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的腦袋著想,不要再餵它垃圾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法國導演Luc Besson所執導的電影《LUCY》,整片都是基於一個科幻概念︰人的大腦一直以來只被使用了10%,而且是有被充份使用至100%的可能。有人認為,這是一個迷思而已,因為用MRI掃描一下人腦就會發現,進行不同的活動時,不同的腦部區域會被激活,而這些區域遍佈大腦各處,遠多於10%;另外,在很多的腦部創傷的醫療實例中,亦都顯示不同的腦部區域受損會造成病人於認知、情感、活動能力等不同方面的影響,間接證明大腦各部分都已經一直被使用;再者,如果大腦真的有某些部分未被使用,根據進化論來說,這些部分應該要像尾巴被退化掉了。
整個大腦都已經有被使用的說法似乎相對比較容易令人信服。不過,有被使用是否等於有被好好地使用呢?不一定。人人都有用腦,但為何有些人總是被人質疑有沒有用腦,甚至乎有沒有腦?不是在討論IQ喔,而是怎樣有效地使用你這個已有的腦袋,還有的是,怎樣讓它發揮更大的潛能、創造更多可能。即使(我是說即是,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大腦已被100%使用,它的可塑性之高仍是我們不可想像的。你怎麼可以解釋得到一團肉能夠控制另外好幾百團肉在有組織地郁動?可以儲存記憶?可以計數?可以發夢?可以研究自己?科學家說它是由神經細胞通過化學成分和電訊號溝通和進行運作的。OK, that’s it? 你真的單憑這說法就「理解」了大腦是怎麼一會事?我們不知道的實在還有太多了。
不過,大膽假設一下,或許可以用理解身體其他部分的概念來估算這個神秘的腦袋吧。想想我們的肌肉就知,沒有運動就會萎縮,多運動就會增長;那麼多運用腦袋思考應該可以把它訓練得好一點。除此以外,「3分運動、7分飲食」,餵甚麼給腦袋應該也很重要吧。
甚麼是有營養的大腦食糧?知識。你熟悉的知識就是日常最主要的食糧﹔間中嚐試一下你專業以外的食糧或者可以衝繫一下你的腦袋、讓你胃口大開,說不定還會找到你喜歡的另類食物。一些誘發思考、刺激想法、重塑觀念的,或許就是維他命補充品之類,它們不是主要食糧,亦未必可以起即時飽肚作用,有時甚至感覺不了它們的實際功用,不過對於大腦健康非常重要,亦可幫助營養的吸收,值得你去特意找來吃一點。令人興奮的是,這些有營養的食品多的是,而且大部分都是免費的,只要你願意尋找一下、篩選一下。
那沒有營養的junk food呢?到處皆是,而且不用你找,它們都是自動湧上你面前的。娛樂新聞、親友間的八卦、購物優惠情報,你每天花了多少時間在這些junk food上?那些明星、奀星、KOL、甚至是虛構的連續劇角色,他們拍拖、結婚、生仔、出軌、離婚、不和、挽了個甚麼袋、說了句甚麼話,到底關你甚麼事?姨媽、姑姐、四叔公、大表嬸、同事的女兒、朋友的堂妹的男友,他們怎樣教仔、嫁了個怎樣的老公、做事夠不夠大方得體,到底對你有多重要?哪個酒店有自助餐優惠、哪張信用咭有迎新優惠、哪隻股票抵抽、哪個朋友仍有人脈在舊公司可取得員工購物折扣,到底你會否真的全都用得著、沒了不行?間中吃吃junk food,無可厚非,有時甚至是避無可避,當是生活的調劑吧。可憐的是,有很多人都放縱自己,任由自己被junk food堆活埋,正餐都沒有了,更不用說維他命補充品。他們的腦袋會長成怎樣?真的不敢想像。 “You are what you eat.” 套用在這應該也是有參考價值的。
為人類腦袋的褔祉著想,但願我們都少吃垃圾,同時減少製造垃圾。
avatar-img
2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純粹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要過一個放任享受不健康美食的短暫人生,還是一個時刻抑制對美食慾望的長壽人生?」一個患病的朋友問我。   這是一個很珍貴的問題。它珍貴的地方在於,它提醒了你,人生中真的有不少時候需要做取捨。同時,亦因為有了這樣的顧慮和抉擇,你才有機會記得起甚麼才是你最在乎的、對你最重要的、讓你感到快樂的。   你
