了孩童的能力,不像馬雅父母會讓孩子從小分擔家務工作;極地的因努特人特別擅長情緒管理,也能夠教育出懂得三思後行的小孩;非洲的哈札人則是「教養自信自主孩童的世界專家」,他們的小孩不像現在多數的美國小孩那樣充滿緊張焦慮。
基因研究在原住民世界沒有好名聲,因為包括台灣在內的世界各地都有不少人喜好以基因研究佐證血統主張,將原住民族與殖民國家之間的國際政治問題簡化成一個可以量化的數字問題。當然,並不是所有科學家都抱著惡用科學的念頭展開研究。
我們總是在各種各樣的場合見到原住民的聲音被忽略。為什麼總是被忽略呢?會不會單純就因為主流社會至今還不覺得忽略了原住民的聲音有什麼問題?換言之,是不是因為根本沒有意識到抹去他人聲音、替代他人發言,本身是有問題的行為?
卡托研究所提出的所有衡量指標,都是「現代文明」的指標,被強迫接受甚至內化現代文明的原住民,與持續生活在遠離現代文明森林中的原住民相比,當然更接近這些標準。這是一個蛇吃自己尾巴的邏輯,衡量結果只能證明蛇確實吃了自己的尾巴。
「一個富有的外籍女子出於家族因素,不情不願的返回海地,卻遭到綁架。但贖金不只是錢。她還必須回溯時光,了解她的家族曾如何共謀涉入海地暴力悲劇的歷史,並面對她自己遠離故土的實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終於來到《人類怎麼學》的尾聲,這篇來談談認同與思考。認同會以「原住民」作為例子,幫助大家從各個面向上探討常見的身份認同問題。思考則是會帶大家看到各種權威、語言、儀式所固定住的思考方式。
Thumbnail
2080年,在這個AI掌控一切的時代,學術逐漸式微,眾人只注重享樂,但有五位不同領域的年輕科學家依然對學術還抱有熱情,他們決定開啟一項巨大的研究專案:「文明起源」,科學家藉由虛擬世界,帶領各自的部落重現人類文明發展的歷程,完全依照自己的能力和專長拓展文明。 活到最後沒被摧毀的部落,才能堪稱文明之最。
Thumbnail
在閱讀完胡昌智博士的《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的第一個章節後,深感胡博士在章節末尾對1980年代台灣(中華民國)歷史教育的思慮是非常當下也非常發人省思的。
Thumbnail
順著在說學術圈時,提到那些佔據「邊陲」或「非主流」進行批判的姿態,似乎能讓身在其中的行動者感受到自己比較特別。於是為表達他們不屑與主流社會共舞,便躲到學術理論的詞彙中,藉此假裝自身佔據了某種否些發言權,甚至是思想的制高點。 「邊陲與弱勢」可作為展示正當性的武器 在日常生活與職場中,這樣的人很
Thumbnail
最近科普議題相當受矚目,對於跨領域的知識和理解能力、資訊轉化以及同理受眾的需求,需具備相應能力。本文討論了科學教育在原住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對話。
Thumbnail
什麼是人類學?為何需要人類學?人類學如何實踐?古典人類學研究一直想用過去來解釋現在,其預設了有一整體的結構(文化),使其能夠在不同的世紀、相隔遙遠的地方,以同一種聲音呼應對話。而人類學家能夠藉由研究人類的文化,找到與自己特殊思考方式之間的一種結構上的共通之處。 「人類學研究的是不同人群
Thumbnail
西方理性思維與原住民哲學的知識觀的比較 在西方思想中,執著於追求所謂的「真理」(truth),人類假定自己全知全能,且依賴於原則的束縛,還要在「正確的思想道路上」追求真理,窮盡對世界的認知。為實現這個目標,人類發展了宗教教條和科學技術,在這過程中,不斷地反思自身是否符合上帝的原則,並在現代理性進步
Thumbnail
  這天我的工作場所辦了一場講座,這個講座的內容是向外籍教育者介紹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教材。有些台灣老師反映應該要國際化議題多一點,像是女權議題、穆斯林議題或是人權議題,這些問題是台灣老師比較不知道的,如果有外國老師可以在這些議題上表達的更生動。   我是比較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身為台灣人,卻不是很理