火機「一撻即著」,很好;人「一撻即著」,很傷身。   有些人很易燃,別人一句無傷大雅的說話,就足以令他不受控似的一股怒氣直衝上腦、青筋盡現。問他為甚麼嬲,他說別人這樣那樣,有甚麼可能不嬲?!   有些人像是沒有火,永遠笑臉迎人,甚麼都沒問題,其實一肚子火,燒得旺盛,只是蓋掩得住而已。他們要不在背後破
「你要過一個放任享受不健康美食的短暫人生,還是一個時刻抑制對美食慾望的長壽人生?」一個患病的朋友問我。   這是一個很珍貴的問題。它珍貴的地方在於,它提醒了你,人生中真的有不少時候需要做取捨。同時,亦因為有了這樣的顧慮和抉擇,你才有機會記得起甚麼才是你最在乎的、對你最重要的、讓你感到快樂的。   你
火機「一撻即著」,很好;人「一撻即著」,很傷身。   有些人很易燃,別人一句無傷大雅的說話,就足以令他不受控似的一股怒氣直衝上腦、青筋盡現。問他為甚麼嬲,他說別人這樣那樣,有甚麼可能不嬲?!   有些人像是沒有火,永遠笑臉迎人,甚麼都沒問題,其實一肚子火,燒得旺盛,只是蓋掩得住而已。他們要不在背後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知道嗎?根據腦神經科學專家的研究顯示,人類的大腦其實具有自我毀滅傾向,比起感受生活中美好的部分,大腦更容易專注在生活的不完美跟缺陷中 那是因為大腦最重要的功能是在於讓人對身邊危險的事情有所警覺,所以我們很容易就會看到白T恤上的黑點,這叫做大腦的「默認模式」
Thumbnail
《都是大腦搞的鬼》作者謝伯讓著名的腦科學專家,先前有介紹過非常推薦的《大腦簡史》,《都是大腦搞的鬼》則是比較早的作品,用比較詼諧、簡單、生活化的內容,從腦科學角度介紹消費、職場、社交到知識等面向,大腦可能產生的盲點和誤區。 大腦會有盲點,非常正常,因為演化的過程只會選擇出「足以幫助生物贏得競爭或繁
Thumbnail
“你今天吃的東西在24小時之內,就將會衝擊到你明天的微生物體”   這部影片很有趣 腸道是人的第二個腦 不是大腦決定你想選擇的食物 而是自己養出來的腸道決定的 科學數據顯示 腸道每天都需要蔬果多樣性的纖維 纖維不足 微生物會吃腸道黏膜 黏膜被破壞 就容易發炎致病   吃很多糖就
Thumbnail
雖然成人的腦部重量大約只有三磅 ,但它卻是我們體內功能最重要的器官,而它的質地則與果凍差不多。 腦部大腦由三部份組成: 1. 大腦佔了整個頭顱最大的空間,它的功能包括記憶、解決問題、語言和空間思維、及情感,而大腦也負責控制身體的活動。 2. 小腦位於頭顱的後半部在大腦之下,負責控制身體活動協調
Thumbnail
電影《露西》裡提及,一般人只開發了 10% 大腦,還有 90% 未使用的潛能,概念聽起來好像很合理,然而這其實是一種迷思!對一般大眾來說,腦科學可說是超級複雜的知識,但在《打破大腦偽科學》一書中,透過腦科學專家漢寧.貝克淺白的說明與舉例,讓非專業的我們,得以輕鬆窺探腦科學在生活中的迷思與解答。
Thumbnail
看了《大腦喜歡這樣學》後,突然對大腦產生興趣,因緣際會找到《大腦簡史》這本書,作者是臺灣認知精神科學/腦科學家謝伯讓,這本書探討的議題,主要是人腦重量只占體重的2%,但是卻需要全身20%的血氧和25%的葡萄糖,這樣「掠奪」資源的能力從何而來? 從這本書的章節「序 章:植黨營私的大腦」、「第一章
大腦的靈活和活力,重點在神經突觸的數量和品質,不是神經細胞越多越好。就像城市一樣,大腦要活起來,就是要多學新東西、多運動,還有保持好奇心和開放心態。這些習慣能幫助神經突觸長出來,不但讓記性更好、學得更快,還能延緩老化。說白了,只要多做這些小事,生活就會更有趣、更有無限可能。
你知道嗎?大腦跟肌肉一樣,放著不用會越來越遲鈍!其實,只要多學些新東西,像學拉花、看書,或者跟朋友聊聊天,加上規律運動和保持好奇心,腦袋就會更靈活,記憶力變好,創意也更多。所以,別讓大腦偷懶,多動腦、多挑戰,讓生活更有趣吧!