《辶反田野》的書名耐人尋味,由各自經驗出擊的「反田野」與「返田野」,歧異不僅在「我/他者」或文化接觸中的差異,充滿意外與機緣。乃在貫串本書的歧異點,其實存在於田野經驗的N次方間。最大的「歧異點」就在認識主體,也就是研究者,所謂人類學家身上。白話點說,不僅是田野地與報導人本身的物是人非,這本來就是過去
在臺灣這篇土地上,有多元的原住民族群,其語言和文化代代相傳,是重要的文化資產。 然而,在歷史長河中,原住民語言曾經面臨過不同時期的困境和挑戰。 本文將梳理自光復初期至今的數個時期,探討臺灣原住民語言教育政策的演變。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終於來到《人類怎麼學》的尾聲,這篇來談談認同與思考。認同會以「原住民」作為例子,幫助大家從各個面向上探討常見的身份認同問題。思考則是會帶大家看到各種權威、語言、儀式所固定住的思考方式。
Thumbnail
2080年,在這個AI掌控一切的時代,學術逐漸式微,眾人只注重享樂,但有五位不同領域的年輕科學家依然對學術還抱有熱情,他們決定開啟一項巨大的研究專案:「文明起源」,科學家藉由虛擬世界,帶領各自的部落重現人類文明發展的歷程,完全依照自己的能力和專長拓展文明。 活到最後沒被摧毀的部落,才能堪稱文明之最。
Thumbnail
在閱讀完胡昌智博士的《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的第一個章節後,深感胡博士在章節末尾對1980年代台灣(中華民國)歷史教育的思慮是非常當下也非常發人省思的。
Thumbnail
順著在說學術圈時,提到那些佔據「邊陲」或「非主流」進行批判的姿態,似乎能讓身在其中的行動者感受到自己比較特別。於是為表達他們不屑與主流社會共舞,便躲到學術理論的詞彙中,藉此假裝自身佔據了某種否些發言權,甚至是思想的制高點。 「邊陲與弱勢」可作為展示正當性的武器 在日常生活與職場中,這樣的人很
Thumbnail
最近科普議題相當受矚目,對於跨領域的知識和理解能力、資訊轉化以及同理受眾的需求,需具備相應能力。本文討論了科學教育在原住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對話。
Thumbnail
什麼是人類學?為何需要人類學?人類學如何實踐?古典人類學研究一直想用過去來解釋現在,其預設了有一整體的結構(文化),使其能夠在不同的世紀、相隔遙遠的地方,以同一種聲音呼應對話。而人類學家能夠藉由研究人類的文化,找到與自己特殊思考方式之間的一種結構上的共通之處。 「人類學研究的是不同人群
Thumbnail
西方理性思維與原住民哲學的知識觀的比較 在西方思想中,執著於追求所謂的「真理」(truth),人類假定自己全知全能,且依賴於原則的束縛,還要在「正確的思想道路上」追求真理,窮盡對世界的認知。為實現這個目標,人類發展了宗教教條和科學技術,在這過程中,不斷地反思自身是否符合上帝的原則,並在現代理性進步
Thumbnail
  這天我的工作場所辦了一場講座,這個講座的內容是向外籍教育者介紹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教材。有些台灣老師反映應該要國際化議題多一點,像是女權議題、穆斯林議題或是人權議題,這些問題是台灣老師比較不知道的,如果有外國老師可以在這些議題上表達的更生動。   我是比較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身為台灣人,卻不是很理
《辶反田野》的書名耐人尋味,由各自經驗出擊的「反田野」與「返田野」,歧異不僅在「我/他者」或文化接觸中的差異,充滿意外與機緣。乃在貫串本書的歧異點,其實存在於田野經驗的N次方間。最大的「歧異點」就在認識主體,也就是研究者,所謂人類學家身上。白話點說,不僅是田野地與報導人本身的物是人非,這本來就是過去
在臺灣這篇土地上,有多元的原住民族群,其語言和文化代代相傳,是重要的文化資產。 然而,在歷史長河中,原住民語言曾經面臨過不同時期的困境和挑戰。 本文將梳理自光復初期至今的數個時期,探討臺灣原住民語言教育政策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