Thumbnail
        大腦是一個獨特的禮物。構造複雜,形狀像核桃,重量2.8磅,大約只佔體重的2%;但卻用了我們體內20%的氧氣;並且消耗了成人60%的碳水化合物供應量(在小孩身上是75%)。         大腦是如何工作的? 大腦似乎一直在工作,他開啟了動物世界的演化。第一批原始人
Thumbnail
頭腦跟身體,其實是過去的累積 身體轉化吃進去的食物成為你的一部分 頭腦則善於蒐集過去的資訊 我們很多時候是根據過去的記憶所行動的 感謝我們的頭腦及身體為我們所用 讓我們持續在人生中學習成長 向宇宙許願: 健康 平安 幸福 快樂 財源滾滾來 活出自己的天賦、發揮價值 讓生活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知道嗎?根據腦神經科學專家的研究顯示,人類的大腦其實具有自我毀滅傾向,比起感受生活中美好的部分,大腦更容易專注在生活的不完美跟缺陷中 那是因為大腦最重要的功能是在於讓人對身邊危險的事情有所警覺,所以我們很容易就會看到白T恤上的黑點,這叫做大腦的「默認模式」
Thumbnail
《都是大腦搞的鬼》作者謝伯讓著名的腦科學專家,先前有介紹過非常推薦的《大腦簡史》,《都是大腦搞的鬼》則是比較早的作品,用比較詼諧、簡單、生活化的內容,從腦科學角度介紹消費、職場、社交到知識等面向,大腦可能產生的盲點和誤區。 大腦會有盲點,非常正常,因為演化的過程只會選擇出「足以幫助生物贏得競爭或繁
Thumbnail
“你今天吃的東西在24小時之內,就將會衝擊到你明天的微生物體”   這部影片很有趣 腸道是人的第二個腦 不是大腦決定你想選擇的食物 而是自己養出來的腸道決定的 科學數據顯示 腸道每天都需要蔬果多樣性的纖維 纖維不足 微生物會吃腸道黏膜 黏膜被破壞 就容易發炎致病   吃很多糖就
Thumbnail
雖然成人的腦部重量大約只有三磅 ,但它卻是我們體內功能最重要的器官,而它的質地則與果凍差不多。 腦部大腦由三部份組成: 1. 大腦佔了整個頭顱最大的空間,它的功能包括記憶、解決問題、語言和空間思維、及情感,而大腦也負責控制身體的活動。 2. 小腦位於頭顱的後半部在大腦之下,負責控制身體活動協調
Thumbnail
電影《露西》裡提及,一般人只開發了 10% 大腦,還有 90% 未使用的潛能,概念聽起來好像很合理,然而這其實是一種迷思!對一般大眾來說,腦科學可說是超級複雜的知識,但在《打破大腦偽科學》一書中,透過腦科學專家漢寧.貝克淺白的說明與舉例,讓非專業的我們,得以輕鬆窺探腦科學在生活中的迷思與解答。
Thumbnail
看了《大腦喜歡這樣學》後,突然對大腦產生興趣,因緣際會找到《大腦簡史》這本書,作者是臺灣認知精神科學/腦科學家謝伯讓,這本書探討的議題,主要是人腦重量只占體重的2%,但是卻需要全身20%的血氧和25%的葡萄糖,這樣「掠奪」資源的能力從何而來? 從這本書的章節「序 章:植黨營私的大腦」、「第一章
大腦的靈活和活力,重點在神經突觸的數量和品質,不是神經細胞越多越好。就像城市一樣,大腦要活起來,就是要多學新東西、多運動,還有保持好奇心和開放心態。這些習慣能幫助神經突觸長出來,不但讓記性更好、學得更快,還能延緩老化。說白了,只要多做這些小事,生活就會更有趣、更有無限可能。
你知道嗎?大腦跟肌肉一樣,放著不用會越來越遲鈍!其實,只要多學些新東西,像學拉花、看書,或者跟朋友聊聊天,加上規律運動和保持好奇心,腦袋就會更靈活,記憶力變好,創意也更多。所以,別讓大腦偷懶,多動腦、多挑戰,讓生活更有趣吧!
Thumbnail
        大腦是一個獨特的禮物。構造複雜,形狀像核桃,重量2.8磅,大約只佔體重的2%;但卻用了我們體內20%的氧氣;並且消耗了成人60%的碳水化合物供應量(在小孩身上是75%)。         大腦是如何工作的? 大腦似乎一直在工作,他開啟了動物世界的演化。第一批原始人
Thumbnail
頭腦跟身體,其實是過去的累積 身體轉化吃進去的食物成為你的一部分 頭腦則善於蒐集過去的資訊 我們很多時候是根據過去的記憶所行動的 感謝我們的頭腦及身體為我們所用 讓我們持續在人生中學習成長 向宇宙許願: 健康 平安 幸福 快樂 財源滾滾來 活出自己的天賦、發揮價值 讓生活